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发电机四大金属部件检测规程DB34/T 3195-2018.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火力发电厂发电机四大金属部件检测规程DB34/T 3195-201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火力发电厂发电机四大金属部件检测规程DB34/T 3195-201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火力发电厂发电机四大金属部件检测规程DB34/T 3195-201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火力发电厂发电机四大金属部件检测规程DB34/T 3195-201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火力发电厂发电机四大金属部件检测规程DB34/T 3195-201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27.060.30 J 98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1952018 火力发电厂发电机四大金属部件检测规程 Test Rules for Four Metal Components of Generators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文稿版次选择 2018-10-20发布 2018-11-2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3195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安徽省皖能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皖能发电有限公司、安徽省合肥联合发电有限公司、淮浙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凤台发电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凌宏伟、杨必应、高飞、任建辉、李子木、杨平、童斯新、叶如祥、陈雷、张凤安、吴文凤、占刚。DB34/T 31952018 1 火力发电厂发电机四大金属部件检测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发电机金属部件在制造后安装前及在役两个阶段的发电机转子大轴和励磁机主轴、护环、风冷扇叶的检验检测、记录和报告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制造后安装前及在役两个阶段的发电机转子大轴和励磁机主轴、护环、风冷扇叶的检验检测。本标准不适用于制造阶段发电机转子大轴和励磁机主轴、护环、风冷扇叶的检验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7394.1 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DL/T 438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T 714 汽轮机叶片超声波检验技术导则 DL/T 717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中心孔检验技术导则 DL/T 884 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 DL/T 930 整锻式汽轮机转子超声检测技术导则 DL/T 991 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 DL/T 1423 在役发电机护环超声波检测技术导则 JB/T 1267 50MW200MW汽轮发电机转子锻件 技术条件 JB/T 1268 汽轮发电机Mn18Cr5系无磁性护环锻件 技术条件 JB/T 1269 汽轮发电机磁性环锻件 技术条件 JB/T 7026 50MW以下汽轮发电机转子锻件 技术条件 JB/T 7030 汽轮发电机Mn18Cr18N无磁性护环锻件 技术条件 JB/T 8468 锻钢件磁粉检测 JB/T 8705 50MW以下汽轮发电机无中心孔转子锻件 技术条件 JB/T 8706 50MW200MW汽轮发电机无中心孔转子锻件 技术条件 JB/T 8708 300MW600MW汽轮发电机无中心孔转子锻件 技术条件 JB/T 10326 在役发电机护环超声波检验技术标准 JB/T 11017 10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发电机转子锻件 技术条件 3 发电机转子大轴和励磁机主轴检验检测 3.1 资料核查 3.1.1 制造商提供的部件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中有关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技术标准(若无国内外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可按企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DB34/T 31952018 2 a)1000 MW 及以上汽轮发电机转子锻件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应符合 JB/T 11017 的要求。b)300 MW600 MW 汽轮发电机转子锻件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应符合 JB/T 8708 的要求。c)50 MW200 MW 汽轮发电机转子锻件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应符合 JB/T 1267 的要求。d)50 MW200 MW 汽轮发电机无中心孔转子锻件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应符合 JB/T 8706 的要求。e)50 MW 以下汽轮发电机转子锻件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应符合 JB/T 7026 的要求。f)50 MW 以下汽轮发电机无中心孔转子锻件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应符合 JB/T 8705 的要求。3.1.2 对进口锻件,除应符合有关国家的技术标准和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外,还应有商检合格证明单。3.1.3 发电机转子大轴和励磁机主轴技术资料包括:a)部件图纸。b)材料牌号。c)锻件制造商。d)坯料的冶炼、锻造及热处理工艺。e)化学成分。f)拉伸、硬度、冲击、脆性形貌转变温度 FATT 50 或FATT 20。g)金相组织、晶粒度。h)残余应力测量结果。i)无损检测结果。j)发电机转子电磁特性检验结果。k)几何尺寸。3.2 外观检查 3.2.1 应在制造后安装前对发电机转子大轴和励磁机主轴表面 100进行目视检查,应无裂纹、白点、缩孔、折叠、严重划痕、碰撞痕印等缺陷。3.2.2 机组每次 A级检修,应对发电机转子大轴和励磁机主轴(特别注意变截面位置)进行表面目视检查,应无裂纹、严重划痕、碰撞痕印等缺陷,有疑问时进行无损检测。3.3 无损检测 3.3.1 在制造后安装前,制造厂未提供转子大轴和励磁机主轴无损检测报告或对提供的报告有疑问时,应对转子大轴和励磁机主轴进行无损检测。磁粉检测应符合 JB/T 8468、JB/T 11017或 JB/T 8708 或JB/T 1267或 JB/T 8706 或JB/T 7026或 JB/T 8705 磁粉检验部分要求,实心转子大轴超声波检测应符合 DL/T 930 的要求,带有中心孔转子大轴中心孔无损检测应符合 DL/T 717 的要求,若经磁粉检测后应进行退磁。3.3.2 机组运行 10万小时后的第一次 A 级检修,应对转子大轴和励磁机主轴的可检测部位进行无损检测,以后的无损检测为 2 个A 级检修周期。无损检测按 3.3.1 条规定。3.4 光谱检验 在制造后安装前对合金钢主轴和励磁机主轴逐根进行光谱分析,光谱检验应符合 DL/T 991 的要求。3.5 硬度测定 3.5.1 应在制造后安装前对转子大轴和励磁机主轴进行硬度检验,圆周不少于 4 个截面且应包括转子两个端面,每一截面周向间隔 90进行硬度检验。同一圆周的硬度值偏差不应超过 30HB,同一母线的硬度值偏差不应超过 40HB。DB34/T 31952018 3 3.5.2 硬度测定可采用便携式里氏硬度计按照 GB/T 17394.1 测量;一旦出现硬度偏离 DL/T 438 的附录 C 的规定范围,应在硬度异常点附近扩大检查区域,检查出硬度异常的区域、程度,同时应采用便携式布氏硬度计测量校核。同一位置 5 个布氏硬度测量点的平均值应处于附录 C的规定范围,但允许其中一个点超出规定范围的 5HB。3.6 金相分析 应对硬度值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进一步组织分析。金相分析应符合 DL/T 884、JB/T 11017 或 JB/T 8708 或 JB/T 1267 或 JB/T 8706 或 JB/T 7026 或 JB/T 8705 的相关要求。3.7 评判 存在下列问题时,应判定为不合格。a)材料的种类和牌号无法查明的;b)材料的种类和牌号与设计不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c)外表面存在 4.2.1 条缺陷的;d)磁粉检测按 JB/T 8468、JB/T 11017 或 JB/T 8708 或 JB/T 1267 或 JB/T 8706 或 JB/T 7026或 JB/T 8705 磁粉检验部分要求执行,质量等级评定不合格时;e)实心转子主轴超声波检测和励磁机主轴按 DL/T 930 要求执行时质量评定为不合格;带有中心孔转子主轴中心孔检测按 DL/T 717要求执行时质量评定为不合格;f)缺陷所在部位无法焊接或补焊或补焊后不能保证质量或不能采取有效的检查手段者;g)硬度测定不符合 4.5 条规定的。h)金相分析时材料晶粒度不符合技术标准 JB/T 11017 或 JB/T 8708 或 JB/T 1267 或 JB/T 8706规定要求时。4 护环检验检测 4.1 资料核查 4.1.1 制造商提供的部件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中有关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技术标准(若无国内外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可按企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a)300 MW600 MW 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应符合 JB/T 7030 的要求。b)50 MW200 MW 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应符合 JB/T 1268 的要求。c)汽轮发电机磁性护环锻件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应符合 JB/T 1269 的要求。4.1.2 对进口锻件,除应符合有关国家的技术标准和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外,还应有商检合格证明单。4.1.3 护环技术资料包括:a)部件图纸。b)材料牌号。c)锻件制造商。d)坯料的冶炼、锻造及热处理工艺。e)化学成分。f)拉伸、硬度、冲击、脆性形貌转变温度 FATT 50 或FATT 20。g)金相组织、晶粒度。h)残余应力测量结果。i)无损检测检测结果。DB34/T 31952018 4 j)护环电磁特性检验结果 k)几何尺寸。4.2 外观检查 4.2.1 应在制造后安装前对护环表面 100进行目视检查,应无裂纹、严重划痕、碰撞痕印等缺陷。4.2.2 机组每次 A级检修,应对护环进行表面目视检查,应无裂纹、严重划痕、碰撞痕印等缺陷,有疑问时进行无损检测。4.3 无损检测 4.3.1 在制造后安装前,制造厂未提供护环无损检测报告或对提供的报告有疑问时,应对护环进行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应符合 JB/T 7030 或JB/T 1268 渗透检验部分要求,磁粉检测应符合 JB/T 1269 磁粉检验部分要求,超声波检测应符合 DL/T 1423 或JB/T 10326 的要求,若经磁粉检测后应进行退磁。4.3.2 机组在役检验时,护环拆卸时应对内表面进行渗透检测,护环不拆卸时应进行超声波检测。4.3.3 机组运行 10万小时后的第一次 A 级检修,应对护环进行无损检测,以后的无损检测为 2 个A级检修周期。无损检测按 4.3.1 条规定。4.3.4 对 Mn18Cr18系钢制护环,按 DL/T 438 的相关要求。无损检测按 4.3.1条规定。4.4 金相分析 对 Mn18Cr18 系钢制护环,在机组第三次 A 级检修时开始通过金相分析进行晶间裂纹检查,此后每次 A 级检修进行晶间裂纹检查,金相组织检验完后应对检查点多次清洗。金相分析应符合 DL/T 884 的相关要求。4.5 评判 存在下列问题时,应判定为不合格。a)材料的种类和牌号无法查明的;b)材料的种类和牌号与设计不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c)外表面存在裂纹、严重划痕、碰撞痕印等缺陷;d)磁粉检测按 JB/T 1269 磁粉检验部分要求执行,质量等级评定不合格时;e)渗透检测不满足 JB/T 7030 或 JB/T 1268 渗透检验部分质量要求时;f)超声波检测应符合 DL/T 1423 或 JB/T 10326 的要求执行,质量评定为不合格时;g)缺陷所在部位无法焊接或补焊或补焊后不能保证质量或不能采取有效的检查手段者;h)金相分析时材料存在晶间裂纹且无法消除时。5 风冷扇叶 5.1 资料核查 5.1.1 制造商提供的部件质量证明书有关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5.1.2 对进口锻件,除应符合有关国家的技术标准和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外,应有商检合格证明单。5.1.3 风冷扇叶技术资料包括:a)部件图纸。b)材料牌号。c)坯料制造商。DB34/T 31952018 5 d)坯料的冶炼、锻造及热处理工艺。e)化学成分。f)力学性能:拉伸、硬度、冲击、脆性形貌转变温度 FATT 50。g)金相组织、晶粒度。h)残余应力测量结果。i)无损检测检测结果。j)几何尺寸。5.2 外观检查 应在制造后安装前或电厂 A 级检修期间对表面 100进行目视检查,表面应光洁,应无裂纹、严重划痕、碰撞痕印等缺陷。5.3 无损检测 5.3.1 在制造后安装前或电厂 A 级检修期间应对风冷扇叶进行 100超声波检测,对叶片叶身采用表面波检测,对叶片叶根采用表面波检测为主、横波检测为辅。5.3.2 超声波检测应符合 DL/T 714 的要求。5.4 评判 存在下列问题时,应判定为不合格。a)材料的种类和牌号无法查明的;b)材料的种类和牌号与设计不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c)外表面存在 6.2 条缺陷的;d)超声波检测按 DL/T 714 的要求执行时质量评定为不合格。6 记录和报告 6.1 现场检验必须填写详细的检验记录,记录的内容应不少于报告的内容。6.2 记录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检验基本情况;b)资料审查内容及相关结论;c)宏观检验、无损检测、材质分析等相关记录及报告;d)检验检测结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