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姜生产技术规程DB5117/T 12-2020.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竹根姜生产技术规程DB5117/T 12-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竹根姜生产技术规程DB5117/T 12-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竹根姜生产技术规程DB5117/T 12-20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竹根姜生产技术规程DB5117/T 12-20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竹根姜生产技术规程DB5117/T 12-202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30 DB5117 四川省(达州 市)地方标准 DB 5117/T 12 2020 竹根姜生 产技术规 程 2020-03-28 发布 2019-03-30 实施 达 州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5117/T 12 2020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产 地环 境.1 5 生 产技 术管 理.1 6 病 虫害 及防 治.3 7 采收.4 附录A(规 范性 附录)竹根姜 主要 病虫 害药 剂防 治技术.5 DB5117/T 12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草。本标准 由达 州市 农业 农村 局提出 并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达 州市 经济作 物技 术推 广站、开 江县经 济作 物技 术推 广站。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王东 风、陈 斌、徐海 燕、刘昌 黎、向 彬桦、刘 来、王敏、余风 华。本标准 为首 次发 布。DB5117/T 12 2020 1 竹 根姜生 产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竹 根姜 的术 语 和定 义、产地 环境 条件、生产 技术 管理、病 虫害 防治 及 采收。本标准 适用 于达 州市 行政 区域内 竹根 姜的 生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8321 农 药合 理使 用 准则 3 术语 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竹根姜 四川地 方 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品种,嫩姜竹 节状,表皮鳞 芽紫 红色,老姜表 皮浅 黄色,肉 质细 嫩,纤维 少,品质佳。3.2 窝栽法 在厢面 上直 接打 窝,在窝 内栽植 的方 法。3.3 垄沟法 起垄并 在垄 上开 沟,在沟 内栽植 的方 法。4 产地环 境 选择生 态环 境较 好、地势 平坦、排灌 方便、土 层深 厚、土 质疏 松肥 沃 的 壤土,pH值6.0 6.5。5 生产技 术管 理 5.1 种 姜要 求 5.1.1 外观 饱满光 滑,肉质 新鲜、质 地坚硬,无 病虫 危害、冻 伤 或机 械损 伤。5.1.2 种块规 格 DB5117/T 12 2020 2 规格 大 小应 为50g70g。5.2 用种量 每667 用 种 姜350kg 400kg。5.3 种姜处 理 5.3.1 晒种 播种前2030d,摊 晾种 姜12d,适 当遮 荫,避免 阳 光直射。5.3.2 浸种 用1 波尔 多液 浸种20min,或1 石 灰水 浸种30min,或1:3 草 木灰 浸出 液浸 种20min,捞 出晾 干。5.3.3 催芽 置于相 对湿 度80 85、温度2025 条件 下催 芽,芽长1cm 1.5cm 时备 播。5.3.4 切种 播种前 将种 姜切 块,规格 大小应 符合5.1.2 的 要求。每个种 块上 保留 至少1 个 壮 芽。5.4 定植 5.4.1 整地施 肥 910月 霜冻 前整地 翻耕35cm以上,次年 开春 后栽植 前再次 深翻耕,地 整平耙 细,挖 好 四周 排水 沟及厢沟,主沟20cm 40cm,厢沟20cm35cm,厢 面宽2m。结合 整地,每667 施腐 熟农家 肥3000kg 4000 kg或生 物有机 肥600kg,过 磷酸钙30kg 50kg,硫 酸 钾10kg 20kg,硫 酸锌2kg,硼砂1kg。严禁使 用含氯肥料。5.4.2 栽植时 间 气温稳 定在15 以上 时即 可栽植。露 地在3月 下旬 至4 月中旬 栽植,地 膜覆 盖或 棚 室可适 当提 前栽 植。5.4.3 栽植方 法 5.4.3.1 窝栽法 土壤相 对湿度65%75%时 打窝,窝深30cm,直径20cm,窝距33cm 35cm,每667 植5400窝6000窝,每 窝1 株。5.4.3.2 垄沟法 每垄开 一沟,垄宽60cm,沟深25cm30cm,行 株距 为60cm 18cm,每667植6000株。5.5 田间管 理 5.5.1 中耕培 土 中耕培 土3次,生长 前期 深 中耕、薄培土,生 长中、后期,浅中耕、厚 培土。结合施 肥进行 培土 除草,第 一次 培土5cm,第 二 次、第 三次 分别 再培 土10cm、20cm。DB5117/T 12 2020 3 5.5.2 施肥管 理 施三次 追肥,每 分蘖 一次 施 一次追 肥。第一 次追 肥每667 用 尿素10kg 兑清 粪水500kg1000kg 淋 施;第二次 追肥 每667 施硫 酸 钾10kg、尿素5kg混 合优 质 腐熟有 机肥500 kg 窝 施;第 三次追 肥每667 施45%(15-15-15)三 元复 合肥20kg窝 施。5.5.3 水分管 理 放种后 浇透 底水,保 证生 姜顺利 出苗。生 长前 期,以浇小 水为 主,保持 土壤 湿润 无 积水,土 壤 相 对含水量 应在60%70%。生 长旺 期,土 壤相 对含 水量 应在75%80%。雨水 较多 时,要 及时 清沟 排 水,保 持沟内无 积水。采 收前 保持 土壤湿 润即 可,促使 姜块 老熟。5.5.4 遮荫 入夏以 后,气温 在30 以 上时姜 田须 遮荫。选 用遮 光率为45 的遮 阳网 搭棚 遮荫,早盖 晚揭,晴 盖阴揭。8月 下旬 及时 拆除 遮 荫物,促使 姜块 老熟。6 病虫害 及防 治 6.1 主要病 虫种类 6.1.1 主要病 害 主要病 害有 腐烂 病、斑点 病、炭 疽病 等。6.1.2 主要虫 害 主要害 虫有 姜螟、小 地老 虎、姜 蛆、蝼蛄 等。6.2 防治措 施 6.2.1 农业防 治 选用抗 病品 种,合理 轮作,种姜 处理,培 育壮 苗,深耕晒 田,清洁 田园 等。6.2.2 物理防 治 采用杀 虫灯 诱杀,或 使用 色板诱 虫。6.2.3 生物防 治 创造保 护天 敌和 利于 天敌 生存的 环境 条件,选择 阿 维菌素、BT乳 剂、农 用链 霉 素等生 物制 剂 进 行防治。见 附录A。6.2.4 化学防 治 按GB/T 8321 的规定 执行。应选择 低毒、低残 留农药,注意 交替 和 合理 混配使 用农药,严格 执行 农药施用 剂量 和安 全间 隔期。见附 录A。7 采收 DB5117/T 12 2020 4 根据市 场需 求和 产品 成熟 度决定 采收 时间。鲜 食嫩 姜宜在 第三 次分 枝平 口时 及时采 收;老姜 或 种 姜根茎充 分膨 大老 熟时 采收。DB5117/T 12 2020 5 A A B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竹根姜 主要 病虫 害药剂 防 治技术 主要病害 姜腐烂 病 每667 用45 代 森铵 水 剂 1000 倍 液,或1:1:200 倍波 尔多 液,或50琥胶肥 酸铜(DT)600 倍液,或农用 链霉 素 5000 倍液,常量喷 雾,每 710 d 喷1次,连 续 喷 2 3 次,或 用 上述药 液 对 病株 灌根,每 株 灌药 液0.5 kg。或用 姜 瘟净 500 800 倍 漫灌 常发 病 区及病 区外 延 2 m 以 上的 区域。姜斑点 病 每667 用30%氧氯 化铜 悬浮 剂 300 400 倍 液,或70%甲 基硫 菌灵 可湿 性粉剂 1000 倍 液,或75%百菌 清可湿 性粉 剂 1000 倍液 常 量喷雾,每 7 10 d 喷1 次,连续 喷 2 3 次。姜炭疽 病 每667 用 30%氧氯 化铜 悬浮 剂 300 400 倍 液,或70%甲 基硫 菌灵 可湿 性粉剂 1000 倍 液,或75%百菌 清可湿 性粉 剂 1000 倍液 常 量喷雾,每 7 10 d 喷1 次,连续 喷 2 3 次。主要虫害 姜螟 每667 选用50%杀螟 松乳 剂500 800 倍液,或90%敌 百虫800 1000 倍液,或卵孵 化盛 期 用 Bt 乳剂(孢子含 量100 亿/mL)2000 倍 液常 量喷 雾,每 10 15 d 喷1 次,连续 喷23 次。小地老 虎 每667 用5 辛硫磷23 kg 与 底肥 细土 混撒,或 将炒香 的麦 麸或 菜饼5 kg,配 以 90 敌百 虫晶 体200g,加水 拌湿,撒 到播 种沟内。姜蛆 每667 用5 辛硫磷23 kg 与 底肥 细土 混撒,或 将炒香 的麦 麸或 菜饼5 kg,配 以 90 敌百 虫晶 体200g,加水 拌湿,撒 到播 种沟内。蝼蛄 每667 用5 辛硫磷23 kg 与 底肥 细土 混撒,或 将炒香 的麦 麸或 菜饼5 kg,配 以 90 敌百 虫晶 体200g,加水 拌湿,撒 到播 种沟内。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