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规范DB5301/T 20-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规范DB5301/T 20-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规范DB5301/T 20-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规范DB5301/T 20-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规范DB5301/T 20-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规范DB5301/T 20-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B5301昆 明 市 地 方 标 准D B 5 3 0 1/T 2 0 2 0 1 9代 替 D G 5 3 0 1/T 2 0-2 0 1 7城 市 道 路 绿 化 设 计 规 范2 0 1 9-1 2-0 1 发 布 2 0 1 9-1 2-0 1 实 施昆 明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I C S 9 1.0 9 0P 3 3D B 5 3 0 1/T 2 9 2 0 1 9I目 次前 言.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一 般 规 定.14.1 依 据.24.2 基 本 要 求.24.3 设 计 要 求.24.4 绿 地 率.24.5 树 种 要 求.24.6 绿 地 选 择.24.7 附 属 设 施.35 绿 化 设 计.35.1 中 央 分 隔 带.35.2 机 非 隔 离 带.35.3 人 行 道.35.4 集 雨 绿 地 设 计.45.5 立 体 区 域 绿 地.45.6 露 天 停 车 场 绿 地.55.7 高 速 公 路 城 市 段 绿 地.55.8 树 种 选 择.56 附 属 设 施 与 道 路 绿 化 的 关 系.56.1 地 下 管 线、管 廊.56.2 架 空 线(改 扩 建 道 路).66.3 道 路 绿 化 与 其 他 设 施.6附 录 A(资 料 性 附 录)道 路 绿 化 植 物 重 点 推 荐 表.7D B 5 3 0 1/T 2 9 2 0 1 9I I I前 言本 标 准 按 照 G B/T 1.1 2 0 0 9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的 结 构 和 编 写 给 出 的 规 则 起 草。本 标 准 由 昆 明 市 园 林 绿 化 局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标 准 起 草 单 位:昆 明 市 园 林 规 划 设 计 院、昆 明 市 园 林 绿 化 局。本 标 准 主 要 起 草 人 员:盛 澍 培、朱 云 鸼、何 嫣、陆 开 林、孙 扬、李 浩。本 标 准 代 替 了 D G 5 3 0 1/T 3 0-2 0 1 8。D B 5 3 0 1/T 2 9 2 0 1 91城 市 道 路 绿 化 设 计 规 范1 范 围本 标 准 对 城 市 道 路 绿 地 设 计 中 的 术 语 和 定 义、道 路 绿 化 设 计 原 则、集 雨 型 道 路 绿 化 要 求、道 路 绿 化设 计、间 距 控 制 作 出 规 定。本 标 准 适 用 于 新 建 的 道 路 绿 地,包 含 城 市 主 干 道、次 干 道、支 路 和 社 会 停 车 场 的 绿 化 设 计,改 扩 建道 路 可 参 照 执 行。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对 于 本 文 件 的 应 用 是 必 不 可 少 的。凡 是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所 注 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 文 件。G B 5 0 4 2 0 城 市 绿 地 设 计 规 范G B 5 0 7 6 3 无 障 碍 设 计 规 范C J J 7 5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规 划 与 设 计 规 范C J J 1 5 2 城 市 道 路 交 叉 口 设 计 规 程C J J/T 8 5 城 市 绿 地 分 类 标 准C J J/T 9 1 园 林 基 本 术 语 标 准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下 凹 式 绿 地低 于 周 边 地 面 的 绿 地。3.2透 水 铺 装可 渗 透、滞 留 和 排 放 雨 水 的 铺 装 结 构。根 据 铺 装 结 构 下 层 是 否 设 置 排 水 盲 管,分 为 半 透 水 铺 装 和 全透 水 铺 装。3.3下 凹 树 池低 于 周 边 地 面 的 树 池。3.4植 草 沟用 来 收 集、输 送 和 净 化 雨 水 的 植 草 通 道,主 要 形 式 有 转 输 型 植 草 沟、渗 透 型 的 干 式 植 草 沟 和 湿 式 植草 沟。4 一 般 规 定D B 5 3 0 1/T 2 9 2 0 1 924.1 依 据道 路 绿 地 类 别、内 容 及 范 围 执 行 C J J/T 8 5 的 规 定。道 路 绿 地 设 计 应 以 批 准 的 城 乡 总 体 规 划、绿 地 系 统 规 划 和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等 上 位 规 划 为 依 据,并 符合 C J J 7 5 等 国 家 现 行 有 关 标 准 的 规 定。4.2 基 本 要 求道 路 绿 化 设 计 应 满 足 以 下 要 求:a)以 批 准 的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或 绿 地 系 统 规 划 为 依 据;b)符 合 行 车 视 线 和 行 车 净 空 要 求;c)与 城 市 道 路 的 性 质、功 能 相 适 应,满 足 远 期、近 期 的 绿 化 需 要;d)应 考 虑 城 市 土 壤 条 件、养 护 管 理 水 平 等 因 素,植 物 种 植 应 适 地 适 树,不 适 宜 绿 化 的 土 质,应 对土 壤 改 善 提 出 要 求;e)选 择 适 应 道 路 环 境 条 件、生 长 稳 定、观 赏 价 值 高 和 环 境 效 益 好 的 植 物 种 类,应 以 乔 木 为 主,乔木、灌 木、地 被 植 物 合 理 配 置,不 应 裸 露 土 壤;f)应 保 留 有 价 值 的 原 生 树 木,并 对 古 树 名 木 进 行 保 护;g)在 满 足 道 路 基 本 功 能 的 前 提 下,应 考 虑 有 效 收 集 地 表 雨 水,减 少 地 表 径 流;h)宜 优 先 选 用 体 现 本 市 绿 化 特 色 的 树 种,更 好 发 挥 道 路 绿 化 美 化 作 用。4.3 设 计 要 求4.3.1 绿 化 树 木 与 市 政 公 用 设 施 的 相 互 位 置 应 统 筹 安 排,需 与 街 道 交 通、建 筑、附 属 设 施、管 理 设 施及 地 下 管 线、沟 道 等 公 用 设 施 的 相 互 位 置 统 筹 安 排。4.3.2 绿 化 带 宽 度 2.5 m 的 种 植 单 行 乔 木,绿 化 带 宽 度 6.0 m 时 可 种 植 双 行 乔 木,绿 化 带 宽 度 1 0.0m 的 可 采 用 多 种 方 式 种 植。4.3.3 主 干 路 上 的 分 车 绿 化 带 宽 度 不 宜 2.5 m;分 车 带 宽 度 1.5 m 不 宜 种 植 乔 木;行 道 树 绿 化 带(池)宽 度 不 宜 1.5 m。4.3.4 主、次 干 路 中 央 分 车 绿 化 带 和 交 通 岛 绿 地 不 宜 布 置 开 放 的 绿 地。4.3.5 路 侧 绿 化 带 宜 与 相 邻 的 其 他 绿 地 相 结 合。4.4 绿 地 率4.4.1 园 林 景 观 路,道 路 绿 地 率 不 应 4 0。4.4.2 红 线 宽 度 5 0.0 m 的,道 路 绿 地 率 不 应 3 0。4.4.3 红 线 宽 度 在 5 0.0 m 4 0.0 m(含 4 0.0 m)的,道 路 绿 地 率 不 应 2 5。4.4.4 道 路 红 线 宽 度 在 4 0.0 m 3 0.0 m(含 3 0.0 m)的,道 路 绿 地 率 不 应 2 0。4.4.5 红 线 宽 度 3 0.0 m 的 道 路 绿 地 率 不 应 1 5。4.5 树 种 要 求4.5.1 树 种 选 择 应 考 虑 土 壤 条 件、生 态 习 性、抗 性 强、耐 修 剪 等 因 素,适 地 适 树。4.5.2 优 先 选 用 能 够 体 现 地 域 特 点 和 美 化 城 市 的 树 种,并 符 合 植 物 间 伴 生 的 生 态 习 性。4.5.3 选 择 的 植 物 应 适 应 栽 植 地 的 环 境 条 件,宜 优 先 选 用 体 现 地 域 特 色 的 植 物。4.6 绿 地 选 择4.6.1 道 路 绿 化 带 应 设 计 为 集 雨 型 绿 地。D B 5 3 0 1/T 2 9 2 0 1 934.6.2 道 路 分 车 带 宜 设 计 为 下 凹 式 绿 地。4.6.3 行 道 树 树 池 宜 设 计 成 下 凹 树 池。4.7 附 属 设 施4.7.1 道 路 绿 化 带 内 新 增 附 属 设 施 基 础 顶 面 标 高 不 宜 高 于 土 表 高 度。4.7.2 道 路 绿 化 带 内 应 设 置 灌 溉 设 施,在 有 条 件 区 域 宜 使 用 滴 灌、渗 灌 系 统。4.7.3 道 路 绿 化 带 一 般 不 设 置 景 观 亮 化 设 施。5 绿 化 设 计5.1 中 央 分 隔 带中 央 分 隔 带 绿 化 应 符 合 以 下 要 求:a)可 阻 挡 相 向 行 驶 车 辆 的 眩 光,在 距 相 邻 机 动 车 道 路 面 高 度 0.6 m 1.5 m 之 间 的 范 围 内,配 置植 物 的 树 冠 应 常 年 枝 叶 茂 密,其 株 距 不 得 大 于 冠 幅 的 5 倍;b)快 速 路 绿 化 分 隔 带 端 头 2 0.0 m 范 围 内,应 采 用 通 透 式 配 置,在 距 相 邻 机 动 车 道 路 面 高 度 0.9 m 3.0 m 之 间 的 范 围 内,绿 化 植 物 不 遮 挡 驾 驶 员 视 线;c)道 路 交 叉 口 导 流 岛,宜 适 当 进 行 绿 化;d)分 车 绿 化 带 宜 采 用 下 凹 式 绿 化,结 合 雨 水 资 源 化 利 用,采 用 U 型 槽 等 方 式,将 地 表 雨 水 径 流 引入 绿 化 带;e)分 车 绿 化 带 植 物 宜 选 择 耐 水 湿、抗 性 强 的 乡 土 植 物。5.2 机 非 隔 离 带机 非 隔 离 带 绿 化 应 符 合 以 下 规 定:a)机 非 隔 离 绿 化 带 的 植 物 配 置 应 形 式 简 洁,树 形 整 齐,排 列 一 致。乔 木 树 干 中 心 至 机 动 车 道 路 缘石 外 侧 距 离 不 宜 0.7 5 m;b)机 非 隔 离 绿 化 带 宽 度 1.5 m 时,应 以 种 植 乔 木 为 主,并 宜 乔 木、灌 木、地 被 植 物 相 结 合。其两 侧 乔 木 树 冠 不 宜 在 机 动 车 道 上 方 搭 接;c)机 非 隔 离 绿 化 带 宽 度 l.5 m 时,应 以 种 植 灌 木 为 主,并 应 以 灌 木、地 被 植 物 相 结 合。5.3 人 行 道人 行 道 绿 化 应 符 合 以 下 规 定:a)人 流 量 较 大 路 段,宜 布 置 单 体 树 池,树 穴 设 置 透 气、透 水 硬 质 树 池 篦 子,树 池 侧 石 应 与 人 行 道路 面 齐 平;b)行 道 树 宜 选 择 胸 径 8.0 c m 1 0.0 c m 的 树 木,间 距 应 以 6.0 m 8.0 m 为 宜,行 道 树 树 池 最 小尺 寸 1.5 m 1.5 m,行 道 树 树 干 中 心 至 路 缘 石 外 侧 最 小 距 离 宜 0.7 5 m。多 行 种 植 时,株 行距 不 应 小 于 5.0 m 4.0 m;c)行 道 树 分 枝 点 出 圃 高 度 应 2.5 m,通 过 管 养、修 剪 后 枝 下 高 宜 3.0 m;d)在 道 路 交 叉 口 视 距 三 角 形 范 围 内,绿 化 应 采 用 通 透 式 配 置,在 距 相 邻 机 动 车 道 路 面 高 度 0.9 m 3.0 m 之 间 的 范 围 内,绿 化 植 物 不 遮 挡 驾 驶 员 视 线;平 行 交 叉 口 视 距 三 角 形 范 围 的 确 定 应 符 合C J J 1 5 2 中 的 规 定;e)行 道 树 的 种 植 选 择 穴 状 或 带 状 种 植,有 条 件 的 地 段,行 道 树 种 植 可 与 植 草 沟 相 结 合,对 雨 水 蓄渗 和 消 纳;D B 5 3 0 1/T 2 9 2 0 1 94f)路 侧 绿 化 带 应 根 据 相 邻 用 地 性 质、防 护 和 景 观 要 求 进 行 设 计,并 应 保 持 在 路 段 内 的 连 续 与 完 整的 景 观 效 果。路 侧 绿 化 带 宽 度 8.0 m 时,可 结 合 慢 行 系 统 进 行 设 计,适 当 设 置 沿 街 休 息 设 施;g)滨 水 路 一 侧 的 绿 地,应 结 合 水 面 与 岸 线 地 形 设 计 成 滨 水 绿 化 带。滨 水 绿 化 带 的 绿 化 应 在 道 路 和水 面 之 间 留 出 透 景 线,乔 木 种 植 间 距 宜 8.0 m;h)设 置 于 人 行 道 的 树 池,宜 采 用 下 凹 树 池,有 条 件 的 可 形 成 行 道 树 绿 化 带;i)人 行 道 与 非 机 动 车 道 间 可 设 置 下 凹 式 绿 化 带,通 过 路 缘 石 开 孔,使 两 侧 雨 水 汇 集 到 绿 化 带 中;j)人 行 道 宜 采 用 透 水 铺 装。5.4 集 雨 绿 地 设 计5.4.1 下 凹 式 绿 地下 凹 式 绿 地 可 应 用 于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带 或 街 头 绿 地 内,应 满 足 下 列 要 求:a)应 选 择 土 壤 排 水 性 良 好 的 场 地,选 择 当 地 适 生 的 耐 水 湿 植 物 和 宜 共 生 群 生 的 观 赏 性 植 物;b)设 置 保 证 暴 雨 时 径 流 的 溢 流 雨 水 口,溢 流 雨 水 口 顶 部 标 高 宜 高 于 绿 地 5 0.0 m m 1 0 0.0 m m;c)种 植 土 底 部 距 离 季 节 性 最 高 地 下 水 位 1.0 m 时,应 在 种 植 土 层 下 方 设 置 滤 水 层、排 水 层 和 厚度 1.2 m m 的 防 水 膜;绿 地 边 缘 距 离 建 筑 物 基 础 小 于 3.0 m(水 平 距 离)时,应 在 其 边 缘 设置 厚 度 1.2 m m 的 防 水 膜;d)当 径 流 污 染 严 重 时,雨 水 进 水 口 应 设 置 拦 污 设 施。5.4.2 下 凹 树 池下 凹 树 池 适 用 于 广 场、人 行 道 等 地 面 较 清 洁 的 地 方,兼 有 雨 水 口、沉 淀 池 和 调 蓄 的 功 能,应 满 足 以下 要 求:a)宜 设 置 于 宽 度 4.0 m 的 人 行 道 上,也 可 结 合 道 路 分 隔 带 绿 地 和 广 场 绿 地 设 置;b)植 物 以 大 中 型 的 木 本 植 物 为 主,种 植 土 深 度 应 1.0 m;c)储 存 处 理 不 少 于 1 0.0 m m 初 期 雨 水;d)种 植 土 应 有 较 快 的 渗 透 速 度,根 据 土 壤 种 植 土 土 质 配 比 不 同 比 例 的 中 砂,中 砂 不 宜 少 于 4 0%。5.4.3 植 草 沟植 草 沟 适 用 于 道 路 不 透 水 地 面 的 周 边 及 城 市 道 路 绿 地 等 区 域,亦 可 与 雨 水 管 渠 结 合 使 用,如 场 地 竖向 允 许,且 不 影 响 安 全 的 情 况 下 也 可 代 替 雨 水 管 渠:a)对 于 交 通 型 的 道 路,面 积 宜 为 服 务 道 路 面 积 的 1/4,宽 度 宜 为 汇 水 道 路 宽 度 的 1/4,每 段 的 长度 宜 为 6.0 m 1 5.0 m;b)对 于 生 活 型 的 道 路,面 积 宜 为 服 务 道 路 面 积 的 1/4,宽 度 宜 为 汇 水 道 路 宽 度 的 1/4,且 不 宜 0.4 m;c)断 面 形 式 宜 采 用 倒 抛 物 线 形、倒 三 角 形 或 倒 梯 形;d)最 大 流 速 应 0.8 m/s,曼 宁 系 数 宜 为 0.2 0.3;e)转 输 型 植 草 沟 内 植 被 高 度 宜 控 制 在 1 0 0.0 m m 2 0 0.0 m m;f)结 构 层 由 上 至 下 宜 为 2 0.0 c m 种 植 土、3 0.0 c m 砌 块 砖 和 1 0.0 c m 砾 石。5.5 立 体 区 域 绿 地立 体 区 域 绿 地 应 符 合 下 列 要 求:a)不 宜 设 计 为 吸 引 行 人 的 开 放 式 绿 地;b)布 局 应 满 足 交 通 功 能,安 全 视 距 范 围 内 禁 止 种 植 乔 木 及 灌 木;D B 5 3 0 1/T 2 9 2 0 1 95c)应 以 种 植 乔 木 为 主,适 当 点 缀 花 灌 木 及 草 坪,桥 下 宜 种 植 耐 荫 地 被 植 物;d)挡 土 墙 宜 进 行 垂 直 绿 化。5.6 露 天 停 车 场 绿 地5.6.1 露 天 停 车 场 绿 地 一 般 要 求 如 下:a)应 设 计 为 生 态 林 荫 停 车 场,绿 化 覆 盖 率 应 3 0%;b)树 木 间 距 应 满 足 车 位 尺 寸、通 道 宽 度、转 弯 半 径 的 要 求;c)停 车 隔 离 带 宜 种 植 高 大 庇 荫 乔 木;d)周 边 应 种 植 高 大 庇 荫 乔 木,并 宜 设 置 隔 离 防 护 绿 化 带。5.6.2 庇 荫 乔 木 分 枝 点 高 度 应 符 合 以 下 要 求:a)大、中 型 汽 车 停 车 场 应 4.0 m;b)小 型 汽 车 停 车 场 应 2.5 m;c)非 机 动 车 停 车 场 应 2.2 m。5.6.3 有 条 件 的 停 车 场 应 布 置 收 集 场 地 及 周 边 雨 水 的 集 雨 型 绿 地。5.7 高 速 公 路 城 市 段 绿 地5.7.1 种 植 设 计 时 应 考 虑 视 线 引 导 功 能,体 现 连 续 性,反 映 线 性 变 化。5.7.2 分 车 带 种 植 间 距 合 理,考 虑 其 对 对 象 车 道 的 遮 光 功 能。5.7.3 道 路 防 护 栏 外 侧 种 植 具 有 缓 冲 防 护 功 能 的 低 矮 宽 厚 灌 木 带,防 护 栏 1 0.0 m 以 外 可 种 植 乔 木。5.7.4 道 路 护 坡 绿 化 应 结 合 工 程 措 施 栽 植 地 被 植 物 或 攀 缘 植 物。5.7.5 公 路 与 城 市 道 路 连 接 处 应 利 用 植 物 景 观 作 为 行 驶 提 示。宜 选 用 乡 土 植 物 营 造 景 观 效 果,体 现 城市 特 色。5.7.6 高 速 公 路 服 务 区 绿 化 设 计 应 营 造 良 好 的 绿 化 景 观,力 求 场 区 周 围 的 绿 地 与 周 边 景 观 互 相 协 调、有 机 融 合,使 整 体 环 境 舒 适 宜 人。5.7.7 加 油 站 的 绿 化 设 计 应 在 满 足 使 用 功 能 的 基 础 上,应 选 择 少 修 剪、抗 性 强 的 植 物,不 宜 铺 设 草 坪,其 中 含 水 量 高、可 吸 收 有 毒 气 体 的 植 物 优 先。严 禁 使 用 剪 草 机、打 药 机 等 机 器 设 备。5.8 树 种 选 择5.8.1 分 车 绿 化 带、行 道 树 绿 化 带 种 植 的 乔 木,应 选 择 抗 性 较 强 的 树 种。5.8.2 行 道 树 应 选 择 深 根 性、分 枝 点 高、冠 大 荫 浓、生 长 健 壮、适 应 城 市 道 路 环 境 条 件,且 落 果 对 行人 不 会 造 成 危 害 的 树 种。5.8.3 花 灌 木 应 选 择 花 繁 叶 茂、花 期 长、生 长 健 壮 和 便 于 管 理 的 树 种。5.8.4 绿 篱 植 物 和 观 叶 灌 木 应 选 用 萌 芽 力 强、枝 繁 叶 密、耐 修 剪 的 树 种。5.8.5 地 被 植 物 应 选 择 茎 叶 茂 密、长 势 优 良、病 虫 害 少 和 易 管 理 的 木 本 或 草 本 观 叶、观 花 植 物。其 中草 坪 地 被 植 物 应 选 择 萌 蘖 力 强、覆 盖 率 高、耐 修 剪 和 绿 色 期 长 的 种 类。5.8.6 道 路 绿 化 所 用 乔 木 应 采 用 全 冠 苗(移 植 时 至 少 应 保 留 正 常 冠 幅 的 2/3 以 上)。5.8.7 道 路 绿 化 不 应 移 植 异 地 古 树 名 木。5.8.8 道 路 绿 化 主 要 树 种 选 择 可 参 见 附 录 A。6 附 属 设 施 与 道 路 绿 化 的 关 系6.1 地 下 管 线、管 廊D B 5 3 0 1/T 2 9 2 0 1 966.1.1 新 建 道 路 或 经 改 建 后 达 到 规 划 红 线 宽 度 的 道 路,其 绿 化 树 木 与 地 下 管 线 外 缘 的 最 小 水 平 距 离 宜符 合 表 1 的 规 定。行 道 树 绿 化 带 下 方 不 应 铺 设 管 线。表 1 树 木 与 地 下 管 线 外 缘 最 小 水 平 距 离管线名称 距乔木中心距离(m)距灌木中心距离(m)电力电缆 1.0 1.0电信电缆(直埋)1.0 1.0电信电缆(管道)1.5 1.0给水管道 1.5 雨水管道 1.5 污水管道 1.5 燃气管道 1.2 1.2热力管道 1.5 1.5排水盲沟 1.0 6.1.2 地 下 管 廊 的 顶 层 覆 土 深 度 应 2.0 m。6.2 架 空 线(改 扩 建 道 路)6.2.1 分 车 绿 化 带 和 行 道 树 绿 化 带 上 方 不 宜 设 置 架 空 线。必 须 设 置 时,应 保 证 架 空 线 下 有 不 小 于 9.0 m的 树 木 生 长 空 间。架 空 线 下 配 置 的 乔 木 应 选 择 树 冠 为 开 放 形 或 耐 修 剪 的 树 种。6.2.2 树 木 与 架 空 电 力 线 路 导 线 的 最 小 垂 直 距 离 应 符 合 表 2 的 规 定。表 2 树 木 与 架 空 电 力 线 路 导 线 的 最 小 垂 直 距 离项目 数值电压(k V)1 1 1 0 3 5 1 1 0 2 2 0 3 3 0 5 0 0 7 5 0 1 0 0 0最小垂直距离(m)1.0 1.5 3.0 3.5 4.5 7.0 8.5 1 6.06.3 道 路 绿 化 与 其 他 设 施树 木 与 其 他 设 施 的 最 小 水 平 距 离 应 符 合 表 3 的 规 定。表 3 树 木 与 其 他 设 施 最 小 水 平 距 离设施名称 至乔木中心距离(m)至灌木中心距离(m)低于 2 m 的围墙 1.0 挡土墙 1.0 路灯杆柱 2.0 电力、电信杆柱 1.5 消防龙头 1.5 2.0测量水准点 2.0 2.0AD B 5 3 0 1/T 2 9 2 0 1 97附 录 A(资 料 性 附 录)道 路 绿 化 植 物 重 点 推 荐 表道 路 绿 化 主 要 树 种 选 择 参 见 表 A.1。表 1 行 道 树 绿 化 植 物 重 点 推 荐 表序号 中文名 学名 科属 类型 生态习性 园林用途乔木1丝葵(华盛顿棕榈)W a s h i n g t o n i a f i l i f e r a 棕榈科丝葵属 常绿乔木喜光、耐荫、耐干旱、耐贫瘠观叶2 棕榈 T r a c h y c a r p u s f o r t u n e i 棕榈科棕榈属 常绿乔木喜光、耐半荫、较耐寒观叶3加那利海枣P h o e n i x c a n a r i e n s i s 棕榈科刺葵属 常绿乔木喜光、耐荫、耐干旱、耐贫瘠观叶4 香樟 C i n n a m o m u m c a m p h o r a 樟科樟属 常绿乔木 喜光 观叶5 云南樟 C i n n a m o m u m g l a n d u l i f e r u m 樟科樟属 常绿乔木 喜光 观叶6 滇润楠 M a c h i l u s y u n n a n e n s i s 樟科润楠属 常绿乔木 稍耐阴 观叶7 桂花 O s m a n t h u s f r a g r a n s 木犀科木犀属 常绿乔木 喜光、喜湿润 观花8 肋果茶 S l a d e n i a c e l a s t r i f o l i a 肋果茶科肋果茶属 常绿乔木 喜光、稍耐阴 观叶9 广玉兰 M a g n o l i a g r a n d i f l o r a 木兰科木兰属 常绿乔木喜光、耐寒、苗期耐阴观花1 0云南拟单性木兰P a r a k m e r i a y u n n a n e n s i s木兰科拟单性木兰属常绿乔木喜光、稍耐阴观叶1 1 球花石楠 P h o t i n i a g l o m e r a t a 蔷薇科石楠属 常绿乔木喜光、稍耐阴、耐旱、抗污染观花、观果1 2 枇杷 E r i o b o t r y a j a p o n i c a 蔷薇科枇杷属 常绿乔木 喜光 观叶、观果1 3 白玉兰 M a g n o l i a d e n u d a t a 木兰科木兰属 落叶乔木 喜光、稍耐阴 观花1 4 鹅掌楸 L i r i o d e n d r o n c h i n e n s e 木兰科鹅掌楸属 落叶乔木 喜光 观叶1 5 枫香 L i q u i d a m b a r f o r m o s a n a 金缕梅科枫香树属 落叶乔木 喜光、耐旱 观叶1 6 水杉M e t a s e q u o i ag l y p t o s t r o b o i d e s杉科水杉属 落叶乔木稍耐水湿、喜光观叶1 7复羽叶栾树K o e l r e u t e r i a b i p i n n a t a 无患子科栾树属 落叶乔木喜光、耐半阴、耐寒、耐旱观花、观叶1 8 悬铃木 P l a t a n u s o r i e n t a l i s 悬铃木科悬铃木属 落叶乔木喜光、耐旱、耐瘠薄观叶1 9 银杏 G i n k g o b i l o b a 银杏科银杏属 落叶乔木 喜光、耐寒 观叶D B 5 3 0 1/T 2 9 2 0 1 98表 A.1(续)序号 中文名 学名 科属 类型 生态习性 园林用途乔木2 0 滇朴 C e l t i s t e t r a n d r a 榆科朴树属 落叶乔木喜光、稍耐阴、耐水湿、耐旱观叶2 1 蓝花楹 J a c a r a n d a m i m o s i f o l i a 紫葳科蓝花楹属 落叶乔木 喜光、耐旱 观花2 2 冬樱花 C e r a s u s c e r a s o i d e s 蔷薇科樱属 落叶乔木喜光、耐旱、喜温暖观花2 3 云南樱花C e r a s u s c e r a s o i d e sv a r.r u b e a蔷薇科樱属 落叶乔木 喜光、喜温暖 观花2 4 紫叶李P r u n u s c e r a s i f e r a f.a t r o p u r p u r e a蔷薇科李属 落叶乔木 喜光 观花、观叶2 5 三角枫 A c e r b u e r g e r i a n u m 槭树科槭树属 落叶乔木耐半阴、喜湿润、耐寒观叶2 6 鸡爪槭 A c e r p a l m a t u m 槭树科槭树属 落叶乔木 喜光 观叶2 7 红枫A c e r p a l m a t u m f.a t r o p u r p u r e u m槭树科槭树属 落叶乔木耐半阴、喜温暖湿润观叶2 8 紫薇L a g e r s t r o e m i a i n d i c a f.a l b a千屈菜科紫薇属 落叶乔木 喜光 观花2 9四照花(鸡嗉子)D e n d r o b e n t h a m i a c a p i t a t a 山茱萸科四照花属落叶小乔木喜温暖湿润、耐寒、耐旱、耐瘠薄观花、观果3 0 紫荆 C e r c i s c h i n e n s i s 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灌木喜光、耐寒、忌积水观花3 1 桃花 A m y g d a l u s p e r s i c a 蔷薇科桃属落叶小乔木喜光、耐旱、忌积水观花3 2 碧桃A m y g d a l u s p e r s i c a v a r.p e r s i c a f.d u p l e x蔷薇科桃属落叶小乔木喜光、耐旱、忌积水观花3 3 梅花 A r m e n i a c a m u m e 蔷薇科杏属落叶小乔木喜湿润气候、耐寒、耐瘠薄观花灌木3 4 龟甲冬青 I l e x c r e n a t a C o n v e x a 冬青科冬青属 常绿灌木喜光、稍耐阴、较耐寒观叶3 5 锦绣杜鹃 R h o d o d e n d r o n p u l c h r u m 杜鹃花科杜鹃花属 常绿灌木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忌阳光暴晒、耐寒、抗污染能力强观花3 6 夏鹃 R h o d o d e n d r o n p u l c h r u m 杜鹃花科杜鹃属 常绿灌木 喜光、稍耐阴 观花、观叶3 7 大叶黄杨 B u x u s m e g i s t o p h y l l a 黄杨科黄杨属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喜光、耐阴、耐旱、耐瘠薄观叶表 A.1(续)D B 5 3 0 1/T 2 9 2 0 1 99序号 中文名 学名 科属 类型 生态习性 园林用途灌木3 8 小叶黄杨B u x u s s i n i c a v a r.p a r v i f o l i a黄杨科黄杨属 常绿灌木喜光、耐半阴、耐寒、耐旱观叶3 9 红花檵木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r.r u b r u m金缕梅科檵木属 常绿灌木喜光、耐半阴、耐寒、耐旱观花、观叶4 0 木槿 H i b i s c u s s y r i a c u s 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至小乔木喜光、稍耐阴 观花4 1 含笑 M i c h e l i a f i g o 木兰科含笑属 常绿灌木 喜光、稍耐阴 观花、观叶4 2尖叶木犀榄O l e a f e r r u g i n e a 木犀科木犀榄属 常绿灌木 喜光 观叶4 3 金森女贞L i g u s t r u m j a p o n i c u m木犀科女贞属 常绿灌木 喜光、耐旱、耐寒 观叶4 4 小叶女贞 L i g u s t r u m q u i h o u i 木犀科女贞属半常绿乔木喜光、稍耐荫 观叶4 5云南黄素馨J a s m i n u m m e s n y i 木犀科素馨属 常绿灌木 喜光、稍耐阴 观花、观叶4 6 重瓣棣棠K e r r i a j a p o n i c a蔷薇科棣棠花属 落叶灌木喜光、稍耐阴、耐寒、耐旱观花4 7 火棘 P y r a c a n t h a f o r t u n e a n a 蔷薇科火棘属 常绿灌木 喜光、稍耐阴 观花4 8 月季 R o s a c h i n e n s i s 蔷薇科蔷薇属 落叶灌木 喜光、耐寒、耐旱 观花4 9 红叶石楠P h o t i n i a f r a s e r i R e dr o b i n蔷薇科石楠属 常绿灌木 喜光、耐旱 观花、观叶5 0 欧洲荚蒾 V i b u r n u m o p u l u s 忍冬科荚蒾属 落叶灌木 喜光 观花5 1 茶梅 C a m e l l i a s a s a n q u a 山茶科山茶属 常绿灌木 稍耐阴 观花、观叶5 2 石榴 P u n i c a g r a n a t u m 石榴科石榴属 落叶乔木 喜光观花、观叶、观果5 3 金丝梅 H y p e r i c u m b e a n i i 藤黄科金丝桃属 落叶灌木 喜光、耐旱 观花5 4 金丝桃 H y p e r i c u m m o n o g y n u m 藤黄科金丝桃属 常绿灌木 喜光、稍耐阴 观花、观果5 5 八角金盘 F a t s i a j a p o n i c a 五加科八角金盘属 常绿灌木耐阴湿、忌阳光直晒、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观叶5 6 南天竹 N a n d i n a d o m e s t i c a 小檗科南天竹属 常绿灌木 喜光、耐旱 观花、观叶5 7 迷迭香 R o s m a r i n u s o f f i c i n a l i s 唇形科迷迭香属 常绿灌木 喜光 观花、观叶表 A.1(续)D B 5 3 0 1/T 2 9 2 0 1 91 0序号 中文名 学名 科属 类型 生态习性 园林用途地被5 8 丝兰 Y u c c a s m a l l i a n a 百合科丝兰属多年生大型常绿草本喜温暖、稍耐寒、喜光、耐旱观花、观叶5 9 萱草 H e m e r o c a l l i s f u l v a 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喜光、耐旱、耐寒 观花6 0 沿阶草 O p h i o p o g o n b o d i n i e r i 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草本喜阴湿、耐旱、耐寒观花、观叶6 1 麦冬 O p h i o p o g o n j a p o n i c u s 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草本耐寒 观花、观叶6 2 紫柳 S a l v i a l e u c a n t h a 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喜光、耐旱 观花、观叶6 3 薰衣草 L a v a n d u l a a n g u s t i f o l i a 唇形科薰衣草属多年生草本喜光、耐旱、耐瘠薄观花、观叶6 4花叶野芝麻L a m i u m m a c u l a t u mc v.S i l v e r唇形科野芝麻属多年生草本喜荫、耐旱、耐瘠薄观花、观叶6 5红花酢浆草O x a l i s c o r y m b o s a 酢浆草科酢浆草属 常绿草本 喜光、耐瘠薄 观花、观叶6 6 黄冠菊 A r g y r a n t h e m u m f r u t e s c e n s 菊科木茼蒿属多年生草本喜光、耐旱、耐瘠薄观花、观叶6 7大花美人蕉C a n n a g e n e r a l i s美人蕉科美人蕉属多年生草本喜高温、不耐寒、忌潮湿观花、观叶6 8 葱兰 Z e p h y r a n t h u s c a n d i d a 石蒜科葱莲属 宿根草本喜光、喜湿、耐半荫观花6 9 韭兰 Z e p h y r a n t h u s g r a n d i f l o r a 石蒜科葱莲属 宿根草本 喜光 观花7 0 紫娇花 T u l b a g h i a v i o l a c e a 石蒜科紫娇花属多年生草本喜光、耐旱 观花7 1 黄菖蒲 I r i s p s e u d a c o r u s 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耐热、耐旱、极耐寒观花、观叶7 2 鸢尾 I r i s t e c t o r u m 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耐半荫、耐干旱、耐寒观花、观叶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