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田园建设指南DB3311/T 141─2020 .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花园田园建设指南DB3311/T 141─2020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花园田园建设指南DB3311/T 141─2020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花园田园建设指南DB3311/T 141─2020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花园田园建设指南DB3311/T 141─2020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花园田园建设指南DB3311/T 141─2020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 DB3311 浙江省丽水市 地 方 标 准 DB3311/T 1412020 花园田园 建设指南 2020-05-13 发布 2020-06-13 实施 丽 水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ICS 13.020.10 P 50 DB3311/T 141 2020 I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总则.1 4.1 绿色 发展.1 4.2 产业 融合.2 4.3 多方 参与.2 4.4 特色 提取.2 5 生 态保 护.2 5.1 基础 保护.2 5.2 技术 保护.2 6 农 业发 展.2 6.1 作物 选择.2 6.2 安全 生产.2 6.3 智慧 技术.2 6.4 产业 服务.3 7 视 觉体 验.3 7.1 整体 洁化.3 7.2 景观 打造.3 8 休 闲体 验.3 8.1 旅游 设施.3 8.2 活动 开展.3 9 品 牌建 设.3 9.1 农产 品.4 9.2 旅游 产品.4 10 共 建共 享.4 10.1 城乡 共建.4 10.2 利益 共享.4 11 长 效管 理.4 附录A(资 料性 附录)九大农 业主 导产 业类 别 与 发展内 容.5 DB3311/T 141 2020 II 附录B(资 料性 附录)不同类 型田园 的 建设 要点.6 附录C(资 料性 附录)常见 趋 避植 物和 诱集 植物.8 附录D(资 料性 附录)主要 农 事体 验活 动的 类别 与内容.9 附录E(资 料性 附录)区域性 地方 特色 乡村 人文 体验活 动.10 参考文 献.11 DB3311/T 141 2020 III 前 言 本标准 依据 GB/T 1.1-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丽 水市 农业 农村 局提出 并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丽 水市 农业农 村局、杭 州值 觉乡 旅文化 创意 有限 公司。本标准 起草 人:黄力 量、郑建强、沈 元东、王 永伟、孙苗、林 军明、项 宗余、叶樟 枫、叶国 军、叶昴成、胡立 新、巴芳、徐 丹华、朱小 辉。本标准 属 首 次发 布。DB3311/T 141 2020 IV 引 言 为 贯彻 中央 推 进 生态 文明 和美丽 中国 建设 重大 战略,全面 推动 浙江 大花 园建 设,在 总结 提炼 丽水特色经验 的基 础上,鼓 励各 县(市、区)在 更高 层次 上 开展 美丽 田园 建设,着 力打造 一批 升级 版 美 丽 田 园花 园田 园,特编制 本 标准。本标准 中,标注 的 为否 决 性指标,参 选田 园有 其中 一 项指标 符合 否决 情形,不 应 认定为 花园 田园;标注 的为 发展 性指 标;无标注 的为 基础 性指 标。DB3311/T 141 2020 1 花 园田园 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 给 出 了花 园田 园建设 的总则、生态 保护、农 业发展、视 觉体 验、休 闲 体验、品牌 建设、共建共享、长效 管理 等 方 面的 指导和 建议。本标准 适用 于农 田、茶园、果园、花海、牧场、渔 场 等主 体开 展 花 园田 园建设。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18973 旅 游厕 所质 量 等级的 划分 与评 定 DB33/T 912 新 时代 美丽 乡 村建设 规范 DB33/T 2091 农 村生 活垃 圾分类 处理 规范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花园田 园 符合美 丽景 观、美妙 体验、美好 内涵 等特 征,以农 业生产 和农 事活 动为 基础,融合 生态 农业 与 休 闲旅游,农民 充分 参与 并受 益的田 园。3.2 智慧农 业 在 传统 农业 基础 上综 合应 用互联 网、云 计算 和物 联 网 等技术,利 用 传 感器 与 软件 进 行精 准 感 知、控制、决 策和 管理 的农 业生 产方式。3.3 田园 综 合体 以农民 合作 社为 主要 载体,让农 民充 分参 与和 受益,集循 环农 业、创意 农业、农事体 验于 一体 的 田园产业 综合 体。4 总则 4.1 绿色发 展 深入践 行“绿水 青山 就是 金山银 山”理念,保 护田 园资源,维 护生 态平 衡,人与自 然 和 谐共 生。DB3311/T 141 2020 2 4.2 产业融 合 守住基 本农 田与 生态 红线,加强 与二、三产 融合,实现田 园的 景观 化、休闲 化、经 济化,促进 生 态产品价 值转 换。4.3 多方参 与 激发农 民群 众在 田园 建设 中的主 动性、积 极性 和创 造性,鼓励 社会 各界 广泛 参与,实现 共 建 共 享。4.4 特色提 取 深入挖 掘、提炼 萃取 在地 乡村的 文化 底蕴 与特 色民 俗,应 用 到 田园 建设 中,因地制 宜、分类 开 展、有序推进,打造 有特 色、有内涵、具 有市 场竞 争力 的花园 田园。5 生态保护 5.1 基础保护 5.1.1 遵守 生态 保护 红线、永 久基本 农田、城 镇开 发边 界三条 控制 线的 划定。不 得非法 占用 永久 基本农田,在 粮食 生产 功能 区不得 出现 大面 积农 地的 用途变 化。5.1.2 保持 水体 清洁,田 园的 生产、经营 不得 出现 污染 水体的 情况,无 劣 IV 类 水 体。5.1.3 不得 随意 丢弃 农药 化肥 废弃包 装物、废 旧农 膜等 垃圾;开展 秸秆 综合 利用,不得 露天 焚烧 秸秆。5.2 技术保护 5.2.1 在种植、养殖 环 节宜 采取 科学施 肥、虫害 防控 等绿 色生产 技术,建 立生 态循 环农业 体系。推 荐采用有 机肥 与农 家肥 优先 选择、水肥 一体 化、开沟 施肥 等科 学施 肥技 术等。推 荐 采用抗 病品 种种 源选 用、自然天 敌保 护利 用、稻鱼(鸭)共育、昆 虫性 诱剂 与杀虫 灯诱 杀、生物 农药 等病虫 害绿 色防 控技 术。5.2.2 实施 农田 生态 化沟 渠系 统建设。自 然沟 渠栽 种黄 菖蒲等 吸附 污染 物的 挺水 植物,已硬 化沟 渠开展生 态重 建,净化 农田 排水 中 的氮、磷 等污 染物。6 农业发 展 6.1 作物选 择 6.1.1 合理利 用当 地自 然资 源和 生态条 件,发展 食用 菌、茶叶、蔬菜、水(干)果、畜禽、笋 竹、中药材、水产、油 茶等 九大 农林主 导优 势产 业,产业 目录参 见附录 A。6.1.2 结合当 地实 际生 产条 件,发展特 色花 卉作 物。推荐 选用以 紫云 英、油菜 花等 为主的 观赏 花卉,以及铁 皮石 斛、皇菊 等为 主的食 药用 花卉。6.2 安全生产 6.2.1 田园 产出 的各 类农 产品 不得出 现农 药残 留、重金 属超标 等质 量安 全问 题。6.2.2 保护 产地 环境 不受 污染,开展 生态 化的 生产 管理,采用 安全 的农 产品 包装 材 料与 技术,进 行食品安 全检 测,打造 具有 绿色食 品 和 地理 标志 产品 等质量 认证 的农 产品。6.2.3 规模以 上农 业生 产经 营主 体的企 业生 态信 用评 价达 到 B 级 及以 上。6.3 智慧技术 DB3311/T 141 2020 3 6.3.1 推广 应用 数字 化技 术,发展智 慧农 业。主要 应用 于作物 栽培、畜 禽饲 养、水产养 殖等 方面:通过对 农业 基地、农 业生 产主体 的数 字化 转型,以 智能化 手段 精准 掌握 动植 物生长、畜 牧养 殖 环 境、监测动植 物病 虫害,对 农机 装备和 设施、农 产品 工业 进行信 息化 和数 字化 管理。6.4 产业服 务 6.4.1 在区域 或周 边范 围内 配套 益农信 息社、村 邮站、物 流配送 服务 点等 服务 平台,促进 农业 产品 的生产、加工、销售 的 体系 化 服务,提 高生 态农 产品 价值的 转化 效率。7 视觉体 验 7.1 整体洁化 7.1.1 田园连 片发 展,建设 整体、连续 的景 观带,无 抛荒 田。7.1.2 田间道 路沟 渠完 整,生产 设施及 管理 用房 简洁 整齐,各类 杆线 不杂 乱,与周 边自然 环境 协调。各类基 础设 施 按DB33/T 912 规 定执 行。7.1.3 保持田 园环 境整 洁,集中 收集处 理生 活生 产垃 圾,无乱种 植、乱堆 放、乱搭 建等现 象。7.2 景观打 造 7.2.1 选择具 备观 赏价 值、对生 态环境 无负 面影 响的 作物,便于 养护 管理。7.2.2 空间布 局合 理、规整,适 当扩大 配色 丰富 的景 观作 物种植 面积,形成 主 题特 色鲜明 的景 观 带,按需种 植趋 避植 物和 诱集 植物,避免 单一 作物 引发 的 病 虫害,利 用作 物的 多样 性 种维持 生态 平衡。农 田、茶园、果园、花海、牧场、渔场 等不 同类 型田 园建设 要点 参见 附录 B。常见趋避植 物 和 诱集 植物 参见附录C。7.2.3 合理布 局作 物的 观赏 期,采取轮 作、稻(茭、莲)田养鱼、冬 季闲 田复 绿 等 方式,延长 四季 观赏时间。7.2.4 栏杆、步 道地 面铺 装、管理用 房等 具有 当地 文化 与乡土 特色。8 休闲体 验 8.1 旅游设 施 8.1.1 在区域 或周 边范 围内 配套 完善的 交通 基础 设施。交 通便利,到 达场 地的 道路 平整、干净,具 备公交车 站点 或停 车场 地,宜采取 带有 树荫 停车 位或 透水地 面的 生态 停车 场设 计。8.1.2 旅游配 套设施 完善,具有 乡土特 色和 氛围 的农 家乐 餐 饮、民宿 住宿、公 共厕 所、游 客接 待等 设施与场 所。旅游 厕所 按GB/T 18973 规定 执行。8.1.3 设计完 整的 主题 旅游 路线 与环线,设置 景物 介绍 牌、导向标 识和 安全 警示 牌,沿线设 有休 憩点。旅游观 光路 线宜 采用 步行、自行 车、电瓶 车、观光 游览车 或缆 车等 多元 化交 通方式。8.2 活动开 展 8.2.1 开展农 作物 种植、畜 牧饲 养、蔬果 采摘、农产 品 加 工等农 事休闲 体验 活动。推荐的 主要 农事 体验活动 参见 附录 D。8.2.2 自主组 织或 积极 参与 传统 民俗 与 农业 节庆 活动、农 业 特色 赛事、风 味小 吃等 乡村人文 体验 活动,发挥当 代戏 曲杂 艺、乡村 民俗文 化、民间 手工 艺制 作、非 物质 文化 遗产 等资 源 优势。推荐 的乡村人文体验活动 参见 附录 E。9 品牌建 设 DB3311/T 141 2020 4 9.1 农产品 9.1.1 区域内 农产 品建 设有 一定 影响力 的 品 牌,获得“丽 水山耕”等 区域 公共 品牌 认证。9.1.2 开展线 上、线下 的品 牌宣 传与营 销,进驻“互联 网+农业”平台,运用 媒体 平 台推广、参 与农 博会,提 高品 牌的 市场 知名 度,培 育鲜 活农 产品、农 业生产 资料、休 闲农 业等 电商新 业态。9.2 旅游产 品 9.2.1 在区域 或周 边范 围内 的 精 品民宿、特 色餐 饮、休闲 体验活 动等 旅游 产品 建设 有知名 度的 品牌,获得“丽水 山耕”“丽水 山居”“丽 水山 景”“花 园乡村”等 区域 公共 品牌 认证。9.2.2 纳入 大花 园建 设中 的黄 金旅游 带、茶乡 养生 度假 游、世 遗农 耕探 寻线、美 丽乡村 风景 游、精品瓜果 乡村 游、农业 综合 体验游、“丽水 山路”等 相关休 闲农 业和 乡村 旅游 精品线 路,与周 边 区 域 的 旅游发展 形成 互动。10 共建共享 10.1 城乡共 建 10.1.1 城乡居 民共 建花 园田 园、共享建 设成 效。乡村 居民 参与地 方田 园建 设,推荐 采取村 村联 合、村企联合、异 地置 业、入股 经营等 多元 参与 模式,带 动村民 获利 增收。城 市居 民依托 互联 网电 商 等渠道购买农产 品,到达 田园 进行 观光与 休闲 体验,依 托“拯救老 屋行 动”“闲 置农 房激活”“百村 复 兴”等 项目,以 入股、联 合经 营 等 各类方 式参与 建设。10.1.2 共享 农业 技术,推 广适 合当地 的农 业生 产新 品种、新技 术、新机 具及 新种 养模式。10.2 利益共享 10.2.1 推动 种养 大户、家庭 农 场、农民 专业 合作 社、农 业 龙头企 业等 新型 农业 经营 主体与 小农 户合作经营,连 结带 动低 收入 农户就 业与 增收。10.2.2 通过 项目 回归、人 才回 乡、技 术回 援、文化 反哺,推进 乡贤 返乡 支持 田园 建设,为村 民 提 供就业增 收、培训 学习 的机 会。11 长效管理 11.1.1 建立“田 长制”等 长效 的田园 管理 机制,组 织村 民自主 管理、保护 田 园,实现田 园保护责任全覆盖,保持 田 园的 整洁 美观。11.1.2 开展 田园 垃圾 收集 的长 效 管理,宜 纳入 村域 卫生 保洁 工 作中;田园 垃 圾分 类按 DB33/T 2091规定执 行,宜采 用“垃圾 换 积分”“废品 兑商 品”等方式 鼓励 村民 进行 垃圾 分类。DB3311/T 141 2020 5 A A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九大农 业主 导产 业类 别 与 发展内 容 依据 丽 水市 生态 精品 现 代农业 发展 规划(2013 2020 年),全市 已形 成食 用菌、茶叶、蔬 菜、水(干)果、畜 禽、笋竹、中药 材、水产、油 茶等 九大主 导优 势产 业,产业 类别 与 发展 内容 见表 A.1。表A.1 九大 农业 主导 产业 类别 与 发展内 容 产业类别 发展内容 食用菌 强化香菇、黑木耳、灵芝等食用菌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促进从“香菇大市”向“食用菌强市”转 变。茶叶 突出“三 产联 动、三 生融 合”,集 聚发 展茶 叶精 深加 工、茶旅 等一 二三产融合产业,加快形成丽水香茶“二三产融区域品牌共闯市场格局,全力打 造中 国茶 产业 强市。蔬菜 着力发展高山蔬菜、水生蔬菜、设施蔬菜、补淡蔬菜等特色基地,形成长 三角 地区 重要 绿色 蔬菜基 地。水(干)果 以柑桔、杨梅、桃、梨为主导品种,建设白枇杷、传统云和雪梨、山地硬 肉桃、遂 昌红 提、庆元甜 桔柚 等特 色精 品果 业。畜牧 着力发展种草养畜、园地养殖等生态、原生态特色畜牧业。依托中国蜜蜂 之乡,做 强做 大中 蜂产业。笋竹 着力发展毛竹、冬笋、春笋和功能性 竹材,结合森林旅游业开发毛竹鞭笋 和特 色小 径竹 笋。中药材 着力发 展药 食两 用品 种,开发稀 有品 种,稳定 发展 地道药 材品 种。水产 着力发展水库洁水养殖的有机鱼、稻田生态种养结合的生态鱼,保护开发江河渔业资源和溪鱼等水产资源,注重石蛙、娃娃鱼等特色珍稀品种的 开发 和提 升。油茶 发展以油茶、香榧、薄壳山核桃为重点的木本油料产业。着力推进高效、生态 的高 标准 生产 基地建 设,注重 木本 油料 精深加 工。DB3311/T 141 2020 6 B B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不同类 型田园 的 建设 要点 根据丽 水市 地理 地貌 特征,田园 的主要 类 型有 农田、茶园、果 园、花海、牧 场、渔 场六 大类型,建设要点 见表 B.1。表B.1 不同类 型田园 的 建设 要点 类型 建设要 点 农田(1)稻 田类农 田布 局因地 制宜,凸显平 原或山 地梯 田特征;可采 用彩色 稻田、艺术 稻田等方 式提 升景 观吸 引性,开展 插秧、收 割等 体验 活动;布置 水稻 秸秆 等景 观小品;在 收 割后的闲 田进 行油 菜等 作物 的轮种。(2)蔬 菜类农 田根 据适地 适时、多样性、减少 病虫 害原则,选择 相应品 种。将具有 鲜艳叶色 或花 色的 蔬菜 形成 有一定 构图 的蔬 菜花 坛、花镜,如彩 叶生 菜、红叶 苋 菜、七 彩菠 菜、羽衣甘 蓝、观赏 紫苏、彩 叶莴苣、油 麦菜、红叶 甜 菜、紫 红荠 菜、红 叶罗 勒、食用 菊等 叶菜类;形 成主 题性 的蔬 菜观 光区:野生 蔬菜 区、水生 蔬菜园、瓜 果蔬 菜园 及特 色蔬菜 区等;体现露地 栽培、基 质栽 培、水培、立柱 式栽 培等 多种 栽培方 式。(3)深入 融入 创意 农艺 模 式,探 索种 植、特色 作物、农产品 后续 加工 等生 产创 意模式,农业体 验创 意模 式,景观 农业创 意模 式,农业 节庆 创意模 式等;开 展科 技创 意、文 化创 意、生态创 意和 服务 创意。茶园(1)布局 因地 制宜,根 据 地势采 用自 然式 布局,茶 垄连续。(2)划 分好功 能分 区,一 般可分 为入口 服务区、专 业生产 区、茶 事体验 区、茶文化 展示区、生产 加工 区、园区 管理区 等几 大功 能区。(3)丰富 茶 树 种质 资源,茶种选 择本 地主 打品 种外,适当 进行 良种 选育。(4)丰 富景观 类型,结合 樱花等 适于与 茶套种 的景 观树,使茶园 色彩化,场 地道路 景观尽可 能选 择凸 显茶 文化 内涵的 植物,并 搭配 观花 类树种。(5)茶间 田选 择花 生、大 豆等具 有固 氮作 用的 植物,提高 茶田 肥力。(6)生产 用房 及旅 游配 套 建筑、小品、铺 装融 入茶 文化与 茶符 号,突出 文化 内涵。(7)开 展丰富 的采 茶体验、茶文 化展示 和茶艺 表演 活动,实现“住茶园、观 茶景、品茶饮、购茶 品、体茶 俗、知茶史”的 茶旅 一体 化发 展。果园(1)因 地制 宜、适 地适 载,突出 经济 型、观 赏性、生态性,选 择的 果树 不仅 优质丰 产,还需赏 食兼 用、抗逆 性强,并考 虑果 蔬与 周边 动植 物、地 被间 形成 的群 落生 态平衡 性。(2)种 植布局 注重 平面的 疏密关 系与轮 廓线,竖向 上注重 林冠线,过渡 自然、避免 生硬。注 重植 物的 景观 层次 和远近 观赏 效果,减 少苗 圃式的 栽植。(3)合 理选择 和布 置不同 季相的 植物,在果树 无花 无果可 赏的季 节,配 植观 赏性强 的花草树 木,达到“月 月有 花(果)、季季 有景”。(4)露 天果园 采摘 区,适 应地形、造景、采摘 的需 求,采 取孤植、丛植、群 植、林 植等不同 种植方 式;乔、灌、草结 合,覆 盖地被 层以 实现“黄土不 露天”,避免 水土流 失。设施果园 采摘 区则 可通 过矮 化果树、篱 壁栽 植果 树、棚 架栽培 等配 植展 示果 树整 形修剪 的造 型手段和 选种 育种 的成 果,便于观 赏、采摘、科 普。DB3311/T 141 2020 7 表B.1 不同田 园类 型的 建设 要点(续1)类型 建设要 点 果园(5)采 用果 园生 草技 术,改善果 园小 气候、改善 土 壤环境、利于 病虫 害综 合 治理、促进果树 生长 发育,实 现果 园生态 化。(6)果 园的 出入 口、建筑 设施、小品 等设 计体 现果 园特色 和乡 土风 情,具有 景观的 趣味性。花海(1)花 海以 大面 积种 植花 卉品种 形成 视觉 冲击 效果,需通 过景 观层 次、空 间 变化、景观小品等避免产生审美疲劳;结合场地内的道路、溪 流、湖泊,可形成花道、花溪、花湖等景观。(2)延长 观赏 期,合理 分 配每个 季节 开花 品种 的布 局,选 择多 样化 的观 花植 物轮种,实现全 年有 花开 的效 果。(3)可选 观花 植物有:梅 花、樱 花、桃花、杜鹃、月 季等木 本植 物;二月 兰、油菜花、向日葵、萱草、波斯 菊、鼠尾草、荞麦 等草 本类 植 物。并注 重花 色与 周围 环 境的和 谐搭 配。(4)挖掘 主营 产品 价值,增加游 客消 费点。(5)开展 节庆 活动 策划。牧场(1)围绕丽 水作为 中国蜜 蜂之乡的 特色,做强做 大中 蜂产业。(2)合理选 址,保 护蜂场 等 牧场的 生态环 境,避 开禽 畜养殖禁 养区,开展生 态养 殖。(3)以洁 化、绿 色方式 建 设牧场。场区 内干净 整洁、无明显臭 味;植物种 类多样 化、绿 化层次丰富 化,具 有较高 的绿 化率。(4)设置 休闲观 光区,配 套 具备畜牧 特色的 休闲观 光设 施与体验 活动,适度 装饰乡 村及畜牧业特色 文化与 图案。如建 设集科普、教育、体验、品 尝于一体 的“蜜 蜂农场”等。(5)利用“互联网+畜牧”“物联网+畜牧”开展电 子 商务,创 建企业 自主品 牌。渔场(1)利用 区域 内丰 富的 水 库 与溪 流等 水资 源,开展 生态渔 场建 设和 水产 品牌 建设。进行健康养殖、适度捕捞、保持水质、保护资源,借鉴千峡湖水库、紧水滩水库、乌溪江水库有机鱼为代表的 洁水保水渔业,以及青田、景宁、庆元、龙泉的稻田养鱼为代表的农渔循环渔 业,打造 具有 地方 特色的 统一 品牌。(2)开 展景 观渔 场建 设。重点打造 水体 景 观设 计,使 水体 展现 原生 态的 景观、保留 蜿蜒曲折的岸线、岸边种植水湿生植物,并在适当景观点设置 贴近自然风格 的亲水平台。防止无营 养化 污染,建 立鱼 塘尾水 处理 系统。(3)充分 开展 渔业 的三 产 化,进 行休 闲渔场 建 设。展现渔 业 生 产景 观,如渔 民捕捞、编织渔 网、水 上活 动等 特 色景观。开展 渔业 休闲 体 验活动,如 游 船观 光、垂 钓、捕捞 体验、喂养、河鲜 DIY 烹饪、河 鲜 品尝、露 营 野 炊、渔业 教 育等。开展 水上 活 动,如溯溪 漂流、快艇、摩托艇、橡皮艇、水上飞行器、帆板、滑水、等。与 渔场所在村庄 进行联动,开展渔家乐、渔 隐民 宿 等 旅游 服务,让 游 客充 分感受 渔 家村的 文化 与风 光。DB3311/T 141 2020 8 C C 附 录 C(资料 性附 录)常见趋 避植 物和 诱集 植物 C.1 趋避植 物,能 产 生 散发害 虫讨厌 的浓香 或毒 性物质,阻碍 周围有 害生 物的接近。常见 趋避植物见表C.1。表C.1 常见趋避 植物 类 别 名 称 农作物 类 大蒜、大葱、韭 菜、辣椒、花椒、洋 葱、菠菜、芝 麻、蓖 麻、西红 柿等。花卉类 金盏花、万 寿菊、菊 花、串红等。香草类 紫叶苏、薄 荷、蒿子、薰 衣草、除虫 菊等。野草类 艾蒿、三百 草、蒲公 英、鱼腥草 等。C.2 诱集植 物,能 引诱 或刺激 有害生 物活动,保 护主栽 作物免 受 虫害。常 见 的诱 集植物 有:龙 葵、洋甘菊、葛缕 子、莳萝、香 菜、玉 米、芥兰 等。DB3311/T 141 2020 9 D D 附 录 D(资料 性附 录)主要农 事体 验活 动的 类别 与内容 主要 农 事体 验活 动的 类别与 内容 见表D.1。表D.1 主要农 事体 验活 动的 类别 与内容 活动类 别 活动内 容 植物种 植体 验 农作物 播种、农 作物 收割、花卉 苗木 栽培、蔬 菜种 植、作 物代 种等。畜牧饲 养体 验 养桑蚕、小 动物 喂养、动 物认养、骑 马、钓鱼 等。蔬果采 摘体 验 蔬果采 摘、采茶、采 菱、采莲、挖竹 笋、采山 野菜 等。农产品 加工 体验 打 麻糍、乡土食 物烹饪、制 茶、酿 酒、榨油、制陶、农家纺 线、织布染布、竹藤 草编 织、花卉 剪插、剪纸 等。DB3311/T 141 2020 10 E E 附 录 E(资料 性附 录)区域性 地方 特色 乡村 人文 体验活 动 区 域性 地方 特色 乡村 人文体 验活 动见表E.1。表E.1 区域性 地方 特色 乡村 人文 体验活 动 地区 民俗与 农业 节庆 体验 风味小 吃体 验 丽水市 中国丽 水生 态精 品农 业博 览会 索面、山茶油、清 明果、糖糕、煎雀、豆腐 娘等。莲都区 中国农 民丰 收节、处 州白 莲节 畲粽、泡豆 腐、处州 麦饼 等。青田县 青田“稻鱼 之恋”文 化节、青田杨 梅采 摘节 青田田 鱼、海 溪粉 干、北 山索面、山粉 饺、铺蹄肉等。缙云县 茭白节 缙云烧 饼节、缙云 麻鸭、麻糍、番薯条、黑 米饭、缙 云黄 茶等。遂昌县 汤显祖 文化 劝 农节、遂昌味 道非 遗年 货节 遂昌 长 粽、风 炉火 锅、菊 米、发糕、黄 米馃、玉米馃、裱 糖画、龙 谷丽 人茶等。松阳县 国茶商 大会 松 阳银 猴茶 叶节 松阳银 猴茶、松阳 薄饼、灯盏盘、麦豆 饭、延寿乌饭、灰 汁糕、沙 擂、仙草豆 腐等。云和县 云和梯 田开 犁节 云和菜 头、油筒 饼、麻叶 果、竹 荪汤 等。庆元县 中国庆 元香 菇文 化节 香菇、灰树花、社 粿、乌 饭、冬 笋、笋棕、辣椒糟等。景宁县 中国畲 乡三 月三 节庆 活动 畲乡粉 皮、畲族 乌饭、茶 树 菇、景宁惠 明茶 等。龙泉市 中国农 民丰 收节(蜂 收节)龙泉黑 木耳、瓯 江彩 鲤等。DB3311/T 141 2020 11 参 考 文 献 1 美丽 乡村 建设 评价(GB/T 37072-2018)2 美丽 河湖 建设 规范(DB3311/T 94 2019)3 浙江 省大 花园 核心 区(丽水 市)建设 规划 4 丽水 市生 态精 品现 代 农业发 展规 划(2013 2020年)5 丽水 市“数字 乡村 智慧三 农云 平台 信息 化建 设项目(一 期)建设 方案 62018 年浙 江省“最 美 田园”和“休闲 农业 精品 线路”推选 活动 实施 方案 7 浙江 省 农 业厅 浙江 省 旅游 局关 于开 展浙 江省 美丽田园 推选 活动 的通 知 8 浙江 省级 美丽 牧场 创 建标准 9 浙江 省花 卉产 业“十 三五”发展 规划 10 丽 水市 企业 生态 信 用评价 管理 办法(试 行)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