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73.080 Q 51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23/T20692019 精细球形石墨加工技术规程 2019-07-23发布 2019-08-22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I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原料要求.1 5加工工艺.1 6检验规则.2 7包装、标志、运输、贮存.2 II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石墨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奥宇石墨深加工有限公司、国家石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黑龙江)。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玉凤、吕国良、陈瑞、陈庚、崔广宏、冷学平、刘璐、刘壮、田成野、栾晓乐、王井柱。本标准为首次发布。1精细球形石墨加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精细球形石墨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以及运输和贮存。本规程适用于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物理方法处理加工而成的精细球形或类球形石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521 石墨化学分析方法 GB/T 9724 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GB/T 13732 粒度均匀散料抽样检验通则 GB/T 19077 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 GB/T 21354 粉末产品振实密度测定通用方法 GB/T 19587 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 3术语和定义 精细球形石墨是指中位经为4m-8m之间球形或类球形石墨颗粒。4原料要求 天然鳞片石墨 5加工工艺 图1加工工艺流程图 5.1 初碎:将天然鳞片石墨破碎到粒径不大于75m的颗粒。5.2 细碎:将初碎的物料继续破碎到粒径不大于20m的颗粒。5.3 分级:将细碎的物料通过分级机分选到中位经为4m-8m之间的颗粒。5.4 检验:在线检验分级后的物料颗粒粒径。26检验规则 6.1取样和制样 6.1.1袋装精细球形石墨按照GB/T 13732规定进行取样。6.1.2将采集好的样品全部合并,混合均匀,倒在一个有足够强度和适当大小的洁净的正方形薄膜(或者纸、布)上,用翻滚法反复混合均匀,再用四分法缩取500g的试样两份,一份试验用,一份备样用。制好的样品应密封保存。6.2检验分类 6.2.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振实密度、粒度分布、固定碳含量、水分等,质量技术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检验。6.2.2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或定型鉴定时。b)原材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生产工艺有变化时。d)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出产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f)质量监督机构或用户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g)正常生产时,每6个月进行一次。6.2.3 检验方法 6.2.3.1 振实密度的测定 按照GB/T21354规定的方法进行 6.2.3.2 粒度分布的测定 按照GB/T 19077.1规定的方法进行。6.2.3.3 固定碳、灰分、水份的测定 按照GB/T 3521规定的方法进行。7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7.1 包装 精细球形石墨一般用袋装,包装袋应牢固、清洁、密封、具有防水、防潮功能。7.2 标志 包装袋上印有商标、生产单位、牌号、等级、批号和生产日期。7.3 运输 3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雨雪、防潮、防破包、避免与可使产品变质或使包装袋损坏的物品混存、混运。7.4 贮存 贮存在清洁、干燥的仓库内。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