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20.020.65 B 05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7422019 绿肥复种套作减施化肥技术规范 2019-04-11发布 2019-06-20实施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3/T 17422019 I 前 言 本标准编写符合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本标准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青海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梅、孙小凤、曹卫东、张宏亮、李正鹏、严清彪、蒋福祯、李元、张礼。DB63/T 17422019 1 绿肥复种套作减施化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小麦后茬复种套作绿肥毛叶苕子或箭筈豌豆的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绿肥利用技术、后茬作物的减施化肥技术。本规范适用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黄河、湟水流域,海拔2200米,0积温3000的地区适宜绿肥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8080 绿肥种子 3 品种选择 选用经国家和省级审定或认定备案的绿肥作物毛叶苕子或箭筈豌豆品种,质量符合 GB 8080 中的规定。主要推荐品种参见附录 A。4 种植技术 4.1 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为 7 月中下旬8 月上旬。4.2 播种量 毛叶苕子播种量为每公顷 105.0 千克每公顷 150.0 千克(每亩 7.0 千克每亩 10.0 千克),箭筈豌豆播种量为每公顷 150.0 千克每公顷 225.0千克(每亩 10.0 千克每亩 15.0 千克)。4.3 种植方式 4.3.1 套种 前茬作物小麦收获前 15天20 天,撒播绿肥作物毛叶苕子或箭筈豌豆之后立即浇水(麦黄水)。麦收时留茬高度 20 厘米以上收割,麦收后及时灌水。4.3.2 复种 前茬作物小麦收获后,将绿肥作物毛叶苕子或箭筈豌豆种子撒播于麦茬田中,耙耱覆土、灌水。5 田间管理 DB63/T 17422019 2 5.1 追肥 在绿肥作物毛叶苕子或箭筈豌豆分枝期时,追施纯 N 尿素每公顷 13.8 千克每公顷 27.6 千克(每亩 0.92 千克每亩 1.84千克)。5.2 灌水 整个生长季节灌水 2 次3 次。播种后和苗期各一次,分枝期遇干旱结合追肥灌一次水。每次灌水量为每公顷 750 方每公顷 1050 方(每亩 50 方每亩 70 方)。6 绿肥利用技术 6.1 刈青收获 绿肥作物毛叶苕子或箭筈豌豆 10 月中旬收割,地上部分做为饲料,根茬还田,绿肥根茬高度 10厘米20 厘米。6.2 翻压还田 6.2.1 翻压时间 9月中、下旬进行翻压。6.2.2 翻压量 绿肥还田量为每公顷 22500 公斤每公顷 30000公斤(每亩 1500 公斤每亩 2000 公斤)。6.2.3 翻压方式 用4J-1201型高速旋转防缠绕型绿肥粉碎机粉碎或PY-3.4型机引园盘耙将绿肥作物毛叶苕子或箭筈豌豆纵横切割一次,然后翻压;也可用GFY200型绿肥粉碎翻压复式作业机,深度为1520厘米,平整地面,灌冬水。7 后茬作物减施化肥技术 7.1 绿肥作物地上部分刈青收获,根茬还田后减施化肥量 总施肥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 10%20%。每公顷减氮(N)27.0 千克54.0 千克(每亩1.8 千克每亩 3.6 千克)。7.2 绿肥作物翻压还田后减施化肥量 总施肥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 20%30%。每公顷减氮(N)54.0 千克81.0 千克(每亩 3.6 千克每亩 5.4 千克)。DB63/T 17422019 3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主要推荐品种 表A.1给出了毛苕子、箭筈豌豆主要推荐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和主要形状特征。表A.1 主要推荐品种 品 种 鲜草产量 生育期 主要性状特征 青苕1号 每公顷 57000.0 千克每公顷67500.0千克(每亩3800.0千克每亩4500.0千克)全生育期约130天 茎四棱中空,匍匐蔓生,株高1.6米2米。叶片偶数羽状复叶;叶色较淡;总状花序、花紫色;荚果短矩形,种子圆形,黑褐色。平均一次有效分枝数4.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为345个、每角粒数为3.6粒、千粒重约36.0克。土库曼毛苕 每公顷 54750.0 千克每公顷63000.0千克(每亩3650.0千克每亩4200.0千克)全生育期约135天 茎四棱中空,匍匐蔓生,株高1.6米1.8米。叶片偶数羽状复叶;叶色较淡;总状花序、花紫色;荚果短矩形,种子圆形,黑褐色。平均一次有效分枝数5.5个、单株有效角果数为357.7个、每角粒数为3.2粒、千粒重约37.5克。西牧333 每公顷 38400.0 千克每公顷48000.0千克(每亩2560.0千克每亩3200.0千克)全生育期约110天 茎细软,斜升或攀缘,有条棱,多分枝,株高1.0米1.5米。羽状复叶,叶轴顶端具分枝的卷须;小叶椭圆形、长圆形至倒卵形,先端截形凹人,基部楔形,全缘,两面疏生短柔毛;托叶半边箭头形。花冠蝶形,紫色或红色。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5个、每角粒数为3.5粒、千粒重约66.0克。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