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31 DB5110 四川省(内江市)地方标准 DB 5110/T 232020 紫薯栽培 技术规程 2020-06-15 发布 2020-07-01 实施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10/T 232020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产地 环境 条件.1 4 栽培 技术.1 4.1 种薯 选择.1 4.2 育苗.1 4.3 苗期 管理.2 4.4 定植.2 4.5 田间 管理.2 5 病虫 害防 治.3 5.1 农业 防治.3 5.2 化学 防治.3 6 采收 及贮 藏.3 6.1 采收.3 6.2 贮藏.4 DB5110/T 232020 II 前 言 紫薯食 材 是目 前的 健康 食品,随 着生 产规 模的 增加,为了 更好 的规 范栽 培技术 结 合内 江实 际,特 制定本标 准。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 的规 则编 写。本标准 由四 川省 内江 市农 业科学 院提 出。本标准 由内 江市 农业 农村 局归口 管理。本标准 起草 单位:四 川省 内江市 农业 科学 院、四川 甜菜农 农业 科技 有限 公司。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缪鑫、王一 鸣、唐 建、宋 锐、陈娟、林熊、唐卫 东、易 霞、熊 俊、刘 晓凤、王东。DB5110/T 232020 1 紫 薯栽培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紫 薯的 产地 环境条 件、栽培 技术、病 虫害防 治、采收 及储 藏等 技术规 程。本标准 适用 于内 江市 行政 区域内 甘薯 种植 区。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NY/T 393 绿色 食品 农药使 用 准则 NY/T 394 绿色 食品 肥料使 用 准则 NY/T 5010 无公 害农 产品 种 植业 产地 环境 条件 3 产地环 境条 件 应符合NY/T 5010的 规定,能相对 集中 成片,便 于管 理和销 售运 输的 地方 进行 种植。4 栽培技 术 4.1 种薯选 择 选用内 渝紫2号等 审定 紫薯品 种,薯皮 光滑、次 生根 少、块大 整齐、无 病无 伤的 薯块,重量 在300g400g 的为 宜。注:内渝紫2 号是四 川省内江 市农业 科学院经过 多年选育,在2016 年通过四川 省甘薯新 品种审定(审定号:川审薯2016011)的紫薯新品种。4.2 育苗 4.2.1 殡种期 气温稳 定回 升到12 以 上 开始殡 种。4.2.2 种薯处 理 种 薯 出窖 后,采用 温汤 浸种:将 种薯 装筐 放入40 45 温 水中 预浸1 分钟 2 分钟,后浸 入58 60 水中,1 分钟2 分钟 内让水温下降到54 以下,在50 54 水温范围 内浸种10 分钟;或采用药剂浸种:用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浸种10 分钟,或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 1000倍液 浸种5 分钟 进行 消毒 杀 菌处 理。4.2.3 殡种量 DB5110/T 232020 2 按照大 田栽 培每667m2用种量50kg60kg 安排 用种。4.2.4 苗床地 准备 选择地势平 坦,排 水良好,靠近水源,土质 肥沃疏 松,阳光充 足的地 块作为 苗床。每667m2施入腐熟堆肥1000kg、复合肥20kg 25kg,深翻25cm 30cm 使肥 料与土壤充 分混 合,做80cm 宽畦面,走道40cm。4.2.5 殡种 殡种前 按50cm50cm 株行 距开窝,并 浇足 底水,待 水完全 渗下 后,将甘 薯按 照每窝 大薯2个或 者小薯3个平 排放 入窝 中,覆土后 及 时平 铺地 膜以 增温 保湿,促使 早出 苗。4.3 苗期管 理 4.3.1 引苗 殡种后20 天,及时 观察 甘 薯出苗,在 薄膜 上开 孔引 苗。4.3.2 水分管 理 齐苗后 浇一 次透 水,采苗 前浇小 水,采苗 后再 浇透 水,一 般保 持床 土相 对湿 度70%80%,但也 要见干见湿,并 经常 使床 土处 于上干 下湿 的状 态。做到 高温时 不缺 水,降温 时不 浇大水,防 止过 干过 湿。4.3.3 追肥管 理 采苗2 次3 次后 需适 当追 肥,以 氮肥 为主,每667m2追施尿 素10kg 15kg。4.3.4 采苗 当薯苗 长到30cm以 上时 开 始采苗,剪取 茎粗 壮,节 间短,叶 片肥 厚,大 小适 中,带6 个8 个节 位,长20cm25cm 的壮 苗。4.3.5 薯苗存 放 采下的 苗要 放在 阴凉 的地 方妥善 保存,防 治苗 叶萎 蔫,尽 可能 当天 栽插。4.4 定植 4.4.1 整地施 肥 定 植 时选 择疏 松透 气、排水 良 好、肥 沃适 度的 田块,每667m2施腐 熟堆 肥1000kg2000kg,三 元 复合肥30kg 50kg、硫 酸钾20kg 25kg,并 深耕25cm 30cm使肥 料与 土壤 混匀。4.4.2 起垄 按照垄 距80cm 90cm,垄高33cm40cm 起垄,进 行大 垄 单行 种植,宜 机械 起垄。4.4.3 薯苗栽 插 采用斜 插法,扦插 时使 薯 苗与垄 面平 行,入 土3 个5 个节,深度 在3cm 5cm左右,株距25cm,每667m2栽插3000 株左 右。DB5110/T 232020 3 4.4.4 补苗 栽插后 要及 早检 查,发现 缺株应 立即 补栽,一 般宜 在栽插 后4 天5 天进 行。4.5 田间管 理 4.5.1 水份管 理 做到旱 季多 灌,雨季 少灌 或不灌,一 般在 甘薯 栽插 后小水 浇灌1次发 根水。4.5.2 追肥管 理 促苗肥:在栽 后4 天7 天,追施 少量 速效 氮肥,促 进早 发 棵;促 薯肥:甘薯 生长后 期,根外 喷施0.5%尿素、2%3%过磷 酸钙,5%草木 灰,0.2%磷 酸二 氢钾溶 液,促 进薯 块膨 大。4.5.3 中耕除 草 薯地中 耕除 草一 般进 行2 次 3次,薯苗 成 活后 进行 第一次中 耕除 草,以促 进甘 薯早期 根系 及茎 叶的良好生 长,同时 除草 做到“锄早、锄 小、锄净”。4.5.4 培土 薯垄经 大雨 冲刷 后,垄土 下榻,应及 时结 合中 耕进 行培土。4.5.5 提蔓管 理 在进行 田间 管理 工作 时,可进行 适当 提蔓,以 抑制 茎叶徒 长,降低 田间 湿度,禁止 进行 翻蔓 处 理。5 病虫害 防治 5.1 农业防 治 开好三 沟,起垄 作厢;合 理施肥 和灌 水;清洁 田园,深翻 炕土;及 早拔 出病 株、病 叶。5.2 化学防 治 5.2.1 药剂使 用的 原则 和要 求 合理混 用、轮换、交 替用 药,防 止和 推迟 病虫 害抗 药性的 产生。药 剂使 用应符 合NY/T 393的规定。5.2.2 主要病 虫害 防治 5.2.2.1 黑斑病 采苗后,用50%甲基 硫菌 灵 可湿性 粉剂1500 倍液 浸苗10 分 钟。5.2.2.2 茎线虫 病 每667m2用5%茎线 灵颗 粒剂lkg 1.5kg,撒 在薯 秧茎 基部,然后 覆土 浇水。5.2.2.3 其他虫 害 斜纹夜 蛾、卷叶 蛾、甘薯 天蛾、造桥 虫等 发生 危害,用50%辛硫 磷乳 剂1000 倍 淮兑 水喷 雾。DB5110/T 232020 4 6 采收及 贮藏 6.1 采收 甘薯一 般在 十月 中下 旬进 行采收,采 用机 械或 人工 收获,收获 的薯 块,放置 太阳下 晾晒,泥 土自 然脱落为 宜。6.2 贮藏 6.2.1 窖处理 按每立 方米 用硫 磺粉15g燃 烧,熏 蒸并 密闭 窖口2 天。6.2.2 薯块处 理 用50%多菌 灵或 者保 鲜剂 兑 水浸薯10 分 钟15 分钟。6.2.3 入窖贮 藏 晾干后 下窖 贮藏,注意 控制 窖 温在10 14。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