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加工剩余物栽培秀珍菇技术规程DB45/T 1762-2018.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桉树加工剩余物栽培秀珍菇技术规程DB45/T 1762-201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桉树加工剩余物栽培秀珍菇技术规程DB45/T 1762-201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桉树加工剩余物栽培秀珍菇技术规程DB45/T 1762-201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桉树加工剩余物栽培秀珍菇技术规程DB45/T 1762-201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桉树加工剩余物栽培秀珍菇技术规程DB45/T 1762-201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 20.20 B 31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762 2018 桉树加工剩余物栽培秀珍菇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Pleuro tus pulmonarius using Eucalyptus processing residues 2018-05-10 发布 2018-06-1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45/T 1 76 2 20 18 I 目 次 前言.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 义.1 4 栽培场地 及季节安排.1 5 栽培技术.2 6 采收及管 理.4 7 病虫害防 治.4 DB 45/T 1 76 2 20 18 II DB 45/T 1 76 2 20 18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 B/T 1.12 0 09 给出的规 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灿琴、韦仕岩、吴圣进、陈雪凤、吴小建、陈丽新、黄卓忠。DB 45/T 1 76 2 20 18 1 桉树加工剩余物栽培秀珍菇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桉树加工剩余物栽培秀珍菇技术的栽培场地及季节、技术要求、栽培技术、采收及管 理、病虫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以桉树木屑、桉树皮为栽培主料的秀珍菇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 08 4 农 田灌溉水质标准 NY/T 3 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 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7 49 绿色食品 食用菌 NY/T 5 01 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 产地环境条件 NY 5 09 9 无 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桉树加工剩余物 E uc aly pt us p ro ces si ng r es idu es 桉树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桉树皮、桉树木屑等剩余物。3.2 秀珍菇 P Ieu ro tu s pu lmo na ri us 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界、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出菇温度为 8 34,子实体 单 生或散生;菌盖灰白至深褐色,呈扇形,直径 2 cm 6 c m;菌 褶白色、延生、稍密且长短不一;菌柄侧 生、白色、内实,基部无绒毛、稍细,长 2 cm 6 c m,粗 0.6 cm 1.5 cm。4 栽培场地及季节安排 4.1 栽培场地 栽培区域环境应符合 NY 50 10 的要求,生产用水应符合 GB 5 08 4 的要求。生产场地应选择环境良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有害气体产生,周围 20 0 m 内 无工业三废、禽畜舍、垃圾场、污水及其它污染源,避 开人群密集区域。DB 45/T 1 76 2 20 18 2 4.2 季节 秀珍菇出适 宜 温度为 8 34,最适 宜 温度为 15 2 6,栽培季节为 每年 的3 月 1 1 月。5 栽培技术 5.1 工艺流程 秀珍菇栽培工 艺流 程 见图 1。图 1 秀珍菇栽培工艺流程 5.2 培养料配制 5.2.1 原料 原 料使用应符合 NY 5 09 9、NY/T 3 94 的规定,所用 原 料应 干燥、新 鲜、无 霉变,无虫害、无 异味、无 混杂 物,不 得检 出 违禁 物质和农药 残留超 标。常 用的栽培主料有桉树木屑、桉树皮、其它 杂 木屑等,辅 料为 麦麸、过 磷酸钙、石膏、石 灰等。5.2.2 配方 培 养 基 配方如 下:桉树木屑 50、桑枝 35、麦麸 11、过 磷酸钙 1、石膏 1、石 灰2;桉树木屑 50、甘蔗 渣 35、麦麸 11、过 磷酸钙 1、石膏 1、石 灰2;桉树皮 7 0、桑枝 15、麦麸 11、过 磷酸钙 1、石膏 1、石 灰2;桉树皮 7 0、甘蔗渣 15、麦麸 11、过 磷酸 钙 1、石膏 1、石 灰2;5.2.3 原料处理 将除麦麸外 的 原 料按 配 方比例称量 好,加 入 0.3 的 北海群 林发酵 菌 剂。将原 料 拌均 匀,加水 调湿 至 含 水 量 60 6 5,同时 加 入石 灰 调 至 pH 为8.0 9.0。将调 好的 原 料 堆成高 度 1.2 m 1.5 m、宽 1 m的料 堆,料 堆 长度 依堆 料的 数量 而 定。在 堆 料中 间每隔 0.8 m,用 直径5 cm 10 cm 的 木 棍从 上 向 下 打 1 个透气 孔,当 料温 升 至65 以 上 时 进 行翻堆。堆 料期 间翻堆 2 3 次,发酵时 间 5 d 7 d。5.3 装袋 装袋 前,将麦麸 加 入发酵 好的 原 料中,搅拌均匀,含 水 量 60 6 5,pH 8.0,即 可 装袋。菌 袋 使 用 厚 0.04 mm、长 430 mm、宽 23 0 mm 的 聚乙 烯 或 聚丙 烯筒 料 袋,其 中 聚乙 烯袋 用于 常压 灭 菌,聚丙 烯袋 用 于 高压灭 菌。装袋时 料 高 18 cm 20 c m,料 重(2 0.5)kg。DB 45/T 1 76 2 20 18 3 5.4 灭菌 装袋后,将菌袋及时装锅灭菌,宜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常压灭菌,将温度在 4 h 6 h 加热至 10 0,并保 持 12 h 14 h即 可停火,待温度降至6 0 65 才可出锅。灭菌期间应及时补加热水。高压灭菌应在 12 2 12 5 下蒸汽 灭菌2 h,待 压力降至0 Mp a 时 即 可出 锅。5.5 接种 5.5.1 菌种 菌种应从具有相应生产经营资质的单位引种。菌龄为菌丝满袋后 5 d7 d,菌丝颜 色浓白均匀、菌 丝粗壮且边缘整齐、无黄水、无老化菌皮、无杂菌污染、活力旺盛。5.5.2 操作 灭菌完成后将菌袋移至经消毒处理的接种室,待料温降至3 5 后,按无 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每 个菌袋接种量为1 0 g1 2 g,接种后 菌袋两头套上已消毒的塑料套环,并使用两层经灭菌的报纸固定,然后将菌袋移至培养室内培养。5.6 菌丝培养 5.6.1 培养室 应定期消毒,清洁、干燥、通风、遮光、保温。5.6.2 菌袋摆放 菌袋宜以“井”字型叠放地上,堆高 2 3 层为 宜;也可墙式叠放,菌 袋间隔 2 cm 5 cm,堆高 4 5 层为宜。5.6.3 菌丝培养 发菌期间培养室温度 24 28,空气相对湿度6 5 7 0。用窗帘或遮阳网遮光,前期培养 室黑暗不透光,培 养 18 d后 稍有散射光 线。定 时通风换气。每 5 d7 d检 查 菌丝生长情况,及 时清理有 杂菌污染的菌袋。21 d2 6 d后 菌丝 长满全袋即可出菇。5.7 出菇 5.7.1 出菇房 应消毒,清洁、通风、控温、保湿,有散射光线。5.7.2 出菇菌袋摆放 菌丝长满全袋后,将菌袋搬进出菇房墙式叠放,每排叠放 4 5 层。每排 间留不小于 5 0 cm 的 通道。5.7.3 开袋出菇 菌丝满袋后 3 d5 d,当菌 袋两头开始吐黄水或出现菇蕾时,去掉报纸。DB 45/T 1 76 2 20 18 4 5.7.4 出菇管理 子实体 发 生和生长 阶段,温度应在 2 2 2 8,湿 度8 5 95,每 天早晚喷 水2 3 次。温 度过 高时 应 减 少 喷 水,加 强通风降 温;温度过 低时 应 减 少 喷 水或在 午后 气温 较高时喷 水,并减 少 通风。在出菇 阶段 应 保持空 气 流通,光线 以1 0 0 LX 5 00 LX 为 宜。6 采收及管理 6.1 采收 当 菇盖 边缘 由内 卷逐渐平展,颜 色由深 逐渐变浅,孢 子 尚未弹射时 进 行 采收。采收 时 用 剪刀 或 抓住 菇体基部 轻轻扭转拔 下。宜 采 大留 小,丛 生菇应 整丛 一 次 采 摘,并保持 子实体 完整。采收的产品应符合 NY/T 7 49 的 规定。6.2 转潮管理 采收 后 应及 时清 理 袋口 上的 老 菇及 枯萎 的 幼 菇或菇 根,并停 水3 d 5 d,降低湿 度,适 当减 少 通风。7 病虫害防治 7.1 原则 坚持 以防为主,以治为 辅 的 原 则,降低 病虫害 发 生 率。7.2 方法 首 选 石 灰、杀 虫 灯、黄 板 等进 行 物理防治;或使用 高效低残留 农药在采收 后 无菇 喷 药,用药 后喷 12 次清 水,使 用的农药应符合 NY/T 39 3 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桉树加工剩余物栽培秀珍菇技术规程 DB45/T 1762 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