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 20.01 B 16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20302019 甘蔗粉蚧防治技术规程 Control technology procedures for sugarcane mealybugs 2019-12-05 发布 2019-12-3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5/T 2 03 0 20 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 B/T 1.12 0 09给出的规 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糖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覃振强、李德伟、罗亚伟、王全永、宋修鹏、魏春燕、韦金菊、张燕杏、温丽玲、彭应知、黄琨。DB 45/T 2 03 0 20 19 1 甘蔗粉蚧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蔗粉蚧防治技术的防治原则、防治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甘蔗粉蚧蔗粉蚧Sacch ar ic oc cu s s ac ch ar i(Co c k e r e l l)、甘蔗灰粉蚧D ys mi co cc us bo ni ns is(Ku wa na)、菠 萝灰粉蚧 D ysm ic oc cu s bre vi pe s(Co c ke re ll)的 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 32 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 用准则 NY/T 1 27 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 则 3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科学合理使用农药。4 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4.1.1 品种选择 宜选择生长迅速、叶鞘张开早、易剥叶的甘蔗品种。4.1.2 种苗质量 杜绝种植带虫的种苗/种 茎。4.1.3 田间管理 4.1.3.1 剥除枯老叶和叶鞘 甘蔗粉蚧发生危害程度二级以上的蔗田及时剥除枯老叶及叶鞘,清除粉蚧栖息的场所。4.1.3.2 轮作间作 有条件的蔗田可与其他作物轮作,或甘蔗前期间作大豆、蔬菜、花生等作物。4.1.3.3 加强宿根蔗管理 宿根蔗及时开行松蔸,暴晒蔗蔸;粉蚧发生严重危害的宿根蔗,以宿根2年为宜。DB 45/T 2 03 0 20 19 2 4.1.3.4 清洁蔗田 甘蔗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茎枯叶及田埂 杂 草。4.2 生物防治 4.2.1 天敌保护利用 避免 施用 高毒 农药,保护利 用蔗区本 地天敌,如瓢 虫、蠼螋、草 蛉、跳小蜂 和 蚜小蜂 等。4.2.2 田间释放昆虫天敌 田间 释放昆 虫 天敌孟氏隐唇瓢 虫和 中华 草 蛉。4.3 化学防治 甘蔗粉蚧化学防治 参见附录A表A.1。农药使用应 符 合GB/T 83 21(所有 部分)和NY/T 12 76的规 定。DB 45/T 2 03 0 20 19 3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广西蔗区甘蔗粉蚧化学防治 表A.1给出了 广西蔗区甘蔗粉蚧化学防治时期、施药方法等。表A.1 广西蔗区甘蔗粉蚧化学防治 防治时期 施药方法 药剂名称 剂型 有效成分含量 使用剂量 播种前 浸种 敌敌畏 乳油 80 8001 000 倍 培土时 根区施药 噻虫嗪 可分散粉剂 70 450 g/hm 2 粉蚧发生危害 程度二级以上 选择其中一种药 剂喷施 氰戊菊酯 乳油 20 3 000 倍 阿维菌素 乳油 1.8 3 0004 000 倍 氟啶虫胺腈 悬浮剂 22 4 5006 000 倍 螺虫毒死蜱 悬乳剂 40 1 5002 000 倍 噻嗪酮 可湿性粉剂 25 1 0001 500 倍 高效氯氰菊酯 乳油 4.5 900 倍 毒死蜱 乳油 40 1 0002 000 倍 高氯啶虫脒 乳油 10.5 3 0004 000 倍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甘蔗粉蚧防治技术规程 DB45/T 2030 2019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