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01 B 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30002017 林木种质 资源采集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rest tree germplasm resource acquisition 2017-08-18 发布 2017-09-18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30002017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山 东省 林业 厅提 出。本标准 由山 东省 林业 标准 化技术 委员 会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山 东省 林木种 质资 源中 心。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解孝 满、丁 平、王磊、鲁 仪增、刘丹、董 昕、吴府 胜、仝伯强、刘 涛。I DB37/T 30002017 林 木种质 资源采集 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林 木种 质资 源的采 集原 则、采集 准备、种质 材料 采集 及采 集后 处理等 内容。本标准 适用 于山 东省 林木 种质资 源的 采集。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 列 文件 对于 本文 件的 应用 是 必不 可少 的。凡是 注日 期 的引 用文 件,仅所 注日 期 的版 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7908 林 木种 子质 量分级 GB/T 16619 林木 采种 技术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林木种 质 forest tree germplasm 林木在 繁衍 过程 中,从亲 代传递 给子 代的 遗传 物质。3.2 林木种 质资 源 forest tree germplasm resources 林 木 种、种以 下分 类单 位及 各 个具 有不 同遗 传基 础,当 前或 未来 可能 用于 树种 改 良或 营林 生产的林木个体 或群 体的 总称。3.3 林木种 质材 料 forest tree germplasm materials 用来繁 育林 木个 体或 群体 的植物 材料。3.4 份 accession 林 木 种质 资源 的计 量单 位。指 同一 批种 子或 其他 繁殖 材 料,具体 指种 源、家系、单 株(无性 系)等。4 采集原 则 4.1 注重林 木种 质的 遗传 多样 性及育 种价 值,明确 采集 林木种 质材 料的 份数 和数 量,单 采单 收。4.2 采集的 林木 种质 资源 应来 源清楚,不 采集 来源 不明 的种质 材 料。1 DB37/T 30002017 4.3 采集健 壮植 株的 种质 材料,不采 集病 株、劣株、幼 株的种 质材 料。4.4 采集种 实材 料,不抢 采掠 青。4.5 适量采 集林 木种 质材 料,应避免 影响 个体 或群 体生 长。4.6 注意保 护母 树,不伤 毁树 皮、树 干、枝条 和未 成熟 的幼果。4.7 不在疫 区采 集,不采 集带 有检疫 对象 的林 木种 质材 料。4.8 采集全 程应 有可 靠的 安全 防护措 施,保障 人身 安全。5 采集准 备 5.1 确定采 集对 象 采集前,根据 种质 材料 类别及需 求量,并结 合实 地查 看,确定 林木 种质 资源 份的划 分、数量,以及种质材 料的 采集 范 围、地点 和 采集 时间。采 集的 种质 材 料为 种子 的,应及 时查 看 种子 的成 熟程度,掌握种子成 熟特 征和 脱 落特 性。5.2 制定采 集方 案 明确采集 的林 木种 质及 类别、采 集地 点、采集 时间、采集 的份 数及 数量、采 集方法、种质 材料处理方法、包装、临时 贮存、运输、安全、劳动 保护 等。每份 林木 种质 应单 采单 收。5.3 办理手 续 需要采 集列 入国 家保 护树 种名录 的种 质,或进 入自 然保护 区采 集的,应 提前 办理采 集许 可手 续。5.4 物资准 备及 培训 准备采 集工 具、采集 装备 等相关 物资,组 织培 训采 集人员。6 林木种 质材 料采 集 6.1 种质材 料类 别 主要包 括植 株、营 养繁殖 材料(根、茎、枝、叶、芽等)、种 实、花粉 等。6.2 采集 时间 根据采集 的种 质材 料类 别,合理 安排 采集 季节 和具 体采集 时间。采集 种子 应在 种 子充 分成 熟脱落之前。采集 花粉 应在 花粉 成熟 花 瓣展 开之 前。6.3 采集方 法 6.3.1 种实采 集 采集种 实可根 据不 同树 种种 实成熟 的特 性,采用 震落 收集 或树上 采摘的 方法。6.3.2 植株采集 种质材 料为 植株 的,需要 整株采 集。6.3.3 营养繁 殖材 料采 集 2 DB37/T 30002017 6.3.3.1 采集根 时,应 从生 长健 壮的 幼 龄植 株或 壮龄 母株 采集,粗度 一般在 0.4 cm 2.0 cm。采集时应离开 树干 适当 距离 挖半 圆形的 沟掘 取侧 根。6.3.3.2 采集茎 时,应采 集无 病虫 危害、生长 健壮、充 分木 质化的 幼龄 植株 的茎 干。6.3.3.3 采集枝 条时,应 采集 无病虫 危 害、生 长健 壮、发 育充 实、芽体 饱满,12 年生 的 枝条 或新 梢;需要采 集嫩 枝材 料的,应 采集当 年发 育良 好、尚未 木质化 或半 木质 化的 新梢。6.3.3.4 采集叶 片时,应 从生 长健壮 的 母株 采集。大树 采摘向 阳 外缘 叶片,摘树 冠三分 之 一处 的叶 片。6.3.3.5 采取芽 时,应从 优良 母株 生长良 好 的1 年 生营 养枝 上采集,要 求枝 条健 壮、芽体饱 满。6.3.3.6 采取的 营养 繁殖 材料 应立 即采取 临时 保湿 措施,防 止失水。6.3.4 花粉采 集 采用采 摘花 枝直 接收 集或 室内水 培收 集花 粉。选 择处 在 树冠 顶端 或外 围的 花枝,花枝 上的 花朵为花蕾或含 苞待 放状 态。从花 朵中摘 下花 药,在室 内自 然风干1 d 2 d 或 置于 白炽灯 下 烘干,待 花药 开裂后花粉散 出进 行收 集。也可 将新鲜 花粉 直接 从花 药中 取出。6.4 采集标 签 采集的每 份 种质 材料,应 附带采 集标签,采集 标签 的内容 及形式 按附录A执行。采 集标 签 由采 集人在采集 现场 填写,每 份种 质附带 两张 采集 标签,分 别附在 包装 容器 内外。6.5 信息采集 每份种 质材 料都对 应一份 林木种 质资 源采 集记 录表,对采集 种 质材 料的 母株 及 采集地 等 相关 信息进行记录,并 拍摄 母株、种质材 料 及相 关生 境图 像。林 木种质 资源 采集 记录 表的 内容及 形式 按附 录B 执行。林木种 质资 源采 集记 录表 的编号 应同 采集 标签 一致。7 标本采 集 7.1 采集野 生林 木种 质资 源种 质材料 的同 时,应 采集 标本,并 现场 填写 标本 采集 记录,标本 采集 记录的内 容及 形式 见附录 C。7.2 标本采 集按 照常 规的 植物 标本采 集制 作方 法进 行。采 集 的标 本应 附带 挂号 标签,挂号 标签 的内 容及形式 见附 录D。7.3 标 本 应该 包含 一段长 25 cm30 cm 带叶、花 或果 的 枝。同 一地 点在 同一 时间 内采的 同一 种标 本,一 般 要采集 23 份,编 同 一号;不同 地点、时 间采 集的同 种植 物,应分 别编 不同的 号。应对 每份 标本进行编 号,号码 写在 挂号 标签和 标本 采集 记录 上,二者必 须一 致。每份 标本 都应拴 上挂 号标 签。现 场 采集的标 本应 放进 采集 箱(或塑料 袋内)。7.4 标本采 集后 应及 时整 理、压制、整形、换 纸、消毒、装帧,并 根据 需要 进行 鉴定。鉴定 签的 内容及形式 见附 录E。8 林木种质 材料 后处 理 8.1 种实处理 8.1.1 种实调制 其调制 方法,执 行GB/T 16619的规 定。3 DB37/T 30002017 8.1.2 种实保存 调制出 的种实 质量 应达到GB 7908 的要求 后保存。根 据不同 种实的 特性 和保存 时间长 短采取 常温 保存或低 温设 施保 存。8.2 植株处理 春季采 集植 株时 间应 与栽 植时间 相衔 接,及时 栽植,如不 能及 时栽 植,应进 行假植 保存。8.3 营养繁 殖材 料处 理 8.3.1 采集的 营养 繁殖 材料 能立 即用于 繁殖 的,可用 保湿 材料包 裹置 于低 温阴 凉处,也可 采取 砂藏 或土埋临 时保 存,注意 保持 好湿度 控制 防止 水分 过干 或过湿。新 梢宜 现采 剪现 使用。8.3.2 采集的 营养 繁殖 材料 不立 即用于 繁殖 的,应分 类包 装置 于05 低 温环 境中 保 存,也可 采取砂藏或 土埋 短时 保存。适 用于蜡 封的 种质 材料 要及 时蜡封 后包 装保 存。8.3.3 用于组 织培 养的 种质 材料,应及时 清洁 消毒 处理,进行保鲜 及冷 冻保 存。8.4 花粉处 理 8.4.1 经过自 然风 干或 烘干 收集 的花粉 直接 装入 玻璃 管备 用。收 集的 新鲜 花粉 置 于28 的 人工 气候箱 干燥 4 h 8 h。8.4.2 经过处理 的花 粉应 根据 需 要进行 低温 保存 或超 低温 保存。9 技术档 案 9.1 档案内 容 包括各种 表格、数 据、图 片等信 息材 料以 及采 集的 标本。9.2 建档要求 记录准 确、资料 完整、原 件保存、分 类编 码、归 卷 建卡、建立 制度、方 便查阅,并达 到永 久保 存的要求。4 DB37/T 30002017 A A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采集标 签 5 DB37/T 30002017 B B 附 录 B(规范 性附 录)林木种 质资 源采 集记 录表 采集地 点:采集日 期:采集 单位:采集 人:编号:目的树 种:中文 名,科 属 种 俗名:拉丁 名 照片编 号:植物种 类:常绿 针叶 乔木 落叶 针叶 乔木 常 绿阔叶 乔木 落叶 阔叶乔 木 常绿 灌木 落叶灌 木 散生 竹类 丛生 竹类 藤类 其它 用 途:用材 生态 观赏 化工 原料 药用 食用 其他 种质类 型:野生 群体 野 生个体 地方 品种 选 育品种 遗传 材料 古树名 木 其他 引进 品种(树种)来源 种质归 类:国家 濒危 树种(级 级)主要 造林 树种 有开 发利用 潜力 树种 我国 特有 树种 其他树 种(此 项可 多选)采集地 点:县(市)区(镇)乡 村 林场 小地名(或 基地、森 林公 园、植 物园、树 木园 等)采集地 种群 面积(公 顷):种群 数量(株):1-10 11-50 51-100 101-1000 1000 地 形:经度 纬度 海拔 坡 向 坡 位 坡度 人为活 动:频繁 不频繁 土 壤类型:动物活 动情 况:主要 动物 种类 数量 目的树 种分 布方 式:集中 分布 片状 分布 散生 零星 分布 生长周 期:结实 年龄 花期 种 子(果 实)成 熟期 采种 期 病虫害 情况:有(严重 轻度 主要 种类)无 保存价 值:6 DB37/T 30002017 C C 附 录 C(资料 性附 录)标本采 集记 录 采集 号:采集 日期:年 月 日 采集人:产 地:海拔:米 生 境:山顶 山坡 山沟 村野 滩地 盐碱地 涝洼地 浅水 生活 型:年龄 常绿 落叶 乔木 灌木 藤本 草本 高度 米 胸(基)径 厘米 冠幅:EW 米 SN 米 形 态:皮(根)枝(茎)芽 叶 花 果实(种子)附 录:科 名:中名(土名):学 名:NO():7 DB37/T 30002017 D D 附 录 D(资料 性附 录)挂号标 签 挂号标 签 采 集 号 采集时间 采 集 人 采集地点 8 DB37/T 30002017 E E 附 录 E(资料 性附 录)鉴定标 签 鉴定标 签 采 集 号 中 名 学 名 科 名 采集地点 采 集 人 采集时间 鉴 定 人 鉴定时间 _ 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