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03.220.01 A 47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500.1 2020 代替 DB15/T 500-2011 防雷装置 检测技术 规范 第1 部分:建筑物 电子信息 系统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Part 1:Build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2020-06-28 发布 2020-07-28 实施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15/T 500.1 2020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检 测项 目.3 5 检 测内 容及 技术 要求.3 6 建 筑物 电子 信息 系统 防 雷装置 检测 周期 为 12 个月。.6 7 检 测数 据整 理.6 附录A(规 范性 附录)雷电防 护区 的划 分.8 附录B(规 范性 附录)电子信 息系 统线 缆与 其他 管线的 净距.9 附录C(规 范性 附录)防雷装 置各 连接 部件 的最 小截面.11 附录D(规 范性 附录)电源电 涌保 护器 相关 参数 要求.12 附录E(规 范性 附录)信号线 路电 涌保 护器 相关 参数要 求.14 附录F(资 料性 附录)SPD 压 敏电 压、泄露 电流 和 绝缘电 阻检 测方 法.16 附录G(规 范性 附录)防雷 装 置检 测原 始记 录表 格式样.18 DB15/T 500.1 2020 II 前 言 本部分 按照GB/T 1.1 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DB15/T 500 拟分 为如 下部 分:第1部 分:建筑 物电 子 信息系 统;第2部 分:煤化 工;第3部 分:光伏 发电 站;第4部 分:城市 轨道 交 通;第5部 分:户外 电子 广 告设施;第6部 分:城镇 加油 加 气站;本部分 为DB15/T 500 的第1 部分。本部分 代替DB15/T 500 2011 防雷 装置 检测 技术 规 范。与DB15/T 500 2011 的电 子信 息系 统防雷装置 的检 测相 比,主要 技术变 化如 下:修 改了“建 筑物 电子 信息系 统防 雷装 置的 检测”的内 容(见第5章,见2011 年版 的5.2.2);修 改了 附录“防 雷装 置检测 原始 记录 表”的内 容(见 附录G,见2011 版 的 附录E);删 除了“内 蒙古 雷暴 活动规 律及 各站 平均 雷暴 日统计 表”、“风电 机组 的防雷 区划 分”、“爆炸火灾 危险环 境分 区和防 雷分类”、“接地 装置 的 接地电 阻值测 量”、“土 壤电阻 率的测 量”等附录(见2011 版 的附 录A、附 录B、附 录C、附录D、附录F)。本部分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气 象 局提 出并 归口。本部分 起草 单位:内 蒙古 自治区 雷电 预警 防护 中心、内蒙 古锐 克雷 电防 护科 技公司。本部分 主要 起草 人:李庆 君、刘 晓东、马 云海、王 乐乐、宋昊 泽、李溪 楠、周华、徐学 文、侯越、刘旭洋、张 国兰、邱 东平、崔志 勇、李艳 娜。DB15/T 500.1 2020 1 防雷装置 检测技 术规范 第 1 部分:建筑 物电子信 息系统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建筑物电子 信息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 项目、检测内容及技术要 求、检测周期、检测数据 整理。本部分 适用 于建 筑物 电子 信息系 统防 雷装 置的 检测。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 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 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文 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所 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文 件。GB/T 2887-2011 电 子计 算 机场地 通用 规 范 GB/T 21431-2015 建筑 物 防雷装 置检 测技 术规 范 GB 50057-2010 建 筑物 防 雷设计 规范 GB 50174-2017 数 据中 心 设计规 范 GB 50343-2012 建 筑物 电 子信息 系统 防雷 技术 规范 3 术语和 定义 GB 50057-2010、GB 50343-2012、GB/T 21431-2015所 界定的 以及 下列 术语 和定 义适用 于本 文 件。3.1 电子信 息系 统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处 理设备、控制设备、电力 电子装置及其相关的配套 设备、设施(含网络)等的电子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应用目的和规 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 人机 系统。GB 50343-2012,定 义2.0.1 3.2 防雷装 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 附近造成的 物质性损害和 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 置和 内部 防雷 装置 组成。GB 50057-2010,定 义2.0.5 DB15/T 500.1 2020 2 3.3 防雷装 置检 测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check up and measure 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 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 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 全过 程。GB/T 21431-2015,定义3.23 3.4 雷电防 护区 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LPZ)规定雷 电电 磁环 境的 区域,又称 防雷 区。GB 50343-2012,定 义2.0.2 3.5 电磁屏 蔽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用导电 材料 减少 交变 电磁 场向指 定区 域穿 透的 措施。GB 50343-2012,定 义2.0.15 3.6 防雷等 电位 连接 lightning equipotential bonding(LEB)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 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 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 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差。GB 50057-2010,定 义2.0.19 3.7 共用接 地系 统 common earthing system 将防雷系统的接地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 电保护线(PE)、等电位 连接端子板或连接带、设 备保 护地、屏 蔽体 接地、防静 电接 地、功能 性接地 等连 接在 一起 构成 共用的 接地 系统。GB 50343-2012,定 义2.0.6 3.8 电涌保 护器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用于限 制暂 态过 电压 和分 泄电涌 电流 的器 件。它至 少含有 一个 非线 性元 件。GB 50343-2012,定 义2.0.29 3.9 退耦元 件 decoupling elements 在被保护线路中并联接入 多级SPD时,如果开关型SPD 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 长度小于10m或限压型SPD 之间的线路长度小 于5 m时,为实现多级SPD 间的能量配合,应在SPD之 间的线路上串接适当的电阻 或电 感,这些 电阻 或电感 元件 称为 退耦 元件。注:电感多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电阻多用于信息线路中多级SPD 之 间的能量配合。DB15/T 500.1 2020 3 GB/T 21431-2015,定义3.11 3.10 标称放 电电 流 nominal discharge current(In)流过电 涌保 护器8/20 s电流 波的 峰值。GB 50057-2010,定 义2.0.32 3.11 SPD 的 直流 参考 电压 direct-current reference voltage of SPD(Ures(1mA))当SPD上通过规定的直流参 考电流时,从其两端测得 的电压值。一般将通过1mA 直流电流时的参考电压 称为 压敏 电压Ures(1mA)。GB/T 21431-2015,定义3.19 3.12 残压 residual voltage(Ures)放电电 流流 过浪 涌保 护器 时,在 其端 子间 的电 压峰 值。GB 50343-2012,定 义2.0.23 3.13 泄漏电 流 leakage current(Ile)除放电 间隙 外,SPD 在 并联 接入线 路后 所通 过的 微安 级电流。在 测试中 常用0.75 倍的 直流 参考 电压进行。注:泄漏电流值是限压型SPD 劣化程 度的重要参数指标。GB/T 21431-2015,定义3.20 3.14 劣化 degradation 由于浪 涌、使用 或不 利环 境的影 响造 成浪 涌保 护器 原始性 能参 数的 变化。GB 50343-2012,定 义2.0.34 4 检测项 目 检测项 目如 下:a)系统环 境检 测;b)供电电 源检 测;c)屏蔽及 布线 检测;d)等电位 连接 与接 地系 统检 测;e)电涌保 护器(SPD)的 检 测。5 检测内 容及 技术 要求 DB15/T 500.1 2020 4 5.1 系统环 境检 测 5.1.1 检查机 房所 在建 筑物 的防 雷装置 年度 检测 报告。机房 建筑物 雷电 防护 措施 相关 数据满 足电 子信息系 统防 雷要 求的,可 参照其 检测 结果 使用;无 年度检 测报 告的 应根 据GB/T 21431-2015 的要 求对机房 所在 建筑 物的 防雷 装置进 行检 测。5.1.2 记录机 房所 在建 筑物 总层 数、周 边环 境、机房 所在 的楼层 和机 房面 积。5.1.3 按照附 录A 的规 定确 定电 子信息 系统 机房 所处 的雷 电防护 区。5.1.4 检查需 要保 护的 电子 信息 系统网 络结 构、设 备分 布 及类型、耐 受冲击 电压 额 定值及 所要 求的电磁场 环境,绘 制设 备布 置简图。5.1.5 按照GB 50343-2012 中4.3.1 的 规定 确定 电子 信息 系统的 雷电 防护 等级。5.1.6 查阅曾 经遭 受过 的雷 击灾 害历史 记录。5.2 供电电 源检 测 5.2.1 低压配 电应 查明 变压 器的 防雷措 施,低压 配电 接地 形式,低压 供电 线路 的敷 设方法,总 配 电柜(盘)、分配 电盘 的位 置等。5.2.2 用N-PE 环 路电 阻测 试仪,测试从 建筑 物内 总配 电柜(箱)引出 的配 电线 路上 的中性 线(N)与保护 线(PE)之 间的 阻 值,确 定配 电线 路的 接地 型式,其接 地型 式必 须采 用 TN-S 或TN-C-S 系统。5.2.3 测试机 房的 供电 电源 的频 率、电 压、相数 和电 源参 数变化 范围 应符 合 GB/T 2887-2011 的规定。用 万用 表或 电压 表测 量机房 配电 柜(箱)或 UPS 输出 端的N-PE 电 压,宜 不大 于 2V。5.2.4 检查下 列位 置电源 SPD 的 设置情 况,并记 录其 标识 标志:a)低压线 路引 入机 房所 在的 建筑物 总配 电柜(箱);b)弱电竖 井或 弱电 间设 备电 源端;c)机房所 处楼 层配 电柜(箱);d)UPS 输 出(或机 房设 备)配电柜(箱);e)机房辅 助设 备配 电柜(箱);f)专用电 子设 备电 源柜(箱);g)由室内 提供 给室 外设 备交 流、直 流电 源柜(箱);h)机房内 其它 用电 设备 配电 柜(箱)。5.3 屏蔽及 布线 检测 5.3.1 屏蔽检 测应 符合 下列 要求:a)检查机 房内 电子 设备 的摆 放位置,与 机房 屏蔽 体及 结构柱 宜留 有一 定的 安全 距离;b)测量机 房屏 蔽体 的材 料规 格、网 格大 小,并按 照 GB 50057-2010 中 6.3.2 规 定的计 算 方 法确定屏 蔽效 果及 安全 距离。屏蔽材 料宜 选用 钢材 或铜 材,选用 板材 时,其 厚度 宜 为 0.3 mm 0.5 mm;c)对壳体的所有接缝、屏蔽门、截止波导通风窗、滤波器等屏蔽接口使用电磁屏蔽检漏仪 进行连续 检漏,应符 合GB 50174-2017 第 9 节的 规定;DB15/T 500.1 2020 5 d)用毫欧表测量屏蔽网格、金属管(槽)、防静电地板支撑金属网格、大尺寸金属件、房 间屋顶金属龙骨、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金属门窗、金属格栅和电缆屏蔽层的电 气连接,过渡 电阻 值不 应大 于 0.2;e)测试机 房内 无线 电干 扰场 强,在频 率范 围 0.15 MHZ 1000 MHZ 时,其值 不应 大于 126 dB;f)测试机 房内 磁场 干扰 场强,主机 房和 辅助 区内 磁场 干扰环 境场 强不 应大 于 800 A/m;g)检查进 入机 房的 电源 线、信号线 金属 屏蔽 层引 入方 式(架 空或 埋地),检 测等 电位连 接 及 接地情况,应 符合 GB 50343-2012 中 5.3.3 的规 定。5.3.2 综合布 线检 测应 符合 下列 要求:a)检查电子信息系统线缆敷设位置。电子信息系统线缆宜靠近等电位连接网络的金属部件 敷设,不 宜贴 近防 雷区 的屏 蔽层;b)检查电 子信 息系 统线 缆路 由走向,应 尽量 减小 由线 缆自身 形成 的电 磁感 应环 路面积;c)检测电 子信 息系 统线 缆与 非电力 线缆 的其 他管 线的 间距,应符 合附 录 B 表 B.1 的规 定;d)检测电 子信 息系 统线 缆与 电气设 备之 间的 间距,应 符合附 录 B 表B.2 的 规定;e)检测电 子信 息系 统线 缆与 电力线 缆的 间距,应 符合 附录 B 表B.3 的 规定。5.4 等电位 连接 与接 地系 统检 测 5.4.1 检查等 电位 连接 网络 形式。当电 子信 息系 统为 300 kHz 以 下的 模拟 线路 时,可 采用 S 型等 电位连接;当 为MHz 级 数字 线路时 可采 用 M 型等 电位 连接,每台 设备 的等 电位 连接线 的长 度不 宜大 于0.5 m,并 宜设 两根 等电 位 连接线 安装 于设 备的 对角 处,其 长度 相差 宜 为20%。5.4.2 用游标 卡尺 测量 等电 位连 接导体 和接 地端 子板 材料 规格。防 雷装 置各 连接 部件 的材料 规格 应符合附 录C 规定。5.4.3 用等电 位测 试仪 检测 以下 部位与 接地 基准 点(基准 点的确 定方 法参 见 GB 50343-2012)之 间的等电 位连 接状 况:a)在 LPZ0A 或 LPZ0B 区与 LPZ1 区交界 处设 置的 总等 电位接 地端 子板;b)机房所 处楼 层设 置的 等电 位连接 端子 板;c)机房设 置的 局部 等电 位接 地端子 板;d)配电柜(箱)内 部 的 PE 排 及外露 不带 电金 属体;e)UPS 及 电池 柜金 属外 壳;f)设备机 柜、机架;g)电气和 电子 设备 的金 属外 壳;h)机房内 消防 设施、其 他配 套设施 的金 属外 壳;i)光缆的 金属 接头、金 属护 层、金 属挡 潮层、金 属加 强芯;j)金属管、配 线架(槽);k)屏蔽线 缆金 属外 层;l)金属门、窗、隔 断;m)机房等 电位 连接 网络(多 点测试);n)防静电 地板 支架(多 点测 试)。5.4.4 电子信 息系 统设 备等 电位 连接的 过渡 电阻 应不 大 于0.2。DB15/T 500.1 2020 6 5.4.5 检查机 房的 接地 系统,应 符合下 列要 求:a)电子信息系统宜采用共用接地系统,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 护接地应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按电子信息系统接地要求的最小值确定。常用电 子信息系 统接 地电 阻值 见 表 1;b)接地装 置应 优先 利用 建筑 物的自 然接 地体;c)机房设 备接 地线 不应 从接 闪器、铁塔、防 雷引 下线 直接 引 入;d)电子信息设备机房的等电位连接网络可直接利用机房内墙结构柱主筋引出的预留接地端 子接地。5.4.6 机房内 的防 静电 措施,应 符合 GB 50174-2017 中 8.3 的规 定,防静 电地 板泄 漏电阻 值宜 为2.51041.0 109之 间。表1 接地电 阻(或冲 击接 地电 阻)允 许值 5.5 电涌保 护器(SPD)的 检 测 5.5.1 检查记 录各 级SPD 的 安装 位置、数量,应 符 合GB 50601-2010 中 10.1.2 第 1 5 款 的要 求。5.5.2 检查记 录各 级SPD 的 型号、主要 性能 参数(如Uc、In、imp、Up 等),并 符合 下 列要求:a)电源 SPD 的有 效电 压保 护 水平 UP/f应低于被 保护 设 备的耐 冲击 过电 压 额 定 值 Uw,Uw值可参考附 录 D 表 D.1。其中,UP/f=Up+U,U=L di/dt 为 SPD 两 端引 线上 产生 的电压,户外线进 入建 筑物 处可 按 1kV/m 计算(8/20 s,20kA 时);b)电源 SPD 的 Uc值 应符 合 附录 D 表 D.2 规 定;c)电源 SPD 冲 击电 流和 标称 放电电 流参 数推 荐值 宜符 合附 录 D 表 D.3 规定;d)信号 SPD 的 Uc值 一般 应 高于系 统运 行时 信号 线上 的额定 工作 电压 的 1.2 倍,附 录 E 表 E.1提供了 常用 电子 系统 工作 电压 与 SPD 额定 工作 电压 的对应;e)信号 SPD 开 路电 压和 短路 电流参 数推 荐值 宜符 合附 录 E 表 E.2 规 定;天馈 线 路电涌 保护 器的主要 技术 参数 宜符 合附 录 E 表 E.3 规 定。5.5.3 检查和 测 量SPD 两端 引线 的色 标、长 度、材料 规格,相线 为红、黄、绿,中 性线为 蓝色,接地线为 黄绿 相间;连 线应 短且直,总 连线 长度 不宜 大于 0.5m;材 料规 格应 符 合附 录 C 规 定。接地装置的主体 允许值 接地装置的主体 允许值 安全防范系统 4 天气雷达站 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4 配电电气装置(A 类)或配电变压器(B 类)4 卫星地球站 5 移动基(局)站 10 火 灾 自 动 报 警 及 消 防 联 动控制系统 4 注 1:建造在野外的安全防范 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10;在高山岩石的土壤电阻率大于 2000 m 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20。注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宜将 交流工作接地(要求4)、交流保护接地(要求4)、直流工作接地(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接地电阻值)、防雷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注 3:雷达站共用接地装置在 土壤电阻率小于 100 m 时,宜1;土壤电阻率为 100 m 300 m 时,宜2;土壤电阻率为 300 m 1000 m 时,宜4;当土 壤电阻率为1000 m 时,可适当放宽要求。注 4: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 动控制系统 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4。DB15/T 500.1 2020 7 5.5.4 对SPD 进行 外观 检查,SPD 的表 面应 平整,光 洁,无划伤,无 裂痕 和烧 灼痕 或变形。SPD 的标志应 完整 和清 晰。5.5.5 检查SPD 的 状态 指示 器,确定 SPD 运 行是 否正 常。5.5.6 检查限 压型 电 源SPD 前端 是否有 过电 流保 护器。5.5.7 测量SPD 接 地端 子与 等电 位接地 端子 板之 间的 过渡 电阻,过渡 电阻 应不 大 于0.2。5.5.8 测试各 电 源SPD 的压 敏电 压、泄 漏电 流和 绝缘 电阻,测试 方法 见附 录 F。6 建筑物 电子 信息 系统 防雷 装置检 测周 期 为12 个月。7 检测数 据整 理 7.1 检测结 果的 记录 7.1.1 在现场 将各 项检 测结 果如 实记入 原始 记录 表(附 录G),原 始记 录表 应有 检测 人员、校 核人员和现 场负 责人 签名。7.1.2 检查、核对 检测 项目 和检 测数据 的真 实性、完 整性。7.1.3 首次检 测时,应 绘制 机房 设备布 置简 图,后 续 检测 时应进 行补 充或 修改。7.2 检测结 果的 判定 用数值修约比较法将经计 算或整理的各项检测结果 与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比 较,判定各检测项目是否 合格。7.3 防雷装 置检 测报 告 7.3.1 检测报 告由 检测 人员 按原 始记录 表的 内容 填写,检 测员和 校核 人、批准 人签 字后,经技 术 负责人签 发,应加 盖检 测专 用章或 检 测 单位 公章。7.3.2 检测报 告一 式二 份,一份 送受检 单位,一 份由 检测 单位存 档。存档 应有 纸质 和电子 存档 两 种形式。DB15/T 500.1 2020 8 A A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雷电防 护区 的划 分 A.1 雷电防 护区 的划 分是 将需 要保护 和控 制雷 电电 磁脉 冲环境 的建 筑物,从外 部到 内部划 分为 不 同的雷电 防护 区(LPZ)。A.2 雷电防 护区 应划 分为:直 击雷非 防护 区、直击 雷防 护区、第一 防护 区、第 二 防护区 和后 续防 护区,并 符合 下列 规定:说明:表示 在不 同雷 电防 护区 界面上 的等 电位 接地 端子 板;表示 起屏 蔽作 用的 建筑 物外墙、房 间或 其它 屏蔽 体;表示 按滚 球法 计算 的接 闪器保 护范 围界 面;表示 中间 省略 部分。图A.1 雷电防 护区 的划 分(LPZ)a)直击雷 非防 护区(LPZ0A):本区 内的 各物 体都 可能 遭到直 接雷 击并 导走 全部 雷电流,以 及本区内 的雷 击电 磁场 强度 没有衰 减时,应 划分 为 LPZ0A 区;b)直击雷 防护 区(LPZ0B):本区内 的各 物体 不可 能遭 到大于 所选 滚球 半径 对应 的雷电 流 直 接雷击,以及 本区 内的 雷击 电磁场 强度 仍没 有衰 减时,应划 分 为 LPZ0B 区;c)第一防护区(LPZ1):本 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且由于在界面处的分流,流经各导 体的 电涌 电流 比 LPZ0B 区 内的 更小,以及 本 区内的 雷击 电磁 场强 度可 能衰减,衰减程度取 决于 屏蔽 措施 时,应划分 为 LPZ1 区;d)后 续防 护区(LPZn):需要 进一 步减 小流 入的 电涌电 流和 雷击 电磁 场强 度时,增设 的后 续防雷区 应划 分 为 LPZ2 n 后续防 雷区。DB15/T 500.1 2020 9 B B 附 录 B(规范 性附 录)电子信 息系 统线 缆与 其他 管线的 净距 电子信 息系 统线 缆与 其他 管线的 净距 见表B.1 表B.3。表B.1 电子信 息线 缆与 其他 管线 的间距 其他管线类别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其他管线的净距 最小平行净距 mm 最小交叉净距 mm 防雷引下线 1000 300 保护地线 50 20 给水管 150 20 压缩空气管 150 20 热力管(不包封)500 500 热力管(包封)300 300 煤气管 300 20 注:当线缆敷设 高度超过6000mm时,与防雷引 下线的交 叉净距应 大于或等于0.05H(H 为交叉处防雷引下线距地面的高度)。表B.2 电子信 息系 统线 缆与 电气 设 备之 间的 净距 名称 最小间距 m 配电箱 1.00 变电室 2.00 电梯机房 2.00 空调机房 2.00 表B.3 电子信 息系 统线 缆与 电力 电缆的 间距 类别 与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缆接近状况 最小净距 mm 380V 电力电缆容量小于 2KVA 与信号线缆平行敷设 13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70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10 380V 电力电缆容量2 5KVA 与信号线缆平行敷设 3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150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80 DB15/T 500.1 2020 10 表B.3(续)类别 与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缆接近状况 最小净距 mm 380V 电力电缆容量大于 5KVA 与信号线缆平行敷设 6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300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150 注1:当380V电力电缆的容量小于2kVA,双方都在接地的线 槽中,即 两个不同线 槽或在同 一线槽中 用金属板隔开,且平行长度小于等于10mm 时,最小间距可以是10mm。注2:双方都在接地的线 线槽中,系指两个不同的线槽,也可在同一线槽中用金属板隔开。DB15/T 500.1 2020 11 C C 附 录 C(规范 性附 录)防雷装 置各 连接 部件 的最 小截 面 防雷装 置各 连接 部件 的最 小截面 见表C.1。表C.1 防雷装 置各 连接 部件 的最 小截面 等电位连接部件 材料 截面 mm2 等电位连接带(铜、外表面镀铜的钢或热镀锌钢)Cu(铜)、Fe(铁)50 从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装置或 各等电位连接带之间的连接导体 Cu(铜)16 Al(铝)25 Fe(铁)50 从屋内金属装置至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 Cu(铜)6 Al(铝)10 Fe(铁)16 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 电气系统 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Cu(铜)6 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2.5 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1.5 电子系统 D1 类电涌保护器 1.2 其他类的电涌保护器(连接 导体的截面可小于 1.2mm2)根据具体 情况确定 DB15/T 500.1 2020 12 D D 附 录 D(规范 性附 录)电源电 涌保 护器 相关 参数 要求 电涌保 护器 相关 参数 要求 见表D.1表D.3。表D.1 220/380 三相 配电 系统 中设 备绝缘 耐冲 击电 压额 定值 设备位置 电源处的设备 配电线路和最后分支线路的设备 用电设备 特殊需要保护的设备 耐冲击电压类别 类 类 类 类 耐冲击电压额定值 Uw(kV)6 4 2.5 1.5 注1:类 含有电子电路的设备,如计算机、有电子程序控制的设备;注2:类如家用电器和类似负荷;注3:类 如 配 电 盘,断 路 器,包 括 线 路、母 线、分线 盒、开关、插 座 等固 定 装 置的 布 线 系统,以 及 应用 于 工业的设备和永久接至固定装置的固定安装的电动机等的一些其他设备;注4:类 如电气计量仪表、一 次线过流保护设备、滤波器。表D.2 电涌保 护器 取决 于系 统特 征所要 求的 最大 持续 运行 电压最 小 Uc 值 电涌保护器接于 配电网络的系统特征 TT 系统 TN-C 系统 TN-S 系统 引出中性线的 IT系统 无中性线引出的IT 系统 每一相线与中性线间 1.15U0 不适用 1.15U0 1.15U0 不适用 每一相线与 PE 线间 1.15U0 不适用 1.15U0 3 U0 相间电压 中性线与 PE 线间 U0 不适用 U0 U0 不适用 每一相线与 PEN 线间 不适用 1.15U0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注1:标有的值是故障下最坏的情况,所以不需计及 15%的允许 误差。注2:U0 是低压系统相线对中性线的标称电压,即相电压 220V。表D.3 电源线 路电 涌保 护器 冲击 电流 和 标称 放电 电流 参数 推荐值 雷电防护等级 总配电箱 分配电箱 设备机房配电箱和需要特殊保护的电子信息设备端口处 LPZ0 区与 LPZ1 区交界处 LPZ1 与 LPZ2 后续防护区的边界 10/350 s I 类试验 8/20 s 类试验 8/20 s 类试验 8/20 s 类试验 1.2/50 s 和 8/20 s 复合波类试验 Iimp(kA)In(kA)In(kA)In(kA)Uoc(kV)/Isc(kA)A 20 80 40 5 10/5 B 15 60 30 5 10/5 DB15/T 500.1 2020 13 表D.3(续)雷电防护等级 总配电箱 分配电箱 设备机房配电箱和需要特殊保护的电子信息设备端口处 LPZ0 区与 LPZ1 区交界处 LPZ1 与 LPZ2 后续防护区的边界 10/350 s I 类试验 8/20 s 类试验 8/20 s 类试验 8/20 s 类试验 1.2/50 s 和 8/20 s 复合波类试验 Iimp(kA)In(kA)In(kA)In(kA)Uoc(kV)/Isc(kA)C 12.5 50 20 3 6/3 D 12.5 50 10 3 6/3 注:SPD 分级应根据保护距离、SPD 连接导线长度、被保护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Uw等因素确定。DB15/T 500.1 2020 14 E E 附 录 E(规范 性附 录)信号线 路电 涌保 护器 相关 参数要 求 信号线 路电 涌保 护器 相关 参数要 求见 表E.1 表E.3。表E.1 常用电 子系 统工 作电 压 与 SPD 额 定工 作电 压的 对应 关系参 考值 序号 通信线类型 额定工作电压 V SPD 额定工作电压 V 1 DDN/X.25/帧中继 6 或4060 18或80 2 xDSL 6 18 3 2M 数字中继 5 6.5 4 ISDN 40 80 5 模拟电话线 110 180 6 100M 以太网 5 6.5 7 同轴以太网 5 6.5 8 RS232 12 18 9 RS422/485 5 6 10 视频线 6 6.5 11 现场控制 24 29 表E.2 信号线 路电 涌保 护器 的参 数推荐 值 雷电防护区 LPZ0/1 LPZ1/2 LPZ2/3 电涌范围 10/350us 0.5kA 2.5kA 1.2/50us、8/20us 0.5kV 10 kV 0.25kA 5 kA 0.5kV 1 kV 0.25kA 0.5 kA 10/700us、5/300us 4kV 100A 0.5kV 4 kV 25A 100A 电涌保护器 的要求 SPD(j)D1、B2 SPD(k)C2、B2 SPD(1)C1 注1:SPD(j、k、l)见GB 50343-2012 中图 5.4.4 信号线路电涌 保护器的设置;注2:电涌范围为最小的耐受要求,可能设备本身具备 LPZ2/3 栏标 注的耐受能力;注3:B2、C1、C2、D1 等是GB 50343-2012 中附录E 规定的信号电 涌保护器冲击试验类型 DB15/T 500.1 2020 15 表E.3 天馈线 路电 涌保 护器 的主 要技术 参数 推荐 表 工作频率MHz 传输功率 W 电压驻波比 插入损耗dB 接口方式 特性阻抗 Uc V Iimp kA Up V 1.5 6000 1.5 倍系统平均功率 1.3 0.3 应满足系统接口要求 50/75 大于线路上最大运行电压 2 kA 或按用户要求确定 小于设备端口Uw DB15/T 500.1 2020 16 F F 附 录 F(资料 性附 录)SPD 压 敏电 压、泄露 电流 和绝缘 电阻 检测 方法 F.1 压敏电 压的 测试 要求 F.1.1 测试仅 适用 于以 金属 氧化 物电阻(MOV)为限 压元 件 且无串 并联 其他 元件 的SPD;F.1.2 可使用 防雷 元件 测试 仪或 压敏电 压测 试表 对SPD 的 压 敏电压U1mA 进 行测 量;F.1.3 首先应 将后 备保 护装 置断 开并确 认已 断开 电源 后,直 接用防 雷元 件测 试仪 或其 他适用 仪表 测量对应的模块,或者取 下 可插拔式SPD的模块或将SPD 从线路上拆下进行测量,SPD 应按图F.1所示连接逐一 进行 测试;F.1.4 合 格判定:首次测 量压敏电 压U1mA 时,实测 值应在 表F.1 中SPD 的最大 持续工 作电 压Uc 对应 的压敏电 压U1mA 的区 间范 围内。表F.1 中 无对 应Uc 值时,交流SPD 的 压敏 电压U1mA 值与Uc的 比值 不小 于1.5,直 流SPD 的压 敏电 压U1mA 值与Uc 的 比值 不小 于1.15;F.1.5 后续测 量压 敏电 压U1mA 时,除需 满足 上述 要求 外,实测值 还应 不小 于首 次测 量值的90%。F.2 泄漏电 流的 测试 要求 F.2.1 测试仅 适用 于以 金属 氧化 物电阻(MOV)为限 压元 件 且无串 并联 其他 元件 的SPD;F.2.2 可使用 防雷 元件 测试 仪或 泄漏电 流测 试表 对SPD 的 泄 漏电流Iie 值进 行测 量;F.2.3 首先应 将后 备保 护装 置断 开并确 认已 断开 电源 后,直接用 仪表 测量 对应 的模 块,或 者取 下可插拔式SPD 的模 块或 将SPD 从线路 上拆 下进 行测 量,SPD 应按 图F.1 所 示连 接逐 一 进行测 试;F.2.4 合格判 定:首次 测量 泄漏 电流I1mA 时,单片MOV构成的SPD,其泄 漏电 流Iie 实 测值不 应超 过生产厂家标称的Iie最大值;如生产厂家未声称泄漏 电 流Iie时,实测值应不大于20 A。多片MOV并联的SPD,其泄漏电流Iie实 测值不应超过生产厂家 标 称的Iie最大值;如生产厂 家未声称泄漏电流Iie时,实测值 应不 大于20A 乘以MOV 阀 片的 数量。不 能 确定阀 片数 量时,SPD 的 实 测值应 不大 于20 A;F.2.5 后 续测量I1mA 时,单 片MOV 和 多片MOV 构成的SPD,其泄 漏电流Iie 的实测 值应不大 于首次测 量值的1 倍。图F.1 SPD 测 试示 意图 DB15/T 500.1 2020 17 表F.1 压敏电 压和 最大 持续 工作 电压的 对应 关系 表 标称压敏电压 UN V 最大持续工作电压 Uc V 交流(r.m.s)直流 82 50 65 100 60 85 120 75 100 150 95 125 180 115 150 200 130 170 220 140 180 240 150 200 275 175 225 300 195 250 330 210 270 360 230 300 390 250 320 430 275 350 470 300 385 510 320 410 560 350 450 620 385 505 680 420 560 750 460 615 820 510 670 910 550 745 1000 625 825 1100 680 895 1200 750 1060 注:压敏电压的允许公差 10%F.3 绝缘电 阻的 测试 要求 SPD 的绝 缘电 阻测 试仅 对SPD 所有 接线 端与SPD 壳 体 间进行 测量。将SPD 与电 源断开 后,使 用绝缘电阻 测试 仪不 小于500 V 的电压 正负 极性 各测 试一 次,测 试值 待指 针稳 定后 或施加 电压1 min 后读取,测 试值 不小 于50 M 为合格。DB15/T 500.1 2020 18 G G 附 录 G(规范 性附 录)防雷装 置检 测原 始记 录表 格式样 G.1 表G.1 G.6 给出 了防 雷装 置检测 原始 记录 表格 的式 样。G.2 填写表G.1 G.6 应注 意事 项 G.2.1 受检单 位基 本情 况(表G.1)G.2.1.1 受检单 位基 本情 况和 防雷 类别确 定:a)受检单 位基 本情 况包 括:单位名 称、性质(办公、厂矿、住宅、商贸、医疗 等),建(构)筑物长、宽、高,储 存爆 炸物质、易 燃物 质情 况等。然后 按 GB 50057-2010 中的规 定 确 定其防雷 类别。当 一座 建筑 物中兼 有第 一、二、三类 防雷建 筑物 时,应 按 GB 50057-2010 中4.5.1 和 4.5.2 的 规定 确定 防雷类 别。b)当受检 单位 在同 一地 址有 多处建 筑物 时,表 G.1 只 需填写 一份;当 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