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C S 6 5.0 2 0.9 9C C S Z 0 6DB42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D B 4 2/T 1 5 6 3 2 0 2 0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价 规 范S t a n d a r d f o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d u c a t i o n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t h e b o t a n i c a l g a r d e n(报批稿)2 0 2 0-0 8-3 1 发 布 2 0 2 0-1 1-3 0 实 施湖 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联 合 发 布湖 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D B 4 2/T 1 5 6 3 2 0 2 0I目 次前 言.I 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评 价 基 本 原 则.15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价.2附 录 A(规 范 性 附 录)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分 表.5D B 4 2/T 1 5 6 3 2 0 2 0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给 出 的规 则 起 草。本 文 件 由 中 国 科 学 院 武 汉 植 物 园 提 出。本 文 件 由 湖 北 省 住 房 与 城 乡 建 设 厅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中 国 科 学 院 武 汉 植 物 园、湖 北 省 标 准 化 与 质 量 研 究 院、湖 北 省 风 景 园 林 学 会、湖北 省 青 少 年 科 技 中 心。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刘 宏 涛、邢 梅、于 全 英、吕 文 君、朱 剑 峰、张 莉 俊、梅 林、刘 畅、杨 剑、袁 乐、张 竞。本 文 件 实 施 应 用 中 的 疑 问,可 咨 询 湖 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联 系 电 话:0 2 7-6 8 8 7 3 0 6 3,邮 箱:1 0 1 2 7 2 6 8 4 6 q q.c o m。在 执 行 过 程 中 如 有 意 见 和 建 议 请 邮 寄 至 中 国 科 学 院 武 汉 植 物 园(地 址:武 汉 市 东湖 高 新 技 术 开 发 区 九 峰 一 路 2 0 1 号,邮 编 4 3 0 0 7 4)。D B 4 2/T 1 5 6 3 2 0 2 01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价 规 范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价 基 本 原 则、评 价 指 标、评 价 方 法 及 评 价 分 级。本 文 件 适 用 于 湖 北 省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体 系 建 设 及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价。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T 2 0 5 0 1.1 公 共 信 息 导 向 系 统 导 向 要 素 的 设 计 原 则 与 要 求 第 1 部 分:总 则G B 5 0 7 6 3 无 障 碍 设 计 规 范C J J/T 1 7 3 风 景 名 胜 区 游 览 解 说 系 统 标 准L B/T 0 1 4 旅 游 景 区 讲 解 服 务 规 范L Y/T 2 2 3 9 中 国 森 林 认 证 森 林 生 态 环 境 服 务 自 然 保 护 区D B 1 1/T 2 1 3 城 镇 绿 地 养 护 管 理 规 范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植 物 园 b o t a n i c a l g a r d e n拥 有 活 植 物 收 集 区,并 对 收 集 区 内 的 植 物 进 行 记 录 管 理,具 备 植 物 科 学 研 究、保 护、利 用、展 示 和教 育、游 憩 等 功 能 的 园 区。3.2环 境 教 育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d u c a t i o n以 植 物 为 对 象,围 绕 提 高 公 众 对 环 境 的 了 解 和 环 境 保 护 的 意 识 为 核 心,促 进 人 类 与 自 然 和 谐 共 生 的一 种 教 育 活 动。4 评 价 基 本 原 则4.1 科 学 性筛 选 科 学、实 用、可 行 的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价 指 标,以 尽 可 能 全 面 的 指 标 体 系 反 映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的 实 际 状 况,为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建 设 管 理 提 供 依 据。D B 4 2/T 1 5 6 3 2 0 2 024.2 独 立 性每 个 指 标 均 反 映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价 的 一 个 侧 面,指 标 之 间 相 对 独 立 又 互 相 联 系。4.3 通 用 性选 择 指 标 应 便 于 横 向 比 较 和 纵 向 分 析 研 究,选 择 比 较 通 用 的 指 标。某 些 指 标 具 有 前 瞻 意 义,为 植 物园 环 境 教 育 建 设 与 发 展 提 供 指 导 与 依 据。4.4 定 量 与 定 性 相 结 合所 选 指 标 能 定 量 的 均 定 量,尚 无 法 定 量 的 予 以 定 性 描 述。5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价5.1 评 价 指 标5.1.1 评 价 指 标 分 类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价 指 标 分 四 类,具 体 如 下:a)资 源;b)宣 教;c)反 馈;d)保 障。5.1.2 评 价 指 标 体 系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由 一 级、二 级、三 级 指 标 构 成,每 级 指 标 又 有 相 应 分 指 标 组 成。分 级关 系 及 具 体 指 标 见 图 1。图 1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价 指 标 体 系D B 4 2/T 1 5 6 3 2 0 2 035.2 评 价 方 法5.2.1 评 价 基 本 要 求评 价 基 本 要 求 应 满 足 下 列 要 求:a)拟 建、在 建 的 植 物 园 按 照 规 划 设 计 方 案 和 计 划 书 中 相 关 内 容 进 行 评 价;已 建 成 植 物 园 按 照 运 营现 状 进 行 评 价;b)采 取 资 料 审 核、现 场 检 查 等 方 式 进 行 评 价;5.2.2 指 标 分 值 设 置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价 指 标 总 分 设 置 见 表 1,具 体 分 值 设 置 应 符 合 附 录 A 的 规 定。评 价 指 标 分 值 包 括 范围 分 值 和 固 定 分 值 两 种,专 家 对 范 围 分 值 进 行 弹 性 选 择,对 固 定 分 值 按 评 价 细 则 打 分。表 1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价 指 标 分 值 设 置评价指标(一级指标)评分范围(分)资源 0 4 9宣教 0 3 6反馈 0 3保障 0 1 25.2.3 指 标 分 值 计 算评 价 总 分 分 值 应 为 各 评 价 指 标 分 值 之 和,满 分 分 值 为 1 0 0 分。取 专 家 组 所 有 成 员 的 评 分 均 值 为 最 终得 分。5.2.4 专 家 组 构 成评 价 专 家 组 应 由 本 行 业 及 相 关 领 域 专 业 技 术 及 管 理 人 员 组 成,专 家 组 成 员 应 为 5 人 以 上 单 数。其 中专 业 技 术 人 员 不 少 于 三 分 之 二。5.3 评 价 分 级按 最 终 评 价 分 值 将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等 级 由 低 到 高 依 次 划 分 为 三 个 等 级(6 0 分 以 下 不 予 评 级),用 表 示,即 三 星 级()、四 星 级()、五 星 级(),等 级 与 评 价 总 分 值 对 应 关 系见 表 2。表 2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价 等 级 与 评 价 总 分 值 对 应 关 系评价等级 环境教育状况 评价分值(A)三星级()具有一定的环境教育资源;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设置基本合理,有一定的环境教育公众接受度;设有反馈渠道;具备环境教育监督管理机构以及管理与支撑机构,可完成正常环境教育工作。6 0 A 7 5四星级()具有良好的环境教育资源;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设置科学、合理,有较好的环境教育公众接受度;设有一定的反馈渠道,广泛吸收公众意见;具备环境教育监督管理机构以及管理与支撑机构,运行良好,可较好完成正常环境教育工作。7 5 A 9 0D B 4 2/T 1 5 6 3 2 0 2 04表 2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价 等 级 与 评 价 总 分 值 对 应 关 系(续)评价等级 环境教育状况 评价分值(A)五星级()植物园具有丰富、优质的环境教育资源;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科学、准确、多样,富有吸引力,公众接 受环境教育质量高;反馈渠道多元、通畅,可按照公众的反馈意见及时更新、改 进,管理与支撑体系完善、有效,可 促进环境教育体系的健康、有序发展。A 9 0D B 4 2/T 1 5 6 3 2 0 2 05A A附 录 A(规 范 性 附 录)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分 表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包 括 一 级 指 标、二 级 指 标 及 三 级 指 标。详 细 评 分 标 准 见 表 A.1。表 A.1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分 表三级指标 评分标准 赋值(分)备注自然环境(4 分)植物生长良好,生态优良,环境优美,适宜开展环境教育0 4物种数量(4 分)物种丰富0 4物种数 1,3 0 0)(0 分);物种数 3 0 0,5 0 0)(1 分);物种数 5 0 0,8 0 0)(2 分);物种数 8 0 0,1 0 0 0)(3 分);物种数 1 0 0 0,+)(4 分)独特资源(1 2 分)具有湖北省特色植物种质资源资源圃或专类园 1.5具有湖北省特色植被类型、植物群落或濒危生态系统展示区1.5具有湖北省珍稀濒危植物展示区 1具有受损或退化生态原生或经修复的环境教育点 1具有科研成果教育转化能力,科教融合度高 2获得国家部委颁发的环保或科普类基地 0 3每基地得 1 分,最高不超过 3分获得省级各主管部门颁发的环保或科普类基地 2每基地得 0.5 分,最高不超过 2 分设施布局(2 分)设施有统一规划、布局科学合理,满足游客容量及环境教育服务需求2设施类型(2 分)设施完善,类型多样 1具有安全提示牌 1设施外观(2 分)设施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 0.5材质、形式符合植物属性或植物园多样化生境特点,符合 L Y T 2 2 3 9 规定0.5设施的安全性良好 0.5有专人维护且管理日志清晰完整 0.5无障碍设施(2 分)配备有服务于残疾人的科普设施、设备,运行良好 1设施、设备安装高度和角度符合残疾人使用者需求,应符合 G B 5 0 7 6 3 规定1场馆设置(4 分)具有以环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场馆 2规模与植物园游客容量及环境教育服务需求相匹配1D B 4 2/T 1 5 6 3 2 0 2 06表 A.1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分 表(续)三级指标 评分标准 赋值(分)备注每年面向公众开放天数应不少于 2 4 0 天,日常记录台账完整1教育团队(2 分)具有从事环境教育的专业团队,人员专业学科背景齐全,专业知识扎实0.5具有环境教育人员相关管理制度,且制度落实良好 0.5人员类型齐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1科学顾问(1 分)具有环境教育或植物研究等相关领域科学家作为科学顾问1解说人员(6 分)具有专职或兼职解说人员 1设立 解说人员管理办法 等相关制度,对园区解说人员规范管理,保证环境教育服务质量1服务质量应符合 L B/T 0 1 4、L Y T 2 2 3 9 规定,且对解说内容的专业性表达强1为残障人士提供特殊讲解服务 1提供除中文以外的多语种解说服务 1岗前或进阶培训时间不少于 4 0 学时 1志愿人员(2 分)具有志愿者提供临时或兼职解说服务 1具有志愿者招募、培训计划,针对长期服务的志愿者制定有适当的管理办法1适用环境(2 分)设置有多媒体展示专区或计算机房 1园区 W i F i 全覆盖,且信号良好 0.5具有专业信息化硬件及软件运维人员 0.5平台建设(4 分)设有宣传、环境教育内容的网站和新媒体平台 0 1宣教平台具有对环境教育用户类别分析,或互动教育等功能1开发有特色环境教育应用软件,如虚拟植物园学习体验软件1利用新型解说设备提升环境教育服务质量,如 A I智能情景解说1植物标牌(3 分)植物标牌内容与所挂植物一致 0.5所有标牌使用的分类系统统一 0.5植物学名、科名、属名书写科学、准确、规范 0.5标牌信息完整,如古树名木标牌应标注树龄,珍稀植物标牌应标注保护等级信息0.5植物标牌形式应符合 G B/T 2 0 5 0 1.1 规定 1解说员解说词(2 分)具有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符合 C J J/T 1 7 3 的规定0 2展板信息(2 分)信息准确、科学、完整、简明,且符合 C J J/T 1 7 3规定1D B 4 2/T 1 5 6 3 2 0 2 07表 A.1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分 表(续)三级指标 评分标准 赋值(分)备注包括湖北省特色植被类型、植物群落或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入侵植物等内容1网络信息(1 分)网站(页)和新媒体平台发布内容应科学、准确、规范、通俗1游线设置(2 分)具有明确的主题教育游线 1有纸质或电子导游图 1主题设计(2 分)教育游线应覆盖园区核心教育资源,围绕植物多样性、植物进化、植物文化等主题展开1教育节点间应具备一定的关联性,遵从植物科学的逻辑规律和人类认知的心理规律1活动方案(1 分)具有环境教育活动策划和组织方案 1活动场地(1 分)具有环境保护知识展示场所和公众活动场地 1活动主题(2 分)主题包括植物识别、植物价值或环境保护等内容 0.5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注重科普效果 0 1.5活动形式(7 分)环境教育活动具有展览、讲座、体验、实践、授课等多种活动形式0 2每种形式得 0.5 分,最高不超过 2 分不定期开放科研实施,设置实验室开放日开展优势环境教育活动1配合全年环境教育相关重大节日开展特色环境教育活动1定期利用新媒体等各类平台开展线上环境教育活动0 2每种形式得 0.5 分,最高不超过 2 分为会员群体策划长期个性化环境教育活动 1活动受众(3 分)具有广泛的环境教育受众人群 0 3受众 1 5 万人次得 0.5 分,达到 5 万人次每增加 1 0 万人次增加 0.5 分,累计得分不超过 3 分国家活动(2 分)近 5 年主办或承办过国家级环境教育活动 2省级活动(1 分)近 5 年主办或承办过省级环境教育活动 1媒介宣传(3 分)基本环境教育宣传资料齐全,并向公众免费提供和传播1应用电视、广播、报刊、新媒体等媒介,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宣传 0 2环境教育宣传次数达 3 5 次/季度(1 分);达 6 次/季度及以上(2 分)社会效应(4 分)与当地中小学校、社区或偏远地区农村等建立联系,推进宣传教育工作1D B 4 2/T 1 5 6 3 2 0 2 08表 A.1 植 物 园 环 境 教 育 评 分 表(续)三级指标 评分标准 赋值(分)备注近 5 年由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过植物园环境教育成果等2近 5 年由省级媒体宣传报道过植物园环境教育成果等1反馈接收(2 分)应具有电子邮件、意见反馈箱、网络评论区等多种与公众交流反馈的有效渠道2每种形式得 0.5 分,最高不超过 2 分反馈处理(1 分)对有建设性的意见有奖励措施,能对公众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响应1专项经费(5 分)具有配套经费 2配套经费与预算匹配 1有计划地使用经费 1专款专用 1机构设置(2 分)设有负责管理植物园环境教育工作的部门机构 2教育规划(2 分)应具有可行的环境教育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列入植物园总体发展规划2管理制度(2 分)具备完善的环境教育管理档案和工作制度,并能有效实施2安全措施(1 分)具有完整的安全保障和应急措施,符合 D B 1 1/T 2 1 3规定1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