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立体吊袋栽培技术规程DB21/T 1994—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黑木耳立体吊袋栽培技术规程DB21/T 1994—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木耳立体吊袋栽培技术规程DB21/T 1994—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木耳立体吊袋栽培技术规程DB21/T 1994—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黑木耳立体吊袋栽培技术规程DB21/T 1994—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黑木耳立体吊袋栽培技术规程DB21/T 1994—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 DB21/T 1994 2019 黑木耳立 体 吊袋栽 培技术规 程 2019-09-30 发布 2019-10-30 实施 辽宁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21/T 1994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 2009 给出 的 规 则编 写。本标准 由辽 宁省 农业 农村 厅提出 并归口 管理。本标准 起草 单位:辽 宁省 农业科 学 院 食用 菌研 究所。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李超、刘国 宇、白凌 燕、李跃、孙利 平。本标准 与DB21/T 1994-2012 相比 主要 差异 如下:修改 标准 名称 为 黑 木耳 立体吊 袋 栽 培技 术规 程。删除、修 改和 增加 了部 分标准 的技 术要 求。删除、更 新和 增加 了规 范性引 用文 件。删除 了栽 培季 节。修订 了菌 种制 作。修订 了培养 料 配方。修订 了发 菌期 管理。修订 了出 耳管 理。修订 了病 虫害 防治 方法。增加 了栽 培时 期。增加 了 生 产记 录。本标准 所代替 的 历次 版本 发布情 况为:DB21/T 1994-2012。本标准 发布 实施 后,任何 单 位和个 人如 有问 题和 意见 建议,均可 以通 过来 电和 来 函等方 式进 行 反 馈,我们将 及时 答复 并认 真处 理,根 据实 际情 况依 法进 行评估 及复 审。归口管 理部 门通 讯地 址:辽 宁省农 业农 村厅(沈 阳市 和 平区太 原北 街2 号),联 系电 话:024-23447862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沈阳市东陵路84 号),联 系 电 话:024-31025879 DB21/T 1994 2019 1 黑 木耳立 体吊袋 栽 培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黑 木耳 立体 吊袋栽 培的 栽培 场所 及 产 地环境、栽 培时 期、品种 选择、菌种 生产、培养料、栽 培袋 制作、发 菌期 管理、出耳 管理、病 虫害 防治措 施、采收 和生 产记 录。本标准 适用 于黑 木耳 立体 吊袋 栽 培。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3095 环 境空 气质 量标 准 GB 5749 生 活饮 用水 卫生 标准 GB 19169 黑木 耳菌 种 GB/T 8321 农药 合理 使用 准则 NY/T 528 食用 菌菌 种生 产 技术规 程 NY/T 1935 食用 菌栽 培基 质质量 安全 要求 3 产地环 境 环境空 气质 量标 准应 符合GB 3095 要 求,生产 用水 标准应 符 合GB 5749 要求。4 场地选 择 选择地 势平 坦、通风 良好、水源充 足、环境 清洁、远 离 禽畜舍 的地 方。可选 择日 光温室、塑 料大 棚。5、栽 培时 期 春季栽 培在 上年 12 月至 翌年 3 月 中旬 制备 出耳 菌袋,秋季栽 培5 月上 旬 至 6 月 中旬制 备出耳 菌 袋。6 品 种选 择 选择适 应本 地气 候条 件,优质高 产,抗病 力强 的品 种。7 菌 种生 产 母种、原种 种、栽培 种生产,应 符合 NY/T 528 要求。8 培 养料 81 主要 原料 阔叶木 屑、棉籽 壳、玉米 芯、秸秆 等。玉 米芯 应粉碎 成 0.3cm 0.6cm 大小,木屑为 阔叶 树硬 杂木屑。原 料要 求新 鲜、干 燥、无虫、无霉 变,贮 存在 阴凉、干燥、通 风 的库 房 内,质 量及 贮藏 应符 合NY/T 1935 要求。82 辅助 原料 DB21/XXXXX XXXX 2 麦麸、水稻 米糠、玉 米粉、豆饼 粉、石灰、石 膏 等。原料 要求 新鲜、干 燥、无虫、无霉 变,贮存 在阴凉、干燥、通 风的 库房,质量 及贮 藏 应 符合NY/T 1935 要 求。83 培养 料配 方 表 1 培 养基 配方 配方名称 成 份 配方 木屑79%、麦麸15%、玉米粉3%,石灰2%、石膏1%配方 木屑78%、棉籽壳10%、麦麸10%、石灰1%、石膏1%配方 木屑65%、玉米芯20%、麦麸10%、豆饼粉3%、石灰1%、石膏1%配方 木屑55%、玉米秸秆25%、麦麸15%、豆饼粉3%、石灰1%、石膏1%9 栽 培袋 制作 9.1 拌料 采用人 工或 机械 方式 将各 种原料 混合 均匀,含 水量60%63%。9.2 装袋 采用规 格为16cm 17cm 35cm38cm 0.004cm 0.006cm 的 黑木 耳专 用塑 料菌 袋,机 械装 料,高度20cm22cm,上 下松 紧一 致。料 中央 放置 接种 棒,封口后 倒置 摆放 在灭 菌筐 内。9.3 灭菌 9.3.1 常 压灭 菌 装置菌 袋的 灭菌 筐摆 放后 封闭灭 菌,待排 放冷 气 后 袋内温 度达 到100 后开 始 计时,保持10h12h,待袋温 降到60 以下 时出 锅,冷 却后 待接 种。9.3.2 高 压灭 菌 菌袋 装 完放 置到 高压 锅中 进行灭 菌,121 条 件下 灭 菌2h 3h。9.4 接种 接种室 要求 环境 清洁,使 用前用 紫外 线或 臭氧 进行 杀菌。选 择在 洁净 工作 台、离 子风 机或 接种 箱 内操作,接种 箱提 前30min 用3g/m34g/m3气 雾消 毒剂 进 行消毒。接种人 员着 装洁 净,双手 用75%的酒 精消 毒。料袋 内 温度冷 却至30 以下 开始 接种,接种 工具 和菌种瓶(袋)口 严 格消 毒,接种勺 或接 种 铲 在每 换一 个菌种 瓶前 都经 酒精 灯灼 烧灭菌。将 接种 棒拔 出,菌种放入 袋内,接 种量10g/袋左右,如 使用 枝条 菌种,插入1根 于接 种孔 内。接 菌后用 棉花 或食 用菌 专用套环封 口。10 发 菌期 管理 菌丝萌 发初期,接 种室 内 温度保 持在25 28,空气湿 度为55%65%。菌 丝长到 料袋 的三 分之一,温 度控 制在23 左右,空气 湿度60%70%,每 天通风1次 2次,每 次25min 30min。栽培 袋内 温度达到25 时采 用制 冷设 备、疏 散菌 袋、通风 增湿 等方式 立即 降温。菌袋长 满后 进入 菌丝 后熟 期管理,放 置于 暗光、密 闭、清 洁的 环境 条件 下,温度为1522,时间15d 25d。DB21/T 1994 2019 3 11 出 耳管 理 11.1 刺孔 经过后 熟期 的菌 袋用 刺孔 机开孔,可 选择 开“/”“Y”或“O”形 小 孔,开 孔 直径0.4cm 0.6cm,深度0.5cm 0.8cm,刺孔 数量180个 220 个。11.2 催耳 将 催耳 场所 的 地 面浇 透水,刺孔 后 的菌 袋码 放4层5层高,棚 内温 度在18 22左 右,散 射光照射,空 气相 对湿 度达 到85%左右,持续5d7d,菌袋 菌丝封 住刺孔,耳线 形成,挂袋 进行 出耳 管理。5月中下 旬如 果温 度较 高可 以直接 开口 挂袋。11.3 吊袋 将 三股 尼龙 绳 一 端固 定 在 横梁上,另一 头打结,放 置7个 8个 三角 架挂 钩。先将一 个菌 袋放 在三 股绳之间,菌 袋袋 口朝 下,上面放 下一 个 三 角架 挂钩,再放 一个 菌 袋,然 后 再 放下一个 三 角架 挂钩,依此每串挂8袋 9袋。相 邻两 串间距 为25cm 35cm,最 底部菌 袋应 距离 地面30cm 50cm。11.4 出耳 管理 11.4.1 耳 芽期 吊 袋2d 3d 内,大棚 内温 度控制 在18 24,向 地面、空中 浇水,使 棚内 空气相 对湿 度始 终保 持在80%左右,忌 向菌 袋上 喷 水。菌 丝恢 复后 每天 进行 间歇 喷 雾状 水,使湿 度达 到85%90%,这 个阶 段切忌浇重 水,以保 湿为 主,每天通 风2 次,保持7d10d。11.4.2 成 长期 耳片分 化后,加 大雾 状水 喷 施量和 通风 量,棚内 温度 控 制在18 23,湿 度始 终 保持在85%95%,棚内温 度超 过25 不 喷水。早春 一般 在午 后3点 至次 日9点 间进 行间 歇喷 水,5 月 份后 一般 在下 午5 点至 次日7点之 间 浇水,喷 水30min 40min,停水15min 20min,重复3 次4次。喷 水 后通风,每 天通 风3 次4次,天热 时早 晚通 风,气 温低时 在中 午通 风。严防 高温高 湿,可通 过盖 遮阳 网、掀 开棚 四周 的塑 料膜进行通 风调 节,在进 入夏 季高温 期时,采 用湿 帘降 温或棚 顶遮 阳网 喷雾 降温。12 病 虫害 防治 措施 12.1 防治 原则 贯彻“预防 为主,综合 防 治”的 原则,采用 以农 业 防治、物理 防治、生物 防 治为主 体的 综合 防治 措施,禁 止使 用任 何剧 毒、高毒、高残 留农 药,农药 使用应 符 合GB/T 8321 的 规定。12.2 主要 病害 防治 12.2.1 竞 争性 杂菌 选用高 产抗 逆 性 强的 菌种;清除 周边 污染 源,搞好 环 境卫生;合 理配 方,调节 培养 料使 其呈 微碱 性,从而抑 制 杂 菌发 生;灭菌 要彻底;加强 培 养室 通风 换气,适当 降低 温度 和湿 度;已 感染 菌袋 及时 处理,严重的 要焚 烧或 深埋,减 少病原 传播;木 耳成 熟后 要及时 采收,并 做好 收耳 后清理 工作。12.2.2 流耳 适时早 种;加强 栽培 管理,注意通 风换 气、光照 管理;防止高 温时 浇水 过量,避 免高温 高湿 期出 耳;DB21/XXXXX XXXX 4 及时采 收;对已 经出 现的 流耳,应当 立即 采摘,快 速干制。12.3 主要 虫害 防治 12.3.1 菌 蚊、菇蝇、菇 蛆 等 清除栽 培场 地周 边污 染源;安 装防 虫网、灭 虫灯 等 防杀害 虫;菇 房门 窗及 通 风孔安 装 60 目 的窗 纱,做到随 手闭 门;出菇 室出 入口及 窗口 撒上 石灰;菌 袋灭菌 要彻 底;及时 清理 病菇和 污染 菌袋;利 用 杀 虫灯灯光 诱杀、粘 虫板 诱杀。12.3.2 跳虫 防治耳 场积 水;雨季 高温 高湿季 节,喷施 除虫 菊脂1 500 2000倍液,菌袋 划 口后严 禁喷 药。12.3.3 螨虫 清除栽 培场 地周 边污 染源;用高 效杀 虫蚊 香熏 蒸发 菌室、大棚 等;选用 无螨 菌 种;菌 袋灭 菌要 彻底;向地面 洒水 或空 间喷 雾状 水保证 空气 湿度;出 耳期 间 加强 耳场 通风、光 照管 理。12.3.4 线虫 搞好出 菇室 卫生,并 控制 好环境 条件,消 灭各 种媒 介害虫,防 止线 虫传 播;生产水 源要 洁净,无 线虫感染;出 耳期间 加 强通 风,防 止菇 房闷 热、潮湿;菌袋 灭菌 要彻 底;线虫 一旦发 生,采用1%石 灰水、5%食盐 水 或25%的米 醋喷 洒。13 采收 13.1 采收 标准 当 耳片 舒展 开,边缘 内卷,耳根 收缩 变细 时,即可 采收。采收 选择 晴好 天气,采收 前 1d 应 停止 浇水。13.2 采收 方法 采收 前 用消 毒液 洗手,一 手握住 吊绳,一 手 握 住耳 片基部 拧 下 木耳。13.3 晾晒 新 鲜黑 木耳 采摘 后立 即晾 晒,在 塑料 纱布 上单 层摆 放,边 缘干 硬时 要及 时集 中,厚 度保 持在5cm 左右,并适 时 翻动,耳 片水 分低于13%时要 及时 装入 透 气丝袋 中,放到 冷凉 通风 黑暗的 环境 下储 存,并做好防潮。13.4 采收 后管 理 一潮耳 采收 后,将 大棚 的 塑料薄 膜和 遮阳 网卷 至棚 顶,停止 喷水4d5d左 右,然 后再 进行 出耳 期管理。14 生 产记 录 应对 黑 木耳 立体 吊袋 栽培 技术规 程进 行详 细记 录,具体参 见附 录A。原 始记 录 应保留2年。DB21/T 1994 2019 5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黑木耳 立体 吊袋 栽培 生产 记录表 表 生 产情 况记 录表 单位名 称:负责 人:电话:菌种来 源:种植 区域 地点:种 植规 模(棒):栽培时 间:出耳 时间:采 收时 间:采收标 准:产量(kg/m2):施肥种类:施肥用 量:用 药种类:用 药剂量:具体 农 事操 作记 录 日期 生产活 动内 容 投入品 内容 使用量 使用设 备 操作人 技术负 责人 负责人:制表 人:制表 日期: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