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05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6902018 旱作甘蓝型春油菜机械化覆膜穴播栽培 技术规范 2018-09-25发布 2018-12-01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690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胥婷婷、张荣、张洋、王发忠、韩元邦、曹录山、甘沛英。DB63/T 16902018 1 旱作甘蓝型春油菜机械化覆膜穴播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旱作甘蓝型春油菜机械化覆膜穴播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残膜回收等技术措施。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年降水量300 mm500 mm,海拔高度2000 m3000 m,种植甘蓝型春油菜的旱作农业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DB63/T 943 甘蓝型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旱作农业 dryland farming 指在无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地区主要利用自然降水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也称雨养农业。3.2 覆膜穴播 film hill-drop drilling 在地表覆盖地膜并在地膜上打孔穴播。3.3 覆膜穴播机械 film hill-drop drilling mechanical 可以一次性完成覆膜、膜上打孔播种、膜孔覆土等工序的机械。4 播前准备 4.1 选地和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适宜机械耕作的地块。前茬作物为小麦、马铃薯和蚕豆等,忌连作。播前清除根茬和杂草,整平耙细。DB63/T 16902018 2 4.2 施基肥 播前施商品有机肥1200 kg/hm21500 kg/hm2,施化肥纯氮108 kg/hm2120 kg/hm2、五氧化二磷95 kg/hm2105 kg/hm2、氧化钾34 kg/hm238 kg/hm2;或施春油菜专用配方肥675 kg/hm2750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6:14:5)。4.3 品种选择及拌种 按照不同生态区域选择适宜优良品种。海拔2000 m2750 m地区选择生育期约130天左右的中晚熟品种,海拔2750 m2900 m选择生育期约120天左右的早熟品种,海拔2900 m3000 m选择生育期约110天左右的特早熟品种。播种前使用药剂拌种。4.4 覆盖地膜的选择 选用展铺性好的黑色聚乙烯塑料地膜,每幅地膜宽度120 cm,厚度0.010 mm。聚乙烯塑料地膜应符合GB 13735的规定。4.5 覆膜穴播机的选择 春油菜覆膜穴播机一次性完成镇压、平整、覆膜、膜上打孔播种、膜孔覆土等作业工序。行距、穴距和播量按照播种要求调试后使用。春油菜覆膜穴播机主要技术参数:行距20 cm50 cm;播种4行;4个普通排种器。5 覆膜穴播 5.1 播期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 3,5 cm地温12 以上适宜播种,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5.2 播量 播种量6.0 kg/hm27.5 kg/hm2。5.3 覆膜穴播要求 5.3.1 播种行 每幅地膜播种4 行,等行距播种或者宽窄行播种。5.3.2 播种行距 等行距30 cm,窄行20 cm,宽行40 cm。5.3.3 穴播 穴距10 cm15 cm,特早熟和早熟品种穴粒数5 粒8粒,中晚熟品种穴粒数3 粒4粒,播深3 cm4 cm。5.3.4 覆膜 地膜覆盖平整,紧贴地面,膜边覆土3 cm5 cm,膜与膜间距40 cm。6 田间管理 6.1 放苗 DB63/T 16902018 3 机械覆膜穴播后,8天10天春油菜开始出苗,苗出齐时,及时放苗。6.2 间苗及定苗 春油菜幼苗真叶展开,长到2片3片真叶时,及时间苗定苗。特早熟和早熟品种保证每穴3株4株,保苗密度每公顷45万株每公顷60万株;中晚熟品种保证每穴1株每穴2株,保苗密度每公顷28万株每公顷30万株。6.3 追肥 春油菜蕾苔期至花期叶面追肥,喷施次数1次2次,间隔25天左右。每次每公顷使用磷酸二氢钾2.25 kg,水溶性硼肥(含硼量10%)0.38 kg,兑水75 kg进行喷施。6.4 病虫害防治 春油菜病害多为菌核病,苗期主要有黄条跳甲和油菜茎象甲,抽薹期至盛花期主要有露尾甲和小菜蛾,角果期主要有茴香薄翅野螟等害虫。防治方法见DB63/T 943。6.5 杂草防治 春油菜生长期及时除去杂草。7 收获 春油菜95%角果成熟后机械收获。8 残膜回收 春油菜收获后,及时回收地膜。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