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07.040 A 75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8312019 空间信息网格划分与编码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spatial information grid partition and coding 2019-04-18发布 2019-07-18实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 183120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网格划分与编码原则.1 5 网格数据要求.2 6 基础网格.3 7 管理网格.6 8 图示表达.8 9 网格数据更新.9 附录 A(规范性附录)管理网格编制方法.10 附录 B(规范性附录)管理业务分类代码.13 附录 C(规范性附录)空间信息网格符号与注记.29 参考文献.33 DB35/T 1831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福州市“数字福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州市勘测院联合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J/TC 1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州市“数字福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州市勘测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伟东、钱尤菁、高昭良、汪艳霞、董北得、张平、陈建、牛瑞芳、黄磊、陶德明、刘仁、郑航霞、冯建忠。DB35/T 18312019 1 空间信息网格划分与编码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空间信息网格划分与编码原则、网格数据要求、基础网格、管理网格、图示表达、网格数据更新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城乡网格化管理与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0114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CH/Z 9011201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网格 grid 将城乡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空间单元,并以地理坐标表示的一种地理数据模型。3.2 基础网格 basic grid 基于基本行政区划进行划分的规范化封闭网格。注:基础网格为城乡网格化管理提供基础依据,供应用部门编制管理网格参考。3.3 管理网格 management grid 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部门出于统一管理服务、划分责任区域、数据统计评价等业务需要,按照统一规范化要求在基础网格上划分编制的封闭网格。4 网格划分与编码原则 4.1 网格划分 DB35/T 18312019 2 4.1.1 法定基础 空间信息网格的划分应基于法定的地形图或正射影像图数据,其中建成区宜采用1:500地形图或分辨率0.05 m的正射影像图数据(无此数据的可用1:1 000地形图或分辨率0.1 m的正射影像图数据暂代),建成区外采用1:2 000地形图或分辨率0.2 m的正射影像图数据。4.1.2 属地管理 空间信息基础网格的最大边界为社区(村)的边界,不应跨越社区(村)边界。4.1.3 无缝覆盖 空间信息基础网格应实现全区域范围完全、无缝地覆盖,包含但不限于建成区、村庄、河流、山体等范围,且不同层次网格之间的边界应无缝拼接。4.1.4 边界可识别性 网格的边界宜在实地能够被明显辨别,保证应用人员根据网格边界可找到实地的分割参照地物,区分其管理的实际范围。宜以道路、围墙等明显地物作为网格分界线参照物,保证网格边界的可识别性。4.2 网格编码 4.2.1 编码唯一性 一个网格在时间和空间定义上应有唯一的编码。网格变更时,其原编码不宜它用;新增网格按照原有编码规则进行扩展。4.2.2 编码继承性 网格的编码宜继承或参考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代码或编码规则,保证不同编码体系之间的继承性和关联性。5 网格数据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网格的几何特征为面状,面与面之间应具有严密拓扑关系。5.1.2 网格数据应以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描述。其中,面积的计量单位为平方米,长度的计量单位为米。5.2 空间要求 5.2.1 空间信息网格数据统一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CGCS2000)。5.2.2 空间信息网格的空间精度采用所参考的地形图或正射影像图数据精度。当网格利用法定的行政界线数据时,网格的空间精度与其原有精度一致。5.3 时间要求 5.3.1 网格数据应记录其编绘的初始时间和变更时间。5.3.2 时间由年、月、日构成,长度为 8位,格式为“YYYYMMDD”,如:“20180621”。DB35/T 18312019 3 6 基础网格 6.1 基础网格结构 基础网格基于行政区划进行划分,分为设区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个级别,如图1所示。图1 基础网格结构图 6.2 基础网格划分方法 设区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级基础网格划分,分别参照法定的相应各级行政区划界线,社区(村)级按照管辖权属划分。6.3 基础网格编码 6.3.1 编码结构 基础网格编码引用国家行政区划编码规则,依次是省代码2位,设区市代码2位,县(市、区)代码2位,街道(乡、镇)代码3位,社区(村)代码3位,共12位。编码结构如图2所示。DB35/T 18312019 4 社区(村)代码设区市代码县(市、区)代码街道(乡、镇)代码省代码 图2 基础网格编码结构 示例: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王庄街道紫新社区基础网格的编码为350111002012。6.3.2 编码方法 各级基础网格编码方法如下:a)省、设区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级网格编码均应按照 GB/T 2260和 GB/T 10114 执行,其中福建省代码为“35”。编码不足 12位时,后面用“0”补齐。b)街道(乡、镇)、社区(村)级网格编码参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行政区划代码。c)特殊区域基础网格的编码方式为:尚未取得行政代码的特殊区域的,沿用原行政区代码,例如:平潭综合实验区级网格沿用原平潭县代码,即 350128000000;街道(乡、镇)、社区(村)存在飞地的,编码与飞地所属街道(乡、镇)、社区(村)的编码相同;不属于地方行政管理的特殊区域(如学校、企业、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保税区、开发区等)的编码,与相应行政区域级基础网格编码方法相同。6.4 基础网格属性结构 各级基础网格的属性结构如表1至表4所示。表1 设区市级基础网格属性信息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说明 约束/条件1 设区市级网格名称 CityName Char 100 设区市名称。M 2 设区市级网格编码 CityId Char 12 设区市级网格编码。M 3 地理信息分类代码 ClassCode Char 6 地级行政区域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按照 GB/T 139232006。M 4 面积 DistArea Double 15(2)单位为平方米,取小数点后2 位。M 表2 县(市、区)级基础网格属性信息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说明 约束/条件1 县(市、区)级网格名称 DistName Char 100 县(市、区)名称。M 2 县(市、区)级网格编码 DistId Char 12 县(市、区)网格编码。M DB35/T 18312019 5 表 2 县(市、区)级基础网格属性信息(续)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说明 约束/条件3 所属设区市级网格编码 CityId Char 12 所属设区市级网格编码。M 4 地理信息分类代码 ClassCode Char 6 县级行政区域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按照 GB/T 139232006。M 5 面积 DistArea Double 15(2)单位为平方米,取小数点后2位。M 6 备注 Note Char 100 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O 表3 街道(乡、镇)级基础网格属性信息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说明 约束/条件1 街道(乡、镇)级网格名称 StreetName Char 100 街镇(乡、镇)名称。M 2 街镇(乡、镇)级网格编码 StreetId Char 12 街镇(乡、镇)级网格编码。M 3 所属县(市、区)级网格编码 CityId Char 12 所属县(市、区)级网格编码。M 4 地理信息分类代码 ClassCode Char 6 街道(乡、镇)级行政区域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按照GB/T 139232006。M 5 面积 DistArea Double 15(2)单位为平方米,取小数点后2位。M 6 备注 Note Char 100 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O 表4 社区(村)级基础网格属性信息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说明 约束/条件1 社区(村)级网格名称 GridName Char 100 社区(村)名称。M 2 社区(村)级网格编码 BGrid Char 12 社区(村)级网格编码。M 3 所属街道(乡、镇)级网格编码 CityId Char 12 所属街道(乡、镇)级网格编码。M 4 地理信息分类代码 ClassCode Char 6 社区(村)级行政区域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按照 GB/T 139232006。M 5 网格面积 CommuArea Double 15(2)单位为平方米,取小数点后2 位。M 6 网格周长 CommuLength Double 15(2)单位为米,取小数点后2位。M 7 是否飞地 IfEnclave Boolean 是/否。M 8 初始时间 ORDate Date 8 记录第一次划分时间。M DB35/T 18312019 6 表 4 社区(村)级基础网格属性信息(续)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说明 约束/条件9 变更时间 CHDate Date 8 第一次划分时为空项,记录最近一次变更时间。C 10 备注 Note Char 100 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如变更原因,变更前编码等。O 11 扩展属性/根据应用需求可扩展其他属性。O 7 管理网格 7.1 一般要求 管理网格由各部门根据管理需要进行编制,不同业务类型的管理网格间通过编码进行关联,并保持相同空间参考和现势性,应与基础网格同步维护。7.2 编制方法 7.2.1 直接利用基础网格 直接选取四级基础网格中的某一级网格,如:街道(乡、镇)级网格、社区(村)级网格,关联管理信息后用于部门的网格化管理(见附录A的A.1)。7.2.2 基于基础网格合并 对基础网格中的若干个单独网格进行合并,形成部门的管理网格,关联管理信息后用于部门网格化管理。在选择网格组合时,应依据规则在“聚合编码说明”属性中记录合并关系,不应跨越基础网格层级进行聚合(见附录A的A.2)。7.2.3 基于基础网格细化 结合行业网格划分规则或管理需求,对颗粒度较小、划分自由度要求较高的管理网格,可在社区(村)级基础网格上,进行细化划分。具体方法是:社区(村)内的独立封闭区域(例如公园、车站、机关、学校、医院等)宜形成独立管理网格;其它区域可根据管理需要,按照网格划分原则划分(见附录A的A.3)。7.2.4 不规则划分 因特殊管理需要,无法利用上述方法划分的不规则网格,可基于同一基础数据和数学基础重新编制,不受上述空间约束限制,但编码方式上应保持一致(见附录A的A.4)。7.3 管理网格编码 7.3.1 编码结构 管理网格编码由8部分组成,共25位,依次是管理单位代码4位、管理业务分类代码6位、省代码2位、设区市代码2位、县(市、区)代码2位、街道(乡、镇)代码3位、社区(村)代码3位、管理网格顺序码3位。编码结构如图3所示。DB35/T 18312019 7 管理单位代码管理业务分类代码管理网格顺序码县(市、区)代码街道(乡、镇)代码社区(村)代码设区市代码省代码 图3 管理网格编码结构 7.3.2 编码方法 管理网格编码方法如下:a)管理单位代码:4 位,指各设区市、县(市、区)直机关单位和所包含的下级管理单位编码。第 1、2 位代表管理部门的归口类别,第 3、4 位为隶属该归口类别的单位顺序码,由各设区市的网格数据管理部门按照机构编制部门印制的单位名册分类顺序进行编码,其中管理单位不明或有争议的用 99 表示。示例:市委政法委归类下市公安局代码为1904(19表示市委政法委的归类代码,04表示公安局的顺序码)。b)管理业务分类代码:6 位,分为总类、大类、小类三个级别。当管理对象为大类时,第 56位均为 0,见附录 B。c)省代码:2 位,为其对应的省代码,按照 GB/T 2260 执行,福建省代码为“35”。d)设区市代码:2 位,为其对应的设区市代码,按照 GB/T 2260 执行。e)县(市、区)代码:2 位,为其对应的县(市、区)代码,按照 GB/T 2260 执行。f)街道(乡、镇)代码:3位,见附录 A。g)社区(村)代码:3 位,见附录 A。h)管理网格顺序码:3 位,见附录 A。7.4 管理网格属性结构 管理网格属性结构如表 5 所示。表5 管理网格属性信息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说明 约束/条件1 网格编号 BGCode Char 25 编制的管理网格编码。M 2 网格名称 BGName Char 100 编制的管理网格名称。M 3 所属上级基础网格编码 CityId Char 12 所属上级基础网格编码。M 4 分类代码 ClassCode Char 6 编制的管理网格所对应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如开发区、学校等)。C 5 聚合编码说明 JHBM Char 255 记录与基础网格编码对应关系,按照附录A。M DB35/T 18312019 8 表 5 管理网格属性信息(续)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说明 约束/条件6 网格面积 BGSqua Double 15(2)单位为平方米,取小数点后2位。M 7 初始时间 ORDate Date 8 记录第一次划分时间。M 8 变更时间 CHDate Date 8 第一次划分时为空项,记录最近一次变更时间。C 9 备注 Note Char 100 需要特别注记的内容,如变更原因,变更前编码等。O 10 扩展属性/各部门可根据具体管理需要自行扩展其他属性。O 8 图示表达 8.1 图层组织 基础网格的图层根据网格层级,分为设区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网格要素进行组织。管理网格的图层按照不同业务管理类型进行组织。如表6所示。表6 图层组织 要素类别 图层名称 映射名称 图层信息描述 空间特征设区市级网格 市级网格 SJ_PG 设区市级网格范围 面 县(市、区)级网格 县级网格 XJ_PG 县(市、区)级网格范围 面 街道(乡、镇)网格 乡镇级网格 XZ_PG 街道(乡、镇)级网格范围 面 基础网格 社区(村)级网格 社区级网格 SQ_PG 社区(村)级网格范围 面 XX管理网格 XX管理网格 XX_PG XX管理网格的范围 面 管理网格 XX表示管理网格的业务名称和相应的映射拼音首字母,例如:综治管理网格,图层名称为综治管理网格,映射名称为ZZ_PG。8.2 符号与注记 基础网格和管理网格的符号与注记见附录C。DB35/T 18312019 9 9 网格数据更新 9.1 基础网格更新 行政区划发生变更的,网格数据管理部门应及时对基础网格数据的范围及编码等信息进行相应更新,具体按照第6章执行。9.2 管理网格更新 管理网格发生变更的,应将更新后的管理网格数据汇交至网格数据管理部门;当基础网格发生变更时,相应的管理网格数据应及时更新。管理网格的更新具体按照第7章执行。DB35/T 18312019 10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管理网格编制方法 A.1 直接利用基础网格 直接利用基础网格编制的管理网格,主要有两种情形:a)直接利用街道(乡、镇)级基础网格作为管理网格的,根据编码规则编制其管理网格编码,其中,街道(乡、镇)编码为其对应街道(乡、镇)代码,社区(村)编码填为“000”,管理网格顺序码为“000”。“聚合编码说明”属性为其对应的街道(乡、镇)网格代码。b)直接利用社区(村)级基础网格作为管理网格的,根据编码规则编制其管理网格编码,其中,街道(乡、镇)代编码为其对应街道(乡、镇)代码,社区(村)编码为其对应的社区(村)代码,管理网格顺序码为“000”。“聚合编码说明”属性为对应的社区(村)网格代码。示例:如图A.1。a)基础网格 b)管理网格 图A.1 直接利用基 础网格的管理网格及编码 A.2 基于基础网格合并 基于基础网格合并的管理网格,应根据编码规则编制管理网格编码,其中:a)管理网格只对应一个街道的,街道(乡、镇)编码为其对应街道(乡、镇)代码;社区(村)编码从“601”起按顺序进行编码;b)管理网格由两个或多个街道合并产生的,街道(乡、镇)编码从“601”起按顺序进行编码;社区(村)代码为“000”;c)管理网格顺序码为“000”。示例:如图A.2。“聚合编码说明”属性为被合并的基础网格代码,中间用“;”隔开。DB35/T 18312019 11 a)基础网格 b)管理网格 图A.2 基于基础网格合并的管理网格及编码 A.3 基于基础网格细化 基于基础网格细化的管理网格,根据编码规则编制管理网格编码,其中,街道(乡、镇)编码为其对应街道(乡、镇)代码,社区(村)编码为其对应的社区(村)代码,管理网格顺序码从“001”按顺序进行编码。“聚合编码说明”属性为其父级基础网格代码。示例1:城管管理网格:根据GB/T 30428.12013的单元网格划分规则,结合网格内部件数和案件发生率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对社区(村)级基础网格范围内的独立管理单元进行划分,形成城管网格,为实现与城管系统的其他城市数据的对接,记录单元网格标识码(参照GB/T 30428.12013)。“聚合编码说明”属性值相同的城管网格合并后与其对应编码的社区(村)级网格完全吻合。示例2:综治管理网格:综合考虑管理户数、重点管理区域等要素进,对社区(村)级基础网格范围内的独立管理单元进行划分,形成综治网格。“聚合编码说明”属性值相同的综治网格合并后与其对应编码的社区(村)级网格完全吻合。如图A.3。a)基础网格 b)管理网格 图A.3 基于基础网格细化的管理网格及编码 DB35/T 18312019 12 A.4 不规则划分 不规则划分的管理网格,依据管理需求和管理规则在与基础网格同一的基础数据和数据基准上进行划分,根据编码规则编制其管理网格编码,其中:a)管理网格只对应一个街道的,街道(乡、镇)编码为其对应街道(乡、镇)代码;管理网格跨街道的,街道(乡、镇)代码、社区(村)代码、管理网格顺序码从“600000001”起按顺序进行编码。b)管理网格的街道(乡、镇)代码小于“601”的,社区(村)代码、管理网格顺序码从“600001”起按顺序进行编码。示例:如图A.4。图A.4 不规则划分的管理网格及编码 DB35/T 18312019 13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管理业务分类代码 B.1 管理业务总类分类与代码 表B.1规定了管理业务总类的类别与代码。表B.1 管理业务总类分类与代码 总类名称 代码 城市管理 10 城市管理部件 11 城市管理事件 12 社会管理 20 公共服务 30 商业服务 40 B.2 城市管理部件分类与代码 表B.2规定了城市管理部件的分类与代码。表B.2 城市管理部件分类与代码 大类 代码 大类 名称 小类代码小类名称 说明 01 上水井盖 标有“供水”、“给水”、“自来水公司”、“水闸”、“水门”、“水表”等字样的地下给水管道的井盖。02 污水井盖 标有“污水”、“污”等字样的地下污水管道的井盖。03 雨水井盖 标有“城建”、“市政”、“建设局”、“雨水”、雨”等字样的地下雨水管道的井盖。04 雨水箅子 雨水下水道口用于遮盖和排水的专用设施。05 电力井盖 标有“电力”等字样的电力设备地下专用管道的井盖。06 路灯井盖 标有“路灯分局”、“路灯”等字样的路灯地下专用管线的井盖。07 通讯井盖 标有“电信”、“中国移动”、“网通”等字样的井盖。含各通信运营商所设置的电信井盖。08 电视井盖 有线电视地下专用管线的井盖。09 网络井盖 标有“网络信息”、“网络通讯”、“网络”等字样的互联网络地下专用管线的井盖。10 热力井盖 标有“热力”、“热”等字样的地下供热管道的井盖。11 燃气井盖 标有“煤”、“煤气”、“燃”等字样的地下燃气管道的井盖。0l 公共 设施 12 公安井盖 标有“公安”、“公安交管”等字样的公安部门设置的各类地下管线的井盖。DB35/T 18312019 14 表 B.2 城市管理部件分类与代码(续)大类 代码 大类 名称 小类 代码 小类名称 说明 13 消防设施 消防和扑救火灾的专用设备。含消火栓、消防井盖等。14 无主井盖 类型或权属不明确的井盖。15 通讯交接箱 含有线、广电电信交接箱、电信交接间、各通信运营商所设置的交接箱。16 电力设施 供电部门用于供电的附属设施。含派接箱、电闸箱、开闭器等。17 立杆 含电杆、拉杆、电信立杆、有线电视立杆、公交电杆、公交拉杆、公安立杆等。18 路灯 安装在公共场所用于照明的设施。19 地灯 指埋设在地面上的灯。20 景观灯 照亮建筑、树木和景观的灯。21 报刊亭 在公共场所出售报刊杂志的构筑物。22 电话亭 提供电话服务的公共设施。23 邮筒 提供邮政服务的公共设施。24 信息亭 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的终端。25 自动售货机 能够自动出售商品的设备。26 健身设施 室外用于公共体育健身的器械。含儿童游乐设施。27 中水井盖 标有“中水”字样的井盖。28 公交井盖 标有“公交”字样的井盖。29 输油(气)井盖 标有“输油”、“输气”等字样的井盖。含输油(气)标志桩。30 特殊井盖 测绘、国防及其他专业井盖。31 民用水井 在公共场所供居民给取生活用水的设施。32 供水器 用于居民和绿化的供水设备。含洒水车供水器和园林绿化供水器等。33 高压线铁塔 架设高压电线用铁塔。34 变压器(箱)市电用变压设施。35 燃气调压站(箱)用于天然气、煤气、石油液化气等非腐蚀性气体压力调节,稳压、控制计量、远程监测的设备。含燃气调压器、燃气调压箱、燃气调压柜,燃气调压站。36 监控电子眼 指安装在公共场所用于监控的电子设备。含各种监控探头。37 售货亭 零售小商品的设施。含牛奶亭、福利彩票亭、体育彩票亭。38 治安岗亭 公安部门设立的岗亭。39 雨污合流类井盖 雨污合流相关管线的井盖。40 工业井盖 工业用井盖。0l 公共 设施 41 综合管廊(沟)指地下城市综合管廊(沟)的检修口、吊装口等。01 停车场 经许可停放车辆的场所。含路边停车场。02 停车咪表 指道路旁停车计费设施。03 公交站亭 指供乘客上下车而设置的固定停车点。含公交站、事、场、牌。02 道路 交通 04 出租车站牌 标有“出租车停靠点”等字样的标牌。DB35/T 18312019 15 表 B.2 城市管理部件分类与代码(续)大类 代码 大类 名称 小类 代码 小类名称 说明 05 过街天桥 跨道路的人行天桥。06 地下通道 过街的地下人行隧道。07 高架立交桥 实现立体交通的桥梁。08 跨河桥 跨越河流的桥梁。09 交通标志牌 指交通引导作用的指示牌,无障碍设施指示牌、地铁站指示脾、公安交警指示牌、交通反视镜等。10 交通信号灯 指安装在道路两旁指挥车辆和行人通行的信号装备。通常也称红绿灯。1l 交通护栏 指用于分隔道路功能的设施。含人行分隔设施、机动车非机动车分隔设施、路中分隔设施、交通隔离桩等。12 存车支架 用于存放非机动车的设施。13 路名牌 标注路名的标牌。14 交通信号设施 除交通信号灯外的其他交通信号设施,如交通控制箱等。15 道路信息显示屏 含电子告示牌、交通诱导屏等。16 道路隔音屏 设于道路两边用于阻隔交通噪声的屏蔽设施。02 道路 交通 17 交通岗亭 交管部门设立的用于指挥道路交通的岗亭。01 公共厕所 指供公众使用的厕所。含临时、移动厕所。02 化粪池 指用于存放粪便的地下池子。含公厕及居民区化粪池、化粪池井盖。03 公厕指示脾 用于指示公厕位置的标牌。04 垃圾间(楼)用于临时存放生活垃圾的固定建构筑物。含垃圾中转站。05 垃圾箱 安装在公共场所供人放置垃圾的容器。含可移动的垃圾箱、果皮箱等。06 灯箱霓虹灯 用于公益宣传、广告、标示单位招牌等设置的灯箱和霓虹灯。07 广告牌匾 安装在公共场所的广告设施。08 环保监测站 环保部门用于环境保护而设置的监测点和设施。含大气、噪音自动监测点。09 气象监测站 进行气象监测的设施。10 污水口监测站 进行污水排放监测的站点。03 市容 环境 11 噪声显示屏 监测并显示嗓音分贝的设施。01 古树名木 由园林部门认定的,属国家珍稀、具有重要历史、人文、景观、生态价值和纪念意义并挂牌的树木。02 行道树 指道路两旁种植的树木。03 护树设施 描树穴周围设置的保护树木的设施。含树池箅子、护树围栏等。04 花架花钵 指用于存放花草,美化环境的设施。04 园林 绿化 05 绿地 需要养护的草坪或用于种植成片花草的公共区域。DB35/T 18312019 16 表 B.2 城市管理部件分类与代码(续)大类 代码 大类 名称 小类 代码 小类名称 说明 06 雕塑 指街头、广场、绿地等处设立的造型艺术品。含假山石、园林建筑小品。07 街头座椅 指街头、广场等处,供行人休息的桌椅。含休息亭。08 绿地护栏 指绿地周围用于保护绿地而设置的栏杆。09 绿地维护设施 主要指绿化上水设施等。04 园林 绿化 10 喷泉 指公共场所设立的人工修筑的喷泉。01 宣传栏 安装在公共场所用于公共宣传的设施。含阅报栏、公共告示栏。02 人防工事 战时掩蔽人员和物资进行防空袭战争的战备设施。05 房屋 土地 03 公房地下室 指产权归公有的楼房地下空间。0l 重大危险源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直接场所。含加油站、液化气站、化学危险品销售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销售点。02 工地 指正在建设或拆除已有建筑物的场所。03 水域附属设施 指建设在水域周边的维护附属设施。含防洪闸、站,倒虹闸门井、抽水泵等。04 水域护栏 指安装在水域周边的隔音设施。05 港监设施 安装在河道上用于指示船运的设施。06 防汛墙 指水域沿线用于挡水修建的墙体。06 其他 设施 07 无障碍设施 城市主要道路设有无障碍设施;各类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设有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的管理、使用情况良好。01 安全警示标志 涉及人身安全的各类警示标志。02 报警装置 各类防盗及安全报警装置。03 移动机站 移动通讯机站及相关设施。04 公共走廊 小区内人行公共走廊。05 楼梯 小区内人行楼梯。06 建筑物外墙 小区内各类建筑物的外墙。07 小区道路 小区内露天人行、车道。08 露天场地 小区内露天场地。09 楼门牌 楼牌、单元门牌等标志。10 危房 已经鉴定的危险房屋及其他建筑物。21 扩展部件 99 其他/B.3 城市管理事件分类与代码 表B.3规定了城市管理事件分类与代码。DB35/T 18312019 17 表B.3 城市管理事件分类与代码 大类 代码 大类 名称 小类 代码 小类名称 说明 01 私搭乱建 未经审批私自搭建的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02 暴露垃圾 公共场所未倒入垃圾容器的生活垃圾。03 积存垃圾渣土 未按规定及时清理的非生活垃圾、渣土。04 道路不洁 来按规定及时处理的道路保洁问题。05 水域不洁 水面明显漂浮垃圾,坡岸杂草丛生,堆放垃圾等。06 绿地脏乱 绿地上存在垃圾,植被缺失,枯死、砍伐。07 废弃车辆 长期占道停放,无人使用的车辆。08 废弃家具设备 长期占道摆放无人使用的家具设备。09 非装饰性树挂 擅自悬挂、捆绑于行道树、沿街灌木上的杂物等影响市容的物品。10 道路破损 道路及其附属设施损坏、塌陷、坑洼等影响通行的现象。11 河堤破损 河堤及其附属设施损坏、塌陷的现象。12 道路遗撒 车辆运输或装卸过程中发生遗撒现象。13 建筑物外立面不洁 临街建筑立面及阳台脏乱差、外墙面脱落等。14 水域秩序问题 在公共水域内毒鱼、炸鱼、电鱼及在非指定水域钓鱼、在公共水域露营、野炊等污染水质的旅游活动、在公共水域水面游泳及其他水上体育娱乐活动。15 焚烧垃圾、树叶 在公共场所焚烧垃圾、树叶等现象。16 油烟污染 餐饮业油烟影响环境和居民生活的现象。17 动物尸体清理 在公共场所发现的动物尸体未能及时清理的现象。18 擅自饲养家禽家畜 违反相关法规擅自饲养家禽家畜。0l 市容 环境 99 其他市容环境类问题 未列入上述内容的影响市容环境问题。01 非法小广告 公共场所内、公共设施上非法张贴、喷涂、手写的各类广告及乱涂乱画现象。02 违章张贴悬挂广告牌匾 擅自张贴悬挂经营性标语、条幅、气球、直幅等。03 占道广告牌 未按批准要求占道设置广告牌、灯箱、充气模型和拱门等。04 街头散发广告 在公共场所散发广告的现象。05 广告招牌破损 门头广告、招牌礁损、临时性标语宣传品损毁、广告牌倾倒等。02 宣传 广告 99 其他宣传广告类问题 未列入上述内容的宣传广告类问题。01 施工扰民 施工嗓音、灯光等扰民现象。02 工地扬尘 施工过程中或者施工堆料未采取有效防尘措施造成扬尘现象。03 施工废弃料 在公共场所未按规定时同和地点堆放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现象。04 施工占道 施工过程中未经审批擅自占道的现象。03 施工 管理 05 无证掘路 未经审批擅自掘路的现象。DB35/T 18312019 18 表 B.3 城市管理事件分类与代码(续)大类 代码 大类 名称 小类 代码 小类名称 说明 03 施工 管理 99 其他施工管理问题 未列入上述内容的施工管理问题。01 路面塌陷 出现路面(边坡)塌陷、下沉等安全隐患。02 自来水管破裂 自来水管破裂导致的跑、冒、滴、漏,路面出现溢水现象。03 燃气管道破裂 燃气管道破裂导致的燃气泄露现象。04 下水道堵塞或破损 排水不畅、污水外溢等现象。05 热力管道破裂 热气、热水输送管道破损引起蒸汽或者热水外溢现象。06 道路积水 指道路(桥涵)大面积积水,影响通行的现象。07 道路积雪结冰 指道路大面积积雪结冰,影响通行的现象。08 架空线缆损坏 在道路、小区和其他室外公共空间架空的线缆破损下坠,危害公共安全现象。09 群发性事件 群体访、非法集会等现象。04 突发 事件 99 其他突发事件 未列入上述内容的突发事件。01 无照经营游商 无营业执照,未经许可在城市道路、公共场所从事流动性经营行为。02 流浪乞讨 在城市主要道路、公共场所从事卖艺、乞讨、露宿等行为。03 占道废品收购 未经许可在城市道路、公共场所从事收购废品的占道行为。04 店外经营 经营物品占道摆放,或有跨门占道行为。05 机动车乱停放 在未经许可、未合法设置停车泊位的地点停放机动车辆。06 非机动车乱停放 在未经许可、来合法设置停车泊位的地点停放非机动车或未按序停放。07 乱堆物堆料 未经许可在公共场所堆放物料的现象。08 商业噪音 商家使用各种音响器材播音,音量超过有关标准或影响居民生活的现象。09 黑车拉客 无客运营运证从事营运拉客(含无证人力三轮车)。10 露天烧烤 未经许可在露天公共场所内烧烤食物。11 沿街晾挂 在主要道路及公共场所的树木和护栏、路牌、电线,电杆等设施上吊挂、晾晒物品的行为。12 非法出版物销售 任何销售非法音像、图书等出版物的行为。13 空调室外机低挂 沿街店家或住户悬挂空调室外机低于标准高度威胁行人安全的现象。05 街面 秩序 99 其他街面秩序问题 未列入上述内容的街面秩序问题。01 空气污染 建筑、拆迁、绿化、市政工程等在建工地、道路扬尘、焚烧垃圾、个别企业冒黑烟等可能影响空气质量的污染现象。02 水污染 工业企业偷漏排、餐饮业污水排放等现象,以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是否存在垃圾倾倒、违法排污、江面油污等现象。06 环境 保护 03 噪声污染 在建工地、第三产业场所等的噪声超标现象。DB35/T 18312019 19 表 B.3 城市管理事件分类与代码(续)大类 代码 大类 名称 小类 代码 小类名称 说明 04 其他投诉的环境问题 热线电话、官方微博、微信投诉等群众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06 环境 保护 99 其他环境保护问题 未列入上述内容的环境保护问题。21 扩展 事件/B.4 社会管理事件分类与代码 表B.4规定了社会管理事件分类与代码。表B.4 社会管理事件分类与代码 大类 代码 大类 名称 小类 代码 小类名称 说明 01 党员发展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发展。02 党员教育 党员经常性教育。03 组织关系接转 党、团组织组织关系接入及转出。04 因私出境 办理党员因私出境保留(停止)党籍手续。05 滚动党员管理 滚动党员的管理。06 党费管理 党费收缴、管理、使用。07 基层选举 党的基层组织的选举。08 党内监督 纪委在党内监督方面的具体处理。09 基层党务公开监督 对农村基层党务公开的监督。0l 党群工作 10 领导干部选拔监督 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01 求职登记 对具有本地户口的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的失无业、协保、下岗、征地、农村富余人员进行求职登记。02 劳动手册办理 办理劳动手册。03 失业登记 失业登记。04 失业退休办理 办理失业人员及自由职业人员退休。05 失业保险金申领 申领失业保险金。06 失业人员医药费补助 失业人员医药费补助。07 失业人员保险金延长领取申请 延长领取失业人员保险金的申请。08 失业人员丧葬费及抚恤金申领 失业人员丧葬费及抚恤金申领。09 失业人员失业补助金申请 失业人员失业补助金申请。10 就业困难认定 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11 自由职业参保 自由职业者申请办理缴纳社会保险及小城镇保险。02 劳动与社会保障 12 就业项目手续 各类就业项目的招退工手续及社会保险缴纳手续。DB35/T 18312019 20 表B.4 社会管理事件分类与代码(续)大类 代码 大类 名称 小类代码小类名称 说明 13 征地人员社会保障 落实小城镇社会保险申报征地手续。14 征地养老门医疗费报销 征地养老人员医疗费报销。15 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办理 办理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16 知青事务受理 知青子女回城落户审核申报。17 社会保障卡申领 办理社会保障卡。18 外省市养老金审核 外省市退休人员身份确认。19 劳动用工检查监督 对劳动用工的合法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20 高龄老人纳保 高龄无保障老人纳入社会保障。2l 丧劳鉴定申报 传递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表格的工作。22 遗属及无保老人医药费报销 遗属及无保老人、支内支疆人员的医药费报销。23 门诊大病,住院登记 申办门诊大厅,住院登记。24 就医记录册的更换、补、增 更换、补、增就医记录册。25 互助帮困卡缴费及制卡 互助帮困卡缴费及制卡。26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保险金收缴、养老金申领、养老金发放。27 农村富余和征地劳动力就业补贴 跨区(县)非农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征地劳动力就业补贴的审核。28 劳动(劳务)纠纷调解 对劳动力劳动(劳务纠纷的调解)。29 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申请 本地户籍的失业、协保、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开发社区服务业、家庭工业和工艺作坊等小型制作业、为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等进行生产自救,以获得基本的收入和社会保障的组织。30 退休职工互助保障投保 退休职工互助保障投保。31 退休职工互助保障给付 退休职工互助保障给付。32 在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投保 在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投保。33 在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