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60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333 2020 榛树病害 诊断技术 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hazelnut disease diagnosis 2020-10-30 发布 2020-11-30 实施 辽 宁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21/T 3333 2020 1 目 次 前 言.2 1 范围.3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3 3 术 语和 定义.3 4 诊 断准 备.4 5 诊断.4 附录A(资 料性)平榛 生 物学生 态学 特性.6 附录B(资 料性)平欧 杂 种榛生 物学 生态 学特 性.7 附录C(资 料性)榛树 常 见病害 种类 特征.8 DB21/T 3333 2020 2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 给出 的规则 编写。本标准 的附 录A、附 录B 和附 录C 均 为资 料性 附录。本标准 由辽 宁省 林业 和草 原局提 出并 归口 管理。本标准 起草 单位:辽 宁省 经济林 研究 所。本标准 起草 人:孙俊、解 明、陈 丽静、王 道明、郑 金利、尤文 忠、马瑞 峰、张悦、王克 瀚、邵 屹、张亚东。本标准 发布 实施 后,任何 单 位和个 人如 有问 题和 意见 建议,均可 以通 过来 电和 来 函等方 式进 行反 馈,我们将 及时 答复 并认 真处 理,根 据实 际情 况依 法进 行评估 及复 审。归口 管 理 部 门 通 讯 地 址:辽 宁 省 林 业 和 草 原 局(沈阳市 和 平 区 太 原 北 街2 号),联 系 电 话:024-23448927。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华西路31 号),联 系 电 话:0411-86503288。DB21/T 3333 2020 3 榛 树病害 诊断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 定 了 榛树(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和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Corylus avellana L.)常见 侵染性 病害 和非 侵染 性病 害的种 类及 诊断 技术。本标准 适用 于辽 宁省 内平 榛和平 欧杂 种榛 病害 诊断。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28097 苹 果黑 星病 菌 检疫鉴 定方 法 SN/T 2589 植物 病原 真菌 检测规 范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标准。3.1 榛属 榛属(Corylus L.)为榛科(Corylaceae)落 叶灌 木或 小乔木。平榛 和平欧 杂种 榛 生物 学特 性和 生 态学特性 参见 附录A和 附录B。3.2 侵染性 病害 有病原 生物 因素 侵染 造成 的病害。3.3 非侵染 性病 害 没有病 原生 物参 与,只是 由于植 物自 身的 原因 或由 于外界 环境 条件 的恶 化引 起的 病 害。3.4 症状 植物受 病原 生物 或不 良环 境因素 的侵 染后,内 部的 生 理活动 和外 观的 生长 发育 所显示 的某 种异 常 状态。3.5 病状 在病部 所看 到的 状态,如 褐色的 斑点、透 明的 条纹,枝叶 萎蔫 或树 干开 裂等。3.6 病症 在病部 上出 现的 病原 物的 个体,如真 菌的 菌丝 体、菌核、孢子 器、黑粉、白 粉、锈 状物、霉 状 物,细菌的 菌脓 等。DB21/T 3333 2020 4 3.7 柯赫氏 法则 柯赫氏 法则 又称 柯赫 氏假 设或柯 赫氏 证病 律,是确 定侵染 性病 害病 原物 的操 作程序。在 病植 物 上 常伴随有 一种 病原 微生 物存 在,该 微生 物可 在离 体的 或人工 培养 基上 分离 纯化 而得到 纯培 养,将 纯 培 养 接种到相 同品 种的 健株 上,出现症 状相 同的 病害,从 接种发 病的 植物 上再 分离 到其纯 培养,性状 与接 种 物相同。4 诊断准 备 4.1 诊断 仪器 显微镜、电子 天平、超净 工作台、高压 灭菌 锅、生 物培养 箱等(GB/T 28097 苹果黑 星病菌 检疫 鉴定方法)。4.2 诊断 用具 解剖刀、镊 子、三角 瓶、培养皿、载 玻片、盖 玻片 等。4.3 试剂 和培 养基 准备 0.1%的 升汞、70%的 酒精、无菌水、PDA 培 养基。4.4 样品 采集 与记 录 采集疑 似病 害样 品,对其 症状特 点描 述记 载,如有 病斑的 叶片、枯 萎的 枝条、树干 或果 苞等。5 诊断 5.1 诊断 部位 榛树叶 片、枝条、树 干和 果苞。5.2 诊断 时间 刚出现 病害 症状 时至 病害 稳定期(6 月上 旬至9 月中 旬)。5.3 诊断 方法 5.3.1 榛 树病 害诊 断方 法 调查有 疑似症 状的 叶片、枝条、树干或 果苞,依据 出现典 型症状 的病 状和病 症,对 比参照 附录C,确定常 见病 害的 类别。新 发、可疑 病害 借助 病组 织 病原菌 分离、显微 形态 观 察及分 子鉴 定等 方法 进行 确定(SN/T 2589 植物 病原 真菌检 测规 范)。5.3.2 分 离培 养 5.3.2.1 植 物组 织选 取与 处理 选取疑 似感病 植物 组织,从病斑 的病健 交界 处切取3mm 5mm 的方 块,在70%的 酒精中 浸3s5s钟后即刻移 入0.1%的 酸性 升汞 水溶液 中处 理0.5min 3min(消 毒时 间长 短依 据病 部 组织的 幼嫩 和老 化程 度而定),再以 无菌 水换 洗3次。DB21/T 3333 2020 5 5.3.2.2 病 原菌 培养 将处理 好的待 培养 植物组 织移至PDA 平 板培养 基上,于25 温箱中 培养。待2d 3d后 观察平 板上 是否有病 原物 长出,以 此进 一步确 定侵 染性 病害 和非 侵染性 病害。5.3.3 柯 赫氏 法则 验证 进行柯 赫氏 法则 验证,确 定所获 菌株 为致 病菌。5.3.4 镜检 选取疑 似侵 染性 病害 植物 组织病 健交 界处 切片,置 于 载玻片 中央 的水 滴中,镜 检,观察 病原 特征(真菌病害:菌 丝体 和分 生孢 子;细 菌病 害:菌 溢现 象;病毒 病害:包含 体),以此初 步区 分侵 染性 病 害 和非侵染 性病 害。5.3.5 病 原鉴 定 对于侵 染性 病害 要根 据分 离培养 结果,查 阅 真菌 鉴定手 册 等相 关资 料对 病原进 行鉴 定,也 可 通过传统 形态 学和 分子 生物 学相结 合的 方法 进行 鉴定。对于非 侵染 性病 害依 据出 现典型 的症 状和 症状 发 生地区气 候条 件、栽培 管理 条件及 榛园 周边 农田 药剂 使用情 况等 进行 调查 诊断。DB21/T 3333 2020 6 A A 附 录 A(资料 性)平榛生 物学 生态 学特 性 A.1 生物学 特性 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为 榛科(Corylaceae)榛属(Corylus L.)植物,落 叶灌 木,丛生,株 高1m 2m,单 叶 互生,具 锯齿,叶 倒卵 形 或矩圆 形,顶 端平 截或 凹 缺,中央 具三 角形 突尖,花单性同株,雄花为柔荑 花序,雌花排成头状花序,坚果外具由苞片发育增 大而成的果苞,果苞钟状,每序 结 实1 粒 6 粒,多者可 达 10 粒 12 粒。坚果黄 色、褐 色或 红褐 色,多为圆 球形,亦有 扁圆形、长圆 形、圆锥 形等。坚果 单粒 重 1g 2g,果 皮厚,果壳 厚 1.5mm 以上,出仁 率 30%40%,3月下旬 至4 月中 下旬 开花,果 实 8 月 下旬 成熟。A.2 生态学 特性 平榛在 我国 各地 均有 分布,对环境 条件 的适 应能 力极 强,抗 寒,适应 性强。在年 降 水量300mm 1100mm的地区 均可 生长。对土 壤 适应性 较强,在微 碱性 到 微酸性(pH6.0 8.0)的土 壤上均 可正 常生 长结 实。平榛喜光,根 蘖繁 殖能 力极 强,耐 瘠薄,主 要生 长在 山坡、山岗 或柞 树林 间的 阳坡或 平地 上。DB21/T 3333 2020 7 附 录 B(资料 性)平欧杂 种榛 生物 学生 态学 特性 B.1 生物学 特性 平欧杂 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Corylus avellana L.)为榛科 榛属 植 物,为 平榛 和欧洲榛(Corylus avellana L.)的 种间 杂交 种,现为 我 国大果 型榛 子的 唯一 栽培 种。平欧 杂种 榛为 落叶灌木,栽培 树形 为单 干或 少干树 形,株高3m4m,单叶互 生,具锯 齿,叶 倒 卵形、卵圆 形,顶 端平截或园,叶尖多锐尖;花 单性同株,雄花为柔荑花 序,雌花排成头状花序,坚果外具由苞片发育增大而成 的果 苞,果苞 多钟 状、坛 状,每序 结实 1 粒 6 粒,多 者可 达 10 粒,多 2 粒 4 粒。坚果 多黄色、棕黄 色、棕 红色,坚果多 长圆、椭 圆形、圆 形、扁 圆形。坚果 单粒 重2g3g,果 皮薄,果壳厚 1.0mm 1.5mm,出仁 率40%50%,3 月 下旬 至4 月中下 旬开 花,果 实 8 月 下旬 9 月 上旬 成熟。B.2 生态学 特性 平欧杂种榛为人工培育栽 培种,对外界环境条件的 适应能力较强,主要分布 于暖温带、寒温带南部。在年降水量 500mm 以上地区栽培。对土 壤适 应性较强,在微碱性 到微 酸性(pH6.5 8.0)的土壤上均 可正 常生 长结 实。喜光,较耐 耐瘠 薄,主要 适宜栽 培在 缓坡 地、平地。DB21/T 3333 2020 8 B B 附 录 C(资料 性)榛树常 见病 害种 类特 征 C.1 榛树白 粉病(病 原Microsphaera coryli Homma)榛树白 粉病 是由 榛叉 丝壳 菌引起 的侵 染性 病害。主 要危 害 叶片,也 可浸 染枝 梢、幼 芽和 果苞。发 病初期叶 面、叶背 出现 不明 显的黄 斑,不久 黄斑 处长 出白粉。病 斑背 面褪 绿,致使叶 片变 黄、扭曲 变 形、枯焦,早期 落叶。嫩芽 受 到严重 危害 时不 能展 叶。枝梢受 害时,其 上也 生出 白粉,皮层 粗糙 龟裂,枝 条木质化 延迟,生 长衰 弱,树势减 弱易 受冻 害。果苞 受害时 其上 产生 白粉 则变 黄扭曲。白 粉层 上 散 生 小 黑颗粒初 期为 黄褐 色,后变 为黑褐 色,为病 原菌 的子 实体闭 囊壳(见 图C.1-1、2)。图C.1-1 榛树 白粉 病发 病 初期症 状 图C.1-2 榛 树白 粉病 发病 后期 症 状 C.2 榛树叶 斑病(病 原Phyllosticta coryli)榛叶斑 病菌 是由 榛叶 点霉 引起的 侵染 性病 害。主要 危害榛 树叶 片,初期 在叶 片正反 两面 均产 生 针 尖大小的 褐色 斑点,随 后病 斑逐渐 扩大,病 斑直径3mm 9mm,病 斑边 缘颜 色较 中 间颜色 稍浅。严 重时 叶片干枯脱 落,影响 产量。湿 度大时,病 斑上 生有 小黑 点,为 分生 孢子 器(见图C.2)。DB21/T 3333 2020 9 图C.2 榛 树叶 斑病 发病 症 状 C.3 榛树果 苞干 腐病(病 原Trichothecium roseum)榛树果 苞干 腐病 是由 聚端 孢霉引 起的 侵染 性病 害。病菌主 要危 害榛 子果 苞,在果苞 边缘 产生 较 大 的褐腐坏 死斑,且 逐渐 扩大 连成片,严 重时 整个 果苞 干枯坏 死,果壳 变黑,严 重影响 产量。湿 度大 时,病部产生 粉红 色霉 层(见 图C.3)。图C.3 榛 树果 苞干 腐病 发 病症状 C.4 榛树煤 污病(病 原 Meliola Fries)由榛 树 煤污 病通 常由 于蚜 虫危害 中产 生的 分泌 物附 着在叶 片上,附 着生 有腐 生 菌从而 在叶 片表 面 形成黑色 煤污 层,后 期逐 渐 扩散至 枝条。榛树 煤污 病 是小煤 炱菌 引起 的侵 染性 病害。生 有煤 污病 的榛 树 树势减弱,容 易受 到其 他病 菌侵染(见图C.4)。DB21/T 3333 2020 10 图 C.4 榛 树煤 污病 症状 C.5 2,4-D-丁酯 除草 剂药 害 常见榛 树药 害为 大田 作物(玉米)封 闭用2,4-D-丁 酯除草 剂药 害,属非 侵染 性病害。发 病植 株 叶 片变厚,不能 正常 展开,节 间变短(见 图C.5)。图C.5 2,4-D-丁酯 药害 症状 C.6 乙草胺 除草 剂药 害 另一种 常见 榛树 药害 为豆 科作物(黄 豆)乙草 胺除 草剂危 害,属非 侵染 性病 害。发 病植 株叶 片 失 绿变黄,后期 变薄,严 重时 引起树 体死 亡(见图C.6)。DB21/T 3333 2020 11 图 C.6 乙 草胺 药害 症状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