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 20.20 B 20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8452018 草木樨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Melilotus 2018-10-20 发布 2018-11-2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45/T 1 84 5 20 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 B/T 1.12 0 09 给出的规 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红琴、何铁光、李忠义、韦彩会、蒙炎成。DB 45/T 1 84 5 20 18 1 草木樨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木樨的术语和定义、栽培技术、利用、留种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草木樨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 54 3(所有部分)农作物种子 检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草木樨 M eli lo tu s 豆科草木樨属直立型一年生和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羽状三出复叶,叶缘疏齿、总状花序、花 冠蝶形黄色、荚果卵形或近球形。耐寒、耐贫瘠、适应性广,既可作牧草,又可作绿肥。4 栽培 4.1 种子处理 4.1.1 晒种 播种前,选择晴天在阳光下晒种4 h 6 h。4.1.2 选种 用清水浸泡种子,滤掉漂浮在水面的杂物,剔除秕粒、破粒种子。用清水冲洗2 3次,选择籽粒饱 满、大小色泽整齐一致的籽粒作为种子。4.1.3 种皮处理 用砂纸磨擦种皮3 m in 4 mi n或用浓硫 酸(95 9 7)浸泡种 子10 mi n2 0 mi n以破除种 皮。清 水 冲洗干净晾干。4.1.4 浸种 DB 45/T 1 84 5 20 18 2 播种前1 d用 水浸种6 h 8 h后捞起,用 清水冲洗,置于阴凉处沥干水分。播种前用草木樨根瘤菌剂 接菌。4.2 播种 4.2.1 播种期 表土地温稳 定在1 0 以上即可播种,春播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夏 播 宜在6月上旬,秋 播宜在9月 中 旬至10 月上旬。4.2.2 播种方法 穴 播、条 播,每 66 7 m 2 播种 量 为0.5 kg 1.5 kg。穴 播,每穴 3 4粒,穴距 20 c m 30 c m,播后 覆 土 2 c m4 c m;条 播,均匀 地播成 长条,行距 30 c m,播后 覆 土2 c m 4 c m。4.3 水肥管理 4.3.1 基肥 每 66 7 m 2 施过 磷 酸 钙 10 kg 15 kg。4.3.2 追肥 苗 期 如长势弱,每 66 7 m 2 追施尿素 5 kg 10 kg。4.3.3 排灌 种植地 块 应 挖好排 水 沟,如遇 大 雨 和 连续降雨,应 及时 清 沟排渍。如遇 干 旱,应 及时灌溉。4.4 病虫害防治 4.4.1 病害 主要 病害 有 霜霉病、白粉 病。霜霉 病 在 发病初 期用75 百 菌清可 湿 性 粉 剂500 倍液 喷雾防 治,发病 较重 用58 甲霜锰锌 可 湿 性 粉 剂50 0 倍液喷雾防 治;白粉病 用15 粉锈 宁 1 00 0 倍液 喷雾防 治。4.4.2 虫害 主要 虫害 有 卷 叶 蛾、甲 叶、蚜虫 等。卷 叶 蛾 用20 氯虫苯甲酰胺兑 水1 50 02 00 0 倍喷 雾防 治;叶 甲 用90 敌 百虫兑 水 8 00 1 00 0 倍喷 雾防 治;蚜虫 用40 乐 果 乳油兑 水1 50 0 倍喷雾防 治。5 利用 5.1 饲用 可 刈割鲜 草用于 喂养牛、羊、猪 等 牲畜。5.2 绿肥 作为绿肥利用,宜在草木樨 现蕾 期 翻压还田。DB 45/T 1 84 5 20 18 3 6 留种 作为留种植 株,当7080的草木樨荚果呈 现黑褐色时 选择晴天进 行采收,将收 获 后的种 子晒1 d2 d后,采 用 脱 粒 机 或人 工脱粒,清除杂物,风 干 贮藏。种子 质量应 符合GB/T 3 5 43(所有部分)的要求。_ _ _ _ _ _ _ _ _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草木樨栽培技术规程 DB45/T 1845 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