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 S 11.0 20 C 04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9742019 瑶医风敌症诊疗技术规范 Standard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wind diseases in Yao medicine 2019-08-16 发布 2019-08-2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5/T 1 97 4 20 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 B/T 1.12 0 09 给出的规 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彤、闫国跃、符标芳、白燕远、李耀燕、谢阳姣、张曼、冯秋瑜、杜俊芳。DB 45/T 1 97 4 20 19 1 瑶医风敌症诊疗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瑶医风敌症诊疗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诊断、治疗。本标准适用于瑶医风敌症的诊疗。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 45/T 1 40 9 瑶医常用 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风敌症 又称风敌病,瑶文是bu e rn g。由于人 体感受了寒、热、风、湿等邪气,机体三元失谐,诸病入脉,百体筋脉阻塞,气血运行不畅,停滞肌肉关节而致病。4 诊断 4.1 诊断要点 4.1.1 早期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 形,并伴有骨质破坏及骨骼肌的萎缩。4.1.2 目诊在白睛上下肢体相应处出现呈螺旋状血管,白睛呈雾露癍、毒垢斑,或水波纹。4.1.3 按右手无名指,血色上升;指甲两侧有血色,中间无血色或见灰紫色;可见软甲、匙状甲、钩 状甲。4.2 发病特点 四季均可发病,久居湿地易发,多年龄段均有发病,发病缓慢,病程缠绵难愈,久病易致残。4.3 症状 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 形等。DB 45/T 1 97 4 20 19 2 4.4 体征 关节 肿 大,行 走困难,甚至变 形,部 分 患者 可出现关节 结 节,结 节 性红 斑,可出现 心脏、肺脏 等 脏器 病 变 的症状和体 征。4.5 分类 4.5.1 邪盈不盛而正亏不衰 如 下:主症 表 现 为 肢体关节肌肉 酸楚、重着、肿胀、疼痛,关节 屈伸 不 利;次 症 表 现 为痛 有定处或呈 游走性,局部皮肤 或有寒 冷 感,遇 寒则 重,得 热则 减,全身畏寒 怕冷,小 便清长,大 便稀溏;舌象表 现 为舌 质 淡红,苔 白或白 腻;脉 象表 现 为沉紧 或 沉 缓。4.5.2 邪盈过盛而正亏不衰 如 下:主症 表 现 为 关节 肿痛,局部灼 热发 红,遇凉痛减速;次 症 表 现 为 或 兼 发热,汗 出 恶 风,口 渴,小 便短赤;舌象表 现 为舌红苔淡黄;脉 象表 现 为 脉 滑数 或 濡数。4.5.3 邪盈不盛而正亏衰 如 下:主症 表 现 为 关节 肿痛,变 形,肌肉 消瘦,屈伸 不 利,腰膝酸 软;次 症 表 现 为 关节 局部 发热,头晕耳鸣,失 眠盗汗 等;舌象表 现 为舌 质 红,少 苔,少 津;脉 象表 现 为 脉 细弱 或 细数。5 治疗 5.1 内治法 5.1.1 邪盈不盛而正亏不衰 5.1.1.1 治 法为祛 风 散 邪,利 湿 通络,窜透开痹。5.1.1.2 常用药 物为救 必应、入地 金牛、九 节风、过江龙、鸟 不 站、臭牡丹、臭茶辣、红葛麻藤、竹 叶兰、爬山虎、鸡楞 草、大 力王、枫荷桂、千斤拔、毛 杜 仲。5.1.1.3 代表方为 必应 金牛方(救 必应、入地 金牛、九 节风、过江龙、鸟 不 站、臭牡丹、臭茶辣、红 葛麻藤)。5.1.1.4 用 法:水 煎服。5.1.2 邪盈过盛而正亏不衰 5.1.2.1 治 法为祛 风 散 邪,泻 热 逐 邪,窜透开痹。DB 45/T 1 97 4 20 19 3 5.1.2.2 常用药物为竹叶兰、爬山虎、鸡楞草、入地金牛、救必应、九节风、过江龙、鸟不站、臭牡 丹、臭茶辣、红葛麻藤、大力王、枫荷桂、千斤拔、毛杜仲。5.1.2.3 代表方为竹叶山虎鸡楞汤(竹叶兰、爬山虎、鸡楞草)。5.1.2.4 用法为水煎服。5.1.3 邪盈不盛而正亏衰 5.1.3.1 治法为补气益元,滋补肝肾,穿经走脉。5.1.3.2 常用药物为大力王、枫荷桂、千斤拔、毛杜仲、入地金牛、救必应、九节风、过江龙、鸟不 站、臭牡丹、臭茶辣、红葛麻藤、竹叶兰、爬山虎、鸡楞草。5.1.3.3 代表方为大枫千杜汤(大力王、枫荷桂、千斤拔、毛杜仲)。5.1.3.4 用法为水煎服。5.2 外治法 5.2.1 庞桶风湿药浴疗法 选用上山虎(海金子)、下 山虎(满山香)、红九牛(红杜仲)、四 方钻(四方藤)、铜钻(螣蛇 总管)、九层 风(鸡血藤)、九龙钻(九龙 藤)、白 面 风(羊耳菊)、黑钻(黑风 藤)、小 钻(钻骨风)、走血风(飞龙掌血)、麻古风(小 叶买麻藤)、黑节风(走马风)、阴阳风(枫荷桂)等 药 材。具体 制 备及操作按照DB 45/T 1 4 09的要 求执 行。5.2.2 刺血疗法 上肢肩 关节取尺泽;肘关节取曲泽、肩髎;腕关节取中渚、阳 池;下 肢 髋关节取环跳、委中、委阳;膝关节取足三里、阴陵泉;踝关节取太溪、阿是穴。针具及皮肤消毒后,雷火针点刺,挤出少量血液。5.2.3 鲜生含服法 选用半枫荷、透骨香、钩藤、九节茶鲜药,经口嚼,或取汁,将原汁直接内服。5.2.4 杜闷倒疗法 可选用长15 cm 20 cm追骨风、牛耳风、过山香、大钻、五味藤、吹风散等藤茎施灸。具体制备及 操作按照DB 4 5/T 14 09的 要 求执行。5.2.5 药酒外擦法 取细辛,龙骨风,大钻,小 钻,四 方钻,满天星,穿破石各适量,米酒浸泡一周后,取药酒外擦患 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瑶医风敌症诊疗技术规范 DB45/T 1974 2019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