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16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2755 2018 康氏粉蚧 检疫鉴定 方法 2018-07-16 发布 2018-08-16 实施 河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13/T 2755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河 北出 入境 检验 检疫局 提出。本标准 起草 单位:河 北出 入境检 验检 疫局 检验 检疫 技术中 心,河北 省食 品检 验研究 院。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娄巧 哲、刘 红冉、王 建昌、李 静、孙 晓霞、商 建成、李 海云、胡连 霞、崔 佳玉、谷 青。DB13/T 2755 2018 1 康氏粉蚧 检疫鉴 定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康 氏粉 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Kuwana)的检 疫鉴 定方法。本标准 适用 于植物 及 其产 品 中康 氏粉 蚧的 检疫 和鉴 定。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注日 期的版 本适 用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28983-2012 南洋 臀 纹粉蚧 检疫 鉴定 方法 3 术语和 定义 GB/T 28983 界定 的 术 语和 定义适 用于 本文 件。3.1 蕈状腺 oral rim duct 圆柱状 腺的 一种,与 管 状 腺相似,所 不同 之处 在于 管筒的 腺口 周围 有一 圈突 出的角 质状 的、呈 半球形的 突起,很 像蘑 菇,因此称 为蕈 状腺。4 康氏粉 蚧 的 基本 信息 学名:Pseudococcus comstocki(Kuwana)中文名:康 氏粉 蚧 英文名:comstock mealybug 分 类 地 位:昆 虫 纲(Insecta)、半 翅 目(Hemiptera)、粉 蚧 科(Pseudococcidae)、粉 蚧 属(Pseudococcus)。康氏粉 蚧寄 生于 植物 的叶、果、新稍、枝、茎 干及 根和肉 质根 上刺 吸危 害。康氏粉 蚧主 要分 布 在包括中 国(东北、华 北、华南、西南、台 湾等 地)在内的 亚洲、大 洋洲、美 洲和欧 洲的 多个 国家 和 地区,是 危害 苹果、梨、柑、梓、桑、柚、橙等 水果 和经济 作物 的重 要害 虫。(参见 附录A)5 方法原 理 根据康 氏粉 蚧的 分布、寄 主及危 害状、生 物学 特性 进行寄 主检 查,依据 雌成 虫的形 态特 征进 行 种类鉴定。6 器材和 试剂 DB13/T 2755 2018 2 6.1 器材 与 用具 放大镜、体 视显 微镜、生 物显微 镜、测微 尺、离心 管、自 封袋、温 箱、电 陶 炉、小 烧杯、小 试管、小镊子、解 剖针、解 剖刀、小毛 笔、吸管、凹 面皿、载玻 片、盖玻 片、标签、烘箱。6.2 试剂 乙醇-甘油 保存 液(70%乙 醇和甘 油以50:1 的体 积比 配置而 成)、75%乙 醇、95%乙醇、100%乙醇、氢氧化 钠或 氢氧 化钾、蒸 馏水、酸性 品红、乳 酸、冰醋酸、无 水乙 醇、丁香 油、加 拿大 树脂。7 寄主检 查 对可能 感染 康氏 粉蚧 的 植 物及其 产品 进行 检查,重 点检查 果实 的果 柄、果蒂 及 茎干 粗翘 皮下、枝条、腋 芽、叶鞘 等处,寄 生部位 常伴 有白 色的 蜡粉 或蜡丝 等分 泌物。如 发现 疑似虫 体,用小 毛笔 挑 起放入装 有乙 醇-甘油 保存 液 的离心 管中,或连 同寄 主 植物 或 部分 器官、组织 一 起置于 自封 袋中,贴好 信息标签,带 回实 验室 镜检,样品 传递 过程 中,要固 定好寄 主。8 标本制 作 玻片标 本制 作方 法参 见附 录B。9 形态鉴 定 9.1 鉴定方 法 首先观察 蚧 虫田 间特 征,再使用 生物 显微 镜观 察玻 片标本 的形 态特 征,使用 目镜测 微尺 或摄 像 软件中 的 测量 工具 测量 长、宽等。9.2 粉蚧属(Pseudococcus Westwood)形 态鉴 定特 征 粉蚧属 具有 以下 形态 特征(参见 附录C):雌 成虫 体外 覆盖 白色 或淡黄 色的 蜡粉,腹 部末 端 和虫体 周 缘具 蜡刺 呈放 射状伸 出;雌 成虫 虫体 宽椭 圆形;尾 瓣上 无硬 化棒;触角8 节,少数7 节;足 发达,爪 无细 齿,后足常 有透 明孔;腹 脐有 或无,有 前、后背孔;刺 孔群1217 对,大 多数刺 孔群 有锥 刺2 根,少 数刺孔 群有 锥刺3 根;尾 瓣 刺孔 群 着生 在硬 化区上;刺孔 群一 般具 有附 毛,有 时末 前对 的前 面刺 孔群无 附毛;具 三格 腺、多格 腺、管状腺 和蕈 状腺,蕈状 腺 一般在 背面,若 无,则会 在腹面 分布。9.3 康氏粉 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Kuwana)形态 鉴 定特征 9.3.1 雌成虫 康氏粉 蚧雌 成虫 具有 以下 形态特 征(参见 附录C和附录D):体 呈扁 椭圆 形,体长3 6 mm,无 翅;DB13/T 2755 2018 3 虫 体外 被白 色蜡 质分 泌物覆 盖,体缘 具17 对白 色蜡刺,腹 部末 端1 对几 乎 与体长 相等;触角8 节,也有7 节者,第2、3和 顶端 节较 长;足 细长,后 足基 节具 数量很 多的 透明 孔,股节 和胫节 上也 有少 量透 明孔;腹脐1 个,较大,椭 圆 形;肛 环刺6根;尾 瓣发 达而 突出 于虫 体末端 之外,尾瓣 腹面 具 有不显 著的 硬化 片,其 顶 端生有1根 尾瓣 刺,在尾瓣刺 之上 方生 有几 根刺 毛;体 毛数 量很 多,分布 在虫体 背和 腹两 面,沿背 中线着 生的 体毛 较长;刺孔 群17 对,分 别标记 为C1、C3、C4 C18。刺孔 群C1 和C3 具34根 刺,刺 孔群C4 具24根刺,刺孔群C5 和C9 具23 根刺,刺孔 群C6 具23 根 刺,刺 孔 群C7 具25 根刺,刺孔群C8 和C10 具2 根刺,刺孔群C11 具12根刺,有的 个体 无刺 孔群C11,刺 孔群C12C15 具2根 刺,刺孔群C17 具2根 刺,很少 具3根刺 者,刺孔 群C18 具2根较粗 的圆 锥形 刺,整个C18 均着 生在 较大 的硬 化片 上,每个 刺孔 群皆 生有 附助 刺毛;三 格腺 分布 在虫 体背 和腹两 面,刺孔 群C18 所具 之 三格 腺 在 刺的 周围 密集 成群;多 格腺 在腹 部腹 板上 常集成 横列,除 此之 外,还在头 胸部 腹面 稀少 分布 或成小 群分 布;蕈 状腺10对 以上,在 虫体背 面各 节几 乎均 有分 布,在腹 面主 要沿 胸部 边 缘分布,在第2腹 节边缘也常 有分 布;管 状腺 数量 不多,在 刺孔群C17 和C18 之 间常 成群 分布,在背 面中 部常 单个 分布。9.3.2 雄成虫 体长约2.0 mm,翅展 约2.0 mm。紫褐 色,触角 和胸 背 中央色 淡。前翅 发达 透明,后翅 退化 为平 衡棒。尾 毛长。9.3.3 若虫 1龄椭 圆形,长0.5 mm,浅 橙黄色,非 常活 泼。2龄体长1.0 mm,被白 蜡粉,体 缘出现 蜡刺,取 食相对固 定,2龄 末期 出现 雌 雄分化,雄 性体 扁,雌性 体饱满,3 龄雌 若虫 体长1.7 mm,与雌 成虫 相似。雄若虫 则分 泌白 色蜡 丝做 茧化蛹。9.3.4 蛹 体长1.2 mm,初 期淡 灰色,后期 深灰 色。茧长 椭圆 形,长2.0 2.5 mm,白 色 绵絮状。9.3.5 卵 椭圆形,长 约0.3 mm。浅 橙黄被 白色 蜡粉。卵 囊白 色絮状。10 结果判 定 以雌成 虫形 态特 征为 依据,其余 特征 作参 考,符合9.3.1 的 描述 即可 鉴定 为康 氏粉蚧。11 标本保 存 玻片右 侧粘 贴定 名标 签,注明鉴 定结 果(学名、中 文名、鉴定 人和 鉴定 日期),移 入标 本柜 中 保存。DB13/T 2755 2018 4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康氏粉 蚧的 地理 分布、寄 主和生 物学 特性 A.1 地理 分布 吉林、辽 宁、内 蒙古、宁 夏、西藏、北京、山 东、山西、河 北、河 南、浙江、福 建、湖 北、湖南、江西、广东、广 西、四川、云南、香 港、台湾;日 本,朝 鲜,韩国,土 库曼 斯坦,乌兹 别克 斯坦,塔吉克斯 坦,吉尔 吉斯 斯坦,哈萨 克斯 坦,印度,斯 里兰卡,越 南,泰国,柬 埔寨,印度 尼西 亚,亚 美尼亚,伊朗,格 鲁吉 亚,阿塞拜 疆,阿富 汗,乌克 兰,葡 萄牙,摩 尔多 瓦,俄罗斯,澳 大利 亚,密 克罗尼西 亚联 邦,圣赫 勒拿,美国,加 拿大,墨 西哥,阿根 廷。A.2 寄主 表A.2 寄主 科 属或种 蔷薇科Rosaceae 栒子属Cotoneaster sp.,苹 果 属Malus sp.,苹 果Malus pumila,森 林 苹 果Malus sylvestris,Persica vulgaris,李属Prunus sp.,梅Prunus mume,梨属Pyrus sp.,西洋梨Pyrus communis,沙梨Pyrus pyrifolia,Pyrus serotina culta 芸香科Rutaceae 柑桔属Citrus sp.,酸橙Citrus aurantium,柠檬Citrus limon,柚Citrus maxima,橙Citrus sinensis 桑科Moraceae 律草属Humulus sp.,律草Humulus scandens,桑属Morus sp.,桑Morus alba,无花果Ficus carica 葫芦科Cucurbitaceae 香瓜Cucumis melo var.makuwa,黄瓜Cucumis sativus,南瓜Cucurbita moschata,西瓜Citrullus lanatus 禾本科Gramineae 须芒草属Andropogon sp.,华箬竹属Sasamorpha sp.,玉蜀 黍属Zea sp.,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樟科Lauraceae 樟属Cinnamomum sp.,樟Cinnamomum camphora,Fiwa japonica,Krauhnia sp.菊科Compositae 蒿属Artemisia sp.,艾Artemisia argyi,百日菊Zinnia elegans 山茶科Theaceae 山茶属Camellia sp.,山茶Camellia japonica,油茶Camellia oleifera 榆科Ulmaceae 山黄麻属Trema sp.,山黄麻Trema orientalis,Celtis willdenowiana 冬青科Aquifoliaceae 冬青属Ilex sp.,枸骨Ilex cornuta,Ilex crenata microphylla 紫葳科Bignoniaceae 梓属Catalpa sp.,梓Catalpa ovata 豆科Leguminosae 鹰嘴豆属Cicer sp.,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毛茛科Ranunculaceae 铁线莲属Clematis sp.,铁线 莲Clematis florida 茜草科Rubiaceae 咖啡属Coffea sp.,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紫葳科Bignoniaceae 榅桲Cydonia oblonga,Cydonia sinensis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绣球属Hydrangea sp.,Deutzia parviflora typica 天南星科Araceae 花叶万年青Dieffenbachia picta,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 木犀科Oleaceae Forsythia koreana,Ligustrum ibota angustifolium DB13/T 2755 2018 5 表A.2 寄主(续)科 属或种 仙人掌科Cactaceae 霸王花Hylocereus undatus,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忍冬科Caprifoliaceae 忍冬属Lonicera sp.,日本珊 瑚树Viburnum awabuki 桑寄生科Loranthaceae 桑寄生属Loranthus sp.,桑寄 生Loranthus parasiticus 石松科Lycopodiaceae 松属Pinus sp.,Pinus thunbergiana 大戟科Euphorbiaceae 蓖麻属Ricinus sp.,蓖麻Ricinus communis 红豆杉科Taxaceae 红豆杉属Taxus sp.,日本榧树Torreya nucifera 葡萄科Vitaceae 葡萄属Vitis sp.,葡萄Vitis vinifera 槭树科Aceraceae 槭属Acer sp.七叶树科Hippocastanaceae 七叶树属Aesculus sp.楝科Meliaceae 米仔兰Aglaia odorata 桦木科Betulaceae 日本桤木Alnus japonica 琴钩虾科Lysianassidae 朱顶红Amaryllis vittata 藜科Chenopodiaceae 甜菜Beta vulgaris 黄杨科Buxaceae Buxus microphylla 壳斗科Fagaceae 栗属Castanea sp.景天科Crassulaceae Crassula tetragona 伞形科Umbelliferae 胡萝卜Daucus carota var.sativa 卫予科Celastraceae 卫矛Euonymus alatus 五加科Araliaceae 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 银杏科Ginkgoaceae 银杏Ginkgo biloba 千屈菜科Lythraceae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无患子科Sapindaceae 荔枝Litchi chinensis 茄科Solanaceae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芭蕉科Musaceae 芭蕉属Musa sp.芸香科Rutaceae 日本常山Orixa japonica 露兜树科Pandanaceae 露兜树属Pandanus sp.杨柳科Salicaceae 杨属Populus sp.石榴科Punicaceae 石榴Punica granatum 鼠李科Rhamnaceae 鼠李属Rhamnus sp.杜鹃科Ericaceae 迎红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ulatum A.3 生物 学特 性 康氏粉 蚧寄 生于 植物 的叶、果、新稍、枝、茎 干及 根和肉 质根 上,常严 重危 害。在 河北 一生 可 发生3 代,以卵 在各 种缝 隙及土 缝 中越 冬。寄主 萌动 发芽 时 卵开 始孵 化分 散为 害,第1代 若虫 盛发 期为5月中下 旬,6月 上旬 至7月 上旬陆 续羽 化,交配 产卵。第2 代若 虫6月 下旬 至7 月 下旬孵 化,盛期 为7 月中下旬,8月 上旬 至9 月 上旬 羽化,交配 产卵。第3 代若 虫8月 中旬 开始 孵化,8月 下旬至9月 上旬 进入 盛期,9 月下 旬开 始羽 化,交配 后 产卵越 冬。雌雄 虫交 配后,雌成 虫爬 到枝 干粗 皮裂 缝中或 果实 萼洼、梗 洼等DB13/T 2755 2018 6 处产卵,有 的将 卵产 在土 内。产 卵时,雌 虫分 泌大 量白色 絮状 蜡丝,形 成卵 囊,卵 产于 其中,每 雌 可产卵200 400 粒,产 卵完 毕雌虫 体逐 渐干 瘪死 亡。成虫和 若虫 为害 叶、果、新稍、枝、茎干 等,套 袋梨危害 较重,若 虫常 聚集 或单个 在柄 洼及 萼洼 处危 害,分 泌蜜 露造 成霉 菌滋 生。梨 入冷 库后 若虫 不 耐低温,数 十 天后 即 死 亡。DB13/T 2755 2018 7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粉蚧玻 片标 本制 作方 法 B.1 标本 固定 挑 取 样品 上 的蚧 虫置 入75%乙 醇 中固 定2 h,以备 制作玻 片 标本。如 需 长期 保存,则 保存 于乙 醇-甘油保 存液 中。B.2 脱脂 透明 选取经 固定 的成 熟虫 体,用解剖 刀在 虫体 背部 中央 纵向切 开1/2 体 长的 口子,若为较 干燥 的虫 体,加热回 软后 再切 开,移入 加有10%氢 氧化 钠或10%氢 氧化钾 溶液 的敞 口小 试管 中,小 试管 放入 装有 蒸馏水的小 烧杯 中,用电 陶炉 加热小 烧杯 至蒸 馏水 沸腾,沸腾 持续5 min 10 min,直至 体表 和虫 体内 含 物分离,内含 物将 近融 化,使用吸 管将 虫体 移入 盛有 蒸馏水 的凹 面皿 中,用解 剖针、小镊 子、小毛 笔 等轻轻挤 压、清理 虫体,直 至彻底 清除 内含 物、虫体 变为清 澈透 明。加热 还可 用水浴、温 箱等 方法,脱脂时间 以标 本透 明为 准。B.3 脱碱 把脱脂 透明 的虫 体移 入装 有热蒸 馏水 的小 试管 中再 次水浴5 min,以清 除虫 体 表面和 内部 的 碱 液。B.4 染色 将脱碱 后的 虫体 移入 酸性 品红饱 和溶 液(蒸馏 水:甘油:乳酸 为1:1:1 的酸 性 品红饱 和溶 液)中染色,也 可用 其他 染料 使虫 体着色,染 色 时 间视 标本 着色情 况而 定,一般 在1 h 以上;用75%乙 醇洗 掉多余染色 剂,再依 次移 入95%、100%乙醇 中脱 水,视染 色程度 浸泡1 min 3 min,洗去浮 色,但不 能停 留过久。B.5 固色 移入冰 醋酸 中1 h,再移 入 丁香油 中1 h 以 固色。B.6 封片 在载玻 片上 加一 滴加 拿大 树脂,移入 虫体,用 解剖 针整姿,用 盖玻 片封 片。玻片置40 50 烘箱干燥23 d。玻片 制成 后置生 物显 微镜 观察 鉴定,并在 盖玻 片左 侧粘 贴记 录标签,注 明标 本号、寄主植物、采 集(截获)时 间、采 集地 点(原产 地)、采集 人等 信息。DB13/T 2755 2018 8 附 录 C(资料 性附 录)康氏粉 蚧雌 成虫 形态 特征 图 图 C.1 康 氏粉 蚧 Pseudococcus comstocki(Kuwana)(仿 王子 清,2001)DB13/T 2755 2018 9 附 录 D(资料 性附 录)粉蚧属 常见 近似 种雌 成虫 检索表 a)多格腺 数量 较少 分布 限于 阴门周 围 拟长 尾粉 蚧 Pseudococcus longispinus(TargioniTozzetti)多格腺 数量 较多 分布 不限 于阴门 周围 2 b)多 格腺 只分 布在 虫体 各腹节 之腹 板 上 橘 小粉 蚧 Pseudococcus citriculus Green 多格腺 不仅 在腹 部腹 板上 分布,还在 头胸 部腹 面稀 少分布 或成 小群 分布 3 c)刺孔群 C18 所具 之三 格腺数 量较 少,稀疏、彼 此远离 的分 散分 布 柑栖 粉蚧 Pseudococcus calceolariae(Maskell)刺孔 群C18 所具 之三 格腺 在刺的 周围 密集 成群 康氏粉 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Kuwana)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