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150 B 5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018 2020 真海鞘人 工育苗技 术规范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rtificial seedling raising of Sea Squirt 2020-07-09 发布 2020-08-09 实施 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37/T 4018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 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这些 专利的 责任。本标准 由山 东省 农业 农村 厅提出 并组 织实 施。本标准 由山 东省 农业 标准 化技术 委员 会渔 业标 准化 分技术 委员 会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威 海长 青海洋 科技 股份 有限 公司、鲁东 大学、威 海市 渔业 技术推 广站。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杨晓 斌、常 丽荣、杨 建敏、刘 心田、张春 艳、王磊、刘 光谋。DB37/T 4018 2020 1 真 海鞘人 工育苗技 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真 海鞘 人工 育苗的 术语 和定 义、条件 与设施、亲 本选 择与 培养、采卵、受 精与 孵化、幼虫培 育、后期 培育、运 输和海 上中 间培 育等 技术 要求。本标准 适用 于山 东省 真海 鞘的人 工育 苗。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11607 渔业 水质 标准 NY 5052 无公 害食 品 标 准海水 养殖 水质 3 术语和 定义 3.1 蝌蚪幼 虫 todpolelarve 受精后2 d 左右,发 育成 体 长约1.5 mm 1.7 mm,在 水 中营游 泳生 活的 幼虫,形 状似蝌 蚪。3.2 幼海鞘 young sea squirt 受精后10 d 左右,附 着基 上 附着的 幼虫 逐渐 形成 突起,发育 成显 微镜 下可 见出 水孔和 入水 孔,且形成完整 的消 化系 统的 幼海 鞘。4 条件与 设施 4.1 育苗场 地选 择 育苗场 选址 宜在 海水 水源 使用方 便,水 源符 合GB 11607 规 定,淡 水、电 力供 应 充足,交 通便 利的 地方。4.2 育苗用 水 经沉淀、砂 滤处 理,育苗 用水应 符合NY 5052 的规 定。4.3 培育设 施 4.3.1 育苗室 DB37/T 4018 2020 2 育苗室 应配 备通 风设 施、供电系 统、供水 系统、水 处理系 统、增氧 系统、控 温系统 和培 育池,光 照强度控 制在500 lx5 000 lx。4.3.2 培育池 长方形、方形 或圆 形,培 育池深 度0.6 m 1.2 m,池 底坡度2%5%,面积10 m230 m2,在培 育池 的一端或 中间 设排 水口。5 亲本选 择与 培养 5.1 亲本来 源 群体选 育的 优势 真海 鞘群 体。5.2 选择 5.2.1 质量 在11月 至翌 年3 月,选择3 龄以上,体 长8 cm 15 cm 的成熟 个体,外 形完 整、无伤残,外 观呈 橙红 色或鲜红 色,生殖 腺饱 满,卵巢呈 深褐 色,精巢 呈乳 白色。5.2.2 数量 根据生 产需 求,按照1个 亲 本可培 育1 万粒 苗种 的比 例,确定 亲本 数量。5.3 入池培 养 5.3.1 培养条 件 暂养水 温宜 在2 8;光照强 度500 lx 3 000 lx。5.3.2 密度 将挑选 好的 亲本 用海 水清 洗干净 后,按照20 个/m340 个/m3的 密度 放入 吊筐 中 在培育 池中 培养。5.3.3 投饵 饵 料 投 喂 以 硅 藻 为 主,辅 以 螺 旋 藻、小 球 藻 等,分6 次/d 8 次/d 投 喂,每 天 总 量 为2.0 105 cell/mL 3.0 105 cell/mL;可适 当投 喂酵母 菌、芽 孢杆菌、光合 细菌 等益生 菌类,每天总 量为1.0105 cfu/mL 2.0 105 cfu/mL,分1 次/d2 次/d 投喂。5.3.4 日常管 理 每天早 晨倒 池1 次,或日 换 水量为60%100%。6 采卵、受精 与孵 化 6.1 催产时 间 上午6:00 12:00 为 宜,间 隔2 d 4 d 催产1 次为 宜。6.2 催产方 式 DB37/T 4018 2020 3 采用升 温刺 激方 式,水 温 提高2 3,且上 限不 宜超过12;或采 用阴 干 刺激的 方式,室温 条件下阴 干后,入 水水 温10。6.3 产卵 升温或 阴干 刺激3 h 5 h 后,亲本 即可 开始 产卵,2 h 3 h 后产 卵结 束。6.4 受精与 洗卵 控制精 子的 浓度,低 倍镜 观察每 个卵 子周 围有35 个精子 即可,过 多时 应洗 卵。从 孵化 池底 部吸、排水的 方式 洗卵;也 可使 用150 目筛 网洗 卵。6.5 孵化 控制受 精卵孵化密度 不超过40 粒/mL。水温10 12,新加入的海 水与授精时海 水或原孵化 水的水温 温差 不宜 超过2,保持 充气。7 幼虫培 育 7.1 培育密 度 0.4 个/mL 1.0 个/mL。7.2 培育条 件 水温10 12,海水 盐 度3033,pH 7.8 8.5,光照强 度500 lx 1 000 lx,溶解 氧5 mg/L。7.3 附着 7.3.1 附着基 附着基 可选 用棕 绳或 维尼 纶绳。每根 苗绳 长35 m55 m,直 径3 mm 5 mm,编 成100 cm40 cm 的苗 帘。7.3.2 附着基 处理 棕绳经 蒸煮、捶 打、脱毛、浸泡 处理 后使 用;维尼 伦绳经 明火 燎烧(脱 毛)浸泡处 理后 使用。7.3.3 附着基 投放 蝌蚪幼 虫培育40 h50 h 后,尾部 开始退 缩,并有下 沉现象 出现时,投 放附着 基。投 放时,先用 搅耙轻轻 搅动 池底,然 后将 苗绳均 匀平 铺于 池底。7.4 日常管 理 日换水1次,换 水量30%50%,幼虫 培育期 不投 饵。3 d4 d 内不 宜移 动附 着基,保持 微充 气,每3 m25 m2布放1 个 气石。5 d 后幼体 完全 附着,适 当增 加换水 量。8 后期培 育 8.1 培育条 件 溶氧量 不小 于5 mg/L,光 照强度500 lx1 500 lx。DB37/T 4018 2020 4 8.2 方式 幼虫附 着后,经 过10 d左 右培育,可 发育 成幼 海鞘,将附 着基 由平 铺改 为垂 挂吊养。8.3 投饵 宜主投 喂硅 藻、辅助 投喂 螺旋藻,每 天总 量2.0 104 cell/mL 3.0 104 cell/mL,分6 次/d投 喂。可 根 据 条 件,投 喂 酵 母 菌、芽 孢 杆 菌、光 合 细 菌 等 益 生 菌 类,每 天 总 量 为1.0 105 cfu/mL 2.0 105 cfu/mL,分1 次/d2 次/d投喂。8.4 日常管 理 每天换 水23 次,日 换水 总量为150%200%。3 d 5 d倒池1次,定期 清除 附着基 上的杂 藻及 池底粪便。8.5 出池 幼海鞘 生长 到体 高2 mm3 mm,呈 浅黄 色时,即 可出 池或运 输,进行 海上 中间 培育。9 运输 9.1 短途运 输 运输时 间10 h,苗 帘装 在保温 箱内,保 持湿 润,操作时 轻取 轻放,避 免造 成苗种 干燥 而脱 落。9.2 长途运 输 运输时 间10 h,宜 采用 活水船 运输,水 船舱 中的 水要始 终保 持新 鲜,氧气 充足。10 海上中 间培 育 10.1 海区选 择 养殖海 区应 水流 畅通,受 风浪影 响较 小,水 深15 m 以上;水 温年 变化 范围 在0 26 为宜;没有大量淡 水注 入,海水 盐度29 33;尽 量避 免靠 近贝 类 养殖区,海 区没 有污 染。10.2 养殖设 施 到海区 后将 苗帘 拆 开 成苗 绳,用养 殖筏 架进 行挂 养;垂 养绳 采用 直径 约2 cm、长4.5 m的 聚乙 烯混 纺绳,吊 绳采 用直 径约5 mm、长度10 m 20 m的 聚乙 烯 绳。10.3 挂养方 式 将附有 幼海 鞘的 苗绳 依次 缠绕在 事先 准备 好的 垂养 绳上,每绳 缠绕 附苗 绳50 m,养 殖密 度约100 个/m,吊 绳栓 系在 苗绳 上,苗绳投 放深 度为7 m 15 m。10.4 分苗挂 养 养殖半 年后 需疏 散养 殖密 度,用 直径 约1 mm 的 聚乙 烯 线将其 根部 捆绑 在新 的苗 绳上垂 直吊 养,垂挂水层保 持在5 m 左右。10.5 管理 DB37/T 4018 2020 5 应定期 清除 附着 器上 的污 泥、杂藻 和敌 害生 物;夏 季水温 高或 表层 浮游 生物 较多时,适 时 调整 吊养水层或 进行 倒置;经 常检 查筏架、吊 绳和 浮力 等,以保证 安全 生产。10.6 培育周 期 3个月 4个 月。10.7 应急处 置 当毗连 或中 间育 成海 区有 赤潮或 溢油 等事 件发 生时,应 及时 转移 或收 获苗 种,避 免受 到污 染;若苗种受到 污染 较严 重,应就 地销毁,严 禁上 市。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