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01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907 2020 小麦品种(系)耐 热鉴定技 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heat tolerenc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wheat varieties(lines)2020-03-31 发布 2020-05-01 实施 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 37/T 3907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山 东省 农业 农村 厅提出 并组 织实 施。本标准 由山 东省 农业 标准 化技术 委员 会归 口。本标准 主要 起草 单位:山 东省农 业科 学院 作物 研究 所。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楚秀 生、隋 新霞、黄 承彦、樊 庆琦、崔德 周、李永 波、曹新有。DB 37/T 3907 2020 1 小 麦品种(系)耐 热鉴定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小 麦品 种(系)和 小麦 种质 资源 耐热 性鉴定 的各 项技 术环 节要 求。本标准 适用 于小 麦品 种(系)以 及种 质资 源的 耐热 性鉴定 评价,可 供小 麦新 品种选 育、小麦 种 质 资源鉴定 评价、小 麦相 关理 论研究 以及 小麦 种业 研发 等部门 参考。2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2.1 开花期 flowering stage 小麦的 主穗 中部 小穗 内外 颖张开,露 出黄 色花 药,花药散 粉的 时期,具 体记 载到日。2.2 成熟期 mature stage 小麦主 穗籽 粒由 黄绿 色变 为品种 固有 本色,胚 乳由 面筋状 变为 蜡质 状,籽粒 干重达 最大 值的 时 期,具体记 载到 日。2.3 灌浆期 filling period 小麦从 开花 期到 成熟 期持 续的时 间,单位 是天(d)。2.4 主穗粒 重 grain weight of main ear 每个小 麦主 穗籽 粒的 重量,单位 是克(g)。2.5 热感指 数 heat susceptibility index 综合评 价热 胁迫 下小 麦耐 热性的 指标。2.6 对照品 种 check variety 指在小 麦耐 热鉴 定中 设置 的耐热 品种 和热 敏感 品种。3 耐热性 鉴定 3.1 小麦品 种(系)春化 处理 DB 37/T 3907 2020 2 主要针 对冬 性小 麦品 种(系),春性 品种(系)无 需进行 春化 处理。种 子在 培养皿 中用 水浸 泡1d,当种子 刚刚 萌动,出 现露 白时,置于4 春化 室,光 照8h/d,低 温春 化处 理40d,以确 保通 过春 化。3.2 播种 通过春 化处理 的每 个品种(系)种植于12盆 直径为230mm 280mm 的花 盆中,每 盆种植4 株,放置于控温、控光、控 湿的 智能 温室中 进行 生长 发育。3.3 生长管 理 在小麦 营养生 长阶 段,设 置智能 温室昼 夜温 度为20/16、昼 夜时长 为16h/8h;在 小麦生 殖生 长阶段,当小麦 开花 后将昼 夜温度 调整为25/16,昼夜时 长不变。在 小麦整 个生长 发育期 间,注意 防治白粉 病、蚜虫 等小 麦病 虫害。3.4 高温胁 迫处 理 在小麦 品种(系)开花 后15d 时,将每 个小 麦品 种(系)分 为高 温胁 迫组 和对 照组,每组6 盆。高温胁迫组 调整 昼夜 温度 为35/20,昼夜 时长 不变,相对湿 度31%,直至 小麦 成 熟;对 照组 的昼 夜温 度仍为25/16,昼夜 时长 不 变,直 至小 麦成 熟。3.5 耐热指 标记 载 记载每 株的 开花 期和 成熟 期,计 算灌 浆期,并 在成 熟后脱 粒,考察 小麦 单株 主穗的 粒重。4 耐热性 判断 4.1 热感指 数(S)计算.(1)式中:S 热 感指 数;YD 某 小麦 品种 在热 胁迫 下的主 穗粒 重;YP 某 小麦 品种 在正 常环 境下的 主穗 粒重;所有 小麦 品种 在热 胁迫 处理下 主穗 粒重 的平 均值;所有 小麦 品种 在 正 常环 境下主 穗粒 重的 平均 值。4.2 小麦品 种(系)耐热 性判 断 若S1,则 判定 该品 种(系)耐 热;若S 1,则判 定为不 耐热 品种(系)。当某品 种(系)热 感 指数小于 耐热 对照 品种,判 定该品 种(系)耐 热性 强,数值 越小,耐热 性越 强;若大 于对 照热 敏感 品种 的热感指 数值,判 定该 品种(系)耐热 性差,数 值越 大,耐 热性 越差。注:建议耐热对照品种为洲元9369,热敏感对照品种为济麦22号。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