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20.20 B 38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4832018 灵芝袋料栽培技术规程 2018-04-18发布 2018-05-01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24832018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产地环境.1 4 栽培技术.1 5 病虫害防治.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配方.5 DB51/T 2483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定进行编写。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春桥、罗霞、余梦瑶、江南、许晓燕、李芳、贺黎铭、王盼、余东。DB51/T 24832018 1 灵芝袋料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灵芝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灵芝(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熟料袋栽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8-2006 食用菌术语国家标准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 5358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产地环境 3.1 产地选择 灵芝栽培场地环境应符合 NY 5358 的要求。选择环境良好,周围5 km无专业禽畜饲养场及垃圾场、各种污水及其他污染源,3 km范围内无生活垃圾堆放和填埋场、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等,交通比较便利的场地。3.2 生产用水 栽培管理用水均需符合 GB 5749 的要求。3.3 栽培场地要求 出芝场地要求引水喷灌方便,排水良好,通风向阳,运输方便,便于管理。芝棚用水泥柱、钢架等搭建,棚中高4.2 m4.5 m,边高3.5 m4.5 m,棚顶留置活动式通风道,用塑料膜及黑色遮阳网覆盖,可安装微喷灌设施,芝架底层离地不低于20 cm。3.4 场所前处理 栽培场地使用前应清洁整理,清除杂物、杂草等,温室和拱棚要平整土地,以利排灌。清洁整理后应进行灭虫和消毒。4 栽培技术 DB51/T 24832018 2 4.1 栽培季节 灵芝出芝的适宜温度为25 28。通常在大棚设施栽培条件下,菌袋生产季节在2月4月,适宜出芝季节为5月6月。4.2 栽培方式 熟料袋栽,两头袋口出芝。4.3 培养料配方与配制 4.3.1 材料选择 应选择符合 NY 5099 要求的主料、辅料和化学添加剂。培养料以棉籽壳、杂木屑(颗粒度1 cm左右为宜)、玉米芯等农林副产物作为主料,以麸皮、石灰和石膏等作为辅料。栽培基质配方见附录A。4.3.2 培养料的预处理 玉米芯、棉籽壳、杂木屑等原材料用清水预湿处理12 h24 h。4.3.3 配制方法 将麸皮、石膏、石灰等主料与已预湿的原料一同搅匀,使含水量达到70%左右,添加适量石灰调节pH至67,培养料可进行12 h24 h的堆制。4.4 装袋灭菌 4.4.1 菌袋材料与规格 常压或高压聚乙烯塑料袋应符合 GB 9687 要求;高压聚丙烯塑料袋应符合 GB 9688 要求。大小规格为22 cm42 cm0.0025 cm。4.4.2 装袋方法 用装袋机装袋,要求松紧适度、均匀一致,每袋装料2.5 kg左右。袋口套塑料颈环,用薄膜封口,当天装袋,当天灭菌。4.4.3 灭菌 4.4.3.1 常压灭菌 常压灭菌当灶内温度达到70 80 时,打开冷气阀排放冷气,当温度达到95 时,关闭冷气阀,灶内温度升到100 时,开始计时。保持18 h以上。灭菌结束后,再焖12 h,可增强灭菌效果。4.4.3.2 高压灭菌 排尽锅内冷空气后,当压力上升到0.15 MPa时,保持恒压3 h4 h,熄火后待压力表自然回零后,排尽余气,开锅出袋。4.5 接种 4.5.1 接种室(箱)的消毒 DB51/T 24832018 3 先用漂白粉溶液或石灰水彻底清洁接种场所的门窗、地板、天花板、墙壁和工作台,同时紫外灯照射2 h3 h。待灭菌后的料袋冷却至室温,放入接种室(箱),关闭门窗,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粉熏蒸2 h3 h。接种前30 min,再用苯扎溴铵喷雾消毒。4.5.2 品种选择 4.5.2.1 选择原则 选用抗病虫、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4.5.2.2 菌种质量 菌种无杂菌污染,菌丝茁壮、整齐、长势强、菌龄适宜。4.5.3 接种方法 用75%酒精或卫生消毒剂对手、种瓶(袋)外壁及接种工具消毒;用经火焰灭菌后的接种工具去掉菌种表层及上层老化菌种,按无菌操作将栽培种接入料袋,适当压实,迅速封好袋口。用种量为一瓶栽培种(750 ml菌种瓶)接栽培袋8袋10袋,或一袋(22 cm42 cm)栽培种接30袋40袋。可进行抢温接种,料袋表面温度不超过35。4.6 发菌培养 4.6.1 培养室的消毒 彻底打扫室内清洁卫生,关闭门窗,用气雾消毒剂熏蒸,在使用前2 d打开门窗通风换气。4.6.2 培养条件 接种后的菌袋及时运入已消毒的培养室内,菌袋表面温度控制在18 20,培养室应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遮光培养。4.7 出芝管理 4.7.1 排袋 菌丝长满菌袋后,当气温达20 以上时,即可进行排袋出芝管理。排袋方式采用墙式排袋。将长满菌丝的菌袋堆放在层架上,可堆放5层6层。4.7.2 出芝管理 4.7.2.1 开口 菌丝满袋后,除去封口膜,利用两端袋口出芝。4.7.2.2 原基期管理 出芝棚内温度稳定在22 以上,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90%为宜),散射光照射,当原基开始形成时,喷水保湿,逐渐加大通风换气。4.7.2.3 疏芝 原基形成后,选择保留一个优势原基,并将其余原基用消毒后的刀片切除。4.7.2.4 开片期管理 DB51/T 24832018 4 子实体开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90%为宜);出芝温度保持在25 28;棚内光照强度保持在1800 lx2200 lx,加强空气流通,使菇棚内CO2浓度不高于600 ppm。4.8 采收 4.8.1 采收标准 芝片边缘白色生长缘消失,菌盖不再扩展,边缘开始增厚,芝片增重,芝片木质化加重。4.8.2 采收方法 成熟的灵芝应选择晴天采收,用利刀或枝剪从芝柄根部割下或剪断芝柄,留柄蒂0.5 cm1 cm。4.9 转潮管理 灵芝子实体采收后,停止喷水2 d3 d,提高湿度至90%95%,温度仍保持在25 28,在原来的芝柄上继续长出子实体,按照前一阶段方法培养管理,可以采收第二茬灵芝。4.10 菌渣处理 全部采收结束后,菌渣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环境污染。4.11 干燥 将采收的灵芝子实体于40 50 烘干。5 病虫害防治 选用抗病虫优良品种,把好菌种质量关;对培养基进行彻底灭菌;接种室、培养室及出芝棚使用前严格消毒;及时清除废弃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四川地区灵芝栽培过程中常见病虫害为谷蛾类,可使用用黄板、杀虫灯诱杀,必要时使用阿维菌素防治。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出芝期不使用化学农药。DB51/T 24832018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配方 配方一:棉籽壳90%,麸皮8%,石膏1%,石灰1%,含水量65%70%,pH 67;配方二:棉籽壳60%、杂木屑15%、玉米芯15%、麸皮8%,石膏1%,石灰1%,含水量65%70%,pH 67;配方三:棉籽壳45%、杂木屑45%、麸皮8%,石膏1%,石灰1%,含水量65%70%,pH 67;_ DB51/T 2483201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