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33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986 2020 芝麻-大豆 间作生产 技术规程 2020-09-11 发布 2020-12-11 实施 河 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41/T 1986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 按 照GB/T 1.1-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由 河南 省农 业农 村厅提 出并 归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河 南省 农业科 学院 芝麻 研究 中心、青岛 农业 大学、河 南省 经济作 物推 广站、商 水县农业 农村 局、项城 市农 业农村 局。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卫双 玲、王 东伟、魏 利斌、高 桐梅、李丰、吴 寅、苏小 雨、王 东勇、田 媛、芦海灵、张香 萍、孙明 明、朱松涛、栾 晓刚、王 道丽。DB41/T 1986 2020 1 芝麻-大豆间 作生产 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了 芝麻-大豆间 作生产 的术语 和定 义、品 种选择 与种子 处理、播种、田间 管理、收获 与贮藏。本标准 适用 于芝 麻-大豆 间 作生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 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1352 2009 大豆 GB 4404.2 2010 粮食 作 物种子 豆类 GB 4407.2 2008 经 济作 物种子 第2 部分:油 料类 GB 5084 2005 农田 灌溉 水质标 准 GB/T 8321.10 2018 农 药 合理使 用准 则(十)NY/T 496 2010 肥 料合 理 使用准 则 通则 NY/T 1276 2007 农 药安 全使用 规范 总则 禁限 用农 药名 录(农 业农村 部2019 年11月29日 发布)3 品种选 择及 种子 处理 3.1 品种选 择 芝麻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单秆型、生育期85 d 90 d 的 中 早 熟 品 种。大豆应 选用通 过国 家或省 级审定 的 高产、优 质、株 型紧凑、抗病 抗倒、生育 期90 d 110 d 的中 早熟品种。3.2 种子处 理 3.2.1 晒种 芝麻和 大豆 均应 在播 种前 趁晴天 晾晒1 d 2 d。3.2.2 种子精 选 播种前 应去除 虫咬、霉变、破损、瘪粒 等劣质 种子。芝麻 种子质 量应分 别符 合GB 4407.2 2008、大豆GB 4404.2 2010的规 定。3.2.3 包衣或 浸拌 种 DB41/T 1986 2020 2 芝麻种 子浸 种、包衣(或 拌种)参见 附录 A,大 豆 种子包 衣(或拌 种)参 见 附录 B。农 药的 使用 应符合GB/T 8321.10 2018、NY/T 1276 2007 的规 定。4 播种 4.1 选地 选择土 层深 厚、排灌 方便、地面 平整、宜 连片 种植 的田块。4.2 整地施 肥 4.2.1 整地 宜采用 机械 旋耕 灭茬 或深 耕(3 4年/次)的 方法 整 地,耕 层应 疏松、土 碎田 平。4.2.2 施肥 结合整 地,每亩 施有 机肥100 kg 200 kg 基础 上,高 水肥田 块每 亩施 氮磷 钾复 合肥料(15-15-15)20 kg 25 kg,中 低 水 肥田 块 每 亩 施 复 合 肥 料(15-15-15)30 kg 35 kg。肥料 质 量 应 符 合NY/T 4962010 的规 定。4.3 播种方 法 4.3.1 播期 芝麻宜 在麦 收后 抢时 早播。大豆 宜在6月1020 日 完 成播种,墒 情不 足时 造墒 播种。4.3.2 间作模 式 芝麻和 大豆 行数 比为1:2 或1:4 或2:4。芝麻 行距20 cm,大豆 行距40 cm,芝麻 与 大豆行 距20cm。芝麻-大豆 间作 模式 见 图1 示意图。1:2 间 作模 式 1:4 间 作模 式 2:4 间 作模 式 注:芝麻:大豆 图1 芝麻-大豆 间作 模式 示意 图 DB41/T 1986 2020 3 4.3.3 播种深 度 芝麻播 种深 度为2 cm 3 cm,大 豆播 种深 度为3 cm 5 cm。4.3.4 种植密 度 每亩芝 麻播 种量0.10 kg 0.15 kg,留苗0.3 0.4 万 株。每亩 大豆 播种 量4.0 kg 5.0 kg,留 苗1.25 1.5万 株。5 田间管 理 5.1 肥水管 理 5.1.1 追肥 对于播 种时 未施 肥田 块,大豆播 后25 d 30 d,及 时 追施氮 磷钾(15-15-15)复合肥,或 用0.2%0.3%磷 酸二 氢钾、1%2%尿素水 溶液 对芝 麻、大豆 进行叶 面追 肥,每亩 用量40 kg 50 kg,喷 施1 2 次,间隔7 d 10 d。肥 料使 用 应符合NY/T 496 2010 的 规定。5.1.2 灌溉与 排水 在大豆 开花 结荚 期或 芝麻 盛花期,遇 旱及 时灌 溉;遇涝及 时排 水。灌溉 水应 符合GB 5084-2005的规定。5.2 主要病 虫草 害防 治 预防为 主,综合 防治。优 先采用 农业 措施、理 化诱 控 和生 物防 治,科学 使用 化学 农 药。农药 使用 应符合GB/T 8321.10 2018、NY/T 1276 2007、禁 限用农 药名 录 的规 定。芝麻主 要病 虫草 害防 治方 法参见 附录A。大豆 主要 病 虫草害 防治 方法 参见 附录B。6 收获与 贮藏 6.1 收获时 期 6.1.1 芝麻 芝麻茎 秆呈 现本品 种成 熟 色泽,叶片除 顶稍 外全部 脱落,下部2 3个蒴 果微 裂、籽 粒呈现 该品 种色泽时 收获。6.1.2 大豆 植株茎 杆变 为褐 色,叶及 叶柄基 本脱 落,豆荚 和籽 粒均呈现 品种 固 有色 泽,籽粒 归 圆变 硬,摇动 时有响声,应 及时 收获。6.2 收获方 法 6.2.1 芝麻 芝麻采 用人 工收 割,随割 随捆,每20 30 株扎 成一 捆。收 获后 小捆 架晒,及 时脱粒23 次。6.2.2 大豆 DB41/T 1986 2020 4 大豆机 械联 合收 割留 茬以 不丢枝、不 留底 荚为 准。人工收 割后 摊晒 至干,脱 粒。6.3 贮藏 6.3.1 芝麻 芝麻脱 粒后 应及 时晾 晒、去杂。籽粒 含水 量9.0%时,存 放于 清洁、干 燥、无污染 的场 所。6.3.2 大豆 大豆 收获 脱粒 后应 及时 晾 晒,籽 粒含 水量 13.0%时,存放 于清 洁、干 燥、无 污 染的场 所。分等 级、分类标 准应 符合GB 1352 2009的 规定。DB41/T 1986 2020 5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芝麻主 要病 虫草 害防 治方 法 芝麻主 要病 虫草 害防 治方 法见表A.1。表A.1 芝麻主 要病 虫害 防治 方法 类型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与方法 防治 次数 草害 杂草 1、土壤封闭: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 72%异丙甲草胺 150 mL、或96%精异丙甲草胺 50 mL 65 mL、或 50%乙草胺乳 油 80 mL 100 mL,对水30 kg 40 kg 喷雾。2、芽后除草:单子叶杂草2 4 叶 期,每亩用5%精喹禾灵100 mL、或 12.5%盖草能乳油 40 mL,对水 30 kg 40 kg 喷雾。1、土壤封闭1次。2、芽后除草喷施 1 2 次,间隔5 d 7 d。主要病害 种传或土传病害(茎点枯病、枯萎病等)1、浸种:55 温汤浸种 10 min 或60 温汤浸种 5 min。2、拌种:用种子量 0.2%的50%多 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量0.3%的2.5%咯菌腈 悬浮种衣剂 拌种。3、种子包衣:25%噻虫 咯 霜灵、或 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种子包衣剂用量与种子的质量比为 2 50。1 次 真菌性病害(立枯病、茎点枯病、枯萎病等、叶斑病、白粉病等)1、定苗前每亩用28%井冈多菌 灵 悬浮剂 180 mL 200 mL,对水 30 kg 40 kg 喷雾。2、花期每亩用 32.5%苯甲嘧菌 酯悬乳剂 40 mL、或 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 30 g,对水30 kg 40 kg 喷雾。喷施 1 2 次,间隔 5 d 7 d。细菌性病害(叶斑病、青枯病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 2000 倍液、或 20%噻菌铜悬浮剂、或 20%噻唑锌 悬浮剂 500 倍液喷雾。喷施 1 2 次,间隔 5 d 7 d。主要虫害 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等)1、播种前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55%二嗪磷颗粒剂2.5 kg 3.0 kg 与肥料拌匀后撒施。2、出苗后每亩用 50%辛硫磷乳油 25 mL 50 mL、或 90%晶体敌百虫 50 g,拌细土5.0 kg(或炒 熟的麻饼、豆饼)均匀撒施。1 次 蚜虫、棉铃虫、甜菜夜蛾、芝麻天蛾、蟋蟀等 1、农业措施: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和上茬秸秆。2、理化诱控: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或性信息素诱杀小地老虎、棉铃虫、甜菜夜蛾等成虫、蟋蟀。3、生物防治:用60 g/L 乙基多杀 菌素 1500 倍液、或每亩用棉核 苏云菌悬浮剂 200 mL 300 mL,对水40 kg 50 kg 喷雾。4、化学防治:用20%氯虫苯甲酰 胺悬浮剂 4000 倍液、或 10.5%甲维 氟铃脲乳油 1500 倍液、或 150 g/L 茚虫威 2000 倍液防 治棉铃虫幼虫。用20%溴氰菊酯乳 油 2000 倍液防治蝽类害虫。喷施 2 3 次,间隔 5 d 7 d DB41/T 1986 2020 6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大豆主 要病 虫草 害防 治方 法 大豆主 要病 虫草 害防 治方 法见表B.1。表B.1 大 豆主 要病 虫害 防治方 法 类型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与方法 防治 次数 草害 杂草 1、土壤封闭: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 72%异丙甲草胺 150 mL、或96%精异丙甲草胺 50 mL 65 mL、或50%乙草胺乳油 80 mL100 mL,对水 30 kg 40 kg 喷雾。2、芽后除草:单子叶杂草2 4 叶期,每亩用 5%精喹禾灵100 mL、或 12.5%盖草能乳油 40 mL,对水 30 kg 40 kg 喷雾。1、土壤封闭1 次。2、芽后除草喷施1 2 次,间隔5 d 7 d。主要病害 土传病害(根腐病、茎腐病、疫腐病、菌核病和炭疽病 等)拌种:用或 50%多菌灵、或 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20 mL 40 mL、或6.25%咯菌腈精甲霜 灵 20 mL,按每 100 kg 种子用药0.3 kg 进行拌种。1 次 真菌性病害(灰斑病、斑枯病、霜霉病、锈病、紫斑病、黑点病、菌核病等)1、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去除病粒,实行轮作。菌核病应避免大豆连作或与向日葵、油菜轮作或邻作,病田收获后深翻土壤,将菌核翻入土中。2、化学防治:(1)播种前 用50%福美双或50%多菌灵,或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或 25%甲霜灵可 湿性粉剂拌种,每 100 kg 种子 用药 0.3 kg 0.5 kg。(2)发病初期用 甲霜灵 800 倍溶液、或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 g,或每亩 用 50%甲基托布津 100 g,兑 水 40 kg 50 kg 喷雾。(3)菌核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亩 30 g 60 g、或每亩用 30%菌核利可湿性粉 剂每亩 50 g,兑水40 kg 50 kg 于土壤表面喷雾。喷施 2 3 次,间隔 7 d 10 d。细菌性病害(斑点病、斑疹病等)1、拌种或浸种:可用 50%福美 双,按每 100 kg 种子用药 0.3 kg 进行拌种、或 1 g 农用链霉素加水5 kg10 kg 浸种30 min 60 min,晾干后播种。2、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用 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剂 1000 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 剂 800 倍液。间隔 7 d 10 d 喷施一次,需喷 3 4 次。喷施 1 2 次,间隔 7 d 10 d。病毒病 发病初期每亩用 0.5%菇类蛋白 多糖水剂、30%毒氟磷可湿性粉 剂 400 600 倍液、或 8%宁南霉素水剂80 mL 100 mL、或 2%氨基酸 寡糖素水剂 200 mL,对水30 kg 40 kg 喷雾。喷施 3 4 次,间隔 7 d 10 d。线虫(孢囊线虫病、根结线虫病)1、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或棉花实行 6 7 年的轮作;适时灌水,加大土壤湿度,可以减少危害。2、化学防治:每亩用 20.5%多 福甲维盐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 1:60-80进行种子包衣处理。主要虫害 地下害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蚜虫 1、土壤处理:每亩用 5%辛硫 磷颗粒剂、或5%二嗪磷颗粒剂2.5 kg 3.0 kg 与肥料拌匀后撒施。2、种子包 衣:每亩种子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60 mL、或18%噻虫胺悬浮种衣剂 100 mL、或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30 g 50 g。1 次 DB41/T 1986 2020 7 大豆 主要 病虫 草害 防治 方 法见续 表B.1。续表 B.1 大豆 主要 病虫 害防治 方法 类型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与方法 防治 次数 主要虫害 蚜虫、食心虫、棉铃虫、豆荚螟、豆天蛾、根潜蝇(根蛆)、蟋蟀等 1、农业措施:选用抗虫品种,实行轮作。2、化学防治:每亩用 50%的杀 螟松乳油 1000 倍液、或用70%晶体敏螟虫 700 1000 倍液、或用2.5%高效氟氯氰菊酯 15 mL 20 mL,35%伏杀磷乳油 100 mL 180 mL,或3%啶虫咪乳油15 mL 20 mL、5%来福灵等药剂,兑水 40 kg 50 kg,喷雾。根潜蝇和蟋蟀的防治可用 30%多福克大豆种衣剂,药种比为1.5:100 进行拌种;或在成虫盛发期,用 2.5%高效氟氯氰菊酯15 mL 20 mL,兑 水 40 kg 50 kg,喷雾。喷施 2 3 次,间隔 5 d 7 d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