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云雾茶 第1部分 生产技术规程DB32/T 1818.1-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连云港云雾茶 第1部分 生产技术规程DB32/T 1818.1-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连云港云雾茶 第1部分 生产技术规程DB32/T 1818.1-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连云港云雾茶 第1部分 生产技术规程DB32/T 1818.1-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连云港云雾茶 第1部分 生产技术规程DB32/T 1818.1-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连云港云雾茶 第1部分 生产技术规程DB32/T 1818.1-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 C S 6 7.1 4 0.1 0X 5 5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DB32D B 3 2/T 1 8 1 8.1 2 0 1 9代 替 D B 3 2/T 1 8 1 8-2 0 1 1,D B 3 2/T 1 8 1 9-2 0 1 1连 云 港 云 雾 茶第 1 部 分 生 产 技 术 规 程L i a n y u n g a n g Y u n w u t e aP a r t 1:T h e r e g u l a t i o n f o r p r o d u c t i o n2 0 1 9-2-2 8 发 布 2 0 1 9-3-3 0 实 施江 苏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3 2/T 1 8 1 8.1 2 0 1 9前 言本 部 分 按 照 G B/T 1.1-2 0 0 9 给 出 的 规 则 进 行 起 草。D B 3 2/T 1 8 1 8 2 0 1 9 连 云 港 云 雾 茶 分 为 如 下 两 部 分:第 1 部 分:生 产 技 术 规 程;第 2 部 分:产 品 质 量 等 级。本 部 分 为 D B 3 2/T 1 8 1 8 2 0 1 9 连 云 港 云 雾 茶 的 第 1 部 分。本 部 分 代 替 D B 3 2/T 1 8 1 8-2 0 1 1 花 果 山 云 雾 茶 栽 培 技 术 规 程 和 D B 3 2/T 1 8 1 9-2 0 1 1 花 果 山 云 雾 茶加 工 技 术 规 程,与 D B 3 2/T 1 8 1 8-2 0 1 1 和 D B 3 2/T 1 8 1 9-2 0 1 1 相 比,主 要 变 化 如 下:原 名 称“花 果 山 云 雾 茶 栽 培 技 术 规 程”与“花 果 山 云 雾 茶 加 工 技 术 规 程”合 并 为“连 云 港 云 雾茶 生 产 技 术 规 程”;产 地 范 围 由 连 云 港 市 云 台 山 区 域 扩 大 至 整 个 连 云 港 市 现 辖 行 政 区 域;栽 培 中 增 加 了“水 分 管 理”等 内 容;加 工 中 增 加 了“初 烘”、“揉 捻”等 工 艺,鲜 叶 摊 放 时 间 等 改 变。本 标 准 的 附 录 A 为 资 料 性 附 录。本 部 分 由 连 云 港 市 林 业 局 提 出 和 归 口。本 部 分 起 草 单 位:连 云 港 市 林 业 技 术 指 导 站、南 京 农 业 大 学、中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茶 叶 研 究 所。本 部 分 主 要 起 草 人:葛 建 国、黎 星 辉、金 基 强、王 圳、陈 亮、薛 中 官、陈 暄、邓 余 良、丛 日 杰、刘馨 秋、马 青 平、朱 晓 红。D B 3 2/T 1 8 1 8.1 2 0 1 91连 云 港 云 雾 茶 生 产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标 准 规 定 了 连 云 港 云 雾 茶 的 术 语 和 定 义、产 地 环 境 条 件、栽 培 技 术、加 工 技 术、档 案 记 录 的 要 求。本 标 准 适 用 于 连 云 港 云 雾 茶 的 生 产。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对 于 本 文 件 的 应 用 是 必 不 可 少 的。凡 是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注 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 文 件。G B/T 8 3 2 1 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G B 1 1 7 6 7 茶 树 种 苗G B/T 1 9 6 3 0.4 有 机 产 品 第 1 部 分:生 产N Y 5 1 9 6 有 机 茶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连 云 港 云 雾 茶 L i a n y u n g a n g Y u n w u t e a本 标 准 第 4 章 规 定 的 范 围 内,以 中、小 叶 茶 树 品 种 的 鲜 叶 为 原 料,经 本 标 准 6.2 加 工 工 艺 加 工 制 成的 符 合 连 云 港 云 雾 茶 质 量 技 术 要 求,具 有“条 索 紧 结,形 似 眉 状,润 绿 显 毫,香 高 持 久,滋 味 鲜 浓,汤色 清 明,叶 底 匀 整”品 质 特 征 的 绿 茶。4 产 地 环 境 条 件4.1 产 地 环 境连 云 港 云 雾 茶 产 地 范 围 包 括 连 云 港 市 现 辖 行 政 区 域,环 境 条 件 应 符 合 N Y 5 0 2 0 的 规 定。4.2 周 边 环 境4.2.1 生 产 基 地 周 边 环 境 优 良,自 然 植 被 丰 富,周 围 没 有 直 接 污 染 源。4.2.2 茶 叶 基 地 与 常 规 农 业 之 间 有 隔 离 带,茶 园 周 边、茶 园 与 隔 离 带 交 界 处 设 置 明 显 隔 离 设 施。4.3 基 地 规 划4.3.1 基 地 规 划 与 建 设 应 有 利 于 保 护 和 改 善 茶 区 生 态 环 境,维 护 茶 园 生 态 平 衡。4.3.2 根 据 基 地 的 规 模、地 形 和 地 貌 等 条 件,设 置 合 理 的 道 路 和 水 利 配 套 系 统。主 道 与 交 通 干 线 连 接,便 于 机 械 运 输。4.3.3 茶 园 四 周 应 营 造 防 护 林,防 护 林 分 隔 茶 园 的 面 积 根 据 基 地 的 规 模、地 形 和 地 貌 等 条 件 而 定。防护 林 由 乔 木 型 和 灌 木 型 分 层 种 组 合 配 套,组 成 茶 园 防 风 屏 障。D B 3 2/T 1 8 1 8.1 2 0 1 924.3.4 茶 园 四 周 或 茶 园 区 域 内 不 适 合 种 茶 的 空 地 进 行 植 树 造 林,主 要 道 路、沟 渠 两 边 种 植 行 道 树,梯壁 坎 边 种 树 植 草。5 栽 培 技 术5.1 种 植5.1.1 茶 园 开 垦5.1.1.1 茶 园 开 垦 一 般 选 择 在 秋 冬 季 进 行。5.1.1.2 茶 园 开 垦 注 意 水 土 保 持,根 据 不 同 的 坡 度 和 地 形,选 择 适 宜 的 方 法 和 施 工 技 术。5.1.1.3 采 用 机 械 或 人 工 开 垦 种 植 沟,一 般 宽 6 0 c m 8 0 c m,开 挖 标 准 根 据 单 行 或 双 行 确 定,深 5 0c m 6 0 c m。5.1.1.4 种 植 沟 内 铺 入 秸 秆 约 1 0 c m 厚,再 在 种 植 沟 内 按 每 米 不 少 于 2 k g 的 标 准 施 入 禽 畜 粪 便 或 商 品有 机 肥、或 按 每 米 不 少 于 5 k g 的 标 准 施 入 其 它 农 家 肥 或 土 杂 肥,表 层 土 壤 回 填,与 施 入 肥 料 混 匀。5.1.2 茶 树 种 植5.1.2.1 茶 树 种 植 选 择 3 月 份 为 宜。5.1.2.2 选 择 抗 寒 性 强、适 宜 连 云 港 云 雾 茶 的 中 小 叶 茶 树 品 种,可 用 茶 籽 直 播 或 种 苗 移 栽,有 条 件 的地 方 新 建 茶 园 宜 以 无 性 系 茶 树 抗 寒 品 种 为 主,茶 树 种 苗 应 符 合 G B 1 1 7 6 7。5.1.2.3 采 用 无 性 系 种 苗 建 园 时,实 行 单 行 或 双 行 栽 植 模 式。单 行 栽 植 时,除 窄 梯 单 行 外,行 距 1.2 m,株 距 1 5 c m 左 右;双 行 栽 植 时,大 行 距 1.5 m,小 行 距 3 0 c m,株 距 2 0 3 0 c m;坡 地 应 修 筑 梯 田,或 就坡 实 行 等 高 条 植。5.1.2.4 采 用 茶 籽 建 园 时,实 行 单 行 或 双 行 穴 植 模 式。单 行 穴 植 时,除 窄 梯 单 行 外,行 距 1.2 m,株 距2 0 c m 3 0 c m;双 行 穴 植 时,大 行 距 1.5 m,小 行 距 3 0 c m,株 距 2 0 c m 3 0 c m;每 穴 4 粒 6 粒 优 良茶 籽;坡 地 应 修 筑 梯 田,或 就 坡 实 行 等 高 条 植。茶 籽 应 进 行 选 种 和 促 发 等 方 面 的 预 处 理。5.1.2.5 根 系 应 离 种 植 前 所 施 底 肥 1 0 c m 以 上,种 植 茶 苗 根 颈 离 土 表 距 离 3 c m 左 右。5.1.2.6 茶 苗 定 植 后 浇 足 定 根 水,立 即 定 型 修 剪,并 覆 盖 稻 草,以 提 高 茶 苗 成 活 率。5.2 土 壤 管 理5.2.1 定 期 监 测对 土 壤 肥 力 水 平 和 重 金 属 元 素 含 量 进 行 定 期 监 测,一 般 每 2 年 检 测 1 次,并 根 据 检 测 结 果,有 针 对 性地 制 定 和 采 取 土 壤 改 良 措 施。5.2.2 土 壤 改 良5.2.2.1 采 用 合 理 耕 作、增 施 有 机 肥 等 方 法 改 良 土 壤 结 构,耕 作 时 考 虑 降 水 条 件,防 止 水 土 流 失。同时,春 耕 要 浅 耕,在 立 夏 左 右 实 行,目 的 是 松 土 与 切 断 草 根;秋 耕 要 比 春 耕 要 深 一 些,在 寒 露 时 节 进 行,主 要 作 用 除 松 土 外,切 断 毛 细 管,减 少 下 层 土 壤 水 分 蒸 发。5.2.2.2 幼 龄 或 台 刈 茶 园,宜 间 作 豆 科 经 济 绿 肥 作 物,收 获 后 秸 秆 覆 盖 在 茶 行 中。5.2.2.3 茶 行 铺 草,每 亩 用 农 作 物 秸 秆 8 0 0 k g 1 0 0 0 k g,覆 盖 厚 度 5 c m 1 0 c m。5.2.2.4 禁 止 在 茶 园 使 用 城 乡 有 害 垃 圾 和 富 氯 离 子 的 化 学 肥 料。5.3 茶 园 施 肥 和 灌 溉5.3.1 平 衡 施 肥5.3.1.1 根 据 土 壤 理 化 性 质、茶 树 长 势、预 计 产 量、茶 类 产 品 和 气 候 等 条 件,确 定 合 理 的 肥 料 种 类、数 量 和 施 肥 时 间,实 现 茶 园 平 衡 施 肥,防 止 茶 园 缺 肥 和 过 量 施 肥。5.3.1.2 宜 多 施 有 机 肥 料,有 机 茶 园 按 照 N Y 5 1 9 6 的 要 求 施 用 合 格 有 机 肥 料,其 他 茶 园 宜 采 用 化 学 肥料 与 有 机 肥 料 配 合 使 用 的 措 施。D B 3 2/T 1 8 1 8.1 2 0 1 935.3.1.3 茶 园 施 用 的 农 家 肥 等 有 机 肥 必 须 经 过 无 害 化 处 理。有 机 肥 料 中 污 染 物 质 含 量 应 符 合 表 1 规 定。表 1 有 机 肥 料 污 染 物 质 允 许 含 量 单位 m g/k g项 目 浓 度 限 值砷 3 0汞 5镉 3铬 7 0铅 6 0铜 4 0 0六六六 0.2滴滴涕 0.25.3.2 基 肥 和 追 肥5.3.2.1 基 肥 以 有 机 肥 为 主,于 当 年 秋 季 开 沟 深 施,施 肥 深 度 2 0 c m 以 上。每 年 每 亩 施 饼 肥 或 商 品 有机 肥 不 少 于 1 0 0 k g 或 农 家 有 机 肥 不 少 于 1 0 0 0 k g,根 据 土 壤 条 件,配 合 使 用 磷 肥、钾 肥 和 其 他 所 需 营 养肥 料。5.3.2.2 追 肥 可 结 合 茶 树 生 长 规 律 进 行 多 次,以 化 学 肥 料 为 主,催 芽 肥 在 茶 叶 开 采 前 3 0 天 左 右 开 沟 施入,沟 深 1 0 c m 以 上。追 施 化 学 氮 肥 每 亩 每 次 施 用 量(纯 氮 计)不 超 过 1 5 k g,每 亩 年 总 用 量 不 超 过 6 0k g,施 肥 后 及 时 盖 土,提 高 肥 料 利 用 效 率,减 少 肥 料 的 面 源 污 染。5.3.2.3 根 据 茶 树 生 长 状 况,可 以 追 施 叶 面 肥,施 用 的 叶 面 肥 必 须 经 农 业 部 登 记 注 册。叶 面 肥 应 与 土壤 施 肥 结 合,采 摘 前 1 5 天 停 止 使 用。5.3.3 茶 园 水 分 管 理5.3.3.1 通 过 深 耕 改 土 或 健 全 茶 园 土 壤 保 蓄 水 措 施 等 方 法 提 高 茶 园 土 壤 保 蓄 水 能 力。5.3.3.2 利 用 地 面 覆 盖、合 理 间 作、中 耕 除 草 并 结 合 修 剪 等 其 他 管 理 措 施,控 制 土 壤 水 分 散 失。5.3.3.3 及 时、适 时 灌 溉。根 据 土 壤 水 分 状 况 及 茶 树 生 长 状 态 适 时 选 择 浇 灌、流 灌、喷 灌 或 滴 灌 等 不同 灌 溉 方 式。5.4 病、虫、草 害 防 治5.4.1 防 治 原 则遵 循“预 防 为 主,综 合 防 治”方 针,从 茶 园 整 个 生 态 系 统 出 发,综 合 运 用 各 种 防 治 措 施,创 造 不 利 于病 虫 草 等 有 害 生 物 孳 生 和 有 利 于 天 敌 繁 衍 的 环 境 条 件,保 持 茶 园 生 态 系 统 的 平 衡 和 生 物 多 样 性,将 有 害生 物 控 制 在 允 许 的 防 治 指 标 以 下,将 农 药 残 留 降 低 到 规 定 标 准 的 范 围。有 机 茶 园 按 照 G B T 1 9 6 3 0.4 的 要求 采 用 合 适 防 治 措 施。5.4.2 农 业 防 治5.4.2.1 分 批、多 次、及 时 采 摘,抑 制 假 眼 小 绿 叶 蝉、绿 盲 蝽、茶 橙 瘿 螨 等 危 害 芽 叶 的 主 要 害 虫。5.4.2.2 通 过 茶 树 蓬 面、茶 行 侧 面 修 剪,控 制 茶 树 高 度 和 透 光、透 气 度,减 少 病 虫 害 发 生,提 高 茶 树抗 性。5.4.2.3 秋 末 结 合 施 基 肥,进 行 茶 园 深 耕,将 茶 园 根 际 附 近 的 落 叶 及 表 土 清 理 至 行 间 深 埋,减 少 翌 年在 土 壤 中 越 冬 的 鳞 翅 目 和 象 甲 类 害 虫 的 种 群 密 度,有 效 防 治 病 菌 和 在 表 土 中 越 冬 的 害 虫。5.4.3 物 理 防 治5.4.3.1 采 用 人 工 捕 杀,减 轻 尺 蠖 类、茶 毛 虫、蓑 蛾 类 等 害 虫 危 害。5.4.3.2 利 用 害 虫 的 趋 光 性,采 用 频 振 灯 灯 光 诱 杀、色 板 诱 杀 或 性 诱 剂 诱 杀。5.4.3.3 利 用 机 械 或 人 工 方 法 防 除 杂 草,严 格 控 制 茶 园 使 用 化 学 除 草 剂。5.4.4 生 物 防 治D B 3 2/T 1 8 1 8.1 2 0 1 945.4.4.1 注 意 保 护 和 利 用 当 地 茶 园 中 的 草 蛉、瓢 虫、捕 食 螨、寄 生 蜂 等 有 益 生 物,减 少 因 人 为 因 素 对天 敌 的 伤 害。5.4.4.2 宜 使 用 生 物 源 农 药,如 微 生 物 农 药 和 植 物 源 农 药。5.4.4.3 生 物 源 农 药 要 防 早 防 小,宜 与 茶 树 病 虫 害 预 测 预 报 相 结 合。5.4.5 化 学 防 治5.4.5.1 严 格 按 制 定 的 防 治 指 标,掌 握 防 治 适 期 施 药。宜 一 药 多 治 或 农 药 的 合 理 混 用。茶 园 主 要 病 虫害 的 防 治 指 标、防 治 适 期 及 推 荐 使 用 药 剂 参 照 本 标 准 附 录 A 的 规 定。5.4.5.2 严 格 按 照 G B/T 8 3 2 1 的 要 求 控 制 施 药 量 与 安 全 间 隔 期。5.4.5.3 非 生 产 季 节 宜 选 用 矿 物 源 农 药,茶 园 封 园 时 喷 施 石 硫 合 剂 封 园。5.4.5.4 茶 树 引 种 或 调 出 时,应 按 规 定 进 行 植 物 检 疫。5.5 茶 树 抗 寒5.5.1 生 物 措 施 抗 寒5.5.1.1 根 据 基 地 条 件 营 造 茶 园 防 护 林。5.5.1.2 茶 园 间 作,在 行 间 种 植 秋 收 高 秆 作 物,秸 秆 原 位 留 园 以 利 防 风 和 防 霜 冻。5.5.1.3 建 设 生 态 茶 园,在 茶 园 内 种 植 适 宜 的 常 青 阔 叶 林 树 种。5.5.2 栽 培 措 施 抗 寒5.5.2.1 入 冬 前 茶 园 灌 水,灌 透 后 壅 土 护 蔸。5.5.2.2 实 施 茶 园 土 壤 覆 盖,利 用 秸 秆 等 覆 盖 物 的 低 温 保 护 作 用。5.5.2.3 培 养 立 体 采 摘 树 冠,以 减 轻 受 冻 害 程 度。5.5.3 工 程 措 施 抗 寒5.5.3.1 采 用 设 施 栽 培 技 术,入 冬 前 建 立 茶 园 简 易 棚 覆 盖 茶 行,或 建 立 其 他 有 效 的 保 温 大 棚。5.6 茶 树 修 剪 与 采 摘5.6.1 修 剪5.6.1.1 根 据 茶 树 的 树 龄 和 修 剪 的 目 的 分 别 采 用 定 型 修 剪、轻 修 剪、深 修 剪、重 修 剪 和 台 刈 等 方 法,培 养 优 化 型 树 冠、复 壮 树 势。推 广 春 茶 前 一 个 月 进 行 修 剪、春 茶 后 实 施 树 冠 改 造 的 技 术 措 施。5.6.1.2 覆 盖 度 较 大 的 茶 园,每 年 进 行 茶 行 边 缘 修 剪,保 持 茶 行 间 2 0 c m 左 右 的 间 隙,以 利 田 间 作 业和 通 风 透 光,减 少 病 虫 害 发 生。5.6.2 鲜 叶 采 摘5.6.2.1 根 据 茶 树 生 长 特 性 和 连 云 港 云 雾 茶 对 加 工 原 料 的 要 求,遵 循 采 留 结 合、量 质 兼 顾 和 因 园 制 宜的 原 则,按 照 标 准,适 时 采 摘。5.6.2.2 鲜 叶 采 摘 要 求 芽 叶 均 匀、完 整,不 带 茶 蒂,不 含 鳞 片、鱼 叶、病 虫 伤 害 叶、茶 果、茶 梗 及 其它 非 茶 类 杂 物,具 体 要 求 见 表 2。表 2 连 云 港 云 雾 茶 鲜 叶 原 料 分 级 要 求级 别 要 求特级 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占 9 5 以上。一级 一芽一叶占 9 0 以上。二级 一芽一叶占 7 0 以上,一芽二叶初展不超过 3 0。三级 一芽二叶初展占 7 0 以上,一芽二叶不超过 3 0。5.6.2.3 鲜 叶 原 料 按 茶 树 品 种、鲜 叶 嫩 度 质 量 和 等 级 验 收,分 开 放 置 处 理。5.6.2.4 在 鲜 叶 盛 装、集 运 和 贮 存 过 程 中,应 注 意 轻 放、轻 压、薄 摊,减 少 机 械 损 伤,切 忌 重 压、日晒 雨 淋,严 防 鲜 叶 升 温 变 质,影 响 产 品 质 量。D B 3 2/T 1 8 1 8.1 2 0 1 956 加 工 技 术6.1 工 艺 流 程连 云 港 云 雾 茶 的 加 工 工 艺 流 程 为:摊 放 杀 青 摊 凉 回 潮 揉 捻 初 烘 整 形 干 燥(提 香)筛分 整 理。6.2 工 艺 要 求6.2.1 摊 放6.2.1.1 鲜 叶 到 厂 后 及 时 摊 放,摊 放 使 用 竹 匾、篾 簟 等 专 用 工 具 或 摊 青 槽、摊 青 机 等 专 用 摊 青 设 备。鲜 叶 应 不 受 阳 光 直 射。6.2.1.2 摊 放 厚 度 在 4 c m 以 下,一 级 及 以 上 原 料 以 2 c m 3 c m 为 宜。6.2.1.3 不 同 等 级、不 同 品 种 的 鲜 叶 要 分 开 摊 放,有 表 面 水 的 鲜 叶 单 独 摊 放,上 午、下 午 采 摘 的 鲜 叶分 开 摊 青,分 别 付 制。6.2.1.4 摊 放 时 间:一 般 为 6 h 1 2 h,根 据 鲜 叶 情 况 而 定,摊 放 程 度 以 含 水 率 降 至 7 0%2%,显 清香,叶 子 变 软 时 为 适 度。6.2.2 杀 青6.2.2.1 杀 青 程 度:杀 透 杀 匀,青 草 气 散 失,至 手 捏 不 粘、折 梗 不 断,茶 香 显 露,含 水 量 在 5 8%3%。6.2.2.2 杀 青 过 程 中,应 使 用 风 扇 或 鼓 风 机 辅 助 排 湿,出 叶 后 及 时 摊 凉,防 止 堆 积 闷 黄。6.2.3 摊 凉 回 潮6.2.3.1 杀 青 叶 快 速 冷 却 至 室 温,风 选 或 簸 净 后 摊 凉 回 潮 1 h 2 h。6.2.3.2 摊 凉 回 潮 程 度:茶 梗 与 叶 片 中 的 水 分 重 新 分 布,茶 叶 回 软,手 握 茶 叶 能 成 团 不 刺 手 为 宜。6.2.4 揉 捻6.2.4.1 杀 青 叶 经 摊 凉 回 潮 后 应 及 时 进 行 揉 捻。6.2.4.2 揉 捻 可 采 用 桶 径 2 5 c m、3 5 c m 和 4 5 c m 的 小 型 揉 捻 机,投 叶 量 根 据 机 型 而 定 分 别 为 5 k g 1 0k g、1 0 k g 1 5 k g 和 1 5 k g 2 0 k g。6.2.4.3 机 揉 加 压 以 轻 压 为 原 则,根 据 原 料 嫩 度 不 同,揉 捻 时 间 控 制 在 1 5 m i n 4 0 m i n,出 叶 前 不 加压 揉 捻 3 m i n 5 m i n。6.2.4.3 揉 捻 质 量 以 既 揉 紧 条 索 又 保 持 芽 叶 完 整 为 原 则,以 揉 捻 至 成 条 率 达 到 8 5%9 5%为 适 度。6.2.4.5 揉 捻 工 序 结 束,揉 捻 叶 要 及 时 解 块 并 转 入 下 道 工 序。6.2.5 初 烘6.2.5.1 揉 捻 叶 在 解 块 后 应 立 即 上 烘。6.2.5.2 烘 干 机 进 风 口 温 度 1 1 0 1 2 0 时 上 叶,均 匀 薄 摊,至 初 烘 叶 稍 有 触 手 感 出 叶,摊 凉 至 室温 后 整 形。6.2.6 整 形6.2.6.1 整 形 在 名 茶 多 用(功 能)机 内 进 行。6.2.6.2 投 叶 量、槽 温、时 间 根 据 各 名 茶 多 用(功 能)机 的 要 求 操 作。6.2.6.3 当 茶 叶 表 面 变 硬 时 起 锅,摊 凉 回 潮。6.2.6.4 回 潮 后,重 复 整 形 一 次,至 含 水 量 1 0%1 5%出 锅。6.2.7 干 燥(提 香)在 烘 干 机 或 提 香 机 内 进 行,当 热 风 温 度 达 9 0 1 0 0 时,投 入 摊 凉 后 的 成 型 叶,提 香 1 2 m i n 2 5 m i n,茶 叶 烘 至 含 水 率 低 于 6.5%即 可。6.2.8 筛 分 整 理6.2.8.1 通 过 筛 分、风 选,去 除 片 碎 末 茶。6.2.8.2 用 茶 叶 色 选 机 或 人 工 拣 梗 剔 杂。D B 3 2/T 1 8 1 8.1 2 0 1 967 档 案 记 录建 立 完 善 的 档 案 记 录,记 载 农 药、肥 料 等 的 使 用 情 况、鲜 叶 的 产 地、品 种、数 量、加 工 成 品 后 的 质量 等 级 及 其 他 生 产 管 理 情 况。D B 3 2/T 1 8 1 8.1 2 0 1 97附 录 A(资 料 性 附 录)茶 园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指 标、防 治 适 期 及 推 荐 使 用 药 剂病虫害名称 防治指标 防治适期 推荐使用药剂茶尺蠖成 龄 投 产 茶 园:幼 虫 量 每 平方米 7 头以上喷 施 茶 尺 蠖 病 毒 制 剂 应 掌 握 在 1龄 2 龄 幼 虫 期,喷 施 化 学 农 药 或植物源农药掌握在 3 龄前幼虫期茶 尺 蠖 病 毒 制 剂、鱼 藤 酮、苦 参 碱、联 苯 菊 酯、氯 氰 菊酯、虫螨腈茶黑毒蛾第 一 代 幼 虫 量 每 平 方 米 4 头以上第 二 代 幼 虫 量 每 平 方 米 6 头以上3 龄前幼虫期B t 制剂、苦参碱、氯氰菊酯、联苯菊酯、虫螨腈绿盲蝽4 月 上 旬 卵 始 孵 期 或 为 害 症 状 初 见时联 苯 菊 酯、氯 氰 菊 酯、辛 硫磷、虫螨腈假眼小绿叶蝉第 一 峰 百 叶 虫 量 超 过 6 头 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 1 5 头;第二峰百叶虫量超过 1 2 头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 2 7 头施 药 适 期 掌 握 在 入 峰 后(高 峰 前期),且若虫占总量的 8 0%以上白 僵 菌 制 剂、鱼 藤 酮、联 苯菊 酯、氯 氰 菊 酯、三 氟 氯 氰菊酯、虫螨腈茶橙瘿螨每平方厘米叶面积有虫 3 4头,或指数值 6 8发生高峰期以前,一般为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克螨特、虫螨腈茶毛虫 百丛卵块 5 个以上 3 龄前幼虫期茶毛虫病毒制剂、B t 制剂、氯氰菊酯、虫螨腈黑刺粉虱小 叶 种 2 3 头/叶,大 叶 种4 7 头/叶卵孵化盛末期 粉虱真菌、虫螨腈茶蚜有 蚜 芽 梢 率 4%5%,芽 下二叶有蚜叶上平均虫口 2 0 头发生高峰期,一般为 5 月上中旬和9 月下旬至 1 0 月中旬辛硫磷、虫螨腈茶小卷叶蛾1、2 代,采 摘 前,每 米茶 丛幼虫数 8 头以上;3 代、4 代每平方米幼虫量 1 5 头以上1、2 龄幼虫期三 氟 氯 氰 菊 酯、氯 氰 菊 酯、虫螨腈茶细蛾 百芽梢有虫 7 头以上 潜叶、卷边期(1 龄3 龄幼虫期)苦 参 碱、三 氟 氯 氰 菊 酯、氯氰菊酯、虫螨腈茶刺蛾每平方米幼虫数幼龄茶园 1 0头,成龄茶园 1 5 头2、3 龄幼虫期 参照茶尺蠖茶煤病叶 片 或 枝 干 表 面 产 生 圆 形 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煤斑发病初期 石硫合剂茶褐色叶斑病 从叶缘处开始现褐色小点 发病初期 甲基托布津、百菌清茶饼病茶 树 幼 嫩 组 织 产 生 白 色 疱 状病斑发病初期 石硫合剂、粉锈宁茶炭疽病 叶缘或叶尖产生黄绿色病斑 发病初期 石硫合剂、百菌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