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生竹造林技术规程DB44/T 2238-2020.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丛生竹造林技术规程DB44/T 2238-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丛生竹造林技术规程DB44/T 2238-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丛生竹造林技术规程DB44/T 2238-20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丛生竹造林技术规程DB44/T 2238-20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丛生竹造林技术规程DB44/T 2238-202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 C S 6 5.0 2 0.4 0B 6 4DB44广 东 省 地 方 标 准D B 4 4/T 2 2 3 8 2 0 2 0丛 生 竹 造 林 技 术 规 程T e c h n i c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s o n a f f o r e s t a t i o n o f s y m p o d i u m b a m b o o2 0 2 0-0 5-2 7 发 布 2 0 2 0-0 8-2 7 实 施广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4 4/T 2 2 3 8 2 0 2 0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与 定 义.14 竹 种 选 择.25 育 苗.26 造 林.47 幼 林 抚 育.6附 录 A(资 料 性 附 录)丛 生 竹 主 要 优 良 竹 种 种 类.8附 录 B(规 范 性 附 录)丛 生 竹 常 见 病 虫 害 防 治 方 法 表.9附 录 C(资 料 性 附 录)各 类 型 丛 生 竹 种 造 林 适 宜 初 植 密 度.1 0附 录 D(资 料 性 附 录)幼 年 竹 林 除 草 施 肥 及 留 笋 养 竹 技 术 要 求.1 1D B 4 4/T 2 2 3 8 2 0 2 0I I前 言本 标 准 按 G B/T 1.1-2 0 0 9 给 出 的 规 则 起 草。本 标 准 由 广 东 省 林 业 局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标 准 起 草 单 位:广 东 省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院。本 标 准 主 要 起 草 人:王 裕 霞、张 方 秋、潘 文、徐 斌、朱 报 著。D B 4 4/T 2 2 3 8 2 0 2 01丛 生 竹 造 林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标 准 规 定 了 丛 生 竹 造 林 的 竹 种 选 择、育 苗、造 林、幼 林 抚 育 等 技 术 要 求。本 标 准 适 用 于 箣 竹 属(B a m b u s a)、牡 竹 属(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泰 竹 属(T h y r s o s t a c h y s)等 丛生 竹 的 造 林。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对 于 本 文 件 的 应 用 是 必 不 可 少 的。凡 是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所 注 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 文 件。G B/T 8 3 2 1 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G B/T 1 5 7 7 6-2 0 0 6 造 林 技 术 规 程3 术 语 与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为 了 便 于 使 用,以 下 重 复 列 出 了 G B/T 1 5 7 7 6 中 的 某 些 术 语 和 定 义。3.1丛 生 竹 S y m p o d i u m b a m b o o秆 柄 短 而 竹 株 呈 丛 状 密 集 生 长 的 合 轴 型 竹 类,属 禾 本 科 竹 亚 科,地 下 茎 粗 厚 缩 短,节 密 根 多,不 能在 土 中 做 长 距 离 蔓 延 生 长。顶 芽 抽 笋 长 成 的 新 竹 靠 近 老 秆,地 上 部 分 形 成 密 集 丛 生 的 竹 丛。3.2笋 用 竹 林 s h o o t-u s i n g b a m b o o g r o v e以 生 产 竹 笋 为 主 要 经 营 目 的 的 竹 林。3.3材 用 竹 林 t i m b e r-u s i n g b a m b o o g r o v e以 生 产 竹 材 为 主 要 经 营 目 的 的 竹 林。3.4笋 材 两 用 竹 林 s h o o t&t i m b e r-u s i n g b a m b o o g r o v e以 生 产 竹 笋 和 竹 材 为 主 要 经 营 目 的 的 竹 林。3.5母 竹 m o t h e r b a m b o o用 作 育 苗 繁 殖 材 料 或 直 接 种 植 造 林 的 竹 株。D B 4 4/T 2 2 3 8 2 0 2 023.6移 栽 母 竹 t r a n s p l a n t i n g m o t h e r b a m b o o w i t h r h i z o m e从 原 有 竹 林 中 挖 取 母 竹 进 行 栽 植 的 造 林 方 法。注:G B/T 1 5 7 7 6-2 0 0 6,3.2.3.2.13.7发 笋 成 竹 率 n e w s h o o t s&c u l m s g r o w i n g p e r c e n t a g e新 造 竹 林 发 笋 长 出 新 竹 的 竹 株 数 占 造 林 成 活 竹 株 总 数 的 百 分 比。4 竹 种 选 择4.1 按 立 地 条 件 选 择 竹 种根 据 造 林 当 地 水 热 条 件、立 地 条 件 和 竹 种 的 生 态 学 特 性,选 择 与 造 林 地 立 地 条 件 相 适 应 的 竹 种。4.2 按 竹 林 经 营 目 的 选 择 竹 种根 据 市 场 需 求 定 位 栽 培 竹 种,笋 用 竹 林 宜 选 择 具 有 竹 笋 优 质、高 产 性 状 的 名、特、优、新 品 种 为 主要 栽 培 竹 种,如 麻 竹(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 l a t i f l o r u s M u n r o)、大 头 典 竹(D e n d r o c a l a m o p s i s b e e c h e y a n u sv a r.p u b e s c e n s P.F.L i)、云 南 甜 龙 竹(D.b r a n d i s i i(M u n r o)K u r z)等;材 用 竹 林 宜 选 择 具 有 生 长 快、竹 材 干 形 通 直、材 质 好 等 特 性,并 具 有 较 高 经 济 价 值 的 竹 种,如 粉 单 竹(B a m b u s a c h u n g i i M c C l u r e)、撑 篙 竹(B.P e r v a r i a b i l i s M c C l u r e)等;笋 材 两 用 竹 林 宜 选 择 笋 用、材 用 特 性 兼 优 的 竹 种,如 小 叶 龙竹(D.b a r b a t u s H s u e h e t D.Z.L i)、巨 龙 竹(D.s i n i c u s C h i a e t J.L.S u)、大 泰 竹(T h y r s o s t a c h y so l i v e r i G a m b l e)等。可 供 选 择 栽 培 的 主 要 竹 种 参 见 附 录 A。4.3 按 造 林 地 气 候 特 点 选 择 竹 种在 年 平 均 气 温 2 0 以 下 的 地 区,宜 选 择 耐 寒 性 强 的 竹 种,如 绿 竹(D.o l d h a m i(M u n r o)K e n g)、大头 典 竹、吊 丝 球 竹(D.b e e c h e y a n a(M u n r o)K e n g)、粉 单 竹、撑 篙 竹 等,不 宜 选 择 巨 竹 属(G i g a n t o c h l o a)、思 劳 竹 属(S c h i z o s t a c h y u m)、泰 竹 属、空 竹 属(C e p h a l o s t a c h y u m)等 原 产 于 热 带 及 南 亚 热 的 竹 种及 部 分 箣 竹 属、牡 竹 属 中 不 耐 寒 的 竹 种。其 他 地 区,一 般 情 况 下 均 适 合 各 类 丛 生 竹 的 生 长。5 育 苗5.1 圃 地选 择 土 层 深 厚 肥 沃、p H 值 近 中 性、保 水 性 良 好 的 沙 壤 土 或 壤 土,近 水 源、排 灌 方 便,近 路 边、便 于运 输 的 平 地 或 缓 坡 地。育 苗 前 3 0 d 6 0 d,深 翻 圃 地 2 5 c m 3 0 c m,土 壤 还 未 完 全 风 干 时 充 分 耙 细、整平,清 除 枯 枝、杂 草、石 块 等 杂 物。用 缓 坡 梯 田 作 苗 圃 地,要 求 苗 床 宽 0.8 m 0.9 m,高 2 0 c m 2 5 c m,步 道 宽 3 0 c m 4 0 c m;用 平 整 田 块 作 苗 圃 地,苗 床 要 求 宽 1.2 m,高 2 5 c m 3 5 c m,步 道 宽 3 0 c m 4 0 c m。5.2 育 苗 时 间母 竹 即 将 抽 发 新 枝 叶 时 育 苗,一 般 在 2 月 中 旬 到 4 月 初 为 宜。5.3 育 苗 方 法D B 4 4/T 2 2 3 8 2 0 2 035.3.1 扦 插 育 苗在 两 年 生 以 上 的 母 竹 秆 上,选 择 一 年 生 的 主 枝 或 次 生 枝,其 枝 条 蔸 部 有 一 些 明 显 起 根 点 的 合 格 枝。用 利 刀 从 下 往 上 平 竹 秆 切 下 枝 条,留 节 2 个 3 个,剪 去 枝 梢,最 上 节 保 留 侧 枝 一 节。把 切 下 的 枝 条 浸 在水 中 或 放 在 阴 凉 处 淋 水 保 湿,运 到 苗 圃 地 后 在 已 整 好 地 的 畦 面 上 开 沟,将 枝 蔸 切 口 向 下 斜 埋 入 沟 中,入土 深 6 c m 1 0 c m,留 最 上 一 节 枝 叶 露 出 地 面,株 行 距(1 5 c m 2 0 c m)(3 0 c m 3 5 c m)。盖 土 踩紧 后 淋 水 盖 草。枝 条 扦 插 成 活 率 一 般 在 9 0 左 右,每 公 顷 可 育 苗 6 0 0 0 0 株 7 5 0 0 0 株。5.3.2 埋 节 育 苗选 择 竹 龄 2 年 3 年 生、生 长 正 常、无 病 虫 害 的 母 竹,齐 地 切 取 竹 秆,削 去 尾 梢,秆 上 各 节 仅 留 1 条粗 壮 的 枝 条,其 余 的 枝 条 全 部 剪 去,所 留 的 枝 条 亦 在 第 一 节 的 上 方 约 2 c m 处 切 去 枝 梢。然 后 将 竹 秆 截 成单 节 或 双 节 竹 段。育 苗 时,扒 开 苗 床 上 的 土 壤,把 处 理 好 的 节 段 平 放 在 苗 床 上,枝 向 两 侧,株 行 距(1 5c m 2 0 c m)(4 0 c m 4 5 c m),覆 土 深 以 盖 过 竹 秆 3 c m 5 c m 为 度,然 后 在 畦 面 上 再 盖 一 层 草,淋水,保 持 土 壤 湿 润。竹 段 埋 下 去 以 后 5 d 7 d 开 始 发 芽,4 0 d 1 0 0 d 生 根。5.3.3 埋 秆 育 苗5.3.3.1 带 蔸 埋 秆 育 苗选 择 1 年 2 年 生 节 芽 数 量 较 多、节 芽 或 枝 芽 饱 满 无 病 虫 害 的 母 竹,整 株 挖 起,勿 伤 笋 芽,砍 去 竹 梢(大 型 竹 留 1 5 节 2 5 节,中 型 竹 留 1 0 节 2 0 节),修 去 所 有 侧 枝,仅 留 中 心 主 枝 一 条,中 心 主 枝 从 基 部第 一 节 上 方 1 c m 处 剪 去 枝 梢。然 后 在 竹 蔸 弯 曲 方 向 的 相 反 一 侧,用 锯 子 在 每 个 节 间 中 央 锯 一 个 切 口(或环 切 或 砍 切),切 口 深 度 为 竹 秆 直 径 的 1/2 2/3。环 切 则 是 用 锯 锯 两 个 相 距 1 c m 2 c m 的 环,深 2 c m 左右;砍 切 则 是 用 利 刀 砍 一 个 2 c m 5 c m 宽 的 口,深 达 秆 径 中 部。埋 秆 时 将 母 竹 平 放 于 育 苗 沟 中,母 秆 之间 相 距 1 8 c m 2 2 c m,使 秆 柄 向 下,节 间 切 口 向 上;覆 土 6 c m 1 0 c m,踩 实、盖 草 淋 水。5.3.3.2 不 带 蔸 埋 秆 育 苗选 择 1 年 2 年 生 母 竹 齐 地 伐 倒,然 后 将 竹 秆 切 去 竹 梢 并 修 剪 竹 枝,每 节 仅 留 1 条 粗 壮 侧 枝,其 余 枝条 全 部 剪 去,所 留 枝 条 亦 在 第 一 个 节 上 方 去 掉 枝 梢。在 竹 秆 的 每 一 个 节 间 砍 1 个 直 径 为 2 c m 5 c m 的 孔,育 苗 时 顺 畦 长 方 向 把 整 条 竹 埋 入 土 中,竹 秆 之 间 相 距 约 1 8 c m 2 5 c m,覆 土 深 约 6 c m 1 0 c m,畦 面 盖草 并 保 持 苗 床 湿 润。5.3.4 分 株 育 苗利 用 苗 圃 里 的 竹 节 苗、枝 条 扦 插 苗、原 条 埋 秆 苗 经 过 分 株 再 育 苗,操 作 步 骤 如 下:a)在 苗 圃 里 选 择 生 长 旺 盛 的 苗 丛,先 剪 去 2/3 的 枝 叶,截 留 长 5 0 c m 6 0 c m;b)将 苗 连 根 挖 起,抖 掉 蔸 部 的 泥 土,看 准 基 部 的 连 接 点,用 手 和 枝 剪 逐 一 将 植 株 剥 开。注 意 勿 破竹 蔸 并 尽 量 少 伤 根 系;c)将 剥 开 的 小 植 株 分 级 浆 根,在 圃 地 种 植,株 行 距(1 5 c m 2 0 c m)(3 0 c m 4 0 c m)。一 般健 壮 的 小 竹 都 直 栽,一 些 损 伤 或 竹 龄 较 老 的 小 竹 则 斜 埋,斜 埋 时 蔸 部 入 土 1 0 c m,梢 部 一 个 节露 出 土 面,覆 土、踏 实、盖 草、淋 足 定 根 水。5.4 苗 期 管 理5.4.1 松 土 除 草D B 4 4/T 2 2 3 8 2 0 2 04竹 苗 出 土 后,对 因 浇 水 或 下 雨 冲 刷 造 成 土 壤 板 结 应 及 时 锄 松;对 苗 床 的 杂 草 要 及 时 进 行 清 除,除 草后 要 及 时 浇 水,以 利 小 苗 根 系 发 育。5.4.2 水 肥 管 理育 苗 期 间 宜 常 淋 水,保 持 圃 地 湿 润,特 别 是 芽 出 土 至 生 根 期 间,竹 苗 呈“假 活”状 态(即 有 芽 无 根状 态),每 天 淋 水 1 次 2 次。芽 出 根 后 及 时 施 肥,宜 勤 施 薄 施。第 一 次 每 公 顷 可 施 2 2 5 k g 尿 素,以 后 每月 施 1 次,并 依 生 长 情 况 逐 步 增 加 施 肥 量,替 换 施 用 等 氮 量 的 复 合 肥。5.4.3 有 害 生 物 防 治苗 圃 地 应 防 止 人 畜 入 内 践 踏,并 注 意 防 治 病 虫,常 见 的 害 虫 有 竹 直 锥 大 象、竹 织 叶 野 螟 等,防 治 方法 见 附 录 B。若 有 老 鼠 危 害,应 及 时 防 治。6 造 林6.1 林 地 选 择宜 选 择 年 平 均 气 温 1 8 以 上,年 降 水 量 1 4 0 0 m m 以 上 的 地 区;造 林 地 海 拔 应 控 制 在 6 0 0 m 以 下,在 平原 丘 陵 地 区 则 以 3 0 0 m 以 下 为 宜;局 部 地 形 宜 选 择 河 溪 两 岸 的 冲 积 地 带 及 缓 坡 地、丘 陵 山 坡 的 中 下 部,背 风 向 阳;土 层 厚 度 要 求 在 6 0 c m 以 上,土 质 疏 松 肥 沃,p H 值 以 4.5 7.5 为 宜,地 下 水 位 应 在 1 m 以 下。笋 用 林 与 笋 材 两 用 林 宜 可 能 选 择 排 灌 条 件 较 好 的 平 地、河 滩 淤 地、山 脚 缓 坡 地、房 前 屋 后 空 地、农 村 菜园 周 围 等 处 造 林 为 佳。6.2 整 地6.2.1 整 地 时 间整 地 与 栽 植 穴 的 翻 挖 工 作,宜 在 造 林 前 一 年 的 冬 季 1 2 月 至 造 林 当 年 1 月 上 旬 之 间 完 成。6.2.2 整 地 方 式林 地 清 理 后,平 地 可 进 行 全 面 开 垦 2 0 c m 3 0 c m 深,且 每 隔 1 0 m 开 一 条 2 5 c m 3 0 c m 的 排 水 沟。山地 通 常 采 用 带 状 水 平 阶 整 地,带 宽 为 1 m 1.5 m,带 间 距 大 小,主 要 视 设 计 造 林 密 度 及 造 林 地 的 坡 度 大小 而 定,一 般 为 3 m 4 m,在 坡 度 较 陡、植 被 稀 少、水 土 流 失 严 重 的 地 方,带 间 距 的 宽 度 可 稍 大,以便 保 持 水 土。坡 度 为 1 00 2 00、2 10 3 00,则 带 面 宽 度 相 应 为 1.5 m 2 m 及 1 m 1.5 m。在 坡 度 陡 的 地 方,带 间 植 被(灌 草)头 年 可 以 只 割 刈 而 不 挖 翻,以 免 带 来 水 土 流 失。待 竹 苗 成 活 发 笋 生 长 后,第 2 年 3年 通 过 抚 育 逐 年 挖 除。若 在 沟 谷 缓 坡 或 河 岸 冲 积 地 带,则 可 采 用 块 状 整 地。6.2.3 植 穴 规 格在 坡 地 上 挖 栽 植 穴,将 穴 的 长 边 与 等 高 线 平 行,穴 的 大 小 依 母 竹 竹 蔸 的 大 小 而 定。一 般 穴 的 长、宽、深 为 6 0 c m 5 0 c m 4 0 c m。若 是 栽 植 扦 插 苗 则 穴 的 长、宽、深 为 6 0 c m 5 0 c m 3 0 c m。挖 穴 时 要 把 表土 与 底 土 分 别 放 置 于 穴 的 两 侧,以 便 回 土 时 把 表 土 先 覆 于 竹 蔸 部。去 除 栽 植 穴 内 的 石 块、杂 草、灌 木 根系 等 杂 物。6.2.4 栽 植 密 度D B 4 4/T 2 2 3 8 2 0 2 05栽 植 密 度 与 竹 种 类 型、立 地 条 件 类 型 的 好 坏 密 切 相 关。通 常 立 地 条 件 好,则 造 林 密 度 宜 小 些,立 地条 件 差,则 密 度 要 大 些,但 适 当 密 植 有 利 于 加 速 郁 闭 成 林。各 类 型 丛 生 竹 种 造 林 适 宜 初 植 密 度 参 见 附 录C。6.3 造 林 时 间移 栽 母 竹 造 林 最 好 在 1 月 3 月 间 竹 子“休 眠”期 间 进 行,对 母 竹 的 挖 掘、搬 运、移 植 都 比 较 方 便,成 活 率 高。当 年 即 可 出 笋,2 年 3 年 即 可 成 林。旱 季、雨 季 分 明 的 地 方,在 雨 季 初 期 下 过 一 场 透 雨 后 造林 为 佳。如 果 育 竹 苗 造 林,一 年 四 季 均 可 进 行,但 大 面 积 造 林,最 好 在 雨 季 初 期 下 过 一 场 透 雨 后 进 行。种 植 的 具 体 时 间 选 择 在 阴 雨 天 或 栽 植 前 后 有 透 雨 时 为 宜。6.4 造 林 方 法6.4.1 移 栽 母 竹6.4.1.1 母 竹 选 择选 择 健 壮 的 1 年 2 年 生 竹,粗 度 适 中,大 中 型 竹 种 胸 径 3 c m 5 c m,小 型 竹 种 胸 径 2 c m 3 c m。6.4.1.2 母 竹 挖 取挖 掘 时,先 在 离 母 竹 2 5 c m 3 0 c m 的 外 围 扒 开 土 壤,由 远 到 近,逐 渐 挖 深。防 止 损 伤 秆 基 芽 眼,竹蔸 的 须 根 应 尽 量 保 留。在 靠 近 老 竹 的 一 侧,找 出 母 竹 秆 柄 与 老 竹 秆 基 的 链 接 点 切 断,连 蔸 带 土 挖 起。切断 母 竹 秆 柄 时 应 防 止 劈 破 后 撕 裂 秆 柄 秆 基,多 带 宿 土,防 止 母 竹 的 竹 蔸 受 伤 腐 烂。母 竹 挖 起 后,在 竹 秆1.0 m 1.5 m 处 竹 节 下 端 斜 行 切 断。切 口 呈 马 耳 形,使 竹 秆 上 的 芽 在 切 口 的 两 侧,以 利 栽 后 小 枝 发 叶,均 匀 分 布。母 竹 宜 随 挖、随 运、随 栽。如 一 时 不 能 栽 完,宜 放 在 阴 凉 避 风 处“假 植”,或 用 稻 草 打 湿 后覆 盖,定 时 浇 些 水。远 距 离 运 输 需 带 土 打 浆 包 扎,防 止 根 芽 干 枯。6.4.1.3 栽 植 方 法栽 植 前,将 竹 种 头 的 笋 壳 除 掉,用 泥 浆 浆 根,穴 底 先 填 细 土,有 条 件 的 地 方 可 以 施 用 腐 熟 的 杂 厩 肥,每 穴 1 5 k g 2 5 k g,与 表 土 拌 匀。将 竹 苗 斜 放 入 穴 中,马 耳 形 切 口 向 上,以 便 承 接 雨 水,或 用 泥 浆 灌 入切 口 中,防 止 竹 秆 干 枯;竹 蔸 部 覆 土 时 要 使 细 土 与 之 紧 密 结 合,适 当 提 苗,再 覆 第 二 次 表 土 踏 实,然 后再 覆 心 土,直 至 穴 面 成 弧 形,以 免 穴 内 积 水,弧 形 高 度 仅 高 了 竹 苗 秆 基 上 部 3 c m 5 c m。栽 植 完 后 每 穴可 适 量 浇 定 根 水 并 在 穴 面 覆 盖 适 量 山 草,以 便 保 温 保 湿。若 晴 天 栽 植 则 必 须 在 竹 蔸 部 打 泥 浆。6.4.2 竹 苗 造 林6.4.2.1 起 苗竹 苗 一 般 每 丛 有 一 至 数 支 1 年 生 竹 秆,其 秆 径 1 c m 2 c m 粗,宜 成 丛 挖 取。挖 苗 时 先 剪 去 秆 梢(留 4盘 5 盘 枝 或 芽),再 进 行 挖 掘。若 是 埋 秆 育 苗,用 锄 头 在 苗 丛 之 间 掘 土 找 到 锯 口(或 砍 口),用 锄 头或 砍 刀 劈 断 竹 秆,然 后 沿 行 开 沟(距 苗 丛 1 5 c m,深 2 0 c m 3 0 c m),再 用 锄 头 从 苗 丛 的 另 一 侧 挖 数 下即 可 起 苗;若 是 扦 插 苗 或 分 株 苗,则 沿 行 开 沟 直 接 挖 掘。起 苗 时,适 当 带 宿 土,若 宿 土 太 少 或 无 则 要 及时 浆 根。6.4.2.2 运 输D B 4 4/T 2 2 3 8 2 0 2 06竹 苗 挖 后 应 轻 拿 轻 放,注 意 通 风、保 湿、防 日 晒。长 距 离 运 输 的 应 用 地 膜(黑 色 地 膜 尤 佳)包 扎 根系。卡 车 四 周 用 湿 草 席 隔 离,苗 中 心 放 数 个 篾 笼 透 气,顶 部 盖 两 层 湿 草 席 后 用 棚 布 密 封,运 输 途 中 浇 水保 湿。苗 木 到 达 目 的 地 后 应 置 于 阴 凉 处。6.4.2.3 栽 植先 回 填 部 分 表 土 于 穴 底,将 苗 丛 垂 直 置 于 穴 中,然 后 边 回 土 边 踏 实,蔸 部 入 土 深 1 5 c m 2 0 c m 左 右,淋 足 定 根 水,穴 面 再 盖 一 层 山 草。6.5 补 植种 植 一 个 月 后 开 展 成 活 率 调 查,造 林 当 年 的 1 1 月 份 开 展 发 笋 成 竹 率 调 查。达 不 到 指 标 进 行 补 植,移栽 母 竹 造 林 要 求 达 到 的 成 活 率 及 发 笋 成 竹 率 指 标 与 竹 苗 造 林 的 有 所 差 别,就 近 取 苗 与 远 距 离 取 苗 的 指 标亦 有 所 不 同。具 体 指 标 见 表 1。表 1 丛 生 竹 造 林 成 活 率 与 发 笋 成 竹 率 指 标造林方法 成活率()发笋成竹率()母竹就近取苗 8 0 9 5远距离取苗 7 0 9 0竹苗就近取苗 9 5 1 0 0远距离取苗 9 0 1 0 0造 林 成 活 率 未 达 到 9 5%、发 笋 成 竹 率 未 达 到 9 8%,应 在 下 一 个 栽 植 季 节 及 时 进 行 补 植。凡 造 林 后 竹 苗死 亡 或 苗 木 虽 未 死 亡 但 翌 年 尚 未 长 出 新 竹 的 宜 补 植。补 植 方 法 采 用 竹 苗 造 林 或 就 近 取 苗 的 母 竹 造 林。7 幼 林 抚 育7.1 水 分 管 理造 林 后 第 一 年,如 遇 久 旱 不 雨,土 壤 干 燥 时 应 及 时 灌 溉;当 久 雨 不 晴,林 地 积 水 或 遭 冲 刷 时,应 及时 培 土 和 排 水。灌 溉 时 可 以 开 水 平 沟 引 水 自 流 灌 溉,灌 水 量 以 土 壤 湿 润 为 度;排 水 可 在 林 地 周 围 开 排 水沟,也 可 在 林 中 挖 排 水 沟 引 出。7.2 除 草 施 肥植 后 当 年 要 全 面 除 草 松 土 2 次,除 草 结 合 施 肥,第 一 次 于 5 月 6 月 份 进 行,全 面 铲 除 杂 草,距 离 母竹 3 0 c m 左 右 分 两 个 方 向 开 3 c m 5 c m 深 的 施 肥 沟,每 株 施 5 0 g 1 0 0 g 尿 素 或 碳 铵,然 后 覆 土 盖 肥。第二 次 除 草 松 土 在 8 月 9 月 份 进 行,同 时 每 株 施 复 合 肥 约 2 5 0 g。第 二 年、第 三 年 根 据 不 同 竹 种、不 同 栽培 目 标 进 行 除 草 施 肥,具 体 要 求 参 见 附 录 D。7.3 留 笋 养 竹新 栽 母 竹 当 年 生 长 的 新 笋 及 新 竹 应 加 以 保 护,并 于 1 1 月 前 后 清 园 时,每 丛 保 留 原 竹 苗 及 1 根 2 根 母竹。第 二 年、第 三 年 竹 林 的 留 笋 养 竹 根 据 不 同 竹 种、不 同 栽 培 目 标 进 行,具 体 要 求 参 见 附 录 D。第 四 年后 进 入 成 年 竹 林 的 管 理。7.4 有 害 生 物 防 治D B 4 4/T 2 2 3 8 2 0 2 07新 造 丛 生 竹 林 病 虫 害 少,应 注 意 巡 查,发 现 食 叶 害 虫 等 害 虫 应 及 时 扑 杀。竹 林 常 见 的 病 虫 害 有 竹 象鼻 虫、竹 螟、蚜 虫、介 壳 虫、竹 蝗 和 煤 污 病,防 治 应 符 合 G B/T 8 3 2 1 的 要 求,具 体 方 法 详 见 附 录 B。D B 4 4/T 2 2 3 8 2 0 2 08A A附 录 A(资 料 性 附 录)丛 生 竹 主 要 优 良 竹 种 种 类丛 生 竹 主 要 优 良 竹 种 种 类 见 表 A.1。表 A.1 丛 生 竹 主 要 优 良 竹 种 种 类 表竹种 名称 拉丁 名 经营 用途麻 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 l a t i f l o r u s M u n r o 笋用云南甜龙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 b r a n d i s i i(M u n r o)K u r z 笋用吊丝球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o p s i s b e e c h e y a n a(M u n r o)K e n g 笋用大头典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o p s i s b e e c h e y a n u s v a r.p u b e s c e n s P.F.L i 笋用绿 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o p s i s o l d h a m i(M u n r o)K e n g 笋用吊丝单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o p s i s v a r i o-s t r i a t a(W.T.L i n)K e n g f 笋用粉 单 竹 B a m b u s a c h u n g i i M c C l u r e 材用青 皮 竹 B a m b u s a t e x t i l e s M c C l u r e 材用车 筒 竹 B a m b u s a s i n o s p i n o s a M c C l u r e 材用撑 篙 竹 B a m b u s a P e r v a r i a b i l i s M c C l u r e 材用硬头黄竹 B a m b u s a r i g i d a K e n g e t K e n g f 材用沙 罗 竹 S c h i z o s t a c h y u m f u n g h o m i i M c C l u r e 材用慈 竹 N e o s i n o c a l a m u s a f f i n i s(R e n d l e)K e n g f 材用马 甲 竹 B a m b u s a t u l d a R o x b 材用孝 顺 竹 B a m b u s a g l a u c e s c e n s(L o u r.)R a e u s c h.e x S c h u l t 材用小叶龙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 b a r b a t u s H s u e h e t D.Z.L i 笋材两用马来甜龙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 a s p e r(J.A.e t J.H.S c h u l t.)B a c k e r e x H e y h e 笋材两用巨 龙 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 s i n i c u s C h i a e t J.L.S u 笋材两用龙 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 g i g a n t e u s M u n r o 笋材两用吊 丝 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 m i n o r(M c C l u r e)C h i a e t H.L.F u n g 笋材两用花吊丝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 m i n o r v a r.a m o e n u s(Q.H.D a i e t C.F.H u a n g)H s u e h e t D.Z.L i 笋材两用泰 竹 T h y r s o s t a c h y s s i a m e n s i s(K u r z e x M u n r o)G a m b l e 笋材两用大 泰 竹 T h y r s o s t a c h y s o l i v e r i G a m b l e 笋材两用BD B 4 4/T 2 2 3 8 2 0 2 09B C附 录 B(规 范 性 附 录)丛 生 竹 常 见 病 虫 害 防 治 方 法 表丛 生 竹 常 见 病 虫 害 防 治 方 法 见 表 B.1。表 B.1 丛 生 竹 常 见 病 虫 害 防 治 方 法 表病虫 害 名称 拉丁 名 防治 方法竹直锥大象C y t o t r a c h e l u s l o n g i m a n u sF a b r i c i u s冬季结合林地垦复翻土,适当深挖,破坏竹象鼻虫的土室。在清晨或黄昏人工捕捉成虫,立即杀死。当发现笋尖枯萎发黄,笋体变软,则被虫害的可能性极大,可用利刀切开捕杀捕杀幼虫。竹织叶野螟 A l g e d o n i a C o c l e s a l i s W a l k e r冬季结合垦复松土,消灭越冬幼虫。在 6 月下旬发现幼虫卷叶时,可喷 5 0%马拉松乳剂 1 0 0 0 倍液,或 5 0%杀螟松乳剂 1 0 0 0倍液毒杀。5 月底成虫出现期间,可用黑光灯诱杀。竹色蚜M e l a n a p h i s b a m b u s a e(F u l l a w a y,1 9 1 0)用 4 0%吡 虫 啉 水 溶 剂 1 5 0 0 倍 2 0 0 0 倍 液,5 0%抗 蚜 威 可 湿 性粉剂 3 0 0 0 倍液或 1%灭蚜净粉剂 5 0 0 倍溶液等喷杀,喷洒植株1 次2 次。单竹蔗粉蚧 S a c c h a r i c o c c u s b a m b u s u s T a n g 用 4 0%吡 虫 啉 水 溶 剂 1 5 0 0 倍 2 0 0 0 倍 液 或 5 0 马 拉 松 乳 剂1 0 0 0 倍液喷洒防治。刺竹鞘粉蚧 C h a e t o c o c c u s b u m b u s a e M a s k e l l竹蝗 C e r a c r i s K i a n g s u T s a i.用 2 5%杀 虫 双 1 0 0 0 倍 2 0 0 0 倍 液 及 时 喷 杀 幼 虫。或 采 用 采 挖卵块的方法进行人工防治。煤污病 M e l i o l a s p;C a p n o d i u m s p.竹煤污病是由蚜虫或介壳虫的危害而引的。防治方法以消灭蚜虫和介壳虫为主。同时,及时清除带病、虫的枝、叶,并加以烧毁,控制煤污病菌扩散和蔓延。D B 4 4/T 2 2 3 8 2 0 2 01 0C D附 录 C(资 料 性 附 录)各 类 型 丛 生 竹 种 造 林 适 宜 初 植 密 度各 类 型 丛 生 竹 种 造 林 适 宜 初 植 密 度 见 表 C.1。表 C.1 丛 生 竹 竹 种 造 林 适 宜 初 植 密 度 表竹种类型 序号 竹种名称 拉丁名 初植密度株/h m2大型丛生1 龙头竹 B a m b u s a v u l g a r i s S c h r a d e r e x W e n d l.6 2 52 吊丝球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o p s i s b e e c h e y a n a(M u n r o)K e n g 6 2 53 麻 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 l a t i f l o r u s M u n r o 6 2 54 小叶龙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 b a r b a t u s H s u e h e t D.Z.L i 6 2 55 箣 竹 B a m b u s a a r u n d i n a c e a(R e t z.)W i l l d 6 2 56 马来甜龙竹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 a s p e r(J.A.e t J.H.S c h u l t.)B a c k e re x H e y h e6 2 57 云 南 甜 龙 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 b r a n d i s i i(M u n r o)K u r z 6 2 58 巨龙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 s i n i c u s C h i a e t J.L.S u 6 2 5中型丛生1 青皮竹 B a m b u s a t e x t i l e s M c C l u r e 1 1 1 02 撑篙竹 B a m b u s a P e r v a r i a b i l i s M c C l u r e 1 1 1 03 粉单竹 B a m b u s a c h u n g i i M c C l u r e 1 1 1 04 吊丝竹 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 m i n o r(M c C l u r e)C h i a e t H.L.F u n g 1 1 1 05 花吊丝竹D e n d r o c a l a m u s m i n o r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