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干腐病与镰刀菌萎蔫病防治技术规程DB52/T 1586-202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马铃薯干腐病与镰刀菌萎蔫病防治技术规程DB52/T 1586-202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马铃薯干腐病与镰刀菌萎蔫病防治技术规程DB52/T 1586-202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马铃薯干腐病与镰刀菌萎蔫病防治技术规程DB52/T 1586-202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马铃薯干腐病与镰刀菌萎蔫病防治技术规程DB52/T 1586-202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马铃薯干腐病与镰刀菌萎蔫病防治技术规程DB52/T 1586-202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 C S 6 5.0 2 0.0 1C C S B 0 1DB52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D B 5 2/T 1 5 8 6 2 0 2 1马 铃 薯 干 腐 病 与 镰 刀 菌 萎 蔫 病防 治 技 术 规 程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c o n t r o l o f p o t a t o p o t a t o D r y R o t a n d p o t a t op u s a r i u m w i l t2 0 2 1-0 3-2 3 发 布 2 0 2 1-0 7-0 1 实 施贵 州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5 2/T 1 5 8 6 2 0 2 1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防 治 技 术.1附 录 A(资 料 性)马 铃 薯 干 腐 病 与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病 原 菌 种 类 及 形 态 学 特 征、发 病 症 状 和 发 病 规 律.3附 录 B(资 料 性)马 铃 薯 干 腐 病 与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防 治 药 剂 和 使 用 方 法.5 D B 5 2/T 15 8620 21II前 言本文件 按照GB/T 1.1-2 0 2 0 标准 化工作导 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 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顺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 起草单位:安顺市农业 科学院、贵州省农科院 马铃薯/生物技 术研究所、贵州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贵州分中心、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本文件主要起 草人:朱江、陈恩发、夏忠敏、张秀伟、黄轶、曹家洪、唐健波、李恩宏、张鹏、牛力立、樊祖立、范金华、唐兴发、蔡甫格、宋贞富、何大智、陈维。D B 5 2/T 1 5 8 6 2 0 2 11马 铃 薯 干 腐 病 与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防 治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镰 刀 菌 侵 染 引 起 的 马 铃 薯 干 腐 病 和 萎 蔫 病 的 病 原 菌 种 类 和 形 态、发 病 症 状 及 发 病 规律。本 文 件 适 用 于 贵 州 马 铃 薯 干 腐 病 与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的 防 治。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T 8 3 2 1.1 0 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十)G B/T 1 8 1 3 3 马 铃 薯 种 薯N Y/T 4 9 6 肥 料 合 理 使 用 准 则 通 则N Y/T 1 2 7 6 农 药 安 全 使 用 规 范 总 则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马 铃 薯 干 腐 病 d r y r o t o f p o t a t o由 镰 刀 菌 属(F u s a r i u m s p p.)的 一 些 种 或 变 种 侵 染 引 起 的 马 铃 薯 储 藏 期 间 块 茎 干 瘪 腐 烂 的 储 藏 期 病害。马 铃 薯 干 腐 病 病 原 菌 种 类 及 形 态 学 特 征、发 病 症 状 和 发 病 规 律 见 附 录 A。3.2马 铃 薯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f u s a r i u m w i l t o f p o t a t o由 镰 刀 菌 属(F u s a r i u m s p p.)的 一 些 种 或 变 种 侵 染 引 起 的 马 铃 薯 植 株 萎 蔫、叶 片 黄 化、枯 死,最 终死 亡 的 生 长 期 病 害。马 铃 薯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病 原 菌 种 类 及 形 态 学 特 征、发 病 症 状 和 发 病 规 律 见 附 录 A。4 防 治 技 术4.1 贮 藏 期 马 铃 薯 干 腐 病 防 治 技 术4.1.1 贮 藏 场 所 消 毒马 铃 薯 贮 藏 前,需 对 贮 藏 场 所 进 行 消 毒 处 理,具 体 使 用 的 药 剂、方 法 见 附 录 B。D B 5 2/T 1 5 8 6 2 0 2 124.1.2 贮 藏 薯 块 处 理需 要 贮 藏 的 马 铃 薯 薯 块,选 择 晴 天 进 行 收 获,尽 量 减 少 机 械 损 伤,薯 块 晾 晒 2 h 3 h 后 装 袋。在 空气 流 通 室 内 放 置 2 d 3 d 后,进 行 入 库。入 库 前,剔 除 病 薯 和 破 损 薯 块,选 用 网 袋 进 行 装 袋,装 有 薯 块的 网 袋 采 取 交 叉 式 码 放,使 每 一 袋 都 能 通 风,贮 藏 容 量 在 库 房 容 积 的 1/2-2/3 为 宜,用 1 2%二 氧 化 氯 片 剂或 仲 丁 胺 粉 剂 对 薯 块 进 行 熏 蒸 处 理,具 体 方 法 见 附 录 B。4.1.3 贮 藏 期 管 理马 铃 薯 薯 块 贮 藏 期 间,保 持 贮 藏 温 度 在 4,空 气 湿 度 在 7 5%以 下。每 隔 半 个 月 机 械 通 风 一 次,及时 清 除 病 薯。4.2 生 长 期 马 铃 薯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防 治 技 术4.2.1 农 业 防 治4.2.1.1 选 用 抗 病 品 种 和 无 病 种 薯。选 用 克 新 1 号、东 农 3 1 1、冀 张 薯 7 号 等 抗 病 品 种 进 行 种 植。严格 剔 除 带 病 的 种 薯。宜 选 用 小 薯(5 0 g)整 薯 播 种,选 用 的 马 铃 薯 种 薯 严 格 执 行 G B/T 1 8 1 3 3。4.2.1.2 合 理 轮 作。与 非 茄 科、非 寄 主 作 物 轮 作 4 年 以 上,宜 与 禾 本 科、豆 科 作 物 轮 作。4.2.1.3 地 块 选 择。选 择 地 势 较 高、土 质 疏 松 肥 沃、土 壤 保 水 性 较 好 壤 土、沙 壤 土 进 行 播 种,避 免 选用 易 积 水、土 壤 粘 重 的 地 块 进 行 播 种。4.2.1.4 合 理 密 植,适 期 播 种。可 采 取 宽 垄 种 植,适 时 早 播。4.2.1.5 合 理 控 水。马 铃 薯 苗 期、块 茎 形 成 期、块 茎 膨 大 期 和 成 熟 期 保 持 根 际 及 块 茎 附 近 土 壤 湿 润,但 不 能 积 水;于 马 铃 薯 收 获 期 前 1 2 周 进 行 杀 青 处 理,晾 晒 地 块。4.2.1.6 合 理 施 肥。增 施 充 分 腐 熟 的 有 机 肥,追 肥 前 期 偏 施 磷 肥、钾 肥,后 期 偏 施 钾 肥。肥 料 的 施 用,严 格 执 行 N Y/T 4 9 6 的 规 定。4.2.1.7 及 时 清 除 带 病 植 株 及 其 他 病 残 体。4.2.1.8 及 时 收 获 上 市,收 获 结 束 后,清 除 田 间 病 残 体。4.2.2 生 物 防 治马 铃 薯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的 生 物 防 治 技 术 主 要 是 用 微 生 物 活 体、微 生 物 次 生 代 谢 物 来 进 行 防 治。生 物 防治 选 用 的 药 剂 名 称 和 使 用 方 法 见 附 录 B。生 物 农 药 的 使 用 应 严 格 执 行 G B/T 8 3 2 1.1 0 和 N Y/T 1 2 7 6。4.2.3 物 理 防 治种 植 马 铃 薯 的 土 壤,应 选 择 夜 间 有 霜 的 晴 天 进 行 深 翻 晒 垡。播 种 前,种 薯 应 选 择 晴 天 进 行 晒 种2 h 3 h。4.2.4 化 学 防 治马 铃 薯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的 化 学 防 治 技 术 主 要 包 括 土 壤 消 毒、种 薯 消 毒 和 大 田 药 剂 防 治,选 用 的 化 学 药剂 和 使 用 方 法 见 附 录 B,化 学 防 治 中 化 学 农 药 的 使 用,严 格 执 行 G B/T 8 3 2 1.1 0 和 N Y/T 1 2 7 6 的 规 定。应 选择 高 效、低 毒、低 残 留 的 化 学 农 药 进 行 使 用,严 格 执 行 农 药 使 用 安 全 间 隔 期,要 求 统 防 统 治。D B 5 2/T 1 5 8 6 2 0 2 13A A附 录 A(资 料 性)马 铃 薯 干 腐 病 与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病 原 菌 种 类 及 形 态 学 特 征、发 病 症 状 和 发 病 规 律A.1 马 铃 薯 干 腐 病 与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病 原 菌 种 类 及 形 态 学 特 征引 起 马 铃 薯 干 腐 病 和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的 病 原 菌 主 要 包 括 有 茄 病 镰 孢 F u s a r i u m s o l a n i(M a r t.)S a c c、茄 病 镰 孢 蓝 色 变 种 F.s o l a n i v a r C o e r u l e u m(S a c c.)B o o t h、串 珠 镰 孢 F.m o n i l i f o r m e S h e l d o n、串 珠镰 孢 中 间 变 种 F.m o n i l i f o r m e v a r.In t e r m e d i u m Ne i s h e t、接 骨 木 镰 孢 F.s a m b u c i n u m、拟 丝 孢 镰 孢 F.T r i c h o t h e c i o i d e s W o l l e n w、拟 枝 孢 镰 孢 F.s p o r o t r i c h i o i d e s S h e r b、尖 孢 镰 孢 F.O x y s p o r u mS c h l e c h t、尖 孢 镰 孢 芬 芳 变 种 F.O x y s p o r u m v a r.R e d o l e n s(W o l l e.)G o r d o n 燕 麦 镰 孢 F.u v e n a c e t n n 等 镰 刀 菌 种 和 变 种。以 茄 病 镰 孢 为 例,其 形 态 学 特 征 如 图1 所 示,子 座 灰 褐 色,大 型 分 生 孢 子 在 子 座 或粘 分 生 孢 子 团 里 生 成,镰 刀 形,弯 曲,基 部 有 足 细 胞,多 3 个 隔 膜,大 小(1 9 4 5)m(2.5 5)m,5 个 隔 膜 的 大 小 为(3 0 6 0)m(3.5 5)m。小 型 分 生 孢 子 1 2 个 细 胞,卵 形 或 肾 脏 形,大 小(5 2 6)m(2 4.5)m,多 散 生 在 菌 丝 间,一 般 不 与 大 型 分 生 孢 子 混 生。厚 垣 孢 子 球 形,平 滑或 具 褶,大 多 单 细 胞,顶 生 或 间 生,大 小 5 m 1 5 m。注:a:大型分生孢子(1 0 0 0);b:小型分生孢子(4 0 0);c:厚垣孢子(4 0 0);d:产孢细胞(4 0 0)图 A.1 茄 病 镰 孢 F u s a r i u m s o l a n i(M a r t.)S a c c 形 态 学 特 征(闵 凡 祥 等,2 0 1 0)A.2 发 病 症 状A.2.1 马 铃 薯 干 腐 病 发 病 症 状马 铃 薯 干 腐 病 发 病 初 期,薯 块 表 皮 局 部 变 褐 稍 凹 陷,随 后 病 部 扩 大,逐 渐 形 成 很 多 皱 褶,发 病 部 位干 瘪 呈 同 心 轮 纹 状,其 上 有 时 长 出 灰 白 色 的 绒 状 颗 粒,即 病 菌 子 实 体。因 病 原 菌 种 的 不 同,病 斑 外 部 还可 形 成 白 色 或 灰 白 色 绒 团 状 病 菌 子 实 体(分 生 孢 子 座)。病 斑 下 薯 肉 坏 死,发 褐 发 黑,严 重 者 出 现 裂 缝或 空 心,裂 缝 间 或 空 心 内 长 满 白 色、黄 色 或 粉 红 色 的 真 菌 霉 层,最 后 薯 肉 变 为 灰 褐 色 或 深 褐 色,僵 缩、干 腐、变 轻、变 硬,因 病 原 菌 种 的 不 同 产 生 不 同 颜 色 霉 层,终 致 整 个 块 茎 僵 缩 或 干 腐,完 全 不 能 食 用。若 库 内 湿 度 大,同 时 易 被 软 腐 细 菌 从 干 腐 的 病 斑 处 侵 入,迅 速 腐 烂、淌 水,造 成 整 个 块 茎 腐 烂,见 图 2。D B 5 2/T 1 5 8 6 2 0 2 14图 A.2 马 铃 薯 干 腐 病 症 状A.2.2 马 铃 薯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的 发 病 症 状马 铃 薯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症 状 首 先 是 地 上 部 出 现 萎 蔫,底 部 叶 片 黄 化、干 枯,上 部 叶 片 有 退 绿 斑 并 萎 蔫,根 茎 的 维 管 束 组 织 脱 色,剖 开 病 茎,维 管 束 变 褐,湿 度 大 时,病 部 常 产 生 白 色 至 粉 红 色 菌 丝,见 图 3。图 A.3 马 铃 薯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发 病 症 状A.3 发 病 规 律A.3.1 马 铃 薯 干 腐 病 发 病 规 律病 菌 以 菌 丝 体 或 分 生 孢 子 在 病 残 组 织 或 土 壤 中 越 冬。多 系 弱 寄 生 菌,从 伤 口 或 芽 眼 侵 入。病 菌 在5 3 0 条 件 下 均 能 生 长。贮 藏 条 件 差,通 风 不 良 利 于 发 病。A.3.2 马 铃 薯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发 病 规 律病 菌 以 菌 丝 体 或 厚 垣 孢 子 随 病 残 体 在 土 壤 中 或 在 带 菌 的 病 薯 上 越 冬。翌 年 病 部 产 生 的 分 生 孢 子 借 雨水 或 灌 溉 水 传 播,从 伤 口 侵 入。田 间 湿 度 大、土 温 高 于 2 8 或 重 茬 地、低 洼 地 易 发 病。D B 5 2/T 1 5 8 6 2 0 2 15B B附 录 B(资 料 性)马 铃 薯 干 腐 病 与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防 治 药 剂 和 使 用 方 法B.1 消 毒 处 理B.1.1 土 壤 消 毒播 种 前,用 1 0 0 0 亿 孢 子/克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可 湿 性 粉 剂 5 0 0 g/亩 或 3 亿 C F U/克 哈 茨 木 霉 菌 可 湿 性 粉 剂5 0 0 g/亩,与 底 肥 混 合 均 匀 撒 施。B.1.2 种 薯 消 毒种 薯 切 块:5 0 g 的 薯 块 进 行 切 块 时,每 切 到 带 病 种 薯,切 刀 用 0.5%高 锰 酸 钾 溶 液 进 行 消 毒 一 次 后再 进 行 切 块,剔 除 带 病 种 薯 切 块。拌 种 处 理:用 5 8%甲 霜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1 5 0 g 与 滑 石 粉 5 k g 混 合 均 匀 后,按 照 种 薯 切 块:药 剂=4 0:1混 合 翻 拌 均 匀,晾 干 备 用。包 衣 处 理:用 6 2.5 g/L 精 甲 咯 菌 腈 悬 浮 种 衣 剂 或 2 2.4%氟 唑 菌 苯 胺 种 子 处 理 悬 浮 剂,按 照 种 薯 切 块:药 剂=1 0 0 0:1 的 比 例 进 行 包 衣 处 理,使 药 剂 与 薯 块 充 分 搅 拌 均 匀,晾 干 后 播 种。B.1.3 贮 藏 薯 块 消 毒贮 藏 的 薯 块,入 库 后,用 1 2%二 氧 化 氯 片 剂 或 仲 丁 胺 粉 剂,按 照 薯 块:药 剂=5 0 0 0 0 0:1 的 比 例 对 薯 块进 行 熏 蒸 2 d,后 通 风 排 出 残 留 的 药 剂。B.1.4 贮 藏 场 所 消 毒马 铃 薯 贮 藏 前,清 除 贮 藏 场 所 残 留 的 病 残 体,并 用4 0%福 尔 马 林 水 溶 液 2 0 0 倍 液 或 次 氯 酸 钠 2 0 0 倍 液对 贮 藏 场 所 的 地 面 及 墙 体 进 行 喷 雾 消 毒 处 理 1 次。贮 藏 结 束 后,清 除 残 留 的 病 残 体,并 用 4 0%福 尔 马 林 水溶 液 2 0 0 倍 液 或 次 氯 酸 钠 2 0 0 倍 液 对 贮 藏 场 所 的 地 面 及 墙 体 进 行 喷 雾 消 毒 处 理 1 次。B.2 马 铃 薯 干 腐 病 及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化 学 防 治 药 剂 名 称 和 使 用 方 法 见 表 B.1。表 B.1 马 铃 薯 干 腐 病 及 镰 刀 菌 萎 蔫 病 化 学 防 治 药 剂 名 称 和 使 用 方 法处理 药剂通用名称 药剂类别 使用剂量 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d)土壤消毒1 0 0 0 亿芽孢/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生物农药 5 0 0 g/亩播种前,与底肥混合均匀撒施。1 03 亿 C F U/g 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生物农药 5 0 0 g/亩播种前,与底肥混合均匀撒施。1 0D B 5 2/T 1 5 8 6 2 0 2 16表 1(续)薯块消毒0.5%高锰酸钾溶液 化学制剂-对切刀进行消毒。-5 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化学农药 1 5 0 g/亩加滑石粉 5 k g 与 2 0 0 k g 种薯切块充分混匀。1 46 2.5 g/L 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化学农药 2 0 0 g/亩按照种薯切块:药剂=1 0 0 0:1 的比例进行包衣处理。3 02 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化学农药 2 0 0 g/亩按照种薯切块:药剂=1 0 0 0:1 的比例进行包衣处理。3 01 2%二氧化氯片剂 化学制剂 3 m3/片按照薯块:药剂=5 0 0 0 0 0:1 的比例对薯块进行熏蒸 2 d,后通风排出残留的药剂。-仲丁胺粉剂 化学制剂 3 m3/片按照薯块:药剂=5 0 0 0 0 0:1 的比例对薯块进行熏蒸 2 d,后通风排出残留的药剂。-大田药剂处理1 0 0 0 亿孢子/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生物农药3 0 g/亩4 5 g/亩苗期植株茎叶喷雾防治,每隔7 d 1 0 d 1 次,连续 2 次。1 01 0 亿 C F U/g 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生物农药3 0 g/亩4 5 g/亩苗期植株茎叶喷雾防治,每隔7 d 1 0 d 1 次,连续 2 次。1 03 0 0 0 亿 孢子/g 荧光假单胞杆菌粉剂生物农药3 0 g/亩4 5 g/亩苗期植株茎叶喷雾防治,每隔7 d 1 0 d 1 次,连续 2 次。1 03 亿 C F U/g 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生物农药8 0 g/亩1 0 0 g/亩苗期植株茎叶喷雾防治,每隔7 d 1 0 d 1 次,连续 2 次。1 01 0 0 万孢子/g 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生物农药1 0 g/亩1 5 g/亩苗期植株茎叶喷雾防治,每隔7 d 1 0 d 1 次,连续 2 次。1 01 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化学农药6 0 g/亩9 0 g/亩发病初期植株茎叶喷雾防治,每隔7 d 1 0 d 1 次,连续 2 次。1 02 5%咪鲜胺乳油 化学农药2 0 g/亩3 0 g/亩发病初期植株茎叶喷雾防治,每隔7 d 1 0 d 1 次,连续 2 次。1 23 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 化学农药6 0 m l/亩9 0 m L/亩发病初期植株茎叶喷雾防治,每隔7 d 1 0 d 1 次,连续 2 次。1 23 2.5%苯醚甲环唑 嘧菌酯悬浮剂化学农药3 0 m l/亩5 0 m L/亩发病初期植株茎叶喷雾防治,每隔7 d 1 0 d 1 次,连续 2 次。1 54 3%戊唑醇悬浮剂 化学农药2 0 m l/亩3 0 m L/亩发病初期植株茎叶喷雾防治,每隔7 d 1 0 d 1 次,连续 2 次。1 4D B 5 2/T 1 5 8 6 2 0 2 17表 1(续)大田药剂处理2 5%嘧菌酯悬浮剂 化学农药4 0 m l/亩5 0 m L/亩发病初期植株茎叶喷雾防治,每隔7 d 1 0 d 1 次,连续 2 次。1 05 3%喹啉噻灵可湿性粉剂 化学农药3 0 g/亩4 5 g/亩发病初期植株茎叶喷雾防治,每隔7 d 1 0 d 1 次,连续 2 次。74 0 0 g/L 氟硅唑乳油 化学农药1 0 m l/亩1 5 m L/亩发病初期植株茎叶喷雾防治,每隔7 d 1 0 d 1 次,连续 2 次。72 0%抑霉唑水乳剂 化学农药3 0 g/亩4 5 g/亩发病初期植株茎叶喷雾防治,每隔7 d 1 0 d 1 次,连续 2 次。7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DB52/T 1586-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