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DB42/T XXXX 2017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1392 2018 红叶石楠 容器苗培 育 技术规 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container seedlings of Phoytiniafraseri(报批稿)2018-09-04 发布 2018-11-24 实施 湖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ICS 65.020.01 B 05 备案号:DB42/T 1392 2018 I 目 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与 定义.1 4 育 苗地 选择 与设 施要 求.1 5 扦 插苗 生产.2 6 移 植苗 生产.3 7 苗 木包 装、运输.5 8 档 案管 理.5 附录A(规 范性 附录)红 叶石楠 苗木 主要 病虫 害及 防治方 法.6 DB42/T 1392 2018 II DB42/T 1392 2018 III 前 言 本标准 按 照GB/T 1.1 2009 标 准化工 作导 则 第1 部分:标准 的结 构和 编写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湖 北生态 工 程职 业技术 学院 提出。本标准 由湖 北省 林业 厅归 口管理。本标准 起草 单位:湖 北生 态工程 职业 技术 学院、武 汉禾协 种业 有限 公司、国 营荆门 市彭 场 林 场。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王 丽 珍、毛燕、侯梅、周忠诚、胡艳丽、涂俊 杰、唐 志强、祝 剑峰、姚敏 敏、张吉和、夏 庭君、赵 玉清、王祖 才、吴艳 明。DB42/T 1392 2018 IV DB42/T 1392 2018 1 红 叶石楠 育苗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 了红 叶石 楠(Phoyiniafraseri)的育 苗地 选 择与 设 施要 求、扦 插 苗生 产、移植 苗生 产、苗木 包装 与运输 及档 案管 理。本标准 适用 于湖 北省 范围 内红叶 石楠 嫩枝 扦插 及园 林应用 分类 苗木 的培 育。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时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注日 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 部分。凡 是不 注日 期的引 用文 件,其最 新版 本(包 括所 有的 修改 单)适用于 本 部 分。GB/T 6001 育 苗技 术规 程 LY/T 10000 容 器育 苗技 术 LY/T 2294 红 叶石 楠扦 插 育苗技 术规 程 3 术 语与 定义 下列术 语与 定义 适用 于本 标准。3.1 红叶 石楠 Photiniafraseri 蔷 薇科 石楠 属的 常绿 灌木 或小乔 木,是光 叶石 楠(Photinia grabra)与 石楠(Photinia serratifolia)的杂交种。3.2 柱状 苗 columnar seedling 将红叶 石楠 培育 自然 树冠 呈圆柱 型的 苗木 类型。3.3 高干 苗 arborescent seedling 将红叶 石楠 培育 成干 高 1m 以上,自然 树冠 呈小 乔木 状的苗 木类 型。3.4 球状 苗 spherical seedling 将红叶 石楠 培育 自然 树冠 呈 球型 的苗 木类 型。4 育 苗地 选择 与设 施要 求 4.1 育苗 地选 择 选择通 风向 阳、排灌 方便、无污 染源、地 势平 坦、交通便 利、水电 供应 有保 障的地 块做圃地。DB42/T 1392 2018 2 4.2 育苗 设施 宜采用 温室、大棚、小 拱棚 等设施,上面 覆盖 遮阳 网、薄膜。排水 及 灌溉 应符 合 GB/T 6001的 要求。5 扦 插苗 生产 5.1 采穗 圃建 立与 经营 5.1.1 品系 选择 选用优 树或 优良 无性 系作 材料,建 立采 穗圃、生 产 供无性 繁殖 用的 种穗 条。采穗圃 的品种、系 号要 明确,并 绘制 品系排 列图。5.1.2 采 穗圃 营建 细致整 地,施足 基肥。及 时做好 中耕、除 草、追 肥、排灌、除蘖 定干 和病 虫 害防治。采穗后,进行 施肥 和复 壮,连续采穗 5 年后 圃母 树退 化或病 虫害 严重 时要 更新 重建。采用灌 丛式 栽植,株 行 距50 cm 50 cm 或 100 cm 100 cm。5.2 作床 苗床 宽1.2 m,高25 cm;床面平 整后铺 5 cm 10 cm 沙;步道 宽30 cm、深15 cm。5.3 容器 与基 质配 制、消 毒、装 填 5.3.1 容 器选 用 8 cm10 cm 塑料 营 养钵 或 72 穴盘。5.3.2 基 质配 制 选用泥 炭、珍 珠 岩、园土 混合物,按体积 1:1:1 比例配 制或 使用 圃地 上层 土,加少 量钙镁 磷 肥。5.3.3 容 器摆 放 将装好 基质 的容 器依 次 紧 密摆放 在苗 床上,四周 用 土围实。5.4 扦插 5.4.1 扦 插时 间 红叶石 楠扦 插时 间为 春 季4 月中 旬 5 月 中旬,秋 季 9 月 11 月 前为 最佳 扦 插期。5.4.2 插 穗制 作与 处理 干旱季 节,采穗 前1 d2 d,对 采穗 圃灌 透 水1 次。晴天应 在上 午 10 时 前,高 温季节 应在 早 晨 8 时 前采 集穗条,穗 条采 集后 及时 保鲜运 送置于阴 凉环 境。选取生 长发 育良 好的 半木 质化的 枝条 制作 插穗。插 穗长 5 cm 8 cm,留 12 片叶,切口平整 光滑。5.4.3 插 穗的 处理 将 插穗 下切 口置 于配 好的 生根剂 溶液 中 3 s 5 s;生根剂(用 奈乙 酸、吲哚 丁酸、ABT等)可 根据 使用 说明 进行 配置,随配 随用。DB42/T 1392 2018 3 5.4.4 插 前处 理 扦插 前24h,将 容器 中基 质浇 水、消毒。5.4.5 扦插 插穗从 生根 剂中 取出 后立 即插入 营养 钵基 质中。扦 插深度 为 3 cm 5 cm。5.4.6 插 后管 理 扦插后 立即 浇透 定根 水。用竹片 或 4 不 锈钢 丝间 距 1 m 撑拱,拱 顶离 床 面50 cm,用4 丝塑 料薄 膜覆 盖并密 封。5.5 日常 管理 5.5.1 水 肥管 理 扦插后 的 前40 d,保持 棚 内的相 对湿 度 在 90%以 上,棚内 温 度 15 38。扦插 40 d 后,进行 补水、除草、施叶 面肥,作 业完 成后及 时盖 膜。5.5.2 病 虫害 防治 扦插后,用75%百菌 清 800 倍液 喷雾 一遍 杀菌 剂,结合叶 面施 肥喷 施广 谱性 杀菌剂。5.5.3 炼苗 扦插 后35 d45 d,当 穗 条 90%发根 且70%以 上发 叶后,去除 苗床 拱棚 的薄 膜(高 温天气应 向后 推迟 揭膜),间 隔 15 d-20 d 后 去除 大棚 的遮阳 网,逐步 炼苗。5.5.4 断根 炼苗 后50 d,移钵 断根 一 次;移 钵后 浇透 水。5.6 扦插 苗出 圃 苗高 15 cm 以上,直 径 0.2 cm,生长 健壮,根 系完 整,茎 干和 叶片 无明 显病 虫害斑。6 移 植苗 生产 6.1 容器 选配 容器选 配宜 按照 以下 要求 进行:a)培 育地 被苗 选用12cm 12cm 营 养钵;。b)培 育矮 篱苗 选用26cm 21cm 营 养钵 或硬 质容 器;c)培 育球 状苗 选用30cm 30cm、40cm 40cm 及 以 上美植 袋或 硬质 容器;d)培 育柱 状苗 选用40cm 40cm、50cm 50cm 及 以 上美植 袋或 片状 控根 容器;e)培育 高干 苗 选用60cm 60cm 及 以上 美植 袋或 片 状控根 容器。6.3 基质 基质配 置与 消毒 见5.3.2。喷灌设 施良 好的 苗圃,基 质 配比为 珍珠 岩40%+泥炭 4%+园土 20%。6.4 移植 6.4.1 容 器摆 放 地被苗 摆放 间距 为 15 cm 15 cm、矮篱 苗为30 cm30 cm、球状 苗、柱状 苗、高干 苗DB42/T 1392 2018 4 根据冠 幅逐 步扩 大间 距,以相邻 苗木 冠幅 之间 的距 离不小 于 30 cm 为宜。容器摆 放要 整齐 端正。6.4.2 苗 木栽 植 种植前 充分 湿润 基质。将苗木 置于 容器 中央,用 基质分 层压 实,新梢 直立 朝上,浇定 根水;当 天到 场的种 苗应天种植。6.5 移植 苗管 理 6.5.1 水 分管 理 不干不 浇,浇则 浇透。6.5.2 扶苗 移植后 半月 内,定期 检查,扶正 歪斜 的种 苗,压实 苗木基 部基 质。6.5.3 养 分管 理 种植后 隔15 d20 d 施肥 一次,氮、磷、钾比 例为 2:1:2 的水 溶性 肥料,浓 度为 2%。配制液 肥应 充分 溶解,使 用时经 常搅 拌溶 液。6.5.4 除草 及时拔 除容 器内 杂草,控 制苗床 容器 间杂 草。6.6 苗木 分类 及管 理 6.6.1 地 被苗 扦插苗 种植 后高 生长 至 15cm 左 右截 顶,促分 枝,根 据侧枝 生长 进行 修剪,侧 枝控制 在20cm 以内。6.6.2 矮 篱苗 种植后 高生 长 至50cm 左 右 截顶,促分 枝,根据 侧枝 生长进 行修 剪,侧枝 控制 在 50cm以内。6.6.3 球 状苗 以低球 状苗 为培 育目 标的,种植 后高 生长 至80cm 左 右截顶,促 分枝,根 据生 长情况 按球状成 品趋 势调 整冠 幅,通过牵 引和 截梢 控制 空洞。以 高球 状苗 为培育 目标 的,必要 时设 置支架促 高生 长,保证 冠下 高 50 cm,高生 长至1 米 左 右进行 截顶,其 余同 低球 状苗修 剪。6.6.4 柱 状苗 根据圆 柱造 型的 高度 进行 主干摘 心截 顶,根据 生长 情况控 制长 侧枝,按 柱状 成品从 上到下将枝 叶进 行修 剪,调整 柱形,树冠 紧密。6.6.5 高干 苗 设置支 架促 高生 长,逐步 修去 1 米以 下侧 枝,控制 徒长侧 枝,树冠 自然 生长,呈小 乔木状。6.7 主要 病虫 害防 治 6.7.1 防 治原 则 在病虫 害的 防治 过程 中,要贯彻“预 防为 主,综合 治理”的方 针和“除 早、除 小、除 了”的防治 原则。6.7.2 病 虫害 种 类 红叶石 楠容 器苗 病害 主要 有 灰霉病、炭疽 病、叶斑 病等。虫害 主要 有蚜 虫、红蜘蛛、刺DB42/T 1392 2018 5 蛾、介 壳虫 等。6.7.3 防治 方法 对可能 发生 的病 虫害,要 通过预 测、预报 和加 强育 苗技术,做 好预 防;对已 发生的 病虫害,要 及时 采用 化学、生 物、物 理及 机械 等综 合防 治措施 准确、安 全、有效 地进行 控制。主要病 虫害 及防 治方 法,见附 录A。6.8 移植 苗出 圃 6.8.1 移 植苗 质量 移植苗 质量 具体 见 表 1。表 1 移植 苗质 量要 求 苗木类 型 I 级 II 级 型质指 标 地被苗 苗高35 cm,一级分枝3个 以上。苗高30 cm,一 级分枝1-2 个。植株健 壮,枝 干叶 片无 明显病斑。矮篱苗 苗高50 cm 60 cm,冠幅 40 cm。苗高40 cm 50 cm,冠幅30 cm 40 cm。冠型匀 称。球状苗 低球 苗高100 cm,冠幅100 cm。苗高80 cm 100 cm,冠幅80 cm 100 cm 球冠匀 称、密 集,最大 与最小冠径 差不 超过10cm,球面上存在 的空 洞直 径10 cm,且 大于5cm 的不 超过3个。高球:冠下高50cm 苗高150 cm,冠幅100 cm。苗高120 cm 150 cm,冠幅80 cm 100 cm 柱状苗 苗高150 cm,柱径60 cm。苗高150cm,柱 径40 cm50 cm。柱形匀 称、密 集,空洞 直径15cm,且 大于5cm 的不 超过5个。高干苗 苗高250 cm,冠幅150 cm,地 径8 cm。苗高200cm 250 cm,冠幅100 cm 150 cm,地径6cm 8cm。树冠饱 满自 然,空 洞直 径15cm,且 大于5cm 的不 超过8 个。6.8.2 起苗 出圃 前1d-3d 浇 透水,带 容器出 圃。7 苗 木包 装 与 运输 移植苗 带容 器直 接堆 叠在 车厢中 运输,挂 上标 签,标签包 括苗 木品 种、等级、产地、育苗时间、出 苗时 间。长途 运输,使用 篷布 遮盖 进行 保湿。8 档 案管 理 建立扦 插苗 和移 植苗 育苗 档案,档案 内容 包括 苗木 生产情 况、穗条 来源、处 理方法、育苗技术、苗 期管 理、用工 量及生 产资 料消 耗、病虫 害防治 情况 等。DB42/T 1392 2018 6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红叶石 楠 苗 木主 要病 虫害 及防治 方法 表 A.1 给出 了 红 叶石 楠 苗 木的主 要病 虫害 种类 及其 防治的 方法。表 A.1 红叶 石楠 苗木 主要 病虫害 种类 及防 治 序号 名称 危害特点 防治方法 1 炭疽病 初期叶片上产生近圆形紫褐色病斑,并在其上生有黑色小点;发病后期,从小黑点上溢出桃红色粘状物,造成叶片枯萎、早落。苗木扦插结束后需时刻注意插床的湿度和温度,保持良好的通风,注意摘除受害严重的病叶。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至10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80%代森锰 锌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7d10d 喷洒一次,多 种药剂交替使用。2 灰霉病 初期为水渍状小点,随后扩展成灰褐色不规则轮状的大斑点,病情严重时整个染病部位布满 灰色霉层,直至腐烂死亡。管理中 应注意园区低洼处排除积水,降低温度,及时清理枯枝落叶;梅雨季节前用 50%多菌灵 800 倍液喷雾预防,发病期则用 50%代森锰锌 800 倍液或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喷雾防治。3 叶斑病 多发生新叶 和茎,初生黄绿色或浅褐色小点,后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的红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引起叶片脱落。冬春季 节集中清除园内枯枝落叶,深度消除越冬病源,3 月份和6 月初每1015 天喷洒 1 次 1 等量式波尔多液预防病菌,发病时可用 50多菌灵300400 倍液 或 50 甲基托 布津 300 400 倍液防治。4 红蜘蛛 危害多种花灌木,一年发生多代,摄食植物的叶片叶液,使叶片失绿。5月中旬至6 月中旬为红蜘蛛盛 发高峰期,是全年虫量最多、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时期,重点防治。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 倍液1500 倍液,或 10%浏阳霉素乳油 1000 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乳油 1500 倍液,或 3.2%金 甲维 盐微乳剂 5000倍液,或 5%噻螨酮乳油 2000 倍液,或 15%哒螨灵乳油 2000 倍液,或 73%炔 螨特乳油 2500 倍液,或10%四螨嗪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喷杀,整株喷药均匀。5 蚜虫 以成蚜或若蚜群集于红叶石楠幼芽、嫩茎或嫩叶上,用针状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为害,受害部位呈现斑点或卷叶萎缩。严重时嫩枝布满虫体,影响枝条生长,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死亡,直接影响红叶石楠的生长和观赏性。加强管理措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剪掉树干上初发期虫害严重的萌生枝,消灭初发生尚未扩散的蚜虫;在春季气温回升时,用 40%乐果乳油1500 倍液喷杀孵化卵;在 3 月10 月蚜虫高发季节,用 2.5%溴氰菊酯 2500 倍液或 蚜虱净 2000 倍液等药剂,每隔 7 天喷雾一次,防止成虫危害成灾。DB42/T 1392 2018 7 表 A.1 红叶 石楠 苗木 主要 病虫害 种类 及防 治(续)序号 名称 危害特点 防治方法 6 刺蛾 以植物为食,在卵圆形的茧中化蛹,茧附着在叶间,幼 虫于 7-9 月 发生危害。红叶石楠刺蛾病害 发生时,一般肉眼可见植株上有 虫茧。若茧量少可酌情摘除,掌握在三龄前的幼虫及时喷药,可用 90%敌百虫乳油2000 倍液,或 1.8%阿维菌素乳油 2000 倍液3000 倍液,或1%甲维盐乳油 3000 倍液,或 用 40%毒死蜱 乳油 1500 倍液,或0.3%印楝素乳 油 600 倍液喷杀 幼虫。7 介壳虫 介壳虫体态小形,表面覆盖介壳,一般在植株上固定不动,主要危害红叶石楠的顶芽和枝梢,取食汁液,致使受害植株树势衰弱,芽梢枯萎,皮层组织硬化、卷曲翘裂。在春季萌芽前喷施 1015 柴油乳剂预防,若幼虫已孵出,则可用乐果乳剂 200 倍液、20 害扑威200500 倍液喷洒 或 800 1000 倍液喷雾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