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07.060 B 18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23/T XXXXXXXXX 林业气象观测规范红松苗木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3/T XXXXXXXXXI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观测总则.1 3.1观测项目.2 3.2观测对象.2 3.3观测内容.2 3.4观测时间.2 3.5观测方法.2 3.6观测要求.2 4各物候期判断标准.2 4.1播种期.2 4.2出苗期.2 4.3叶芽开放期.2 4.4展叶期.3 4.5新枝形成期.3 4.6顶芽形成期.3 4.7新梢木质化期.3 5观测记录.3 5.1观测记录簿、年报表格式.3 5.2观测记录簿的填写.3 5.3观测记录年报表的填写.4 附录A(资料性附录)红松苗木物候期图片.5 附录B(规范性附录)红松苗木物候期观测记录簿格式.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红松苗木物候期观测记录年报表格式.16 参考文献.19 DB23/T XXXXXXXXXII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气象局提出。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气象局、黑龙江省五营林业气象试验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芳、岳和平、程春香、孙鹏飞、马天龙 DB23/T XXXXXXXXX1林业气象观测规范红松苗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工种植红松苗木的物候期观测和记录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人工种植红松苗木物候期的观测和记录。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红松苗木 在苗圃中培育,不论年龄大小,未出苗圃之前具有根系和苗干的红松树苗。2.2 红松苗木物候 红松苗木生长发育节律的季节性变化。2.3 红松苗木物候期观测 对红松苗木物候现象按统一规则进行观察和记录。2.4 实生苗 直接由种子繁殖得到的苗株。2.5 新播苗(s1-0)当年播种的1年生实生苗。2.6 新播留床苗(s2-0)新播苗留床后继续生长的2年生实生苗。2.7 换床苗(s2-1)新播留床苗换床移植后的3年生实生苗。2.8 换床留床苗(s2-2)换床苗留床后继续生长的4年生实生苗。注:si-j中i表示是否为新播苗(i=1为新播,i=2为非新播),j表示换床后的年数(j=0为未换床,j=1为换床后第一年,j=2为换床后第二年)。3观测总则 DB23/T XXXXXXXXX23.1观测项目 3.1.1观测区选择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根据地形划分4个小区,每个小区相距10米以上。3.1.2观测植株选择 在每一个小区内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植株10株,4个小区合计40株,用作物候期观测对象。3.1.3备用植株选择 在日常观测区域及其附近,或与日常观测区环境条件相近似的小区内,选择品种、年代一致,发育长势很相近的植株作为备用观测植株。3.2观测对象 新播苗(s1-0)、新播留床苗(s2-0)、换床苗(s2-1)、换床留床苗(s2-2)。3.3观测内容 红松新播苗(s1-0)物候期:播种期、出苗期、展叶期、顶芽形成期、新梢木质化期。红松2年及以上实生苗(s2-0、s2-1、s2-2)物候期:叶芽开放期、展叶期、新枝形成期、顶芽形成期、新梢木质化期。3.4观测时间 物候期观测以不漏测物候期为原则,一般隔日逢双号观测,物候期间隔较长时,旬末必须巡视一次。3.5观测方法 个体植株的物候期通过目测确定。当观测植株中有10%的植株达到某物候期时,观测区即进入了该物候期的始期。当观测植株中有半数(50%)的植株达到某物候期时,观测区即进入了该物候期的盛期。在物候期观测同时可选取7360像素4910像素以上的相机进行物候拍摄和图片留存。参见附录A。3.6观测要求 应随观测随记录,保证观测资料准确、完整。4各物候期判断标准 4.1播种期 播种日期,见图A.1 s1-0 播种期。4.2出苗期 观测区内有50%幼苗露出地面2 cm的日期,见图A.2 s1-0 出苗期。4.3叶芽开放期 当芽鞘伸长已经从其正常的圆锥形开始膨大为圆柱形的状态,便为叶芽开放。见图A.6 s2-0 叶芽开放期、图A.11 s2-1 叶芽开放期和图A.16 s2-2 叶芽开放期。DB23/T XXXXXXXXX34.4展叶期 当新播苗针叶完全展开,或者2年及以上实生苗的绿色幼叶自叶鞘内伸出,长度达到老叶一半。见图A.3 s1-0 展叶期、图A.7 s2-0 展叶期、图A.12 s2-1 展叶期和图A.17 s2-2 展叶期。4.5新枝形成期 随着芽开放以后,浅绿色的新枝即开始逐渐生长形成,最终其长约12 cm。见图A.8 s2-0 新枝形成期、图A.13 s2-1 新枝形成期和图A.18 s2-2 新枝形成期。4.6顶芽形成期 枝梢顶端形成了顶芽,见图A.4 s1-0 顶芽形成期、图A.9 s2-0 顶芽形成期、图A.14 s2-1 顶芽形成期和图A.19 s2-2 顶芽形成期。4.7新梢木质化期 停止生长,新梢充实变硬。见图A.5 s1-0 新梢木质化期、图A.10 s2-0 新梢木质化期、图A.15 s2-1 新梢木质化期和图A.20 s2-2 新梢木质化期。5观测记录 5.1观测记录簿、年报表格式 观测记录簿格式按照附录B填写,观测记录年报表格式按照附录C填写。5.2观测记录簿的填写 5.2.1封面 填写规定如下:a)项目:观测的物候期项目。b)省份和单位名称:观测单位所在的省份和单位名称。c)地址:单位所在地址。d)年份:物候期观测的年份。用 4 位阿拉伯数字填写。5.2.2苗圃地、苗木标准地记录 填写规定如下:a)所属单位:观测区域所属单位的名称。b)观测区位置:观测区域所在的经纬度。c)地形、地势、海拔高度:观测区的地形、地势、海拔高度情况。d)前茬:观测区域的前茬。e)土壤性质、质地、肥力:土壤类型(名称)和性质(酸碱度)及肥力情况。f)灌溉条件:有无灌溉条件,包括水源和灌溉设备。5.2.3观测记录填写 填写规定如下:a)观测日期:有植株进入新物候期开始记录,记录观测当天的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填写。DB23/T XXXXXXXXX4b)物候期:按各物候期判断标准填入相应栏。c)观测总株数:物候期观测分4个小区进行,记录4个小区观测的红松苗木总株数。d)进入物候期株数:分别填写4个小区观测植株中,进入物候期的株数,并计算总和及百分率。e)备注:1)记录红松苗木管理工作,如除草、喷灌、喷药、松土和修床等的日期、方法、质量和效果。2)记录观测苗木遭受气象灾害名称、发生日期、器官受害程度。3)记录对观测有影响的其它情况。5.2.4物候分析 分析本年度物候的变化特点及原因。5.3观测记录年报表的填写 每年物候年度观测结束后,制作年报表。年报表的内容抄自观测记录簿的相应栏,重要事项记录抄自备注栏。DB23/T XXXXXXXXX5A A 附录A(资料性附录)红松苗木物候期图片 拍摄地点:五营苗圃新区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5月23日 图片格式:jpg 图A.1S1-0 播种期 拍摄地点:五营苗圃新区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6月16日 图片格式:jpg 图A.2S1-0 出苗期 DB23/T XXXXXXXXX6 拍摄地点:五营苗圃新区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6月26日 图片格式:jpg 图A.3S1-0 展叶期 拍摄地点:五营苗圃新区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8月19日 图片格式:jpg 图A.4S1-0 顶芽形成期 拍摄地点:五营苗圃新区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9月10日 图片格式:jpg 图A.5S1-0 新梢木质化期 DB23/T XXXXXXXXX7 拍摄地点:五营中心苗圃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5月17日 图片格式:jpg 图A.6S2-0 叶芽开放期 拍摄地点:五营中心苗圃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6月16日 图片格式:jpg 图A.7S2-0 展叶期 拍摄地点:五营中心苗圃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7月14日 图片格式:jpg 图A.8S2-0 新枝形成期 DB23/T XXXXXXXXX8 拍摄地点:五营中心苗圃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8月02日 图片格式:jpg 图A.9S2-0 顶芽形成期 拍摄地点:五营中心苗圃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9月10日 图片格式:jpg 图A.10S2-0 新梢木质化期 拍摄地点:五营苗圃新区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5月17日 图片格式:jpg 图A.11S2-1 叶芽开放期 DB23/T XXXXXXXXX9 拍摄地点:五营苗圃新区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6月16日 图片格式:jpg 图A.12S2-1 展叶期 拍摄地点:五营苗圃新区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7月05日 图片格式:jpg 图A.13S2-1 新枝形成期 拍摄地点:五营苗圃新区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8月02日 图片格式:jpg 图A.14S2-1 顶芽形成期 DB23/T XXXXXXXXX10 图A.15S2-1 新梢木质化期 拍摄地点:五营苗圃新区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9月10日 图片格式:jpg 拍摄地点:五营中心苗圃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5月23日 图片格式:jpg 图A.16S2-2 叶芽开放期 拍摄地点:五营中心苗圃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6月16日 图片格式:jpg 图A.17S2-2 展叶期 DB23/T XXXXXXXXX11 拍摄地点:五营中心苗圃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7月05日 图片格式:jpg 图A.18S2-2 新枝形成期 拍摄地点:五营中心苗圃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8月02日 图片格式:jpg 图A.19S2-2 顶芽形成期 拍摄地点:五营中心苗圃 拍 摄 人:孙鹏飞 拍摄时间:2016年09月10日 图片格式:jpg 图A.20S2-2 新梢木质化期 DB23/T XXXXXXXXX12B B 附录B(规范性附录)红松苗木物候期观测记录簿格式 表B.1封面 红松苗木物候期观测记录簿 项目 省份 单位名称 地址 年份 DB23/T XXXXXXXXX13表B.2苗圃地、苗木标准地记录 苗圃地、苗木标准地记录 1、所属单位 2、区域位置 3、地形、地势、海拔高度 4、前茬 5、土壤性质、质地、肥力 6、灌溉条件 DB23/T XXXXXXXXX14表B.3观测记录 观测 日期 进入物候期株数 月 日 物候期 观测总株数 1 2 3 4 总和%观测员 校对员 备注 观测 校对 DB23/T XXXXXXXXX15表B.4物候分析 分析 校对 DB23/T XXXXXXXXX16C C 附录C(规范性附录)红松苗木物候期观测记录年报表格式 表C.1封面 红松苗木物候期观测记录年报表 项目 年份 省份 单位名称 地址 东经 北纬 海拔高度 米 单位领导 抄录 观测 校对 预审 审核 DB23/T XXXXXXXXX17表C.2观测记录 物候期名称 始期 盛期 红 松 苗 木 物 候 期 红松苗木管理工作记录 红松苗木自然灾害记录 工作项目 起止日期 方法、质量和效果 名称 起止日期 灾害症状 受害程度 DB23/T XXXXXXXXX18表C.3苗圃地、苗木标准地记录和物候分析 苗圃地、苗木标准地记录 物候分析 重要事项记录 DB23/T XXXXXXXXX19参考文献 1 国家气象局.农业气象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