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生态养殖规范第2部分:池塘养殖DB45/T 1802.2-2018.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渔业生态养殖规范第2部分:池塘养殖DB45/T 1802.2-201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渔业生态养殖规范第2部分:池塘养殖DB45/T 1802.2-201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渔业生态养殖规范第2部分:池塘养殖DB45/T 1802.2-201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渔业生态养殖规范第2部分:池塘养殖DB45/T 1802.2-201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渔业生态养殖规范第2部分:池塘养殖DB45/T 1802.2-201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1 50 B 52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802.22018 渔业生态养殖规范 第 2 部 分:池塘养殖 Specification for fisher y ecological farming Part 2:Pond farming 2018-07-25 发布 2018-08-25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45/T 1 80 2.2 20 18 I 前 言 DB 45/T 1 80 2 渔业生态养殖规范共分成四部分,具体如下:第1部分:基础控制点;第2部分:池塘养殖;第3部分:工厂化养殖;第4部分:库区养殖。本部分为DB 4 5/T 18 02的 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 B/T 1.12 0 09给出的规 则起草。本部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提出。本部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广西壮族 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荣仕屿、龙光华、肖珊、彭敏、梁军能、徐鸿飞、吕丽虹。DB 45/T 1 80 2.2 20 18 1 渔业生态养殖规范 第 2 部 分:池塘养殖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渔业池塘生态养殖的设施设备、苗种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日常管理、收获。本部分适用于广西境内池塘生态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3 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7 55 2 01 3 绿色食 品 渔药使 用准则 NY/T 2 11 2 渔业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3 设施设备 3.1 池塘 3.1.1 环境 应符合NY/T 39 1的规定。排灌方便、防洪涝,向阳,光照充足,周边无高大遮挡物。3.1.2 形状 池塘建设因地制宜,可为长方形,东西朝向。3.1.3 面积 根据用途和养殖对象不同而定,单个养殖池塘面积0.1 hm2 2 hm2 为宜。3.1.4 池深和水深 鱼、虾养成 和亲鱼培育 池塘平均深 度以不小于1.8 m为宜;鳖、蟹、贝养 殖和鱼苗、鱼种培育池 塘平均深度以 不小于1.0 m 为宜。池塘 水深应符合 养殖种类特 性的要求。最高蓄水位 到塘埂顶面 的高程差0.3 m 0.5 m。3.1.5 塘底 池底应易于 排干水和收 获。池底应 向排水口区 域倾斜,坡降 0.3%0.5%。宜采用圆锅 型 底、中 央沟 槽型底。淤泥厚度控制在10 cm以内。DB 45/T 1 80 2.2 20 18 2 3.1.6 塘堤 宜以均质 土或片石 水 泥砂浆筑 成,基面 宽 度宜为1.5 m以 上,塘 堤坡比 1:1.5 1:3。3.1.7 土质塘堤护坡 为水 泥预 制 板、混凝土现浇、砖石、养殖 专 用地 膜等。3.2 进排水系统 池塘应有 独立 的 进 水和排水 系统。进 水 口 应 硬 化,高于池塘水面,排水 口低 于池塘最 低 水位 线,应有防 逃 设施。3.3 设备 应 配置 和池塘 条 件、养殖 模式相配套 的设备,如 网 具、增氧机、发电机、生态 浮床等。4 苗种放养前准备 4.1 清整池塘 每 个养殖周期 开始 前修 整 池塘。水 泥 池和 铺 地 膜 的池塘,应 清除过多淤泥;土 塘应 翻耕曝晒至 底 泥 表 面 龟裂,底部 淤泥厚 度应小于10 c m。4.2 消毒 清整 池塘 后 应适 时消毒,清除过多 的 淤泥。宜使用生 石灰或专 用 清 塘剂 消毒,生 石灰带 水 清 塘用量 为20 0 m g/L 2 50 m g/L,全 池 泼洒 用量为20 m g/L。同 时 应对养殖工具、器 具 清洗消毒 备用。4.3 水质培育 确认清 塘剂药性 消失后 方可 进 水。可投放 微 生物制剂培育水质,水质应符合养殖种类生长 需 求。5 苗种放养 5.1 试水 苗种放养前 先进行试 水 操作,确保安全后 放养。5.2 苗种质量 投放的苗种规 格 应符合养殖种类的特性和要求。品种 纯正,来源一致,体 质 健 壮,无 伤 病。体 重 差 异 不大于10%,配 养鱼类个体宜小于主养鱼类。5.3 放养密度 根据养殖种类的生 长特点、池 塘 条 件、养 殖 模式确 定放 养 密 度,放养 密 度不 得影响 养殖 种类的 健 康 和生长。5.4 天气 选择晴 朗,无大 风天气时 放苗。DB 45/T 1 80 2.2 20 18 3 6 饲料投喂 根据养 殖种类、养殖 模式、天气、水温、水质、成长阶段、摄食情况等确定饲料品种、投喂程序、投喂次数、投喂量。饲料应符合NY/T 21 12的规 定。7 水质调控 每天监测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 度等水质因子,水质因子应符合养殖种类的需要。7.1 物理调控 7.1.1 根据不同的养殖阶段和养殖季节调整池塘水体的交换量,并保持适宜水位。7.1.2 养殖用水应采取沉淀、消毒等预处理措施。7.1.3 科学使用增氧机。7.2 化学调控 适时使用 生石灰来调节水中pH值、硬度、碱 度、增加钙离子。用量为0.33 kg/h m 2 1 kg/h m2,晴天上 午9:00 10:00使用。7.3 生物调控 7.3.1 增加滤食性鱼类、食腐屑性鱼类投放量。7.3.2 使用鱼菜共生调控,以菜净水,以鱼长菜,科学设置生态浮床。7.3.3 根据不同养殖阶段鱼类生长的需要,制定渔用微生物制剂的使用计划,合理安排各阶段使用的 种类、使用量。8 病害防治 8.1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8.2 宜采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或中草药来进行病害防治。8.3 药物使用应符合 NY/T 7 5 52 01 3 中 第 4 章的规定。优先选择安全、高 效、低残留的药物,用药后 适时使用改良水质、底质的制剂,维持池塘生态系统平衡。9 日常管理 9.1 坚持早晚和夏、秋夜间巡塘,根据天气、水质、渔情、设备等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9.2 定期抽测鱼类生长情况,结合水温、天气、水质等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9.3 由专人负责做好各项生产记录,建立产品可追溯制度。1 0 收获 宜采用拉网或干塘捕捞等方式收获。停药期内不得捕捞上市。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渔业生态养殖规范 第 2 部分:池塘养殖 DB45/T 1802.2 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