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优804”旱播旱管栽培技术规程DB4211/T8-2020.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节优804”旱播旱管栽培技术规程DB4211/T8-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节优804”旱播旱管栽培技术规程DB4211/T8-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节优804”旱播旱管栽培技术规程DB4211/T8-20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节优804”旱播旱管栽培技术规程DB4211/T8-20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节优804”旱播旱管栽培技术规程DB4211/T8-202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CCS B 05 DB4211 黄冈市 地 方 标 准 DB 4211/T 8 2020“节优804”旱播旱 管栽培技 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rect seeding and dry tube cultivation of Jieyou 804 2020-11-30 发布 2020-12-30 实施 黄 冈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4211/T 8 2020 I 目 次 前 言.III 引 言.V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 语 和定 义.1 4 特征 特性.1 4.1 农 艺性 状.1 4.2 抗性.2 4.3 品质.2 5 产地 条件.2 5.1 海拔.2 5.2 土壤.2 5.3 空气.2 5.4 灌 溉水.2 6 栽培 技术.2 6.1 整地.2 6.2 种 子处 理.2 6.3 播种.2 6.4 水 肥管 理.3 7 病、虫、草害 防治.3 7.1 病、虫 害.3 7.2 草害.3 8 收获、贮 藏.3 附录A(规范 性)病虫 害 化学防 治方 法.4 DB4211/T 8 2020 I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黄 冈市 农业 科学 院提出。本文件 由黄 冈 市 农业 农村 局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黄 冈市 农业科 学院。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李兴 华、周 强、王欢、陈 展鹏、张盛、蔡 正军、蔡 星星、卢华 平、周楠。本文件 为首 次发 布。DB4211/T 8 2020 V 引 言“节优804”旱 播旱 管是 十 九大提 出的“推 进农 业绿 色发展、实 施国 家节 水行 动、加 强农 业面 源污染防治”的 具体 实践,不 仅可节 约农 业用 水,节省 农业生 产成 本,而且 可降 低农业 面源 污染,缓 解 水 资源供需 矛盾。同 时,对实 现生态 安全、农 业及 区域 社会经 济的 可持 续发 展具 有十分 重要 的意 义。为 规 范“节优804”旱 播旱 管技 术,加快 在我 市的 推广 应用,特制 定本 文件。DB4211/T 8 2020 1“节优 804”旱播 旱管栽 培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节优804”旱播旱 管 栽 培技 术的 术语 和定义、特 征特 性、产地 条件、栽培 技术、病虫草害 综合 防治、收 获贮 藏等内 容。本文件 适用 于黄 冈市 黄冈 市“节 优804”旱播 旱管 的 栽培,其它 条件 相似 地区 亦可参 照使 用。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3095 环境 空气 质量 标 准 GB 4404.1 粮 食作 物种 子 第一 部分:禾 谷类 GB 5084 农田 灌溉 水质 标 准 GB/T 8321(所 有部 分)农药安 全合 理使 用准 则 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 农用 地土 壤污 染风 险管 控 标准(试行)GB/T 33469 耕 地质 量等 级 NY/T 496 肥料 合理 使用 准则 通则 NY/T 2156 水 稻主 要病 害 防治技 术规 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节优804 jieyou 804 以三系 不育 系沪 旱5A 作母 本,恢 复系GR804 作 父本 配 组育成 的三 系杂 交节 水耐 旱稻新 品种。3.2 旱播旱 管栽培 direct seeding and dry tube cultivation 大田旱 耕旱 整,种子 人工 或机械 直播,整 个生 长阶 段不进 行人 工补 水灌 溉的 节水栽 培技 术。4 特征特 性 4.1 农艺性 状 DB4211/T 8 2020 2 全生 育期113.9 d,比对照旱优73长1.3 d,株 高121.0 cm,每667 m2有效 穗20.3 万 穗,每穗总 粒数175.1 粒,结 实率85.56%,千 粒重26.14 g,平均 产量634.31 kg/667 m2。注:数 据来 源于 湖北 省种 业创新 联合 体测 试试 验。4.2 抗性1)稻瘟病 综合抗 性指 数3.0;白叶枯 病最高 级9 级;纹 枯病最 高级7 级。耐热性5 级;耐 冷性3 级。抗旱等 级3 级。4.3 品质2)整精米 率58.7%,垩 白粒 率22%,垩白 度6%,直 链淀 粉 含量20.9%,碱 消值 级5.8,长宽 比3.1。5 产地条 件 5.1 海拔 海拔800 m 以下 的低 山、丘 陵和平 原地 区。5.2 土壤 肥沃,耕 层厚 度不 低于20 cm,耕 地 质 量等 级符合GB/T 33469 的5 级以 上,耕地 质 量类 别 符合GB 15618的规定。5.3 空气 应符合GB 3095 的规 定。5.4 灌溉水 应符合GB 5084 的规 定。6 栽培技 术 6.1 整地 结合除 草,进行 两次 耕整,间隔15 d 以上,播 种前 达到细、实、平 的要 求。6.2 种子处 理 种子质 量符 合GB 4404.1 的 规定。播种 前晒 种1 d2 d,用 药剂 浸种 消毒,捞 出 洗净,沥干 水分。6.3 播种 6.3.1 播期 选择 适宜播 种期5月15 日6月5 日。1)病害由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恩施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鉴定;耐热性和耐冷性分别由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和恩施自治州农业科 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鉴定;抗旱性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和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节水抗旱鉴定中心鉴定。2)由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DB4211/T 8 2020 3 6.3.2 用种 量 2.0 kg/667 m22.5 kg/667 m2。6.3.3 播种 方式 人工或 机械 直播,播 种后 适当保 持土 壤湿 润。6.4 水肥管 理 6.4.1 水分 降水正 常年 份,无需 人工 补水灌 溉。6.4.2 施肥 肥料使 用应 符合NY/T 496 的规定。根据 土壤 肥力 状 况,施用 专用 复合 肥(20-10-14)40 kg/667 m250 kg/667 m2或 缓释 肥作 底 肥。秧 苗2 叶1心 时,施尿 素5 kg/667 m2作苗 肥;间 隔10 d左 右,视苗情 施尿素5.0 kg/667 m27.5 kg/667 m2作 分蘖 肥;封行 后,视苗 情施2.5 kg/667 m24.0 kg/667 m2尿 素和4 kg/667 m26 kg/667 m2氯 化钾作 穗肥。7 病、虫、草 害防 治 7.1 病、虫 害 7.1.1 主要 防治 对象 水稻白 叶枯 病、稻曲 病、纹枯病、稻 蓟马、二 化螟、三化 螟、稻纵 卷叶 螟、稻飞虱 等。7.1.2 防治 方法 综合防 治,应符 合GB/T 8321 和NY/T 2156 的规 定。常 见病虫 害防 治方 法参 照附 录A。7.2 草害 7.2.1 主要 防治 对象 千金子、稗 草、异型 莎草 等。7.2.2 防治 方法 播种后2 d 内,用符 合GB/T 8321规 定的 旱稻 专用 除草 剂封闭,后 期视 田间 杂草 情况,施用 对应 除 草剂进行 补杀。8 收获、贮藏 95%左 右谷 粒黄 熟时 收获。收获后 及时 脱粒、晾 晒,清除杂 草杂 质,水分 小于13.5%后 放入 仓库 中贮藏,保 持阴 凉通 风。DB4211/T 8 2020 4 附 录 A(规范 性)病虫害 化学 防治 方法 表A.1 给出 了 主 要病 虫害 化学防 治方 法 及 推荐 用药。表A.1 病虫 害化 学防 治方 法 病虫 防治时期 防治药剂及用量 g、mL(有效 成份)/667 m2 用药方法 白叶枯病 发病初期 27%碱式硫酸铜悬浮剂30 mL 50 mL 喷雾 纹枯病 发病初期 井冈霉素10 g 12.5 g 喷雾 稻瘟病 发病初期 40%稻瘟灵乳油75 mL 100 mL 喷雾 稻曲病 水稻孕穗后期 20%粉锈宁(又名三唑酮)乳油75 mL 喷雾 稻蓟马 卷叶株率 30%,百株虫量300 头 吡蚜酮 4 g 5 g;螺虫乙酯 3.5 g 5 g 喷雾 稻纵卷叶螟 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前 氯虫苯甲酰胺 2 g;苏云金杆 菌250 g 300 g 喷雾 二化螟、三化螟、大螟 卵孵高峰期 氯虫苯甲酰胺 2 g;苏云金杆 菌250 g 300 g 喷雾 稻飞虱 卵孵高峰至2 龄若虫期 吡蚜酮 4 g 5 g;噻虫嗪 1 g 1.5g;噻嗪酮 7.5 g 12.5 g 喷雾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