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性医疗器械 高分子材料 浸提液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甲醛迁移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DB13/T 5127.13-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植入性医疗器械 高分子材料 浸提液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甲醛迁移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DB13/T 5127.13-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植入性医疗器械 高分子材料 浸提液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甲醛迁移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DB13/T 5127.13-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植入性医疗器械 高分子材料 浸提液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甲醛迁移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DB13/T 5127.13-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植入性医疗器械 高分子材料 浸提液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甲醛迁移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DB13/T 5127.13-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植入性医疗器械 高分子材料 浸提液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甲醛迁移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DB13/T 5127.13-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11.120.20 C 30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127.13 2019 植入性医 疗器械 高 分子 材料 浸提液 中有毒有 害物质的 测定 第 13 部分:甲 醛迁移量 气相 色谱质谱 联用法 2019-12-27 发布 2020-01-28 实施 河 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13/T 5127.13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DB13/T 5127植入性医疗器械 高分子材料 浸提液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共分16个部分:第1部分:柠檬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迁移量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2部分:二巯基丙醇迁移量 碘量法;第3部分:葡萄糖迁移量 碘量法;第4部分:柠檬酸迁移量 酸碱中和滴定法;第5部分:硫氰酸胍迁移量 分光光度法;第6部分:丙酮迁移量 气相色谱法;第7部分:丙交酯迁移量 气相色谱法;第8部分:对苯二甲酸迁移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9部分:乙醇迁移量 气相色谱法;第10部分:环氧乙烷迁移量 气相色谱法;第11部分:戊二醛迁移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2部分:异氰酸酯迁移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3部分:甲醛迁移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第14部分:蛋白质迁移量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第15部分:铅、砷、镉、铬、铜、锑、钡、铝、锌、锡迁移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第16部分:生物负载 薄膜过滤法。本部分为DB13/T 5127的第13部分。本部分由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北省医疗器械与药品包装材料检验研究院、石家庄亿生堂医用品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丽、刘胜军、李挥、高明、刘若锦、李素哲、刘华、杨光。DB13/T 5127.13 2019 1 植 入性医 疗器械 高 分子 材料 浸提 液中有 毒有害物 质的测 定 第 13 部分:甲醛迁 移量 气相 色谱质 谱联用 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植入性医疗器械高分子材料浸提液中甲醛迁移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植入性医疗器械高分子材料浸提液中甲醛迁移量的测定。本方法甲醛的检出限为5 g/L。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GB/T 16886.12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材料 3 方法原 理 将浸提液液体进样,浸提液中的甲醛、丙酮和杂质通过毛细管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通过质谱检测器进行全扫描,然后确定定量碎片,通过设置的选择离子检测的时间段进行特征离子质核比的定量。采用外标法定量。4 试剂与 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所用的试剂应为优级纯,试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的要求。4.1 甲醛溶液:优级纯,含量37.0%40.0%。4.2 丙酮:色谱纯。5 试剂制 备 5.1 甲醛标准溶液(100 mg/L):准确称取12.5 mg(精确至0.1 mg)甲醛溶液(4.1),用丙酮(4.2)稀释并定容至100 mL 容量瓶。5.2 甲醛标准溶液(10 mg/L):准确移取 10.0 mL甲醛标准溶液(5.1),用丙酮(4.2)稀释并定容至 100 mL容量瓶。6 仪器 与 设备 6.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DB13/T 5127.13 2019 2 6.2 色谱柱:色谱柱可选用能满足甲醛分离要求的毛细管柱或其他适宜色谱柱。用待测物质的色谱峰计算,毛细管柱理论板数一般不得低于5000。一般选用以聚乙二醇为填料的强极性毛细管柱,60 m(长)0.25 m(内径)0.25 mm(膜厚),或其他等效毛细管柱。6.3 电子天平,精度 0.1 mg。6.4 0.45 m滤膜。7 试液制 备 7.1 浸提试 验 7.1.1 浸提溶 液 本标准采用极限浸提方式,以丙酮为浸提介质。7.1.2 浸提条件 和 方法 7.1.2.1 浸提条件建立在通常可行并经论证为一个标准化方法的基础之上,在多数情况下为产品使用的适当加严的条件。应在下列之一的条件下进行浸提:a)(371),(242)h;b)(371),(722)h;c)(502),(722)h;d)(702),(242)h;e)(1212),(10.1)h。7.1.2.2 可用标准表面积确定所需的浸提介质的体积。标准表面积包括样品两面面积的总和,不包括不确定和不规则面积。当由于样品外形不能确定其表面积时,应使用质量/浸提液体积。见表1。表1 标 准表 面积 和浸 提液 体积 材料形态举例 厚度(mm)浸提比例(表面积或质量/体积)10%膜、薄片、管壁 0.5 6 cm2/mL 管壁、厚板、小型模制件 0.51.0 3 cm2/mL 大型模制件 1.0 3 cm2/mL 弹性密封件 1.0 1.25 cm2/mL 粉剂、球体、泡沫材料、无吸收性模制件 不规则形状固体器械 0.2 g/mL 薄膜、织物 不规则形状多孔器械(低密度材料)0.1 g/mL 注1:现在尚无测试吸收剂和水胶体的标准化方法,推荐以下方案:注2:测定材料浸提介质吸收量(每0.1 g或1.0cm2 材料所吸收的量);注3:在进行浸提时,对浸提混合物按每0.1 g或1.0 cm2 额外加入该浸提介质吸收量。7.1.2.3 对于弹性体、涂层材料、复合材料、多层材料等,由于完整表面与切割表面存在潜在的浸提性能差异,因此应尽量完整地进行浸提。7.2 标准工 作液 制备 DB13/T 5127.13 2019 3 甲醛标准曲线用溶液:准确移取0.5、1.0、2.0、3.0、5.0 mL甲醛标准溶液(5.2),用丙酮(4.2)稀释并定容至100 mL容量瓶,得到浓度为0.05、0.10、0.20、0.30、0.50 mg/L系列标准溶液。7.3 空白液 制备 以同批浸提介质作为空白试验液。8 测定 8.1 仪器参 考条件 根据所用仪器型号选择最佳测定条件。8.1.1 色谱参考条件:柱温:40保持 10 min,然后以 10/min的速度升温至 230,保持 30 min;进样口:200;载气:氦气;载气流速:1.5 mL/min;进样量:1.0 L。8.1.2 质谱参考条件:EI源温:230;四级杆温度:150;电子能量:70eV;电压:1885V;接口温度:150;MS采集模式:全扫描定性及选择离子(SIM)定量;定量离子:m/z=29(甲醛)。8.2 工作曲 线和 样品 测定 按照上述所列测定条件,对标准工作溶液进行检测。以标准工作溶液中甲醛浓度为横坐标,以甲醛的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得到线性方程。准确量取浸提试验中得到的丙酮溶液约1 mL,通过0.45 m滤膜过滤,按照上述所列测定条件,进行测定。平行制样两份。浸提液中甲醛参考色谱图见附录A。9 结果计算 浸提液中甲醛的含量按公式(1)计算。(1)式中:C 浸提液中甲醛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y 浸提液中甲醛峰面积;a 回归曲线的斜率;b 回归曲线的截距;稀释倍数。样品中甲醛的特定迁移量按公式(2)计算。1000 ACM(2)式中:M 特定迁移量,mg/cm2或 mg/g;A 浸提比例,cm2/mL或g/mL。DB13/T 5127.13 2019 4 计算结果以平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0 精密度 浸提液中目标物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DB13/T 5127.13 2019 5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浸提液 中甲 醛参 考色 谱图 浸提液中甲醛参考色谱图见图A.1。图A.1 浸提 液中 甲醛 标准 质谱图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