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 20.20 B 31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8052018“金粉 1 号”粉蕉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he cul tivation of“Ji nfen No.1”on Musa acuminata ABB group Fenjao 2018-07-25 发布 2018-08-25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45/T 1 80 5 20 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 B/T 1.12 0 09给出的规 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海旺、邹瑜、赵明、武鹏、龙芳、欧昆鹏、王艳。DB 45/T 1 80 5 20 18 1 金粉 1 号粉蕉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粉1号”粉蕉(Mu sa a cu mi na ta A A B G ro up Fe nj ao)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种植、蕉园管理、防寒措施和果实采收。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金粉1号”粉蕉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 32 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 用准则 NY/T 4 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 则 NY/T 5 02 2 无公害食品 香蕉生产技 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金粉 1 号”粉蕉 由广西收集的粉蕉农家种中筛选出来的优株品种,植株高大粗壮,全生育期为14 20 个月,有抗旱,不耐涝,耐轻霜,抗黑星病、束顶病的特性。4 园地选择 蕉园前茬8年 内未种植过蕉类作物。其它园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及立地条件按NY/T 5 02 2的规定执 行。5 种植 5.1 种植密度与规格 可采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宽窄行等种植规格,种植密度为10 0 11 0株/66 7 m 2。行距2.7 m2.9 m,株距 2.2 m2.3 m。宜采用宽畦双行种植法,株距2.3 m2.5 m,宽 行行距为2.8 m3.0 m,窄 行 行距为2.3 m 2.5 m。可 根据预期采收时间、园地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株行距。DB 45/T 1 80 5 20 18 2 5.2 园地准备 5.2.1 排灌系统 按NY/T 5 02 2 的规定执行。5.2.2 整地 对全园深松,清理蕉园内的恶性杂草及作物残体等,暴晒2 0 d以 上。平地蕉园起畦种植,畦 面 宽 4.3 m 4.5 m。坡 地蕉园等高起 浅 畦或 浅沟 种植,浅沟 宽80 c m、深1 0 c m 15 c m。5.3 种植穴准备 5.3.1 应 在 种植前 1 0 d 20 d准 备 规格为:长 30 c m 50 c m,宽 30 c m 50 c m,深 30 c m 40 c m的 种植 穴。5.3.2 基 肥的使用应 符 合 NY/T 49 6 的规定,每 株施用 3.5 kg 4.0 kg 腐熟 农家肥、0.5 kg 1.0 kg 钙镁磷 肥、0.1 kg 0.2 kg 复 合肥(15-15-15),1.5 g 2.0 g 淡 紫拟青霉菌微 生物 菌 肥。基 肥应 在两 株 间 离 蕉 苗 30 c m 40 c m 处开 条 沟埋 施。5.4 种植时间 春 植宜 在 3月 4月 进 行,秋 植宜 在 9月 11月 进 行。5.5 种苗质量 宜选用 健康组 培 营养袋(杯)苗 种植。其它香蕉种 苗质量 要 求 按NY/T 50 22的规定 执行。5.6 种植方法 定植时,除掉营养袋(杯),应 保 持营养 土 团完整(无 纺布营养袋苗 则不 需剥除营养袋),放入 种 植 穴 中,用 细 土 覆盖并压紧外围 土 层。5.7 淋水 种植前,种植 穴周围 土壤 湿 度宜 保持 60 7 0,种植 完毕后,立 即 人 工淋 定根水,每 株 淋 1.5 kg 2 kg。5.8 覆盖 淋 水 后 用 覆盖 物 覆盖 蕉 苗四周,春 植宜用 稻 草、树叶、黑 色 地 膜、地 布 等 材 料 覆盖;秋 植宜用 白色 地 膜 等 材 料 覆盖。5.9 查苗和补苗 种植 后次 日 进 行 查苗,出 现漏 种蕉 苗 时应及时 补 种,应 扶 正 歪斜 蕉 苗,并把 土 压紧。2 0 d 后,出 现 死苗 和 弱苗 时应及时 补苗。DB 45/T 1 80 5 20 18 3 6 蕉园管理 6.1 水分管理 6.1.1 排水 整个生育期应保持排水沟畅通。6.1.2 灌溉 灌溉时应避免漫灌。花芽分化期及抽蕾期的土壤含水量应保持708 0;采收前10 d 15 d,应停止灌溉;其余时间,蕉园的土壤含水量应保持607 0。6.2 肥料管理 肥料使用按N Y/T 49 6的规 定执行。各生育期具体的施肥方案参见附录A。6.3 病虫害防治 6.3.1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化学农药的使用按 GB/T 83 21(所 有部分)的 规定执行。6.3.2 主要病害:香蕉镰刀菌枯萎病、香蕉细菌性枯萎病及根结线虫病等;主要虫害:斜纹夜蛾、黄 胸蓟马、香蕉黑带象甲、黄斑蕉弄蝶和叶螨等。防治方案参见附录 B。6.4 树体管理 6.4.1 除芽及割叶 6.4.1.1 采用一造栽培模式。当吸芽 15 cm 30 cm 高时,宜用钩刀在基部连生长点一起割除。6.4.1.2 叶片黄化或干枯占该叶片面积 2/3 以上,或病斑严重时,应及时将其从叶柄基部割除,并清 出蕉园。6.4.2 花蕾管理 6.4.2.1 抽蕾期,当花蕾下垂至在叶柄上时,应及早将花蕾移至叶柄一侧,使其自然下垂生长,同时 将靠近或接触花蕾的叶片割除。6.4.2.2 果穗宜留 8 9 梳蕉果。当 梳数足够或者花蕾出现中性花时,割除多余部分蕉果和花蕾,在末 梳留 2 3 个 节位的穗柄。断蕾宜选择睛天午后进行,雨天或早上露水未干时不宜断蕾。6.4.3 立桩防风 6.4.3.1 当台风季节来临前或准备现蕾时开始立桩,可选用竹子或木条做为蕉桩。6.4.3.2 立桩时,在距蕉头 15 cm 30 cm 处打 洞,洞深约 40 c m,将蕉桩 竖入洞中并压紧,用 绳子将假 茎绑于蕉桩上。6.4.3.3 对未抽蕾的植株竖桩时,蕉桩应立于植株向地倾斜的一侧,蕉桩与植株构成稳固的三角形,蕉桩应避开蕉蕾的下垂位置;对已抽蕾的植株竖桩时,将蕉桩立于假茎与蕉蕾(果穗)的 侧边或另一侧,避免蕉桩与果实刮碰,蕉桩上部绑牢于果轴上。DB 45/T 1 80 5 20 18 4 7 防寒措施 7.1 在 寒 流 来 临 前,应用 白色 地 膜 等 材 料 覆盖 地 面。秋 植 苗 应 加盖天膜,天膜 宜用 白色塑 料 薄膜 等 材 料,温 度 回升 时应及时 揭开天膜。7.2 已抽蕾 的蕉 树,在 寒 流 来 临 前,可用自 身短叶 或 牛皮纸 等 材 料包 裹裸露 的 穗柄。8 果实采收 8.1 当果 指 肥 圆、棱 角不明 显、成熟 度 达到 8 成 以 上 时 即 可采收。8.2 采收全过程 避免机械损伤 果实。DB 45/T 1 80 5 20 18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金粉 1 号”粉蕉栽培的施肥方案“金粉1号”粉蕉栽培的施肥方案见表A.1。表A.1“金粉 1 号”粉蕉栽培的施肥方案 施肥时期 施肥方案 新抽叶片数约 10 片前(幼苗期)缓苗阶段不需 要施肥。待长 出第一片新叶 时,每隔7 d1 0 d,每株喷淋2 kg 0.2 0.5(浓度随幼苗 的生长逐渐提 高)的尿素水 溶液,直至新 抽叶片数810 片。对长势稍 弱或后 补的苗增加淋施量,人工追施23次。新抽叶片数 1025 片(营养生长期)每隔 7 d10 d,在距蕉头 50 cm100 cm 处,每株施用氮钾配比为 2:1 的复混肥(复混肥中 的钾肥选用硫酸钾)30 g60 g,随植株的生 长,逐渐增大 用肥量;新抽 叶片数达到约 15 片 后,将氮钾的比例逐渐调整至 1:3。肥料可随灌溉系统一起喷淋,也可撒施在畦面后喷水淋 溶。新抽叶片数 2540 片(花芽分化至抽蕾期)新抽叶片数达约25片时,球茎明显膨大,逐渐进入花芽分化期,在此时期,每株一次性施用 复合肥(12-12-21)250 g500 g、硫酸钾 100 g200 g、农用 硫酸镁100 g2 00 g、钙镁磷肥 500 g。新抽叶片数约4 0片时,粉蕉逐步进入抽蕾期,在此时期每株一次性施用复合肥(12-12-21)250 g500 g、硫 酸钾100 g200 g。两次重肥均在行向两株中间埋施,采用畦 面撒肥培土埋施方法。期间根据植株长势隔15 d20 d,每株喷施用复合肥(15-15-15)50 g 100 g。新抽叶片数约 40 片至收 获前半个月(抽蕾至收获期)每隔 15 d20 d,每株施用复合肥(15-15-15)50 g100 g,肥料可随灌溉一起喷淋,也可 撒施在畦面后喷水淋溶,采收前 20 d30 d 停止施肥。冬季低温应停止施肥。DB 45/T 1 80 5 20 18 6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金粉 1 号”粉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金粉1号”粉蕉主要病 虫 害的防治措施 见表 B.1。表B.1“金粉 1 号”粉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病(虫)名称 防治方法 香蕉镰刀菌枯 萎病(1)严 格执行 检疫措施,严 禁从国内 外病 区输入粉 蕉苗。(2)增施有 机肥和钾 肥,提高植株 的抗 病能力。在 日常 田的管理 过程 中尽量避 免蕉 头或根系 受伤,同时注 意防 治根结线 虫,以免伤口、虫 口感染病菌,有条件的可水旱轮作。(3)发现病株后,将病株砍倒,并向球茎注射草甘膦,然后撒上石灰。如病株连片,应设置隔离栅栏。细菌性枯萎病(1)严 禁从疫 区引进蕉 苗、繁 殖材 料 等。(2)田 间发现 病株要 及 时 销毁,并在 病株 位 置撒生 石灰。发病 率较 高的蕉 园 可 与非 蕉 类 作 物 轮作或 休耕,休耕 应注意 清除杂 草。(3)在蕉苗发病 初 期,选用 2 春雷霉 素可 湿 性粉 剂 800 倍、23 络氨铜 水 剂 400 倍 或 3中生菌素可 湿 性粉 剂 1 0001 200 倍 灌根。间隔 7 d10 d施 药 1 次,共 施2 3 次,每 次每株淋 1 kg 药 液,香蕉植株 较 大时,适当 增加 药 量。根结线虫病(1)大 棚 内选用 无 病土、晒干 土或 消毒 土 装杯育 苗。蕉 园 加 强 水肥管理,促 进新根生长。(2)每 667m 2 用 淡紫拟青霉 菌 微 生 物 菌肥 100 g120 g,拌 土撒施、沟 施或 穴 施,也可在 定 植前 与基 肥混 匀 埋施。斜纹夜蛾(1)在 斜纹夜蛾产卵 高 峰 期至 初孵 期,采 取 人工 摘除卵块 和 初孵 幼虫为 害 叶片,带 出田外 集 中 销毁。(2)成 虫 盛 发期,采用 黑光灯、糖醋酒 液 诱杀成 虫。(3)46 月,在幼虫低 龄 期对叶面喷 洒药剂 防 治,用 10 吡 虫 啉 1 500 倍稀释 液进行喷 雾,喷 药宜 在 午 后 及傍晚 进行。每隔 7 d10 d喷 施1 次,连 用 23 次。黄胸蓟马(1)加 强 肥水管理,促使 花蕾 苞 片 迅速张开,缩短 受 害 期,减少 为 害 程度。(2)刚 现蕾时用 40 啶 虫 脒 2 5003 00 0 倍 液喷蕾 苞,苞 片 准备打开 时用 10 吡 虫 啉 1 50 0 倍稀 释 液喷施蕾 苞及 幼 果,每 周 防治 1 次(连 续 2 3 次)。香蕉 黑带象甲(1)收 果 后 清 理 残 株,搜杀 藏于其 中的 各种 虫 态 的 虫。(2)结 合 清园,定 期 剥除 假 茎外 层带 卵 的叶 鞘,并 捕捉成 虫。(3)在 11 月 底 至次 年 4月 初 幼虫发生的高 峰 期,用 药毒杀。可选用 5 甲氨基阿 维 菌素 苯甲 酸 盐 水分 散颗粒剂 7501 000 倍 的 稀释 液灌注 于 上 部 叶 柄沟槽 内,每株 150 m L 200 m L。黄斑 蕉 弄蝶(1)在幼虫 初 发时 摘除 虫 苞,杀死其 中虫 体;冬季至 春暖 前将枯叶 沤 作灰肥、堆 肥,以 消灭潜存 的幼 虫和 蛹。(2)在 610 月 份 幼虫发生高 峰 期,掌握 幼虫低 龄 期用化 学药剂 喷 洒 叶片进行防治,药剂 选 用 20 氯 虫 苯甲酰胺乳油 1 0002 000 倍、50 辛 硫磷 乳油 1 000 倍 或 20 甲氰菊酯乳油 1 5002 00 0 倍稀释 液。叶 螨 在 810 月 份 叶 螨 为 害 严重的时期,可选用 5 甲氨基阿维 菌素 苯甲 酸 盐 水分 散颗粒剂 7501 000 倍、73 炔螨特 1 000 倍、5 噻螨酮乳油 2 0003 000 倍 或 43 联苯肼酯悬浮剂 3 0004 00 0 倍稀释 液喷杀,重 点 防治中 下部 叶片。_ _ _ _ _ _ _ _ _ _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金粉 1 号 粉蕉栽培技术规程 DB45/T 1805 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