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工作规范DB4209/T 17—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工作规范DB4209/T 17—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工作规范DB4209/T 17—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工作规范DB4209/T 17—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工作规范DB4209/T 17—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工作规范DB4209/T 17—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03.160 L 67 DB4209 孝感市地方标准 DB4209/T 172019 政务 服务 中心 政务 公开 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government affairs open of government affairs service centres 2019-11-11 发布 2020-01-01 实施 孝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209/T 172019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 义.1 4 总体要求.1 5 基本原则.2 6 公开内容.2 7 公开程序.3 8 监督考核.3 附录 A(规范 性附录)政务公开考核评分细则.4 I DB4209/T 17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 起草。本标准由孝感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孝感市孝南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孝感市孝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福元、徐建军、孙毅。II DB4209/T 172019 政务服 务中心 政务公 开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工作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公开内容、公开程序、监督考核。本标准适用于孝感市、区(县、县级 市)两级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工作,乡镇(街道)便 民服务大厅、村(社区)便民服务室的政务公开工作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2168-2015 政务 服务中心网上服务规范 GB/T 32617-2016 政务 服务中心信息公开数据规范 GB/T 32618-2016 政务 服务中心信息公开业务规范 GB/T 32619-2016 政务 服务中心信息公开编码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32168、GB/T 32618 确立的以及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政务公开 国家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依法将除涉及国家秘密并由法律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外的政务活动,通过一定的形式向社会群众公开的活动。3.2 政务服务 政府部门 及 其授权或 委 托的其他 组 织行使依 申 请办理的 行 政审批和 公 共服务事 项 过程中提 供的服务。3.3 政务服务中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集中办理本级政府权限范围内的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征收以及其他服务项目的综合性管理服务机构。3.4 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 政务服务中心行使日常管理、政务服务监督考核等职责的专门行政管理部门。1 DB4209/T 172019 4 总体要求 4.1 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应建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负责组织、落实、审核、监督、考核,明确职责和分工。4.2 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应对政务公开工作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回访和投诉处理机制并加强保障和监督。4.3 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宣传,制定年度政务公开培训计划、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单位职工、服务对象对服务信息的知晓率。4.4 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在政务公开内容发生变更时应及时予以更新公布。5 基本原则 5.1 依法公开。政务公开必须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进行,确保内容的合法性和程序的正当性。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5.2 及时性、准确性。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信息。5.3 便民利民。政务公开应以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提供多渠道的政务公开查询方式,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务信息提供便利。6 公开内容 6.1 除按照国家规定不宜公开的服务事项外,均应主动公开。6.2 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政务公开的信息数据应符合 GB/T 32617 的相关要 求,政务公开信息编码应符合 GB/T 32619 的相关 要求。6.3 公开内容及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1 公开内容及要求 序号 公开项目 公开内容 公开时限 公开方式 1 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目录 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 事项认领时间 主动公开 2 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施主体 进驻部门、单位职能职责,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分管负责人、窗口首席代表、窗口工作人员职责及联系电话等 进驻当日 主动公开 3 行政审批服务 事项办理依据 行政审批事项的名称、审批条件以及在事项办理过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等 事项进驻认领或调整当日 主动公开 2 DB4209/T 172019 表 1(续)公开内容及要求 序号 公开项目 公开内容 公开时间 公开方式 4 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办理程序 行政审批事项的申请材料、办事程序、办理流程、承诺时限、申请表格、示范文本、涉及的前后置审批条件及相关程序、行政审批事项决定机关、核发的证件及有效期限等 事项进驻或调整当日 主动公开 5 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办理结果 行政审批决定或事项办理结果等 事项办结当日 主动公开 6 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涉及收费标准和依据 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行政审批服务过程中的收费标准及依据等 事项进驻或调整当日 主动公开 7 咨询渠道 咨询台、窗口、政府门户网站等 事项进驻或调整当日 主动公开 8 投诉渠道 进驻部门、单位投诉电话、信箱、邮箱、网址等,畅通举报、投诉、监督渠道 部门进驻当日 主动公开 9 其他内容 根据服务对象要求或按照政务公开原则在审批服务过程中应当公开的其他内容 服务对象申请或其他要求 主动公开或依申请公开 7 公开程序 7.1 现场咨询 宣传单、窗口资料、触摸查询屏、公示栏、展牌、电子显示屏。7.2 在线咨询 湖北省政务 服务网、政 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 体(政务公 众号、政务APP等)、政府信息公开 联网平台和政务热线电话:12345(应为 政务服务12345 热线)。8 监督考核 8.1 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应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考核和社会评议。并利用考核和评议结果积极实施改进措施,提升政务公开工作实效。8.2 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应定期对进驻部门、单位和窗口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考核结果应主动公示并抄送主管部门,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内容之一。8.3 考核评分具体要求应符合附录 A 的 规定。3 DB4209/T 172019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政务公开考核评分细则 A.1 政务公开考核评分细则 政务公开考核评分细则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表A.1 评分细则 指标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公开工作(61分)平台建设 政府门户网站设置民意征集栏目并有意见反馈情况。2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内容完备、及时更新。1 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贯彻落实情况 强化国计民生重点领域和行业审计结果公开。1 推进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信息公开。1 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和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2 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信息公开。1 推进“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2 推进国资国企信息公开。1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信息公开。5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信息公开。1 推进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工作公开透明。1 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信息公开。1 推进消费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工作信息公开。1 推进扶贫脱贫和社会救助信息公开。5 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4 推进教育卫生领域信息公开。4 推进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信息公开。2 围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公开。4 围绕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推进公开。1 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3 做好政策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3 依申请公开 申请渠道畅通(网络申请、信函申请、当面申请、传真申请)。2 受理、审查、答复及存档程序规范。2 未发生因依申请公开工作引起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被判定违法。4 门户网站内容保障 主动向政府门户网站提供本单位工作报告改革发展任务落实情况、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情况。2 主动向政府门户网站提供民意征集内容并反馈民意征集采纳情况。1 4 DB4209/T 172019 表 A.1(续)评分细则 指标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门户网站内容保障 主动向政府门户网站提供网上调查内容并反馈民意征集采纳情况。1 配合政府 门户 网站工作 要求,提供相 关政 务信息资 料,支持访谈、线 下活动等。3 组织推进(12 分)组织领导 主要负责同志或办公会议研究部署政务公开工作。2 制定印发本单位政务公开工作年度工作要点或实施方案。2 教育培训 组织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培训不少于1次。4 考核评估 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所占分值权重不低于4%。4 工作落实(12 分)信息报送 全年在上级部门政务信息中被选登信息不少于1条。4 材料报送 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及时报送年度政府信息公开统计表得4分。5 未按时完成交办事项每次扣1分,扣完5分为止。舆情转办 及时办理和妥善处置政府舆情交办事项。3 监督保障(15 分)举报投诉 无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举报投诉且查实的。2 第三方监督 未被上一年度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点名不足。3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反映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内容完整、图文并茂、数据详实。4 在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发布专栏并按时发布。6 _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