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 5.15 0 B 52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802.32018 渔业生态养殖规范 第 3 部 分:工厂化养殖Specification for fishery ecological farm ingPart 3:Industrial c ulture2018-07-25 发布 2018-08-25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45/T 1 80 2.3 20 18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 义.1 4 选址.1 5 设施和设 备.1 6 养殖管理.3 7 病害防治.4 DB 45/T 1 80 2.3 20 18 II DB 45/T 1 80 2.3 20 18 III 前 言 DB 45/T 1 80 2 渔业生态养殖规范共分成四部分,具体如下:第1部分:基础控制点;第2部分:池塘养殖;第3部分:工厂化养殖;第4部分:库区养殖。本部分为DB 4 5/T 18 02的 第3部分。本部分按照G B/T 1.12 0 09给出的规 则起草。本部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提出。本部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壮族 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鸿飞、吕业坚、肖 珊、陈 诏、龙光 华、赵何勇、梁军能、荣仕屿。DB 45/T 1 80 2.3 20 18 1 渔业生态养殖规范 第 3 部 分:工厂化养殖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渔业工厂化生态养殖的术语和定义、选址、设施和设备、养殖管理、病害防治。本部分适用于广西境内鱼类工厂化生态养殖,其它水产养殖品种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 83 8 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NY/T 3 91 2 01 3 绿色食 品 产地环 境质量 NY/T 7 55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 SC/T 9 10 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SC/T 9 10 3 海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循环水 c ircu la ti ng wa te r 使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等方法对养殖池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可重复循环使用的水,水质应符合 NY/T 3 91 2 01 3 中 6.2 的 规定。4 选址 场址周围 无污染源,交通、供电便利,生态环境应符合 N Y/T 39 1-20 1 3 中 4 的规定;水源充足,水 质应符合 NY/T 39 1 20 13 中 6.2 的 规定。5 设施和设备 5.1 养殖车间 车间地面高程应较室外高 20 cm 30 cm,车间宜为 长方形单跨、双跨、多跨结构,跨距 9 m 18 m,屋檐高 2.2 m 2.4 m。屋 顶采用低拱形或三角形、钢或木架或钢木结构,屋顶覆盖石棉瓦、玻璃钢瓦,车间采光可通过屋顶间隔设置透明瓦或墙体开窗。应结构牢固、防风抗压。墙体砖混结构或现浇混凝土,表面涂防水涂料。DB 45/T 1 80 2.3 20 18 2 5.2 蓄水池 圆 形 或 方形 混凝土 结构,设 置 不少于 2 组,应 能 完全 排 干,易 于 清洗维护。应分设管 道 与处理后的 循环水、外源水 及 养殖池 相 通,外源水进水 口 设 置铁栏栅、滤网 和 砂石 等 过滤 设施。容积根据 生产规 模 确 定,宜为养殖水体的 1/3。蓄 水池 底 部高程较养殖池顶部高 50 cm 以上。5.3 养殖池 圆 形 或 方形 圆角,混凝土、砖混、塑料、玻璃钢、金属或土 质结构。面 积 15 m 2 2 00 m 2,池 深 60 cm 25 0 cm,池 底 圆锥状,坡度 3%1 0%,内表面 涂 无害防 渗涂料;中 央 设 安装 多 孔 水管通排水 渠 的排水 口。进水管与 蓄 水池 相连,采 用 喷头式或喷 管 式 进水 入 池。喷头式 进水设 在 池中 央,用 内 螺旋雾 化 器 和 向上 喷洒入 池;喷 管 式 进水设 在 池 壁附近或 池 底,与池中心 切向 进水 入 池。5.4 循环水处理系统 5.4.1 循环水处理流程 循环水处理 流 程 见图 1。图1 循环水处理流程图 5.4.2 颗料过滤装置 养殖 尾 水 采 用不 锈钢 制 作 的 微滤机 将残饵、粪 便等 固 体和 高 浓度 的 杂 物分 离。微 滤机过滤精 度 6 50 目,处理 水量2 5 0 m 3/h 5 0 0 m 3/h,动力配 备为1.1 kw 4 kw,在 循环水 泵 前 安装固 定 式筛网过滤装置,网目以 15 0 目 为宜,筛网 应定 时清洗。5.4.3 蛋白分离装置 使 用 蛋白 分 离器将微滤机 无法分 离 的 悬浮 物 及胶 质 蛋白 等 细小杂 质分 离,蛋白 分 离器流 量 宜 为 5 m 3/h 1 30 m 3/h。5.4.4 生物处理池 生物 滤 池多为 浸没式,由 多 级串连而 成。在 不引起生物 填料 内部 堵塞 的前提下,应选 择比 表面 积大 的 载 体进行 填料,比 表面 积 应为 50 0 m 2 以上。消毒杀菌 蓄 水池 沉淀砂滤 筛网过滤 外源水 生物 滤 池 植 物 吸收 物理处理 养殖池 达 标排放 加微 生物制 剂 DB 45/T 1 80 2.3 20 18 3 5.4.5 植物净化池 植 物 净 化池 容积为日循环水量1 0 倍以 上 为宜,池塘种植 水生 植 物,投 放 滤 食性鱼类。植 物 净 化池应定期清淤。5.4.6 消毒池 养殖池 排出的水经颗粒过滤和生物处理,水质符合 NY/T 39 1 2 01 3 中 6.2 的规 定方可进 入蓄水池 循环利用。循环水采用紫外线杀菌和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宜选用 24 0 m 28 0 m 灯管;安装臭氧发 生器,并安装臭氧流量计,消毒浓度为0.0 8 mg/L0.2 0 m g/L,治疗浓 度为:0.1 mg/L1.5 m g/L。5.4.7 水质监控装置 配备水质自动监控器,自动监测水温、pH 值、氨氮与溶氧等水质指标。5.5 配套设备 5.5.1 给排水设备 给排水 设备包括水 泵、PV C管 道、阀门、自 动控制器开关等。根据用水流量、流速、水体交换率的 大小,确定水泵的功率及管道的管径,排水口大于进水口。5.5.2 温控设备 采用锅炉、电能、太阳能或地热能等升温,使用比例式数字控温器和电动调节阀自动控温为宜。5.5.3 增氧装置 采用罗 茨鼓风机、空气压缩机等通过在池底设置纳米孔增氧或连接气石增氧,宜 采用 氧气发生器提 供纯氧供氧。5.5.4 投饲装置 根据养 殖品种的不同及饲料类型的不同,配备自动投饲设备并定期清洗和消毒。5.5.5 动力保障装置 配备发 电机组并组建局域电网,以柴油发电机组为宜,具体功率根据全场用电量确定,保障发电机 组能持续无障碍运行。6 养殖管理 6.1 放养准备 放养前 30 d 40 d启 动 生物处理池的硝化菌挂膜,对养殖池及设施设备进行消毒处理,保障各类 设施设备能正常运行。DB 45/T 1 80 2.3 20 18 4 6.2 饲料投喂 按定位、定 时、定质、定量“四定”原 则 投喂,每天投喂 4 6 次;投喂 量 根据 养殖品种、水 温以 及 鱼的 摄 食 强度确 定。每次投饲 量 以投喂 30 m in 后无 集群 鱼 抢 食为 度,日 投饲 量 根据 品种、密度、生 长 阶段 科学 确 定。6.3 放养密度 根据 养 殖品种、设施 条 件 及 水体交 换 量 确 定放养 密度。6.4 日常管理 6.4.1 巡查 观察 鱼类 活 动 和 摄 食 情况,及时调 整 投饲、病害防治、水质 调节 等 措 施;检查 进排水 口,及时清 除 堵塞 物;每天 对电 气 系统 等设施进行 检查 维护,发现 问题 及时 处理。6.4.2 水质监控 每天监测 养 殖池水质1 次,监测pH值、水 温、溶 解 氧、盐 度、氨氮、亚 硝 酸盐、总 碱 度、总 硬 度 等 指 标。淡水 pH 值维持在 6.8 7.5,海水 p H值维持在 8.08.5,溶 解 氧大 于5 m g/L、氨氮 不 大 于0.3 m g/L、亚 硝 酸盐 不 大 于0.02 m g/L,有 一个 指 标 超 范围,增加 5%1 0%换 水量。每 10 d 镜检 生物 膜 的 微 生物 组 成,统 计 主要 微 生物的 世代变 化周期,确 定 补 充 菌 种的种类和 数 量。每 周 监测 废 水池水质1 次,总 氮、总 磷 指 标应符合G B 38 38中 类水的规定,有 指 标 超 范围,及时清洗或 更 换 生物 膜。6.4.3 光照控制 根据 养殖品种不 同时 期的生物学 特 性设定车间的光照 强度。6.4.4 筛选分池 定期 筛 选分池,同 池养殖鱼类规 格 大小 应 一致,在筛 选分池 时 使用本养殖品种 非敏感 药物进行 浸 浴 消毒。6.4.5 排污 每天 早、晚 各 打 开 养殖池排污 阀 排污 1 次,定 期 清洗 养殖池和 擦 清 池 壁。养殖后期,养殖 尾 水 经净 化后排放,外排水应符合 SC/T 9 10 1 或 SC/T 9 1 03 的规定。7 病害防治 预 防为主、防治结合,提 倡 生态 综 合防治和使用生物制 剂、中草药进行病害防治。5 d 7 d 随 机 取 样 进行病害 检 测,发现 疾 病,及时 治 疗。渔药的使用应符合NY/T 7 55 的规定。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渔业生态养殖规范 第 3 部分:工厂化养殖 DB45/T 1802.3 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