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DB11/T 1820-202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DB11/T 1820-202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DB11/T 1820-202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DB11/T 1820-202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DB11/T 1820-202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DB11/T 1820-202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13.020.30 CCS Z 02 DB 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820 2021 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at community level 2021-03-29发布 2021-07-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1820 2021 I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一般规定.2 5 技术要求.4 6 编制要求.7 附录 A(规范性)规划内容及环境影响相关附表.9 附录 B(规范性)评价成果相关附表.11 附录 C(资料性)目录结构.12 参考文献.14 DB11/T 1820 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本文件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影响评价评估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楠、唐丹平、刘铁军、满洋、来贺菲、王岩、孙娟、马静、张潇尹、鱼红霞、张建平、田昕竹、杨俊杰。DB11/T 1820 2021 III 引言 为贯彻国务院 优 化 营商 环境 条例 北京市 优 化 营商 环境 条例,落 实 区域 评估 政策,依据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环境 保护法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环境影响评价 法 制定本文件。街区层面控 制性 详细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目的:一 是在政府 及 有 关部 门 编制 街区层面控 制性 详细 规划 时同步开展 环境影响评价,在 评价 过程 中 优 化 完善 规划内容;二是根据 评价 深度 提出生态环境 管控措 施,作 为 规划 区域 内 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简 化的 必 要 条 件。本文件用 于指 导 街区层面控 制性 详细 规划编制单位 开展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为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 管理 工作提 供 技术 支撑。DB11/T 1820 2021 1 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了街区层面控 制性 详细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规定、技术要求及文件编制要求。本文件 适 用 于 中心 城 区 和 新城 街区层面控 制性 详细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乡镇 街区层面控 制性 详细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可 参照 使 用。本文件 不 适 用 于 产业园 区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文件中的内容 通 过 文中的规范性引用 而 构成本文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 有 的 修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件。HJ 2.1 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 环境 HJ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 表 水 环境 HJ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 环境 HJ 10.1 辐射 环境 保护管理 导则 核 技术 利 用 建设项 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 格式 HJ/T 10.3 辐射 环境 保护管理 导则 电磁辐射 环境影响评价 方 法 与 标准 HJ 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69 建设项 目环境 风险 评价技术导则 HJ 6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 环境 HJ 96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 环境(试行)DB11/996 城乡 规划用 地 分 类 标准 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分 类 管理 名 录(2021年版)(生态环境部 令 第 16号)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术语和定义 适 用 于 本文件。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at community level 以 依法 批 准的 城 市 总体 规划 为依据,以 落 实 总体 规划 意图 为 目的,以土地使 用 控 制 为 重点,对 一定 时 期 内 建设 用 地 的用 地 性 质、开 发强 度、设 施 配套 和 空间 环境 等做 出 控 制要求的规划。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at community level 在 中心 城 区 和 新城 街区层面控 制性 详细 规划编制 阶段,分 析论证 规划实施 后 可 能造 成的环境影响,优 化 完善 规划 方案,提出生态环境 管控措 施的工作。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regional space DB11/T 1820 2021 2 对 区域 空间 生态环境 基础状况、结构 功能属 性 进行系统 评价,衔接经 济社会 发 展 战略,以改 善 生态 环境 质 量 为 核 心,科学确 定生态 保护红 线、环境 质 量底线、资 源 利 用 上线,编制生态环境准 入清 单,在一 张 图 上明确 空间 布 局 约束、污染物排放 控 制、环境 风险 防 控、资 源 开 发利 用 等 分 区管控 要求的一 项 基 础 性工作。环境敏感区 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s 依法设 立 的 各级各 类 保护区域 和 对 建设项 目 产 生的环境影响 特别敏感 的 区域,主要 包括:a)国 家公 园、自然 保护区、风 景 名 胜 区、世界 文化和 自然遗 产地、饮 用 水水 源 保护区;b)除 a)外 的生态 保护红 线 管控 范围,永久 基 本 农 田、自然公 园(森林公 园、地质 公 园等)、重要 湿 地、天然林、重点 保护 野 生 动物栖息 地、重点 保护 野 生 植物 生 长繁殖 地、水土 流失 重点预防 区 和 重点 治 理区、沙 化 土地 封禁 保护区;c)以 居住、医疗卫 生、文化 教育、科研、行 政 办公 等 为 主要 功能 的 区域,以 及文 物 保护 单位。4 一般规定 评价原则 4.1.1 全程互动 评价 应 在街区层面控 制性 详细 规划编制 阶段 同步 介入,与 规划的编制 全 过程 互动。4.1.2 分类指导 根据街区层面控 制性 详细 规划的 深度,按照 具 体 项 目、项 目 类 别、用 地类 别 分 类 开展 环境影响分 析并提出 管控措 施。4.1.3 整体优化 统 筹 考 虑 评价范围内环境 敏感 区 和 污染源 的 空间 分 布,在 环境影响分 析基础 上,提出规划的 优 化 完 善 意 见。4.1.4 科学简化 根据 识别 的生态环境制 约因素、环境影响评价结 论,提出规划实施中的生态环境 保护 约束 性要求,作 为 科学 简 化 后 续 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 必 要 条 件。评价范围 一般 包括 规划 区域、可 能 受到 规划实施 后 直 接 或 间接 影响的 周边 区域,以 及 可 能对 规划 区域 内环境敏感 区 产 生影响的 周边 区域。技术流程 街区层面控 制性 详细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流 程 如 图 1所 示。DB11/T 1820 2021 3 规划编制 规划 概 述 规划 符合 性分 析 符合 性 判断 环境影响分 析 合 理 性 判断 提出 优 化 完善 意 见 总 则 总体 战略 规划实施空间 布 局 与 分 区管控重点 地 区 规划 特 色 风 貌 与 公 共 空间 专 项 统 筹 背 景 定 位、发 展 规 模 各 功 能 区 基 本 情 况 环境 敏感 区 相关 情 况拟 建项 目 类 型 及分 布不 符合 不 合 理 合 理 相关生态环境 保护 规划、规划环评的 符合 性分 析区域 空间 生态环境评价成果 符合 性分 析 规划环境 合 理 性 综合 论证 空间 布 局 环境 合 理 性市 政 基础 设 施可依 托 性用 地 性 质环境 合 理 性 建 筑 规 模、开 发强 度 实施 清 单、实 施 时 序 管控措 施 现 状 调查 与 评价 符合 规划内容分 类 与 环境影响 识别 具 体 项 目 项 目 类 别 用 地 类 别 用 地 情 况 污 染 源 生态 环境 质 量 生态环境制 约因素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同步 启 动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结 束评价结 论 环境 敏感 区 图 1 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流程 DB11/T 1820 2021 4 5 技术要求 规划概述 街区层面控 制性 详细 规划文本成果 包括总 则、总体 战略、空间 布 局 与 分 区管控、重点地 区 规划、特 色 风 貌 与 公 共 空间、专 项 统 筹、规划实施 等 章节,应 结 合收集 资料 概 述 各 章节 与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 信息,包括以下 内容:d)“总 则”与“总体 战略”中的规划 背 景、功能 定位、发 展 目标、空间 范围、整 体 规 模 及规划目前实施 现 状;e)“空间 布 局 与 分 区管控”中的 居住 建 筑、产业 建 筑、三 大 设 施(公 共 服 务设 施、市 政 交 通 设 施和公 共 安 全 设 施)建 筑 等 的规 模、开 发强 度管控 要求;f)“重点地 区 规划”中的 重点功能 区、交 通 枢纽 地 区、其 他 公 共 活 动 区 等 的用 地 范围及 功能属 性,街区 形 态、街 道 空间、地下空间 的规划 设 计,以 及 开 发 建设 涉 及的 项 目 类 别;g)“特 色 风 貌 与 公 共 空间”中的环境 敏感 区 的位 置、数 量、边界、保护 范围和 建控 地 带 等;h)“专 项 统 筹”中的 拟 建项 目,应进 一 步 收集 项 目的工 程 资料:1)居住 提 升、公 共 服 务:居住、医疗卫 生、文化 教育、科研、行 政 办公 等 的位 置、规 模、配套 设 施 等;2)综合交 通:城 市 道路、轨道交 通、铁 路、公 路、交 通 枢纽、加油(气)站 等 的位 置走向、等 级、规 模、交 通 量 等;3)市 政设 施:给 排 水 管 网 建设 现 状 及规划、管 线 参 数 及 供 排 水能 力;污 水 处 理设 施的位 置、规 模、工 艺、排 水 去向 等;供 热热 源 的位 置、规 模、燃 料、供 热 范围、现 状 负荷 及 管 网规划 等;固 体 废 物 暂存转运站 或 处 理设 施的位 置、规 模、存储 方式等;供 电 设 施的位 置 走向、电 压 等 级 等;信 息 基础 设 施的位 置、类 型;4)其 他:产 生 废 水、废 气、噪 声、固 体 废 物、辐射等 污染 的 设 施的位 置、工 程 内容 等。i)“规划实施”中的实施 清 单及实施 时 序。规划符合性分析 5.2.1 分 析与 区域 空间 生态环境评价成果的 符合 性,识别 所 在 的生态环境 管控 单 元,判断 其与 生态环境准 入清 单的 符合 性。5.2.2 分 析与 相关生态环境 保护 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要求的 符合 性。现状调查与评价 5.3.1 用地情况 调查 内容 包括:a)规划 区域 内 所 有 地 块 的 土地利 用 类 型 和 建设 现 状;b)规划 区域 内 潜 在 污染 场 地 或 涉 及用 地 性 质 变更 的 地 块,重点 是 拟 规划 为 居住、医疗卫 生、文化 教育、科研、行 政 办公 等 的用 地。5.3.2 污 染源 应 调查 评价范围内 现 有 污染源,明确 其 规 模、数 量、位 置,说 明 环 保措 施及 污染排放 情 况等,包 含 但 不 限 于 以下 设 施 或 单位:a)交 通 设 施:高速 公 路、一 级公 路、二 级公 路、城 市 快速路、主 干路、次干路、轨道交 通、交 通 枢纽、普 通 铁 路、城 际 铁 路、高速 铁 路、机场 等;DB11/T 1820 2021 5 b)城 市 基础 设 施:供 电 供 热 中心、加油(气)站、储油(气)库、固 体 废 物 暂存转运站 或 处 理 设 施、污 水 处 理设 施、危 险 废 物 处置 设 施 等;c)辐射 设 施:输变 电 工 程(110千伏 及 以 上)、广播 电 台、差 转台、电 视塔 台、卫 星 地 球 上 行 站、雷达、无 线 通 讯 等电磁辐射 设 施,核 设 施、核 技术 利 用 等电 离 辐射 设 施;d)其 他 排放污染物 的 企事 业 单位:畜牧养 殖、食品 加 工、电 子 制 造、装备 制 造、机 械 加 工、化工 石 化、医 药 制 造、印刷、汽车维 修、医疗 服 务 等 单位。5.3.3 环境敏感区 调查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 敏感 区,重点 调查现 有 和 拟 建 污染源周边 的环境 敏感 区。5.3.4 生态环境 质量 5.3.4.1 应 从 以下方 面开展 调查 和评价:a)结 合 各 类 环境 功能 区 划及目标要求,对 评价范围内 水 环境 质 量、大气 环境 质 量、声 环境 质 量、土壤 环境 质 量 进行 评价;评价范围 有 辐射 设 施 时开展 周边 环境 辐射水 平 调查;b)分 析 区域 生态 系统 的组成、结构 与功能状况,涉 及 3.4环境 敏感 区 中 a)、b)时 应 调查 其 生态环境 现 状 及 保护 要求。5.3.4.2 应 充 分 收集 和 利 用 已 有 环境 质 量 数 据,注 明 来 源 和 有 效 性;当已 有 数 据 不能 满 足 评价要求 时,应对 环境 质 量 现 状进行 补充监测,重点 为 环境 敏感 区。5.3.5 生态环境制 约因素 应 从 以下方 面 分 析 规划实施的生态环境制 约因素:a)现 状 用 地 性 质 环境 合 理 性、污染源 与 环境 敏感 区 的 空间 布 局环境 合 理 性;b)现 有 污染源 存 在 的主要 问题,包括 环 保措 施 落 实及 污染物排放 达 标 情 况;c)污 水 处 理、供 热、固 体 废 物 转运处置 等 市 政 基础 设 施的 承载 能 力;d)评价范围内 存 在 的主要生态环境 问题。规划 内容 分类与环境影响 识别 5.4.1 规划 内容 分类 根据 5.1内容 对新 建区域 的规划内容按 以下 三 种 类 型给 出 清 单:a)可 获取 拟 建项 目工 程 资料的,给 出 具 体 项 目 清 单;b)按照 DB11/996可 判断 项 目 类 别 的,给 出 项 目 类 别清 单;c)无 法 给 出 具 体 项 目、判断 项 目 类 别 的,给 出用 地类 别清 单。5.4.2 具 体 项 目 按照附录 A的表 A.1、A.2列 出规划中 属 于 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分 类 管理 名 录及北京市相关 细化规定的 具 体 项 目 名 称、工 程 内容,识别 环境影响,非 线 性工 程 应 明确 废 气、废 水、噪 声、固 体 废 物 等 污染 类 型 及 产 污 来 源、污染物 种 类,线 性工 程 环境影响 识别 以 噪 声 或 振 动 为 主。5.4.3 项 目类 别 按照附录 A的表 A.3列 出规划中 属 于 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分 类 管理 名 录及北京市相关 细 化规 定的 项 目 类 别 名 称,并 识别 其 主要 产 污 来 源 及 类 型。5.4.4 用地类 别 DB11/T 1820 2021 6 按照附录 A的表 A.4列 出规划用 地类 别 名 称,识别 用 地 的环境 属 性 特 征,包括 排污 型 或受 体 敏感 型。环境影响分析 5.5.1 具 体 项 目 5.5.1.1 应 按照 HJ 2.2、HJ 2.3、HJ 610、HJ 964、HJ 2.4、HJ 169、HJ 10.1、HJ/T 10.3、HJ 19开展 施 工 期 和 运 营 期 的 大气、地 表 水、地下水、土壤、声、生态、辐射等 环境影响分 析 及环境 风险 分 析。5.5.1.2 按照附录 A的表 A.1列 出 非 线 性工 程 的环境影响、与 周边 环境 敏感 区 或污染源 的 距离 和影响关 系;线 性工 程 应 按照表 A.2列 出 敏感 目标、影响 预 测值、达 标 情 况等。5.5.1.3 可 按照 HJ 2.1开展 具 体 项 目 专 题 环境影响评价。5.5.2 项 目类 别 5.5.2.1 以 定 量、定性相结 合 的 方式,从 以下方 面开展 各 项 目 类 别 的施工 期、运 营 期 环境影响分 析:a)分 析 废 气 排放 情 况,如饮 食 业 油 烟、锅炉烟 气、工 艺废 气、污 水 处 理设 施和 固 体 废 物 暂存转运站 或 处置 设 施的 恶臭 气体等,明确排放 标准,分 析、预 测 废 气 污染物排放 对 环境 空气质 量的影响,以 及 对 现 有 和 拟 建 受 体 敏感 型 项 目的影响;b)分 析 废 水 排放 情 况,如 生 活 污 水、医疗污 水、生 产 废 水等,明确排放 标准,预 测 废 水 排放量和 污染物排放量,并分 析 市 政 污 水 处 理设 施 可依 托 性;c)分 析 噪 声 及 振 动 影响 情 况,如 道路、轨道交 通等 线源,交 通 枢纽、工 艺 设 备 等点 源,明确排放 标准,结 合 其 位 置 特 点、规 模 及 周边 环境 敏感 区 布 局 等,分 析、预 测 引起的 声 环境 质 量 变 化,以 及 对 现 有 和 拟 建 受 体 敏感 型 项 目的影响;d)分 析产 生的 固 体 废 物 种 类,说 明 在 收集、贮 存、运输、处置 中 可 能产 生的环境影响;e)分 析对 区域 土壤 环境 可 能造 成的影响;f)根据 生态 现 状 调查 结果和 区域 生态 保护 要求,分 析 规划实施 对 生态 系统 的主导生态 功能 可 能造 成的影响;g)分 析电 离 辐射 和 电磁辐射 设 施 对 现 有 和 拟 建 受 体 敏感 型 项 目的影响;h)分 析 可 能 存 在 的环境 风险。5.5.2.2 逐个 地 块 分 析 排污 型 项 目 类 别 与 相 邻 环境 敏感 区 的环境影响关 系、受 体 敏感 型 项 目 类 别 与 相 邻 污染源 的环境影响关 系,重点论证 选址选 线 合 理 性。5.5.2.3 按照附录 A的表 A.3列 明各 项 目 类 别 的主要环境影响 特 征、所 在 地 块 位 置、与 周边 环境 敏感区 或污染源 的 距离 及影响关 系。5.5.3 用地类 别 定性分 析 用 地对 周边 环境 敏感 区 的环境影响、周边污染源 对 用 地 的环境影响,按照附录 A的表 A.4列 明 分 析 内容。规划环境合理性 综 合 论证 5.6.1 用地性 质 环境合理性 根据 5.3.1调查 结果,对以下 情 况 开展 用 地 性 质 环境 合 理 性分 析:a)建设 用 地 占 用 或 邻近 环境 敏感 区;b)用 途 变更 为 居住、医疗卫 生、文化 教育、科研、行 政 办公 等类 型 用 地 的 疑似 污染 地 块 和 污染地 块。5.6.2 空间布局环境合理性 DB11/T 1820 2021 7 根据 5.5环境影响分 析 结果,针 对 规划 建设 的环境 属 性 特 征 论证 规划 空间 布 局的环境 合 理 性:a)拟 建 排污 型 项 目 对 周边 环境 敏感 区 的影响。已 经 确 定 具 体 项 目和 项 目 类 别 的,分 别 判断 其对周边 环境 敏感 区 的环境影响 是 否 可 接 受;只 能 确 定用 地类 别 的,如 可 能产 生 污染排放,应 分 析 规划 总体 布 局和 功能 分 区 的环境 合 理 性;b)拟 建 受 体 敏感 型 项 目 受周边污染源 的影响。规划 为 居住、医疗卫 生、文化 教育、科研、行 政 办公 等 为 主要 功能 的 具 体 项 目、项 目 类 别或 用 地类 别,应 按照 5.3.2列 出的 污染源 判断 受周边环境影响 是 否 可 接 受。5.6.3 市 政基础设 施 可依托 性 5.6.3.1 根据 规划范围内人口规 模、建 筑 规 模、基础 设 施 能 力 及 污染排放预 测 结果,分 析 规划实施中污 水 集 中 处 理、集 中 供 热 和 固 体 废 物 暂存处置 等 市 政 基础 设 施的 可依 托 性。5.6.3.2 按市 政 基础 设 施 先 行 建设 的 原 则,评价 基础 设 施 建设 与 规划实施的 时 序合 理 性。优化 完善意见及 管控 措 施 5.7.1 对 街区层面控 制性 详细 规划提出的 优 化 完善 意 见,包括 但 不 限 于:a)5.2分 析 结 论 为 不 符合 时,应 按照 区域 空间 生态环境评价、生态环境 保护 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要求提出 优 化 完善 意 见;b)土壤 环境 质 量 不 满 足 用 地 要求 时,应 提出 调整 用 地功能 的 意 见;c)拟 建 排污 型 项 目和 受 体 敏感 型 项 目 因 相 邻 产 生环境 风险 或 环境影响 不 可 接 受 时,应 提出 空间布 局 优 化的 意 见;d)区域 市 政 基础 设 施的 可依 托 性 不 足 时,应 提出 增 加 市 政 基础 设 施 能 力 和 基础 设 施 先 行 建设 的意 见。5.7.2 应 按照附录 A的表 A.1 表 A.4提出 具 体 项 目、项 目 类 别、用 地类 别 的生态环境 管控措 施,包 括 但 不 限 于:a)项 目的 具 体 选址选 线 要求;b)与 环境 敏感 区 或污染源 的 距离 控 制要求;c)污染物排放 执 行 标准和 达 标 排放 要求;d)施工 期 及 运 营 期 的 各 种 污染防治 措 施;e)运 营 期 环境 管理 要求,如 制定环境 风险应 急 预 案、定 期 开展 环境 监测 等;f)建设项 目生态环境准 入 要求;g)对 疑似 污染 地 块 和 污染 地 块 提出 后 续 开展 土壤 污染 状况 调查 或 修 复 等 要求。评价 结论 对 全 部评价工作内容和成果 进行 归 纳 总 结,应 明确 以下 内容:a)规划 基 本 情 况 及 现 状 评价。给 出规划 概 述 及 符合 性结 论、用 地 情 况、生态环境 质 量 现 状 及制约因素,现存 环境 问题 的 整 改 措 施及 方案;b)规划 优 化 完善 结 论。给 出规划环境 合 理 性结 论,按照附录 B的表 B.1列 出本 次 环境影响评价与 规划编制的 互动 过程、对 规划提出的 优 化 完善 意 见,说 明 优 化 完善 情 况;c)生态环境 管控措 施。按照附录 B的表 B.2汇 总 管控措 施,列 明具 体 项 目、项 目 类 别 和用 地类别 的影响分 析 深度、管控措 施,作 为 后 续 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简 化的 必 要 条 件。6 编 制要求 DB11/T 1820 2021 8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编 制要求 6.1.1 总 体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应 结构 完 整、文 字 简 洁、重点 突 出、图 文并 茂、结 论 清 晰 明确。6.1.2 内容 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应包括 但 不 限 于 以下 内容:总论、规划 概 述、规划 符合 性分 析、现 状 调查 与 评价、规划内容分 类与 环境影响 识别、环境影响分 析、规划环境 合 理 性 综合 论证、优 化 完善 意 见 及 管控措 施、评价结 论等。目录结构 可 参考附录 C。制图要求 6.2.1 必 要 图 件 应包括:规划 地 理 位 置 图、功能 分 布 图、土地利 用 类 型 图、市 政 基础 设 施 图、评价范围的环境 敏感 区 及 污染源 分 布 图、生态环境 监测 布 点图、各 地 块 的 空间 布 局 图、具 体 项 目分 布 图、重 要 环 保设 施分 布 图等。6.2.2 图 件 应 选择 合 适 的 比 例 尺,清 晰、完 整、准 确 反映 规划 布 局和相 对 位 置 关 系。所 有 图 件 均须 注明 图名、指 向 标、比 例 尺、图 例、注 记 等 相关内容。DB11/T 1820 2021 9 A A 附录 A(规范性)规划 内容及 环境影响 相关附表 具 体 项 目(非 线 性)主要环境影响一 览 表 见 表 A.1,具 体 项 目(线 性)主要环境影响一 览 表 见 表 A.2,项 目 类 别 环境影响一 览 表 见 A.3,用 地类 别 环境影响一 览 表 见 表 A.4。表 A.1 具 体 项 目(非线 性)主 要环境影响一 览表 项目名称 所在地块 类型 所在地块 位置 具体工 程内容 污染类型 产污来源、污染物种类 环境影响 周边环境敏感区/污染 源及距离、影响关系 管控措施 具 体 项 目 1 施工 期 运 营 期 施工 期 运 营 期 具 体 项 目 2 施工 期 运 营 期 施工 期 运 营 期 表 A.2 具 体 项 目(线 性)主 要环境影响一 览表 项目名称 路由等工 程内容 污染类型 敏感目标 标准值 影响预测值 达标情况及管控措施 名称 距离 某 道路 项 目 噪 声 环境 敏感 区 1 环境 敏感 区 2 环境 敏感 区 3 某 轨道交 通 项 目 噪 声/振 动 环境 敏感 区 1 环境 敏感 区 2 环境 敏感 区 3 表 A.3 项 目类 别 环境影响一 览表 项目类别 产污来源、类型主要环境影响特征 所在地块位置 周边环境敏感区/污染源及距离、影响关系 管控措施 项 目 类 别 1 施工 期:运 营 期:位 置 1 位 置 2 位 置 3 DB11/T 1820 2021 10 表 A.3 项 目类 别 环境影响一 览表(续)项目类别 产污来源、类型主要环境影响特征 所在地块位置 周边环境敏感区/污染源及距离、影响关系 管控措施 项 目 类 别 2 施工 期:运 营 期:位 置 1 位 置 2 位 置 3 表 A.4 用地类 别 环境影响一 览表 用地类别 排污型/受体敏感型 位置 周边环境敏感区/污染源及距离、影响关系 管控措施 用 地类 别 1 位 置 1 位 置 2 位 置 3 用 地类 别 2 位 置 1 位 置 2 位 置 3 DB11/T 1820 2021 11 B B 附录 B(规范性)评价 成果相关附表 优 化 完善 意 见 一 览 表 见 表 B.1,管控措 施一 览 表 见 表 B.2。表 B.1 优化 完善意见 一 览表 优化完善意见 意见依据 规划原方案 优化完善情况 表 B.2 管控 措 施一 览表 规划内容分类 位置 应编制的环评文件类型 已开展评价内容 管控措施 具 体 项 目 1 具 体 项 目 2 项 目 类 别 1 项 目 类 别 2 用 地类 别 1 用 地类 别 2 DB11/T 1820 2021 12 C C 附录 C(资料 性)目 录结构 1.总论 1.1任 务 由 来 1.2评价 依据 1.3评价目的 与 原 则 1.4评价范围 1.5评价 重点 1.6执 行 标准 2.规划概述 3.规划符合性分 析 3.1与 区域 空间 生态环境评价成果的 符合 性 3.2与 相关生态环境 保护 规划、规划影响评价的 符合 性 4.现状调查与 评价 4.1用 地 情 况 4.2污染源 4.3环境 敏感 区 4.4生态环境 质 量 4.5生态环境制 约因素 分 析 5.规划内容分类 与 环境影响 识 别 5.1规划内容分 类 5.2具 体 项 目 5.3项 目 类 别 5.4用 地类 别 6.环境影响分 析 6.1具 体 项 目 6.2项 目 类 别 6.2.1项 目 类 别 1 6.2.2项 目 类 别 2 6.3用 地类 别 6.3.1用 地类 别 1 6.3.2用 地类 别 2 7.规划环境合 理 性 综 合论 证 7.1用 地 性 质 环境 合 理 性 7.2空间 布 局环境 合 理 性 7.3市 政 基础 设 施 可依 托 性 8.优化完善意见及管控措施 8.1规划 优 化 完善 意 见 8.2生态环境 管控措 施 9.评价 结 论 DB11/T 1820 2021 13 9.1规划 基 本 情 况 及 现 状 评价结 论 9.2规划 优 化 完善 结 论 9.3生态环境 管控措 施 具体项目 专题 XXX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 专 题 1.建设项 目工 程 分 析 2.环境影响 预 测 与 评价 3.环境 保护措 施及 其 可 行 性 论证 4.环境 管理 及 监测 计 划 5.环境影响评价结 论 DB11/T 1820 2021 14 参考 文 献 1 HJ 130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