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91.020 CCS P 33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37842021 美丽乡村 村标村牌设置原则与要求 Beautiful villageSetting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 for village sign 2021-01-25 发布 2021-02-25 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4/T 3784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安徽代氏传媒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处、安徽财经大学、青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界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凤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阜阳市农业农村局、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洪登华、李姗姗、訾振义、霍家佳、林兴虹、刘洁、刘慕禹、陈瑞武、赵守飞、尹若磊、李志成、张士胜。DB34/T 37842021 1 美丽乡村 村标村牌设置原则与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村标村牌设置的基本原则、分类、基本要求、设置要求以及日常维护。本文件适用于美丽乡村村标村牌的设计和设置。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2893.1 图形符号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 GB/T 2893.3 图形符号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第3部分:安全标志用图形符号设计原则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 10001(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 15566.9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9部分:旅游景区 GB/T 16903.1 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第1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计原则 GB/T 20501.1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第1部分:总则 GB/T 20501.6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第6部分:导向标志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图形符号 graphical symbol 以图形为主要特征,信息传递不依赖于语言的符号。3.2 辅助文字 supplementary text 与图形符号一起使用,对图形符号含义予以说明或补充的文字。4 基本原则 4.1 系统性。应重视村标村牌系统的建设,对其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形成完整的村标村牌系统,且标识种类和功能应系统化,并建立各系统之间的有机结合。4.2 原创性。村标村牌的造型、色彩在设计上应坚持原创性,并应结合当地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特征,展示出村庄的人文特征和自然特征。4.3 统一性。村标村牌的设置应与环境协调统一,并融入周围环境共同形成整体的景观形象。DB34/T 37842021 2 4.4 合理性。标识标牌的设置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摆放位置应合理,设计尺寸应合适,信息内容应简明、准确、完整、科学、醒目,且应考虑周围环境对标识牌的影响。4.5 实用性。以协调“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为基础进行设计制作,防止高价建设,宜使用乡土材料,保持原有乡村风貌。5 分类 美丽乡村村标村牌包括但不限于:a)村名标识牌;b)平面示意图;c)设施标识牌;d)导向标识牌;e)安全标识牌;f)温馨提示牌;g)宣传标语牌;h)其他。6 基本要求 6.1 一般要求 6.1.1 应结合村庄分级分类,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分类有序推进村标村牌的设置。6.1.2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南北地域差异,且应注重安全,避免对人或环境造成潜在危险。6.1.3 设计理念应人性化,设计内容应规范化,设计风格应与当地环境相协调。6.1.4 保护自然环境,保护传统风貌,尊重自然,远近结合,因地制宜。6.1.5 因地制宜确定村标村牌的设置密度。6.2 特殊要求 6.2.1 字体 6.2.1.1 应首选中文,中文字体宜使用黑体。同时使用两种语言文字时,第二种文字宜使用英文,语言文字种类不宜多于三种。6.2.1.2 外文翻译应统一规范,如地名应用汉语拼音,且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美丽乡村双语标识的英文译法见附录 A。6.2.1.3 汉语拼音拼写方法应按照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的规定执行。6.2.1.4 标牌上需要使用数字表示序号或编号时,宜使用阿拉伯数字。6.2.1.5 辅助文字设计可参考 GB/T 20501.1 的内容。6.2.2 图形符号 6.2.2.1 村标村牌可增加体现村庄特征的图形符号。6.2.2.2 图形符号及其绘制等应符合 GB/T 10001 中的相关规定。设计新图形符号时应符合 GB/T 16903.1 的规定。6.2.3 颜色 DB34/T 37842021 3 6.2.3.1 整体颜色应明亮且搭配协调,突出主题。6.2.3.2 图形符号的颜色应符合 GB/T 10001 中的相关规定,并与标牌材质、背景颜色以及标牌上文字的颜色保持相互协调。6.2.4 外观及造型 6.2.4.1 村标村牌的外观特征应:a)无明显的毛刺、裂纹;b)无明显的气泡、划痕及各种损伤;c)颜色均匀;d)逆反射性能均匀。6.2.4.2 村标村牌的造型应体现美丽乡村的特色和地域文化,依据美丽乡村的特点进行设计,可加入当地特有的景观元素,设计出当地独有的标识。6.2.5 材料 6.2.5.1 村标村牌宜就地取材,采用乡土材料,如原木、竹、石材等。6.2.5.2 应根据村标村牌所处场地、环境特性等因素配以结实牢固的辅助材料。6.2.5.3 应与村容村貌相协调,体现地域文化特色。7 设置要求 7.1 村名标识牌 7.1.1 基本内容 内容应包括村庄汉字名称和汉语拼音,可使用“美丽乡村”图标或体现村庄特征的图形符号。7.1.2 版面布局 7.1.2.1 文字 对于全文字的村标村牌,上部五分之三的区域标示村庄的汉字名称,下部五分之二的区域标示村庄名称的汉语拼音。7.1.2.2 图形符号 7.1.2.2.1 设计体现村庄特征的图形符号时,一般宜在村名标识牌左边五分之二的区域标示体现村庄特征的图形符号,右边五分之三的区域标示村庄汉字名称和汉语拼音,其中汉字名称标示在上部五分之三的区域,汉语拼音标示在下部五分之二的区域。7.1.2.2.2 设计“美丽乡村”图标时,宜根据村名标识牌的整体形状特征,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标示,标示区域宜为文字及其拼音区域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7.1.3 尺寸规格 7.1.3.1 村名标识牌图文书写平面的长宜为(4001200)mm,宽宜为(3001000)mm。7.1.3.2 碑碣式村名标识牌竖置时,图文书写平面的宽为(3001000)mm,高为(6002000)mm;碑碣式村名标识牌横置时,图文书写平面的宽为(10002000)mm,高为(6001200)mm。7.1.4 放置要求 DB34/T 37842021 4 7.1.4.1 应在村庄入口附近(宜为入口外侧)的显著位置放置村名标识牌。7.1.4.2 村名标识牌一般宜采用立柱式(安装在一根或一根以上的立柱上)、附着式(如钉挂、粘贴、镶嵌等)、碑碣式放置。7.1.4.3 立柱式和附着式村名标识牌的下边缘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 2000 mm。小于 2000 mm 时,标识牌的边角应为圆弧型。7.2 平面示意图 7.2.1 基本内容 应包含村庄名称和主图,宜辅以村庄简介、本村特有历史,标注文化古迹、公厕、活动广场、主要街道与巷口等,可设置导航二维码。7.2.2 版面布局 应符合 GB/T 15566.9 和 GB/T 20501.3 的要求。7.2.3 尺寸规格 应符合 GB/T 20501.3 的要求。7.2.4 放置要求 7.2.4.1 宜在村名标识牌旁边附设平面示意图,在村庄主要交叉路口放置平面示意图。7.2.4.2 宜采用台式(附着在一定高度的倾斜台面上)、立柱式放置。7.2.4.3 放置的高度宜与成人眼睛的视线高度相一致。7.3 设施标识牌 7.3.1 基本内容 主要介绍设施名称、设施使用功能、服务功能等信息,包括建筑设施标识牌(含门牌)、园林设施标识牌(含景观标识牌)、服务设施标识牌。7.3.2 版面布局 7.3.2.1 文字 对于全文字的设施标识牌,文字位置整体适中即可。7.3.2.2 图形符号 对于设有图形符号的设施标识牌,标示图形符号时,应根据标牌的整体形状特征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标示,标示区域宜为文字区域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7.3.3 尺寸规格 7.3.3.1 一般情况下,设施标识牌图文书写平面长宽参考比例宜为 1.5:12:1,在此比例基础上可根据标牌文字内容多少以及观察距离远近灵活设计。7.3.3.2 碑碣式设施标识牌竖置时,图文书写平面的宽宜为(3001000)mm,高宜为(6002000)mm;碑碣式设施标识牌横置时,图文书写平面的宽为(10002000)mm,高为(6001200)mm。7.3.3.3 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历史建筑及其他保护单位,其体量应符合相关部门要求。DB34/T 37842021 5 7.3.4 放置要求 7.3.4.1 应在村庄公共设施处放置设施标识牌。7.3.4.2 一般宜采用台式、立柱式、附着式、碑碣式放置。7.3.4.3 台式、立柱式和附着式设施标识牌下边缘距地面高度不宜超过 900 mm。7.4 导向标识牌 7.4.1 主要内容 7.4.1.1 主要提供目的地名称、有代表性的图形及前往目的地的方向和距离。7.4.1.2 美丽乡村导向标识牌主要包括但不限于:a)道路交通标识牌:道路交通导向标识牌的设计应符合 GB 5768 的规定;b)公共设施标识牌:主要包括指示公厕、停车场、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的导向标识牌,其设计可参见 GB/T 15566.9 和GB/T 20501.6的内容;c)其他需要导向的标识牌:如指示景点、出入口的导向标识牌,其设计可参见 GB/T 15566.9 和GB/T 20501.6 的内容。7.4.2 版面布局 应符合 GB/T 15566.9 和 GB/T 20501.6 的要求。7.4.3 尺寸规格 应符合 GB/T 20501.6 的要求。7.4.4 放置要求 7.4.4.1 应在临近村庄的道路周边、村庄主要交叉路口、机动车停车场出入口放置导向标识牌。7.4.4.2 应在机动车停车场出口外放置道路交通导向标识牌以便提供周边道路信息。7.4.4.3 一般宜采用立柱式、附着式放置。7.4.4.4 立柱式、附着式导向标识牌的下边缘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 2000 mm,小于 2000 mm 时,标识牌的边角应为圆弧型。7.5 安全标识牌 7.5.1 基本内容 仅用于提供与人身安全及健康相关的指令信息,主要分为禁止标识牌、警告标识牌、指令标识牌和提示标识牌。7.5.2 版面布局 应符合 GB/T 2893.1、GB/T 2893.3、GB 2894 的要求。7.5.3 尺寸规格 应符合 GB/T 2893.1、GB/T 2893.3、GB 2894 的要求。7.5.4 放置要求 DB34/T 37842021 6 7.5.4.1 应在有潜在危险的地点设置安全标识牌,如在池塘边放置“禁止游泳”、“当心落水”标识牌,在高压线、输变电设备附近放置“禁止靠近”、“当心触电”标识牌、在林区放置“禁止烟火”等标识牌。7.5.4.2 一般宜采用立柱式、附着式放置。7.5.4.3 安全标识牌放置的高度应符合 GB 2894 的要求。7.6 温馨提示牌 7.6.1 基本内容 主要提示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卫生等信息,包括花草牌、请勿嬉水牌、有序投放垃圾牌等。7.6.2 版面布局 7.6.2.1 文字 对于全文字的温馨提示牌,文字位置整体适中即可。7.6.2.2 图形符号 对于设有图形符号的温馨提示牌,应根据提示牌的整体形状特征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标示,标示区域宜为文字区域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7.6.3 尺寸规格 温馨提示牌图文书写平面的长宜为(300400)mm,宽宜为(150200)mm。7.6.4 放置要求 7.6.4.1 应在村庄公共空间根据需要有序放置温馨提示牌,如在草坪处放置“爱护花草”、在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处放置“爱护环境卫生”、在池塘边放置“请勿嬉水”、在垃圾桶处放置“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等字样的温馨提示牌。7.6.4.2 一般宜采用立柱式、悬挂式、附着式放置。7.6.4.3 立柱式温馨提示牌的下边缘距地面高度宜为(400900)mm,其他方式放置的高度宜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7.7 宣传标语牌 7.7.1 基本内容 主要宣传平安、法治、文化、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内容,包括宣传栏、宣传牌等。7.7.2 版面布局 7.7.2.1 文字 对于全文字的宣传标语牌,文字位置整体适中即可。7.7.2.2 图形符号 对于设有图形符号的宣传标语牌,应根据宣传标语牌的整体形状特征选择合适的位置标示图形符号,标示区域宜为文字区域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7.7.3 尺寸规格 DB34/T 37842021 7 7.7.3.1 单个宣传栏外框尺寸一般宜采用长宜为(10002000)mm,宽宜为(6001200)mm。7.7.3.2 宣传牌图文书写平面的长宜为(4002000)mm,宽宜为(2001200)mm。7.7.4 放置要求 7.7.4.1 宜在村庄出入口、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或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地放置宣传标语牌。7.7.4.2 一般宜采用立柱式、附着式放置。7.7.4.3 立柱式、附着式宣传标语牌的下边缘距地面高度宜为 900 mm。8 日常维护 8.1 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应定期对村标村牌进行巡查和维护。8.2 当出现破损、污迹、腐蚀和严重褪色的标识标牌,应及时维修或更换;当出现断裂、歪斜、倾覆等具有安全隐患时应立即更换。8.3 宜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当前已经设置的村标村牌进行必要的评估反馈,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对其作必要的修改。DB34/T 37842021 8 附录A(资料性)美丽乡村双语标识的英文译法 美丽乡村双语标识的英文译法见表A.1。表A.1 美丽乡村双语标识英文译法 序号 中文名称 英文译文 1 严禁攀登 No Climbing 2 严禁倚靠 Stand Clear/No Leaning 3 严禁攀折 No Picking 4 严禁滑冰 No Skating 5 禁止游泳 No Swimming 6 禁止垂钓 No Fishing 7 禁止排放污水 No Waste Water Discharge 8 禁止无照经营 No Unlicensed Vendors 9 禁止狩猎 No Hunting 10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No Fireworks Allowed/Fireworks Prohibited 11 雷雨天禁止拨打手机 Cellphones Prohibited during Thunderstorms 12 卧床请勿吸烟 Dont Smoke in Bed 13 防洪通道,请勿占用 Flood Control Channel.Keep Clear!14 请您不要坐在护栏上边 Dont Sit on Guardrail 15 前方弯路慢行 Bend Ahead.Slow Down!16 请自觉维护场内卫生环境 Please Keep the Area Clean/Please Dont Litter 17 请遵守场内秩序 Please Keep Order 18 请您不要随意移动隔离墩 Dont Move Barriers 19 请沿此路上山 Climbing Route/To the Top 20 请爱护林木 Please Protect the Trees 21 请保护古树 Please Protect Heritage Trees 22 请保护古迹 Please Protect Historic Sites 23 请爱护文物/保护文物 Please Protect Cultural Relics 24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State 25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Municipality 26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District 27 乡村简介 Introduction 28 游客须知 Notice to Visitors 29 示意图(导游图)Sketch Map 30 游览图 Tourist Map DB34/T 37842021 9 表A.1(续)序号 中文名称 英文译文 31 展板 Display Boards 32 布告栏 Bulletin 33 投诉电话 Complaints 34 咨询电话 Inquiry 35 报警电话(110)Police 36 办公区 Administrative 37 管理处 Administrative Office 38 广播室 Broadcasting 39 盆景园 Mini-Scape Garden/Bonsai Garden 40 采摘区 Fruit-Picking Area 41 古树名木 Old and Famous Trees 42 温室采摘 Greenhouse Fruit Picking 43 花卉 Flowers&Plants 44 拱桥 Arch Bridge 45 大石桥 Great Stone Bridge 46 展览馆/陈列馆 Exhibition Hall/Exhibition Center 47 陈列室 Exhibition Room/Display Room 48 展区 Exhibition Area/Display Area 49 展厅 Exhibition Hall/Display Hall 50 故居 Former Residence 51 车道 Vehicle Lane 52 农家院 Farm House 53 塔 Pagoda 54 宫、院 Palace 55 亭、阁 Pavilion 56 寺 Monastery(Temple)57 牌楼 Memorial Archway 58 廊 Corridor 59 牌坊 Memorial Gateway 60 庙 Temple 61 遗址 Historic Site 62 书房 Study Room 63 XX 养殖场 XX Farm 64 阅览室 Reading Room 65 上楼楼梯 Upstairs 66 下楼楼梯 Downstairs 67 公园 Park 68 危险路段 Dangerous Area 69 单行线 One Way DB34/T 37842021 10 表A.1(续)序号 中文名称 英文译文 70 敬告 Attention 71 休息处 Lounge 72 水上漂流 Drifting 73 健身 Bodybuilding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