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DB34/T 2839-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DB34/T 2839-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DB34/T 2839-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DB34/T 2839-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DB34/T 2839-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DB34/T 2839-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91.100.60 Q 2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8392017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e system base on expanded polystyrene 文稿版次选择 2017-03-30 发布 2017-04-30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839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安徽皖邦塑业有限公司、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建筑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皖邦塑业有限公司、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合肥神舟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百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肥美伦环保泡沫制品厂、安徽铭能保温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市秋华保温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德全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合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建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安徽省建筑节能与科技协会、合肥市建筑节能科技与勘察设计协会、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本标准起草人:曹丽荣、鲁长权、王巧春、刘继朝、彭廷、王琰、甄茂盛、高薇、叶长青、王道俊、方明、章骅、戴文玖、吕宗平、张嘉芮、肖华、杨华亮、王耀贤、田秋华、王德全、余世文、杨永清、颜威、孙路、盛俊芳、郑克霜。DB34/T 28392017 1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采用的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5267.1-2002 紧固件 电镀层 GB/T 6342 泡沫塑料与橡胶 线性尺寸的测定 GB/T 6343 泡沫塑料及橡胶 表观密度的测定 GB/T 7689.5 增强材料 机织物试验方法 第5部分:玻璃纤维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 GB 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 8810 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的测定 GB/T 8811 硬质泡沫塑料 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 GB/T 8812.1 硬质泡沫塑料 弯曲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基本弯曲试验 GB/T 8813 硬质泡沫塑料 压缩性能的测定 GB/T 9914.2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第2部分:玻璃纤维可燃物含量的测定 GB/T 9914.3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 10294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 GB/T 10295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热流计法 GB/T 11835 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GB/T 13475 绝热 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 标定和防护热箱法 GB/T 14683 硅酮建筑密封胶 GB/T 17146 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水蒸气透过性能试验方法 GB/T 20102 玻璃纤维网布耐碱性试验方法 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法 GB/T 23455 外墙柔性腻子 GB/T 25975 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 GB/T 29594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 GB/T 29906-2013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GB/T 31435 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安全性评价方法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7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DB34/T 28392017 2 GB 502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JC/T 482 聚氨酯建筑密封胶 JC/T 547 陶瓷墙地砖胶粘剂 JC/T 647 泡沫玻璃绝热制品 JC/T 841-2007 耐碱玻璃纤维网布 JC/T 907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JC/T 1004 陶瓷墙地砖填缝剂 JC/T 1024 墙体饰面砂浆 JC/T 2189 建筑干混砂浆用可再分散乳胶粉 JC/T 2190 建筑干混砂浆用纤维素醚 JG/T 158-2013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JG/T 287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JG/T 311 柔性饰面砖 JG/T 366 外墙保温用锚栓 JG/T 438 建筑用真空绝热板 JG/T 483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JGJ 51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T 101 建筑抗震试验规程 JGJ 126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 144-200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T 235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JGJ 289 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 QB/T 3897 镀锌电焊网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e system base on expanded polystyrene 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与基层墙体采用粘结和锚固相结合方式粘贴固定,起保温、防护和装饰作用的构造系统。系统由燃烧性能 B1 级的模塑聚苯板、胶粘剂、抹面胶浆、耐碱玻璃纤维网布、锚栓、饰面层及防火构造措施等组成,系统还包括必要时采用的护角、托架等配件。简称模塑板外保温系统。3.2 基层墙体 substrate wall 保温系统所依附的且在建筑物中起承重或围护作用的外墙墙体,可以是混凝土墙体或各种砌体墙体。简称基墙。DB34/T 28392017 3 3.3 模塑聚苯板 expanded polystyrene panel 满足 GB 8624-2012 中燃烧性能等级为 B1 级要求的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的保温板材。简称模塑板。模塑板按照导热系数分为 033 级模塑板和 039 级模塑板两类。3.3.1 033级模塑板 033 level expanded polystyrene panel 通过悬浮法或挤出法制成的石墨改性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制作的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颜色为匀质黑色或匀质深灰色。又称为石墨模塑板。3.3.2 039级模塑板 039 level expanded polystyrene panel 以添加阻燃剂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制作的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颜色为匀质白色(或掺有其它颜色的聚苯乙烯颗粒,以示区别)。又称为普通模塑板。3.4 胶粘剂 adhesive 由水泥基胶粘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填料和添加剂等组成,专用于将模塑板粘结到基层上的粘结材料。3.5 抹面层 rendering 采用抹面胶浆复合耐碱玻璃纤维网布(或热镀锌电焊网)薄抹在模塑板外表面,保护模塑板并起防裂、防火、防水和抗冲击等作用的薄抹灰构造层。3.5.1 抹面胶浆 base coat 由水泥基胶凝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填料和添加剂等材料组成,抹在粘贴好的模塑板外表面,具有一定变形能力和良好粘结性能的抹面材料。3.5.2 耐碱玻璃纤维网布 alkali-resistant fiberglass mesh 采用耐碱玻璃纤维纱织造、表面经高分子材料涂覆处理的、具有耐碱功能的网格布,作为增强材料内置于抹面胶浆中,用以提高抹面层的抗裂性。简称耐碱玻纤网布。3.6 饰面层 finish coat DB34/T 28392017 4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的外装饰构造层,对模塑板外保温系统起装饰和保护作用。系统饰面分为涂装饰面、幕墙饰面、面砖饰面。其中,涂装材料包括建筑涂料、饰面砂浆、柔性饰面砖等。3.7 防护层 rendering system 由抹面层和饰面层共同组成对模塑板起保护作用的面层,用以保证模塑板外保温系统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3.8 锚栓 anchor 由膨胀件和膨胀套管组成,或仅由膨胀套管构成,依靠膨胀产生的摩擦力或机械锁定作用连接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的机械固定件。3.9 配件 fitting 与模塑板外保温系统配套使用的附件,如密封胶、密封条、包角条、包边条、盖口条、护角、热镀锌钢或不锈钢托架等。3.10 防火隔离带 fire-proof barrier 设置在模塑板外墙外保温工程中,按水平方向分布,采用不燃保温材料制成,以阻止火焰沿外墙或在外墙外保温系统内蔓延的防火构造。4 一般规定 4.1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应符合表1、表 2、表 3 的要求。表1 涂装饰面模塑板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 基层 保温系统构造 构造示意图 基墙 界面层 找平防水层 粘结层 保温层 抹面层 饰面层 基墙界面层找平层粘结层保温层抹面层饰面层 混凝土 或 各种砌体墙体 界面剂 根据设计要求选用 胶粘剂 燃烧性能B1 级的模塑板(防火隔离带部位按设计选用保温板材)抹面胶浆内设置耐碱玻纤网布+锚栓 建筑涂料 或 饰面砂浆 或 柔性饰面砖 DB34/T 28392017 5 注1:涂料饰面建筑物首层墙面及易受到碰撞部位的抹面胶浆内设置 300 g/m2160 g/m2 双道耐碱玻纤网布,二层及以上墙面的抹面胶浆内设置一道 160 g/m2 耐碱玻纤网布。注2:饰面砂浆、柔性面砖饰面建筑物首层墙面及易受到碰撞部位的抹面胶浆内设置 300 g/m2160 g/m2 双道耐碱玻纤网布,二层及以上墙面的抹面胶浆内设置一道 300 g/m2 耐碱玻纤网布。注3:饰面砂浆、柔性面砖饰面模塑板外保温系统的应用高度不宜超过54 m。表2 幕墙饰面模塑板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 基层 保温系统构造 构造示意图 基墙 界面层 找平防水层 粘结层 保温层 抹面层 饰面层 基墙界面层找平层粘结层保温层抹面层 饰面层 混凝土 或 各种砌体墙体 界面剂 根据设计要求选用 胶粘剂 燃烧性能 B1 级的模塑板(防火隔离带部位按设计选用保温板材)抹面胶浆内设置一道 160 g/m2 耐碱玻纤网布+锚栓 石材、金属板等+幕墙龙骨(主龙骨、副龙骨)表3 面砖饰面模塑板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 基层 保温系统构造 构造示意图 基墙 界面层 找平防水层 粘结层 保温层 抹面层 饰面层 基墙界面层找平层粘结层保温层抹面层饰面层 混凝土 或 各种砌体墙体 界面剂 根据设计要求选用 胶粘剂 燃烧性能 B1 级的模塑板(防火隔离带部位按设计选用保温板材)抹面胶浆内设置耐碱玻纤网布或热镀锌电焊网+锚栓 面砖 注1:面砖饰面模塑板外保温系统的应用高度不应超过 6 m,其抹面胶浆内设置 300 g/m2160 g/m2 双道耐碱玻纤网布或一道 0.9 mm12.7 mm12.7 mm 热镀锌电焊网。注2:面砖饰面模塑板外保温系统所使用的模塑板,其表观密度不小于 25 kg/m3,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不小于0.12 MPa,压缩强度不小于 0.15 MPa,其它性能指标应符合本标准第5.3条的要求。4.2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在工程中应用时,其安全与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应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或空鼓;应能长期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应能承受风荷载的作用而不产生有害的破坏;应能耐受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而不产生破坏;在规定的抗震设防烈度下不应从基层上脱落;应具有防水渗透性能;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应具有防腐性。在可能受到DB34/T 28392017 6 生物侵害(鼠害、虫害等)时,还应具有防生物侵害性能;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 GB 50176 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使用年限不应低于25 年。4.3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应符合JGJ 289、GB 50016 等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采取设置防火隔离带等防火构造措施阻止外墙火焰传播。模塑板外保温系统的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 15 mm,其它层不应小于 5 mm。4.4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应按设计要求设置系统变形缝、托架。所有保温层收头部位应设置翻包网。系统变形缝、托架及保温层收头部位应采用密封胶进行防水密封处理,密封胶应采用硅酮或聚氨酯类建筑密封胶,密封胶应符合GB/T 14683 和 JC/T 482 的规定。4.5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的基层墙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界面层、找平层、防水层,界面层应采用水泥基界面剂,界面剂应符合 JC/T 907的规定,找平层、防水层应符合 GB 50210、JGJ/T 235 的规定。4.6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与基层之间连接方式应采用胶粘剂粘贴和锚栓锚固相结合,模塑板与基层之间粘贴面积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模塑板面积的60。锚栓数量应由设计单位经抗风压计算确定,锚栓类型应根据基层墙体的类别确定,并应符合 JG/T 366 的规定。4.7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的抹面层、翻包网及外门窗洞口增强网应采用耐碱玻纤网布,并应符合 JC/T 841的规定。翻包网及外门窗洞口增强网应采用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 130 g/m2的耐碱玻纤网布。4.8 模塑板出厂前宜在自然条件下陈化42d,或在温度(605)环境中陈化 5 d。4.9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胶粘剂、抹面胶浆的干混砂浆制作时,选用的水泥、可再分散乳胶粉、纤维素醚应符合 GB 175、GB/T 29594、JC/T 2189、JC/T 2190 的规定。4.10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腻子应选用柔性耐水腻子,并应符合 GB/T 23455 的规定。4.11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饰面层宜选用涂装饰面,涂装材料应与模塑板外保温系统相容,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当采用饰面砂浆、柔性饰面砖、面砖时,饰面砂浆、柔性饰面砖、面砖应分别符合 JC/T 1024、JG/T 311、JGJ 126等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面砖饰面模塑板外保温系统在工程中应用时,应有专项设计文件,采取胶粘剂粘贴、锚栓锚固、托架支托等防脱落措施及绿化带隔离措施,确保安全。4.12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材料安全性按 GB/T 31435 的规定进行评价。4.13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的各种组成材料、配件应由系统供应商配套供应。所采用的材料、配件应与模塑板外保温系统相容,并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5 要求 5.1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 的要求。表4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耐候性 外观-无可见裂缝,无粉化、空鼓、剥落现象 抹面层与模塑板拉伸粘结强度 MPa 0.10,且破坏发生在模塑板中 面砖与抹面层拉伸粘结强度 MPa 0.4 抗风压值 kPa 不小于工程项目的风荷载设计值,抗风压安全系数 K 取 1.5 吸水量 浸水 24 h g/m2 500 热阻 K/W 符合设计要求 DB34/T 28392017 7 表4(续)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抗冲击性 J 建筑物二层及以上墙面和不易受碰撞部位3.0;建筑物首层墙面及易受碰撞部位10.0 保护层水蒸气透过湿流密度 g/(h)0.85,且符合设计要求 耐冻融 外观-30 次冻融循环后无可见裂缝,无粉化、空鼓、剥落现象 抹面层与模塑板拉伸粘结强度 MPa 0.10,且破坏发生在模塑板内 面砖与抹面层拉伸粘结强度 MPa 0.4 抹面层不透水性-浸水 2 h,试样防护层内侧无水渗透 抗震性能-设防烈度等级下面砖无脱落 注:面砖与抹面层拉伸粘结强度、抗震性能只适用于面砖饰面。5.2 胶粘剂 胶粘剂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5 的要求。表5 胶粘剂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拉伸粘结强度(与水泥砂浆)原强度 MPa 0.60 耐水强度 浸水 48 h,干燥 2 h MPa 0.30 浸水 48 h,干燥 7 d MPa 0.60 拉伸粘结强度(与模塑板)原强度 MPa 0.10,且破坏发生在模塑板中 耐水强度 浸水 48 h,干燥 2 h MPa 0.06 浸水 48 h,干燥 7 d MPa 0.10 可操作时间 h 1.54.0 5.3 模塑板 模塑板的主要性能指标、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表7 的要求。表6 模塑板的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033 级(石墨聚苯板)039 级(普通聚苯板)导热系数(平均温度 25)W/(mK)0.033 0.039 表观密度 kg/m3 202 压缩强度 MPa 0.10 蓄热系数 W/(m2K)0.36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 MPa 0.10 吸水率(体积分数)3.0 尺寸稳定性 0.3 熔结性 断裂弯曲负荷 N 25 弯曲变形 mm 20 DB34/T 28392017 8 表6(续)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033 级(石墨聚苯板)039 级(普通聚苯板)水蒸气渗透系数 ng/(Pams)4.5 燃烧性能等级-B1 级 注:断裂弯曲负荷或弯曲变形有一项能符合指标要求即为合格。表7 模塑板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单位 允许偏差(mm)厚度 mm 不允许负偏差,正偏差小于 1.5 长度 mm 2.0 宽度 mm 1.0 对角线差 mm 3.0 板面平整度 mm 1.0 板边平直度 mm 2.0 注1:本表的允许偏差值以 1200 mm600 mm 的模塑板为基准。注2:模塑板厚度的模数以 5 的倍数为基准,设计计算厚度应取 5 的倍数。5.4 抹面胶浆 抹面胶浆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8 的要求。表8 抹面胶浆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拉伸粘结强度(与保温板)原强度 MPa 0.10,且破坏发生在模塑板中 耐水强度 浸水 48 h,干燥 2 h MPa 0.06 浸水 48 h,干燥 7 d MPa 0.10 耐冻融强度 MPa 0.10 拉伸粘结强度(与水泥砂浆)原强度 MPa 0.50 耐水强度 浸水 48 h,干燥 2 h MPa 0.30 浸水 48 h,干燥 7 d MPa 0.50 耐冻融强度 MPa 0.50 柔韧性 压折比(水泥基)-3.0 开裂应变(非水泥基)1.5 抗冲击性 J 3.0 吸水量 g/m2 500 不透水性-试样抹面层内侧无水渗透 可操作时间(水泥基)h 1.54.0 注:拉伸粘结强度(与水泥砂浆)只适用于面砖饰面。5.5 耐碱玻纤网布 耐碱玻纤网布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9 的要求。DB34/T 28392017 9 表9 耐碱玻纤网布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单位面积质量 g/m2 160 300 网孔中心距 mm 56 68 拉伸断裂强力(经、纬向)N/50mm 1200 2000 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经、纬向)75 75 断裂伸长率(经、纬向)4 4 可燃物含量 12 氧化锆、氧化钛含量 ZrO2 14.50.8,TiO2 6.00.5 或 ZrO2 和 TiO2 合量19.2;同时 TiO2 13.7 或 ZrO2 16.0 5.6 热镀锌电焊网 热镀锌电焊网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0 的要求。表10 热镀锌电焊网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丝径 mm 0.900.04 网眼尺寸 mm 12.712.7 焊点抗拉力 N 65 镀锌层质量 g/m2 122 5.7 锚栓 锚栓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1 的要求。表11 锚栓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普通混凝土基墙 实心砌体 基墙 多孔砖砌体基墙 空心砌块 基墙 蒸压加气混凝土基墙 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 kN 0.60 0.50 0.40 0.30 0.30 圆盘抗拉拔力标准值 Fn kN 0.50 外观-应采用原生塑料制作,经受冲击试验无破裂现象 注1:当锚栓不适用于某类基层墙体时,可不做相应的抗拉承载力标准值检测。注2:多孔砖砌体、空心砌块基层墙体应选用通过摩擦和机械锁定承载的锚栓。注3:当钢制膨胀件和膨胀套管采用电镀锌处理时,镀层盐雾腐蚀防护性能应不小于 GB/T 5267.1-2002 标准附录B中给出的资料值。5.8 防火隔离带 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的保温材料可选用岩棉带、泡沫玻璃板、真空绝热板等燃烧性能等级为 A 级的保温板材,其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 GB/T 25975、JG/T 483、JC/T 647、JG/T 438、JGJ 289 等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符合表12 的要求。DB34/T 28392017 10 表12 防火隔离带保温材料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岩棉带 泡沫玻璃板 真空绝热板 密度 kg/m3 120 160-单位面积质量 kg/m2-15 导热系数 W/(mK)0.048 0.062 0.012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 MPa 0.10 0.10 0.10 短期吸水量(部分浸入),24 h kg/m2 0.4-0.1 体积吸水率-0.5-酸度系数-1.8-匀温灼烧性(750,0.5 h)线性收缩率 8 8 8 质量损失率 5 5 5 燃烧性能-A A A 5.9 弹性底涂 弹性底涂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3 的要求。表13 弹性底涂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容器中状态-搅拌后无结块,呈均匀状态 施工性-刷涂无障碍 干燥时间 表干时间 h 4 实干时间 h 8 断裂伸长率 100 表面憎水率 98 5.10 柔性耐水腻子 柔性耐水腻子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4 的要求。表14 外墙柔性腻子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混合后状态-均匀、无结块 施工性-刮涂无障碍、无打卷、涂层平整 干燥时间(表干)h 4 初期干燥抗裂性(6 h)-无裂纹 打磨性(磨耗值)g 0.20 与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 标准状态 MPa 0.6 碱处理 MPa 0.3 冻融循环 MPa 0.3 DB34/T 28392017 11 表14(续)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柔韧性 标准状态-直径 50 mm,无裂纹 冷热循环 5 次-直径 100 mm,无裂纹 5.11 饰面砂浆 饰面砂浆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5 的要求。表15 饰面砂浆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可操作时间 30 min-刮涂无障碍 初期干燥抗裂性-无裂纹 吸水量 30 min g 2.0 240 min 5.0 强度 抗折强度 MPa 2.50 抗压强度 4.50 拉伸粘结原强度 0.50 老化循环拉伸粘结 0.50 抗泛碱-无可见泛碱、不掉粉 耐玷污性(白色或浅色),立体状 级 2.0 耐候性(1000 h)级 1 5.12 柔性饰面砖 柔性饰面砖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6 的要求。表16 柔性饰面砖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外观-无目视可见的裂缝、孔洞、剥落等缺陷 单位面积质量 kg/m2 5 吸水率 3 耐碱性-48 h 浸泡后试样表面无开裂、剥落,与未浸泡部分相比,允许颜色轻微变化 耐温变性-5 次循环试样无开裂、剥落,无明显变色 柔韧性-直径 200 mm 的圆柱弯曲,试样无裂纹 耐沾污性 级 1 耐人工老化性 老化时间 h 1000 外观-无开裂、剥落 粉化 级 1 变色 级 2 水蒸气湿流密度 g/(m2h)0.85 燃烧性能-A 级 DB34/T 28392017 12 5.13 面砖 面砖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7 的要求。表17 面砖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质量 kg/m2 16 单块面积 cm2 150 边长 mm 240 厚度 mm 7 吸水率 0.5(干压砖);3(挤压砖)抗冻性-不少于 40 次冻融循环 5.14 面砖胶粘剂 面砖胶粘剂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8 的要求。表18 面砖胶粘剂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拉伸粘结强度 原强度 MPa 0.6 浸水后 MPa 0.5 热老化后 MPa 0.5 耐冻融循环后 MPa 0.5 晾置时间,20 min 拉伸粘结强度 MPa 0.5 横向变形 mm 1.5 5.15 面砖填缝剂 面砖填缝剂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9 的要求。表19 面砖填缝剂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拉伸粘结强度 MPa 0.2 收缩值 mm/m 2 抗折强度 标准试样条件 MPa 3.5 冻融循环后 MPa 3.5 吸水量 30 min g 2.0 240 min g 5.0 横向变形 mm 1.5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环境 DB34/T 28392017 13 标准养护条件为空气温度(232),相对湿度(505)。试验环境为空气温度(235),相对湿度(5010)。6.2 外墙外保温系统 耐候性、吸水量、抗冲击性、保护层水蒸气透过湿流密度、耐冻融按 GB/T 29906-2013 中 6.3 条的规定进行,抹面层不透水性、抗风压按 JGJ 144-2004 中附录A.10 的规定进行,热阻按 GB/T 13475 的规定进行。抗震性能试样由基层墙体和T型外保温系统组成,试样面积至少为 1.0 m1.0 m,数量不少于 3 个。基层墙体可为混凝土墙或砖墙,应保证基层墙体在试验过程中不破坏。试验过程按 JGJ/T 101 规定的方法进行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及罕遇地震阶段的抗震试验,输入波形可采用正弦拍波,也可采用特定的天然地震波。当采用正弦拍波激振时,激振频率宜按每分钟一个倍频分级,每次振动时间大于 20 s 且不少于 10个拍波,台面加速度峰值可取 GB 50011 规定值的 1.4 倍,当采用天然地震波激振时,每次振动时间为结构基本周期的 510 倍且不小于 20 s,台面加速度峰值可选取 GB 50011 规定值的 2.0 倍。当试件有严重损坏脱落时立即终止试验。设防烈度地震试验完毕后,面砖及外墙保温系统无脱落时即为抗震性能合格。6.3 胶粘剂 6.3.1 拉伸粘结强度(与水泥砂浆)按 GB/T 29906-2013 中 6.4.1 条的规定进行。6.3.2 拉伸粘结强度(与模塑板)按 GB/T 29906-2013 中 6.4.1 条的规定进行,模塑板规格为(501)mm(501)mm厚度。6.3.3 可操作时间 按 GB/T 29906-2013 中 6.4.2 条的规定进行。6.4 模塑板 6.4.1 尺寸允许偏差 尺寸允许偏差按 GB/T 6342 的规定进行。6.4.2 导热系数 按 GB/T 10294 或 GB/T 10295 的规定进行,试样厚度(301)mm,温差(1520),平均温度(202)。仲裁时执行 GB/T 10294 的规定。6.4.3 表观密度 按 GB/T 6343 的规定进行,试样尺寸(1001)mm(1001)mm厚度,试样数量 5 个。6.4.4 压缩强度 按 GB/T 8813 的规定进行,相对变形 10时的压缩能力,试样尺寸(1001)mm(1001)mm厚度,试样数量 5 个,试验速度为 5 mm/min。DB34/T 28392017 14 6.4.5 蓄热系数 按 JGJ 51 的规定进行。6.4.6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 按 GB/T 29906-2013 中 6.5.1 条的规定进行;试样尺寸(1001)mm(1001)mm厚度,试样数量 5 个。6.4.7 吸水率 按 GB/T 8810 的规定进行,时间 96 h,试样尺寸(1001)mm(1001)mm(501)mm,试样数量 3 个。6.4.8 尺寸稳定性 按 GB/T 8811 的规定进行,温度(702),时间 48 h;试样尺寸(1001)mm(1001)mm厚度,试样数量 3 个。6.4.9 熔结性 按 GB/T 8812.1 的规定进行,跨距为 200 mm,试样速度 50 mm/min。试样尺寸(2501)mm(1001)mm厚度,试样数量 5 个。6.4.10 水蒸气渗透系数 按 GB/T 17146 的规定执行,试样厚度(251)mm,温度(252),试样数量 5 个。6.4.11 燃烧分级 按 GB 8624 的规定进行。6.5 抹面胶浆 6.5.1 拉伸粘结强度(与模塑板)按 GB/T 29906-2013 中 6.6.1 条的规定进行,模塑板规格为(501)mm(501)mm厚度。6.5.2 拉伸粘结强度(与水泥砂浆)按 GB/T 29906-2013 中 6.4.1 条的规定进行。6.5.3 压折比 按 GB/T 29906-2013 中 6.6.2 条的规定进行。6.5.4 开裂应变 按 GB/T 29906-2013 中附录B 的规定进行。6.5.5 抗冲击性 按 GB/T 29906-2013 中 6.6.4 条的规定进行。6.5.6 吸水量 DB34/T 28392017 15 按 GB/T 29906-2013 中 6.6.5 条的规定进行。6.5.7 不透水性 按 GB/T 29906-2013 中 6.6.6 条的规定进行。6.5.8 可操作时间 按 GB/T 29906-2013 中 6.6.7 条的规定进行。6.6 耐碱玻纤网布 6.6.1 单位面积质量 按 GB/T 9914.3 规定的方法测定。6.6.2 拉伸断裂强力、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及断裂伸长率 按 GB/T 20102 规定的方法测定。6.6.3 可燃物含量 按 GB/T 9914.2 规定的方法测定。6.6.4 网孔中心距 用直尺测量连续 10 个孔的平均值。6.6.5 断裂伸长率 按GB/T 7689.5 规定的方法测定。6.6.6 氧化锆、氧化钛含量 按 JC/T 841-2007 中 5.1 条规定的方法测定。6.7 热镀锌电焊网 按 QB/T 3897 的规定执行。6.8 锚栓 按 JG/T 366 的规定执行。6.9 防火隔离带 6.9.1 岩棉带的密度按 GB/T 11835 规定的方法测定,其他项目按 JGJ 289 的规定执行;6.9.2 泡沫玻璃板按 JGJ 289 的规定执行;6.9.3 真空绝热板制品的单位面积质量按 JG/T 287 的规定执行,匀温灼烧性按 JGJ 289 的规定执行,其他项目按 JG/T 438 的规定执行。6.10 弹性底涂 6.10.1 容器中状态 DB34/T 28392017 16 打开容器允许在容器底部有沉淀,经搅拌易于混合均匀时,可评为“搅拌均匀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6.10.2 施工性 用刷子在平滑面上刷涂试样,涂布量为湿膜厚度约为 100 m,使试版的长边呈水平方向,短边与水平方向成约 85角竖放,放置 6 h 后再用同样方法涂刷第二道试样,在第二道涂刷时,刷子运行无困难,则可判为“刷涂无障碍”。6.10.3 干燥时间、断裂伸长率、表面憎水率 按 JG/T 158 的规定进行。6.11 柔性耐水腻子 按 GB/T 23455 的规定进行。6.12 饰面砂浆 按 JC/T 1024 的规定进行,其中耐候性试验 1000 h。6.13 柔性饰面砖 6.13.1 外观 无目视可见的裂缝、孔洞、剥落等缺陷。6.13.2 单位面积质量 按 JG/T 287 的规定进行,其中用精度 1 mm 的钢直尺测量柔性饰面砖的长度 L、宽度 B,测量部位分别距柔性饰面砖边 10 mm 及中间处,取 3 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计算精确至 1 mm,用精度 0.1 g 的天平称量柔性饰面砖的质量 M。6.13.3 除外观、单位面积质量外的其他项目 按 JG/T 311 的规定进行。6.14 面砖 按 JG/T 158-2013 中第 7.12 条的规定进行。6.15 面砖胶粘剂 按 JC/T 547 的规定进行。6.16 面砖填缝剂 收缩值、抗折强度按 JC/T 1004 的规定进行,吸水量、拉伸粘结原强度按 JC/T 1024 的规定进行。横向变形按 JC/T 547 的规定进行。7 检验规则 7.1 检验项目 DB34/T 28392017 17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 组批与抽样 7.2.1 检验批 系统组成材料检验批如下:a)胶粘剂:同一材料、同一工艺、同一规格每 100 t 为一批,不足 100 t 时也为一批;b)模塑板:同一材料、同一工艺、同一规格每 500 m3为一批,不足 500 m3 时也为一批;c)抹面胶浆:同一材料、同一工艺、同一规格每 100 t为一批,不足 100 t时也为一批;d)耐碱玻纤网布:同一材料、同一工艺、同一规格每 20000 m2为一批,不足 20000 m2时也为一批。7.2.2 抽样 在检验批中随机抽取,抽样数量应满足检验项目所需样品数量。7.3 出厂检验 7.3.1 出厂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见下列规定,正常生产时,出厂检验应每批进行一次。a)胶粘剂:拉伸粘结强度原强度、可操作时间;b)模塑板:尺寸允许偏差、表观密度、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压缩强度;c)抹面胶浆:拉伸粘结强度原强度、可操作时间;d)耐碱玻纤网布:单位面积质量、拉伸断裂强力(经、纬向)、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经、纬向)、断裂伸长率(经、纬向)、可燃物含量。7.3.2 判定规则 经检验,全部检验项目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定该产品的检验项目合格;若检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检验项目不合格。7.4 型式检验 7.4.1 型式检验的项目 模塑板外保温系统及组成材料的型式检验项目为第 5 章规定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正常生产时,模塑板外保温系统应每两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模塑板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应每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b)新产品定型鉴定时;c)当产品主要材料及用量或生产工艺有重大变更时;d)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7.4.2 判定规则 经检验,若全部检验项目符合要求,则判定该产品合格。DB34/T 28392017 18 若有二项及二项以上检验项目或耐候性不符合要求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若一项检验项目(不含耐候性)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同一批产品进行加倍进行取样复检,如符合,则判定该产品为合格;如不符合,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8 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8.1 产品合格证 系统及其组成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应于产品交付时提供。产品合格证应包括:a)产品名称、标准编号、商标、二维码;b)生产企业名称、地址;c)产品规格、类型;d)模塑板的导热系数及燃烧性能等级;e)生产日期、质量保证期;f)检验部门印章、检验人员代号。8.2 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a)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b)生产特点及选用方法;c)产品结构及组成材料;d)使用环境条件;e)使用方法;f)材料储存方式;g)成品保护措施;h)验收标准;i)安全及其他注意事项;j)出厂日期。9 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包装 9.1.1 系统组成材料应按国家现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包装,材料包装应防水防潮等。9.1.2 模塑聚苯板、胶粘剂、抹面胶浆、耐碱玻纤网布、锚栓等系统组成材料的包装应有产品二维码标识。二维码应载有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执行标准、主要性能指标、企业名称及联系电话等信息。9.2 运输 9.2.1 系统组成材料的运输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9.2.2 模塑板应侧立搬运,在运输过程中应侧立贴实,并用包装袋或麻绳与运输设备固定好,严禁烟火,不应重压猛摔或与锋利物品碰撞,以避免破坏和变形。9.2.3 材料运输中应避免材料的挤压、碰撞、雨淋、日晒和防冻等。9.3 贮存 DB34/T 28392017 19 9.3.1 系统组成材料的运输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应避免材料被雨淋、日晒,并注意防冻等。9.3.2 模塑板应远离火源,防止与腐蚀性介质接触,不应露天长期暴晒。9.3.3 所有材料应按型号、规格分类贮存,贮存期限不得超过材料质量保证期。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