资源描述
ICS 65.020.01 CCS B 01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5802021 马铃薯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Simplifi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potatoes 2021-03-23发布 2021-07-01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2/T 15802021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播前准备.1 5 播种.2 6 施肥.2 7 中期管理.2 8 病虫害防控.3 9 收获与分级.3 附 录 A(规范性)种薯消毒推荐使用的药剂及使用方法.4 附 录 B(规范性)马铃薯主要的病虫害化学药剂防治表.5 DB52/T 1580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内容,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天久、雷尊国、李飞、陈恩发、王启富。DB52/T 15802021 1 马铃薯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播前准备、播种、施肥、中期管理、病虫害防控、收获与分级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马铃薯生产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133-2012 马铃薯种薯 GB/T 23348-2009 缓释肥料 NY/T 1783-2009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NY/T 1997-2011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马铃薯轻简化栽培 simplifi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通过使用中小型农机具、缩减中间管理环节,减少人工投入和劳动强度的马铃薯栽培技术。4 播前准备 4.1 选地与整地 4.1.1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不易积水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或壤土。4.1.2 播前 3 d4 d 采用中小型旋耕机进行深耕细土,旋耕深度 25 cm30 cm。4.2 品种选择 根据种植目的选择适宜品种,如经贵州省品种委员会审(鉴)定或者登记“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符合种植条件的品种。冬作及秋作应选择早熟或中早熟品种。4.3 种薯选择 选择符合GB/T 18133-2012要求的种薯。DB52/T 15802021 2 4.4 种薯处理 4.4.1 用于秋作生产的种薯如未打破休眠,要提前催芽,可以将种薯提前 1个月放在室温(18 20)散射光下暖种催芽,或者提前 1 周用5 mg/L20 mg/L 的赤霉素喷洒或浸种。4.4.2 50 g 以上的种薯宜进行切种,准备 2 把以上切刀,用 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一刀一种薯交替进行。4.4.3 种薯播种前需进行拌种或包衣处理,具体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 A。4.4.4 秋作中种薯切块后到播种不宜超过 3 d,冬作及春作不宜超过 7 d。5 播种 5.1.1 当地面下10 cm 地温稳定在 7以上即可播种。秋作应注意后期避开早霜,冬作应注意出苗时间避开晚霜。在避霜的条件下,适时早播。5.1.2 每667 m2播种密度为早熟及中熟品种 38004500 个薯块,晚熟品种 35004000 个薯块。用田园管理机开沟条播。单行种植70 cm80 cm 开沟,双行种植 100 cm120 cm 开沟(窄行行距 30 cm40 cm),交错摆种。6 施肥 6.1 基肥 6.1.1 基肥使用马铃薯专用复合肥、复混肥与缓释肥,缓释肥应符合 GB/T 23348-2009 要求。根据前茬作物及土壤肥力,每 667 m2施用50 kg100 kg。每 667 m2施腐熟农家肥 1000 kg2000 kg,或者使用商品有机肥 150 kg300 kg。将毒死蜱混合在三元复合肥中施用,用于防治地下害虫,每 667 m2用量为2 kg。使用农家肥时宜在耕地前撒施,再选耕整地;使用商品有机肥时可与复合(混)肥混匀,施在薯块间或者沟侧。6.1.2 施肥完毕后用田园管理机在两垄中部直线行驶,将碎土覆盖于薯块上,覆盖 12次。6.1.3 冬作马铃薯需要进行黑膜覆盖。在播种后的厢面上覆盖黑膜,黑膜宽度 70 cm100 cm,厚度0.015mm,每亩黑膜用量 8 kg 左右。膜的周边用泥土压紧,然后再用田园管理机在膜的表面覆土 1cm 2 cm 厚,以便于马铃薯幼苗直接出苗。6.2 追肥 冬作与秋作出苗达到70%80%、春作齐苗后,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每亩施用尿素10 kg15 kg。冬作、秋作及春作遭遇春旱时追肥宜采用水肥一体化,以水带肥。施用缓释肥作为基肥可以不进行追肥。7 中期管理 7.1 播种后至田间杂草 35叶前,施用除草剂 1 次。施用除草剂应符合 NY/T 1997-2011要求。7.2 采用黑膜覆盖、膜上覆土可以不进行中耕。8 病虫害防控 8.1 以晚疫病为病害防治重点,参照 NY/T 1783-2009进行。种薯生产中还应注意蚜虫防治。防治药剂见附录 B。DB52/T 15802021 3 8.2 前期植株长势较弱时,可以在施用晚疫病保护剂和第一次治疗剂时添加 1%尿素和 0.5%钾肥,或者商品叶面肥。中期地上部分长势过旺,可用烯效唑 100 mg/L 对马铃薯叶片进行喷洒。8.3 如种植区域有蛴螬、黄蚂蚁等地下害虫危害,可在施用基肥时每亩用 1 kg5%毒辛颗粒剂混合在肥料中。9 收获与分级 9.1 马铃薯成熟,即 2/3 叶片变黄,应及时收获;亦可根据市场需求,提前或延迟收获。9.2 应选择晴好天气及时收获。收获后的薯块放在太阳下晾干表面水分,去掉烂、破、病薯。随后按照用途、规格分级、包装。DB52/T 15802021 4 A A 附 录 A(规范性)种薯消毒推荐使用的药剂及使用方法 类别 防控对象 农药名称 施用剂量 施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天)抗生素类细菌杀菌剂 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15g25g/100kg种子 细菌杀菌剂 马铃薯黑胫病 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 30g45g/100kg种子 3 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g/100kg种子 30 真菌 58%甲霜锰锌 100g150g/100kg种子 每100kg种子加滑石粉2.5kg混合均匀,与准备好的种薯混合翻拌均匀(种药比约为40:1)21 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100mL200mL/100kg种子每100kg种子加水约0.8L2L稀释后,与种子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于通风阴凉处晾干 8%氟环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 30mL70mL/100kg种薯 药剂稀释后喷雾到种薯上并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种薯表面。用水量须控制在300mL/100kg种薯以下。真菌杀菌剂 马铃薯黑痣病 2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 8mL12mL/100kg种薯 播种前,药液量为0.5L1L/100kg种薯,种子均匀着药后,摊开于通风阴凉处晾干 注:拌种时真菌杀菌剂可与细菌杀菌剂混用。DB52/T 15802021 5 B B 附 录 B(规范性)马铃薯主要的病虫害化学药剂防治表 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 使用方法 使用次数 安全间隔天数 70%戴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雾 12 710 早疫病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喷雾 12 710 80%代森锰锌粉剂 500倍液喷雾 37 710 68.75%氟菌霜霉威 600800倍液喷雾 37 710 22.5%噁唑菌酮30%霜脲氰 10002000倍液喷雾 37 710 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 15001800倍液喷雾 37 710 晚疫病 52%富帅得悬浮液 20002500倍液喷雾 37 710 黑胫病 0.05%0.1%春雷素溶液 浸种30min 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 20003000倍液喷雾 1 1015 蚜虫 70%吡虫啉 20003000倍液喷雾 1 10 28星瓢虫 5%卡死克乳油 1500倍液喷雾 1 7 地下害虫 5%毒辛颗粒剂 每667m2 1kg 1 7 _ DB52/T 1580-202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