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黄1号枣树栽培技术规程》DB14/T2213-2020.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临黄1号枣树栽培技术规程》DB14/T2213-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临黄1号枣树栽培技术规程》DB14/T2213-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临黄1号枣树栽培技术规程》DB14/T2213-20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临黄1号枣树栽培技术规程》DB14/T2213-20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临黄1号枣树栽培技术规程》DB14/T2213-202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 C S 6 5.0 2 0.2 0B 0 5DB14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 B 1 4/T 2 2 1 3 2 0 2 0临黄 1 号枣 树栽培 技术规 程2 0 2 0-0 9-2 5 发 布 2 0 2 0-1 1-2 5 实 施山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1 4/T 2 2 1 3 2 0 2 0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产 地 环 境.15 建 园.16 整 形 修 剪.27 花 果 期 管 理.38 土 肥 水 管 理.39 病 虫 害 防 治.51 0 采 收.51 1 生 产 档 案.5附 录 A(资 料 性 附 录)临 黄 1 号 枣 树 栽 培 情 况 登 记 表.6D B 1 4/T 2 2 1 3 2 0 2 0I I前 言本 标 准 按 照 G B/T 1.1-2 0 0 9 给 出 的 规 则 起 草。本 标 准 由 山 西 省 农 业 农 村 厅 提 出 并 监 督 实 施。本 标 准 由 山 西 省 农 业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归 口。本 标 准 起 草 单 位:山 西 农 业 大 学。本 标 准 主 要 起 草 人:王 永 康、薛 晓 芳、任 海 燕、赵 爱 玲、李 毅、李 登 科。D B 1 4/T 2 2 1 3 2 0 2 01临 黄 1 号 枣 树 栽 培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标 准 规 定 了 临 黄 1 号 枣 树 旱 作 栽 培 的 术 语 和 定 义、产 地 环 境、建 园、整 形 修 剪、花 果 期 管 理、土肥 水 管 理、病 虫 害 防 治、采 收 和 生 产 档 案。本 标 准 适 用 于 临 黄 1 号 枣 树 的 栽 培 管 理。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对 于 本 文 件 的 应 用 是 必 不 可 少 的。凡 是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所 注 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 文 件。G B/Z 8 3 2 1 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G B/Z 2 6 5 7 9 冬 枣 生 产 技 术 规 范G B/T 5 0 3 6 3 节 水 灌 溉 工 程 技 术 标 准D B1 4/T 1 1 6 枣 树 栽 培 与 管 理 技 术 规 程D B1 4/T 9 2 8 枣 树 高 接 换 优 技 术 规 程D B1 4/T 1 3 6 0 木 枣 栽 培 技 术 规 程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临 黄 1 号山 西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果 树 研 究 所2 0 1 4 年 从 木 枣 自 然 变 异 株 系 中 选 育 出 的 抗 裂 果 品 种。树 体 中 大,树势 中 庸 偏 旺,成 枝 力 较 强,早 期 丰 产,以 1 3 年 生 枣 头 枝 结 果 为 主,果 实 卵 圆 形,单 果 重 2 2.8 g,果 肉汁 液 少,肉 质 致 密,味 酸 甜,适 宜 制 干。4 产 地 环 境气 候 条 件 方 面 要 求 年 均 温 8 以 上,降 雨 量 8 0 0 m m 以 下,冬 季 绝 对 低 温 高 于-2 5,无 霜 期 1 6 0 d以 上。粘 壤 土、壤 土 和 沙 壤 土 均 可,以 土 层 深 厚 的 沙 壤 土 最 好。除 风 口、山 顶 外,山 坡 地、丘 陵、山 地、河 滩 和 平 原 均 可 栽 植。5 建 园5.1 枣 园 规 划D B 1 4/T 2 2 1 3 2 0 2 02平 地 枣 园 以 南 北 走 向 的 长 方 形 地 块 划 小 区,小 区 面 积 以 便 于 管 理 进 行 确 定。小 区 之 间 设 置 道 路,两旁 配 设 灌 渠。山 地 枣 园 小 区 划 分 因 地 制 宜,树 行 沿 等 高 线 规 划,隔 3 5 行 设 置 宽 1 m 的 横 向 作 业 道。横向 长 度 大 于 1 0 0 m 时,每 隔 5 0 m 从 下 到 上 修 建 纵 向 作 业 道。5.2 整 地平 川 地 整 地 通 过 深 翻 耙 磨 土 壤,达 到 地 面 平 整。坡 地 旱 作 栽 培 采 用 隔 坡 集 蓄 径 流 水 平 沟、水 平 沟 整地。坡 度 1 5 2 5 时 外 埂 高 3 0 c m,沟 间 距 6.5 m 7.0 m;坡 度 小 于 1 5 时,坡 面 沟 间 距 4.0 m 5.0 m。鱼 鳞 坑、水 平 梯 田 等 其 他 形 式 的 整 地 方 法 按 照 D B 1 4/T 1 1 6 执 行。5.3 建 园 方 式建 园 方 式 分 为 以 下 两 种。a)定 植 苗 木。新 建 枣 园 采 用 嫁 接 苗 定 植 建 园。栽 植 密 度 为 株 距 3.0 m 4.0 m、行 距 4.0 m。旱 作条 件 下,雨 季 前 平 整 土 地,并 挖 长 宽 深 各 1 m 的 大 坑,施 底 肥,填 熟 土,填 至 低 于 地 面 1 0 c m左 右,待 雨 季 蓄 积 充 足 雨 水,翌 年 萌 芽 前 选 地 径 3 c m 以 上 一 级 苗,留 6 0 c m 8 0 c m 定 干,挖长 宽 深 各 4 0 c m 的 栽 植 穴,用 生 根 粉 蘸 根,定 植 浇 水 后 树 苗 套 纸 袋,树 盘 1 m 左 右 内 覆 盖 地 膜。其 他 定 植 方 法 按 照 G B/Z 2 6 5 7 9 的 规 定 执 行。b)高 接 换 优。主 要 是 通 过 高 接 方 式 建 园。对 原 有 枣 园 采 用 改 接 换 优 途 径 建 园,中 等 密 度 选 留 植 株,株 行 距 3 m 3 m 4 m。春 季 进 行 落 头,树 高 留 1.5 m 2.0 m,主 干 上 错 落 分 布 4 6 个 主 枝,最 上 一 个 主 枝 以 上 主 干 部 分 留 3 0 c m,5 月 上 旬 进 行 嫁 接 回 缩 主 枝 1 0 c m 进 行 嫁 接,主 枝 数 量不 足 4 个 时,可 选 适 当 部 位 进 行 腹 接,等 新 枣 头 长 度 达 到 3 0 c m 以 上 时 绑 缚 竹 竿 防 风 刮 折。如树 干 无 法 腹 接,可 清 干 后 培 养 新 枣 头,翌 年 选 留 适 当 的 主 枝 进 行 劈 接。其 他 改 接 步 骤 方 法 按 照D B 1 4/T 9 2 8 执 行。6 整 形 修 剪6.1 树 形 选 择定 植 建 园 选 用 自 由 纺 锤 形 树 形,高 接 换 优 采 用 开 心 形。自 由 纺 锤 形 树 高 2.5 m,干 高 5 0 c m,培 养 5 6 个 骨 干 枝,相 邻 骨 干 枝 间 距 3 0 c m 左 右。开 心 形 树 形 树 高 2.0 m,干 高 5 0 c m,四 周 均 匀 分 布 4 5 个 骨干 枝。6.2 修 剪 时 期冬 季 修 剪 在 枣 树 落 叶 后 至 萌 动 前 之 间 进 行。夏 季 修 剪 在 枣 树 萌 芽 至 枝 条 停 止 生 长 期 之 间 进 行。6.3 树 形 培 养6.3.1 自 由 纺 锤 形自 由 纺 锤 形 树 形 培 养 方 法 为:a)第 1 2 年 苗 木 定 植 成 活 后 第 2 年 萌 芽 前 留 1 5 c m 短 截,培 养 一 个 中 心 干,等 长 至 1 m 高 时 顶端 摘 心 促 进 二 次 枝 加 粗 生 长;b)第 3 年 萌 芽 前 在 5 0 c m 以 上 选 2 3 个 方 位 合 适 的 二 次 枝 留 2 节 短 截,培 养 下 层 骨 干 枝,新 生枣 头 长 度 达 3 0 c m 时 绑 缚 竹 竿 固 定 在 树 干 上,树 上 不 易 绑 缚 时 可 在 周 围 搭 竹 竿 支 架 进 行 骨 干 枝固 定。采 用 撑 枝 和 拉 枝 等 方 法 保 持 主 枝 角 度 7 0 左 右,等 长 度 1 m 左 右 时 进 行 摘 心;D B 1 4/T 2 2 1 3 2 0 2 03c)第 4 年 剪 除 最 顶 端 二 次 枝,培 养 中 心 干 向 上 生 长,等 长 至 5 0 c m 左 右 时 摘 心。生 长 季 节 抹 除下 层 骨 干 枝 顶 端 以 外 的 所 有 萌 芽,在 行 间 空 间 充 足 的 情 况 下 培 养 增 加 骨 干 枝 长 度 至 行 间 空 间0.5 m 时 顶 端 摘 心,控 制 延 长 生 长。下 一 年 继 续 培 养 中 层 骨 干 枝 2 3 个,方 法 同 前。等 中 层骨 干 枝 培 养 成 型 后,在 培 养 上 层 骨 干 枝;d)第 5 年 后 完 成 树 形 培 养。骨 干 枝 结 果 3 5 年 后 进 行 骨 干 枝 整 枝 更 新。更 新 时,在 骨 干 枝 基 部6 1 0 c m 处 重 截,刺 激 隐 芽 萌 发 新 枝,培 养 新 骨 干 枝。可 依 骨 干 枝 情 况,分 批 分 年 进 行,保持 骨 干 枝 数 量 基 本 不 变。6.3.2 开 心 形开 心 形 树 形 培 养 方 法 为:a)高 接 当 年 枣 树 高 接 后,新 枣 头 长 至 一 定 长 度 后 进 行 绑 缚 固 定,留 5 6 节 进 行 摘 心,并 通 过 拉枝 等 方 法 开 张 骨 干 枝 至 合 适 角 度;b)第 2 年 萌 芽 前 剪 除 各 骨 干 枝 顶 端 二 次 枝,促 进 延 长 生 长,等 长 度 达 1.5 m 左 右 时 摘 心。生 长 季节,抹 除 骨 干 枝 上 全 部 枣 头 萌 芽。依 次 逐 年 培 养,3 年 基 本 成 形;c)第 5 年 后 适 时 进 行 更 新,在 各 骨 干 枝 嫁 接 口 上 培 养 新 枣 头,方 法 同 树 形 培 养 骨 干 枝 修 剪 管 理。7 花 果 期 管 理7.1 促 果 措 施采 用 抹 芽 和 疏 枝、摘 心、环 割 环 剥 等 措 施 促 进 坐 果。具 体 方 法 按 照 D B1 4/1 3 6 0 执 行。7.2 叶 面 喷 施花 开 3 0%左 右(或 枣 吊 开 3 4 朵 花 时)时 叶 面 喷 施 1 5 m g k g-1 3 0 m g k g-1赤 霉 素、0.3%0.5%硼 砂(或 0.2%0.3%硼 酸)或 0.3%0.5%K H 2 P O 4,混 合 喷 施 时 总 浓 度 不 超 过 0.5%。花 开 7 0%左 右时,根 据 坐 果 情 况 可 再 喷 2 0 m g k g-1赤 霉 素 1 次。8 土 肥 水 管 理8.1 土 壤8.1.1 深 耕 细 耙秋 季 进 行 土 壤 深 翻,深 度 2 0 c m 2 5 c m。生 长 期 树 盘 板 结 和 降 雨 后 及 时 中 耕,深 度 5 c m 1 0 c m。8.1.2 地 面 覆 盖8.1.2.1 地 膜 地 布 覆 盖雨 季 结 束 后 时 沿 行 或 树 盘 及 时 覆 盖 地 膜 或 地 布,树 干 基 部 周 围1 m 左 右,外 高 里 低,内 部 留 渗 水 空间 1 0 c m,保 墒 蓄 水 保 温。8.1.2.2 秸 秆 覆 盖全 年 均 可 进 行,以 夏 季 较 好。旱 坡 地 多 在 2 0 c m 土 层 温 度 达 到 2 0 时 覆 盖。沿 树 行 或 树 盘 内 覆 盖 杂草、树 叶、作 物 秸 秆 和 碎 柴 草 等,厚 度1 5 c m 2 0 c m,加 压 土 块 防 风 防 火。D B 1 4/T 2 2 1 3 2 0 2 048.2 施 肥8.2.1 秋 施 基 肥果 实 采 收 后 每 6 6 7 m2沟 施 腐 熟 厩 肥 等 有 机 肥 3 m3 5 m3,沟 深 4 0 c m 5 0 c m。8.2.2 追 肥萌 芽 期、花 期 和 果 实 膨 大 期 进 行 追 肥。水 浇 地 可 结 合 浇 水 施 入 肥 料,山 坡 旱 地 施 肥 主 要 结 合 降 雨 前后 及 时 追 肥。其 他 参 照 G B/Z 2 6 5 7 9 执 行。8.2.3 施 用 抗 蒸 腾 剂枝 叶 快 速 生 长 期 初 期 干 旱 时 枣 园 喷 施 或 冲 施 黄 腐 酸 等 抗 蒸 腾 剂,黄 腐 酸 稀 释 4 0 0 倍,可 多 次 施 用,每 次 间 隔 2 0 d 左 右。8.3 水 分8.3.1 雨 季 蓄 水8.3.1.1 旱 井 蓄 水在 枣 园 中 上 部 容 易 产 生 径 流、土 质 坚 硬、可 塑 性 好、无 裂 缝、无 塌 陷 的 位 置 挖 旱 井 贮 蓄 雨 水。数量 根 据 集 水 量 和 集 水 面 积 决 定。蓄 水 量 一 般 3 0 m3 8 0 m3,深 6 m 8 m,腰 部 最 大 直 径 2 m 4 m,井 底直 径 2 m 4 m,井 筒 直 径 0.6 m 0.8 m、高 0.5 m 2 m。井 壁 进 行 防 渗 处 理,出 水 口 3 m 外 建 沉 淀 池。旱井 间 隔 不 小 于 1 0 m。降 雨 前 及 时 清 理 水 路 和 集 水 区,降 雨 时 及 时 引 水 入 井,水 满 后 立 即 封 井,并 排 除 多余 的 雨 水。定 期 清 理 井 内 和 沉 淀 池 内 淤 泥。8.3.1.2 水 坑 蓄 水枣 树 萌 芽 前 后 在 树 冠 外 围 挖 颈 部 直 径2 0 c m 3 0 c m、内 部 2 5 c m 4 0 c m、深 度 5 0 c m 的 大 肚 子 形 土窖,制 作 直 径 3 0 c m 4 0 c m、长 度 6 0 c m 7 0 c m 的 塑 料 袋,撑 开 贴 壁 放 置 水 窖 内,开 口 翻 折 压 在 水 窖 口边 缘,水 窖 口 用 地 膜 或 大 棚 膜 覆 盖 收 集 雨 水,中 部 剪 2 c m 左 右 的 小 孔 向 窖 内 流 水。干 旱 季 节 需 水 时,用顶 部 尖 锐 的 木 棍 刺 穿 塑 料 袋 底 部,针 孔 大 小 的 空 隙 向 外 慢 慢 渗 水。8.3.1.3 集 雨 水 池在 枣 园 道 路 两 侧 能 产 生 径 流 的 地 块 采 用 集 雨 水 池 集 水,数 量 和 大 小 根 据 集 水 量 和 集 水 面 积 确 定,地面 挖 宽 4 m、深 4 m、长 度 不 定 的 深 沟,用 钢 筋 水 泥 浇 筑,内 墙 防 水 处 理,顶 部 预 制 板 覆 盖,外 部 建 淤泥 池、溢 流 管。8.3.1.4 整 地 蓄 水春 秋 季 修 整 旱 坡 地 枣 园 沿 等 高 线 分 布 的 隔 坡 水 平 沟、水 平 梯 田 和 鱼 鳞 坑 等,内 低 外 高,及 时 疏 松 树盘 周 围 土 壤 利 于 蓄 水 保 墒。8.3.1.5 穴 贮 肥 水在 树 冠 下 挖 3 个 5 个 直 径 2 0 c m 3 0 c m、深 4 0 c m 5 0 c m 左 右 的 圆 筒 状 坑,坑 内 放 入 玉 米 秸、杂草 等 物,然 后 覆 土,将 水 灌 入 坑 中,坑 上 覆 地 膜 或 覆 草。8.3.2 灌 溉D B 1 4/T 2 2 1 3 2 0 2 05利 用 旱 井 作 为 水 源 工 程,依 据 地 形、社 会 经 济 等 条 件 铺 设 喷 灌、滴 管、涌 泉 灌 等 节 水 灌 溉 设 备,方法 按 照 G B/T 5 0 3 6 3 执 行。一 般 灌 溉 4 次,分 为 催 芽 水、花 期 水、促 果 水 和 上 冻 水,可 根 据 降 雨 情 况 增 加。根 据 不 同 地 区 物 候期 确 定 灌 溉 时 间,如 晋 中 地 区 时 间 分 别 在4 月 上 旬、5 月 中 旬、7 月 中 旬 和 1 2 月 中 旬。催 芽 水 和 促 果 水 采用 沟 灌,花 期 水 采 用 滴 管 或 喷 灌,上 冻 水 采 用 大 水 漫 灌。催 芽 水 和 促 果 水 以 每 6 6 7 m2灌 水 1 5 m3 2 0 m3为 宜,土 壤 水 分 达 到 最 大 持 水 量 的 6 5%7 0%。花 期 水 每 6 6 7 m2灌 水 1 0 m3左 右。冬 灌 一 般 每 6 6 7 m2灌水 2 5 m3 3 0 m3。9 病 虫 害 防 治采 用“预 防 为 主、综 合 防 治”的 方 针,以 物 理 防 治 和 生 物 防 治 为 主。萌 芽 前 使 全 园 喷 施 3 B 5 B石 硫 合 剂,进 行 清 园 杀 菌。生 长 期 重 点 做 好 锈 病、桃 小 食 心 虫、红 蜘 蛛、绿 盲 蝽、枣 瘿 蚊、枣 粘 虫 等 病虫 害 防 治 工 作。防 治 方 法 按 照 D B1 4/T 1 3 6 0 的 规 定 执 行,化 学 防 治 应 符 合 G B/T 8 3 2 1 的 要 求。1 0 采 收在 果 实 完 熟 期 后 进 行 采 收,无 降 雨 时 可 在 树 上 自 然 风 干 后 采 收。1 1 生 产 档 案在 生 产 中 建 立 栽 培 管 理 档 案,具 体 内 容 参 见 附 录 A。D B 1 4/T 2 2 1 3 2 0 2 06A A附 录 A(资 料 性 附 录)临 黄 1 号 枣 树 栽 培 情 况 登 记 表表 A.1 给 出 了 临 黄 1 号 枣 树 栽 培 需 要 等 级 的 内 容。表 A.1 临 黄 1 号 枣 树 栽 培 情 况 登 记 表园主情况 姓名 地址 电话 E-m a i l枣园情况建园时间 建园方式 面积 地形地貌肥力状况 树龄大小 年 株行距 灌溉方式田 间 管 理情况整形修剪 树形 树高 主要措施花果期管理 环割环剥 植物调节剂使用情况 追肥情况土肥水管理土壤管理 间作情况 中耕次数 根蘖多少施肥施肥日期 施肥方式 施肥种类 施肥量 效果表现灌溉灌溉日期 灌溉方式 灌水量 灌溉效果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名称 发生日期 症状表现 防治日期 防治措施 防治效果采收情况 平均产量投入情况(元)农膜 肥料 农药 水电费 劳务费 苗木 其他 合计收入情况 产值:元,净收益:元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