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150 B 52 DB3305 浙江省湖州市地方标准 DB3305/T 122 2019 红螯螯虾 稻田综合 种养技术 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grated farming of red claw crayfish and rice 2019-11-20 发布 2019-12-01 实施 湖 州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3305/T 122 2019 1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湖 州市 农业 农村 局提出。本标准 由湖 州市 农业 标准 化技术 委员 会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湖州 市 水产技 术推 广站、浙江 省 淡水水 产研 究所、湖州 市 南浔区 农业 技术 推广 服务中心、湖 州市 吴兴 区农 业技术 推广 中心、安 吉县 农业农 村局。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胡大 雁、郭 建林、顾 志敏、王 曙、沈 斌乾、原 居林、娄 剑锋、杨丽 丽、丁 兰、公翠萍、赵 颖、陆文 渊。DB3305/T 122 2019 1 红 螯螯虾 稻田综合 种养技 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红 螯螯 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稻田综 合种 养的 术语 和定 义、环 境条件、田 间工程、养殖、水 稻 种 植、日常管 理等 内容。本标准 适用 于红 螯螯 虾稻 田综合 种养 生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 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11607 渔业 水质 标准 GB 13078 饲料 卫生 标准 NY/T 2798.13 无公 害农 产品 生 产 质量 安全 控制 技术规 范 第13 部分:养 殖 水产品 NY 5051 无公 害 食品 淡 水 养殖用 水水 质 NY 5071 无 公害 食品 渔 用 药物使 用准 则 NY/T 5117 无公 害食 品 水 稻生产 技术 规程 SC/T 1009 稻 田养 鱼技 术 规范 SC/T 9101 淡 水池 塘养 殖 水排放 要求 DB33/T 722 水产 养殖 微生 物制剂 使用 技术 规范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红螯螯 虾稻 田综 合种 养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and raising in paddy field 在稻田 内实 施 工 程化 改造 后,进 行稻 鱼虾 共作,实 现水稻 稳产、水 产新 增、经济效 益提 升、农 药 化肥使用 量减 少的 一种 稻渔 生产方 式。3.2 沟坑 ravine 用 于虾 养殖,供 其活 动、暂养、栖息、捕 捞等 用途 而在稻 田中 开挖 的沟 道。3.3 沟坑占 比 gully occupation ratio DB3305/T 122 2019 1 沟坑占 稻田 总面 积的 比例。4 环境条 件 4.1 产地环 境 应符合NY/T 2798.13 的规 定。4.2 土质 自然结 构含 沙比 例 20%,保水 性能 好 的 壤土 和粘 土 为宜。4.3 水源和 养殖 水质 水源 应 符合GB 11607 的规 定,养 殖水 质 应 符合NY 5051 的规 定。4.4 面积 单个田 块面 积 以13333 m233350 m2为宜。5 田间工 程 5.1 虾沟 5.1.1 沿田块 四周 开挖 环形 虾沟,沟坑 占比 10%。5.1.2 虾沟上 沿 宽4 m6.5 m,底部 宽1 m 2 m,沟底 与 田埂高 度 1.5 m 2 m,沟 底与田 平面 高 度 1 m1.5 m,沟坡 度约 为1:1 1.5。田间 工程 剖面 详 见图 1。5.1.3 稻田四 周可 设置 高 15 cm 25 cm,宽20 cm 25 cm 的田 坎。5.1.4 为操作 方便,环 形沟 边坡 中间可 设二 级台 级,必要 时 可 在沟 上方 搭建 遮 荫 设施。5.1.5 沟形以“回”字 型沟 为宜,若田 块面 积33350 m2,可增 设中 间沟,挖 成“田”字 型。田间工程平面 详见 图2。图1 田间工 程剖 面 示 意图 DB3305/T 122 2019 1 图2 田间工 程平 面示 意图 5.2 防逃设 施 田埂外 侧离 虾沟1 m 1.5 m 处设置 防逃 板,其材 料宜 选择钙 塑板、塑 料板、红 铝浪板 等;防逃 板 高出地面50 cm、深入 土中20 cm30 cm,转 角处 围成 弧形,外围 宜加 设高 约2m 的聚乙 烯网 片。进水 口加装0.180 mm 的长 形网 袋,排水口 应加 装防 逃网 罩;堤埂坚 固无 漏洞。5.3 进排水 系统 每个区 域设 置一 套统 一的 进排水 系统,每 个田 块保 证进排 水分 离。地势 高处 设进水 口,进水 管 渠 设在埂面 上,管道 或水 渠出 水端设 置阀 门,控制 水量;地势 低处 设排 水口,在 虾沟的 底部 埋设,并 有水位保持 和防 洪装 置。5.4 其他设 施 每个田 块建12 个机 械进 出的通 道,下埋 涵管。配 套 增氧设 施,每667 m2虾沟 配置功 率为0.3 kW0.4 kW 的水 车式 增氧 机,或 配置 功率 为0.1 kW 0.2 kW 的 底增 氧设 施。6 养殖 6.1 放养前 准备 6.1.1 沟坑消 毒 放苗前1个月,每667 m2沟 坑用100 kg 150 kg 的生 石灰化 浆后 全沟 泼洒。或 放苗10d 前,每667 m2用漂白 粉10 kg 15 kg 或25kg 35kg 茶粕 全沟 泼洒。6.1.2 水草(菜)栽培 6.1.2.1 3 月中 上旬 在沟 坑底 部种 植伊乐 藻、轮 叶黑 藻、菹 草 等 1 种 2 种沉 水植 物。种 植面积 占虾 沟面积 的6%10%。DB3305/T 122 2019 1 6.1.2.2 5 月份 在水 面种 植空 心菜、水花 生等 浮水 植物。种 植面积 虾沟 面积 的 10%20%。6.1.3 加水与 培水 放养前7d,视水草生长 情况加 注 水深至50 cm70 cm,并每667 m2沟坑水面 用2 kg 3 kg 氨基酸肥泼洒。6.2 苗种放 养 6.2.1 质量要 求 应选择 体表 光滑、附 肢齐 全、无 损伤、无病 害、体 格健壮、活 动能 力强 的虾 苗进行 放养。外 购苗 种应检疫 合格。6.2.2 试水 放养前1d,在 沟内 放置一 小网箱,投放 虾苗50 尾100 尾,观察24 h,检查是 否有非 正常死 亡以 判断水体 是否 适宜 放养。6.2.3 虾体消 毒 采用10 mg/L 高锰酸钾或0.5mg/L 聚维酮碘浸浴10min 15min 对虾体 表进 行消 毒。6.2.4 放养时 间 宜在每年4 月6 月晴 天上 午放苗,避 免阳 光直 射。6.2.5 放养规 格及 密度 每667 m2沟坑 放养 体长0.8 cm 1.0 cm 的虾苗4000 尾 6000 尾,或2cm3 cm 的 虾苗25003000 尾。7 水稻种 植 7.1 品种 应选 择 抗逆 性强、抗倒 伏、抗病 的 晚 稻品种。7.2 移栽 在5月 下旬 到6月 中旬,可 采用机 插或 人工 移栽 方式 进行,操作 按NY/T 5117 规定的 执行。每667 m2插12000 丛 14000 丛,每 丛3本 4本。8 日常管 理 8.1 水稻日 常管 理 水稻日 常管 理应 按NY/T 5117 的规 定。8.2 养殖水 质管 理 放苗后 逐步 提高 沟内 水位 至1 m 以上,在养 殖中 后期 及高温 季节 保持 沟内 水深1.2 m 1.5 m。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透明 度30 cm 50 cm,6 月10 月,每日 定时 开启 增氧设 施。视水 质情 况可DB3305/T 122 2019 1 通过换 水或 按DB33/T 722 的规定 使用 微生 物制 剂调 节。8.3 投饲管 理 8.3.1 饲料要 求 选择虾类 配合饲料。养殖前期粗蛋白含量38%40%,中后期35%38%,配合 饲料的卫生和安全质量应符 合GB 13078 要 求。8.3.2 投饲方 法 每日投 喂两 次,分 别为5:00 7:00和17:00 19:00;投 喂时投 饲量 按早 上20%30%,傍晚70%80%的比例,沿 田埂 均匀 泼洒 于二级 台阶 和水 下 斜 坡处。日投 饲量 为虾 体总 重的1%3%,根 据水 质、水温、天 气及摄 食情 况及时 调整,具体量 应以1.5 h 吃 完为宜。根据 虾生 长情况 适时调 整饲料 颗粒 大小 与投饲量。8.4 巡田检 查 每日早 晚 巡 田检 查,观测 记录水 质、水位、虾 摄食 和生长 等情 况。8.5 施基肥 稻田施 肥应 按照SC/T 1009 的规定。8.6 病虫害 防治 8.6.1 水稻 8.6.1.1 以性诱 剂、杀虫 灯等 生态 防控措 施为 主,在第 三、四、五 代稻 飞虱 高峰 前7d 10d,适 当灌深水,保持 水 位7d 10 d,消除 稻飞 虱产 卵环 境。8.6.1.2 病害发 生时,按 SC/T 1009 的要 求执 行。8.6.1.3 禁用菊 酯类、有 机磷 等农 药和除 草剂。8.6.2 红螯螯 虾 8.6.2.1 以预防 为主,治 疗为 辅,养殖期 间,每月 使用 生石 灰 15 mg/L 25 mg/L 化 浆 全沟泼 洒1 2次。8.6.2.2 养殖期 间发 生虾 病,应确 切诊断、尽 可能 采取 隔离 措施、对症 用药,药 物使 用按NY 5071 的规定执 行。常见 病 害 及治疗 方法 见 表1。表1 红螯螯 虾 常 见病 害的 防治 方法 病 名 流行情况 主要症状 防治方法 切头虫病 切头虫全年均可与此虾共生,尤其是虾体质下降时,虾体上的虫体大量附着。此虫是红螯螯 虾的一种体外共生生物,数量少时不影响虾生长,但大量共生会影响虾体外观和呼吸,易造成 红螯螯 虾缺氧死亡。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切头虫病,建议调控水质和底质,并加强日常管理,增强虾体体质,做好预防工作。纤毛虫病 主要在水温下降的秋季发病。体表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虾体全身发黑,活力减弱,易导致脱壳不遂,缺氧死亡。用硫酸锌三氯异氰脲酸粉全池泼洒,每次用量按本品计:0.3 DB3305/T 122 2019 1 mg/L,一天一次,重症时,隔天再用一次。休药期:500度日。柠檬酸杆菌病 全年可发生,尤其在暴雨、水质等环境因子变化较大后易发生。此病导致澳洲淡水龙虾行动缓慢,反应迟钝,附肢易掉落。通过改善养殖环境(水质等)对此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2、聚维酮碘全池泼洒,一次量每1m3水体4.5 mg 7.5mg(以有效碘计),隔日一次,连用2 3 次。休药期:500度日。细菌性烂鳃病 水温1830 容易暴发。虾行动缓慢,全身发黑;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严重发黑。全池泼洒亚硫酸氢钠甲奈醌1 ug/L 2 ug/L。2 h 后,全池泼洒3 mg/L 5 mg/L 大黄液或五倍子药 液,连用2 d 3 d。休药期:0。8.6.3 敌害防 除 根据需 要架 设防 鸟网,发 现蛇、鼠等 敌害 生物 及时 驱除。8.7 收获 8.7.1 稻田收 割 水稻收 割前7 d,将 稻田 排 干至干 涸状 态。收割 时采 用机械 或人 工收 割。8.7.2 虾的抓 捕 一般在9 月下 旬或11 月中 旬 集中抓 捕,可 根据 市场需 求用地 笼适时 诱捕,抓大 留小,最后放 干池 水进行人 工抓 捕。8.8 尾水排 放 养殖尾 水排 放应 符合SC/T 9101 的 规定。8.9 记录 做好日 常生 产 用 药和 销售 记录并 保存 二年 以上。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