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编码规则DB45/T 1860-2018.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编码规则DB45/T 1860-201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编码规则DB45/T 1860-201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编码规则DB45/T 1860-201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编码规则DB45/T 1860-201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编码规则DB45/T 1860-201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3 5.04 0 A 24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 18602018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编码规则 Code for saving medicinal pl ant germplasm resource 2018-10-20 发布 2018-11-2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 45/T 1 86 0 20 18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 义.1 4 编制原则.1 5 代码分层 结构及含义.2 6 编码规则.2 7 实例.3 DB 45/T 1 86 0 20 18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 B/T 1.12 0 09 给出的规 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艳霞、缪剑华、韦坤华、董青松、黄燕芬、柯芳、潘春柳、余丽莹。DB 45/T 1 86 0 20 18 1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编码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代码的术语和定义、编制原则、代码分层结构及含义、编码规 则。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代码标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 26 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 44 67 中国植物分 类与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种质资源 ge rm pl as m res ou rc es 能从亲代传 递给子代的 遗传物质。携带种质的 载体包括植 株、器官、组织、细胞、染色体、DNA片 段等。单位为份。3.2 种质资源保存代码 s avi ng c od e of g e rm pl as m r es ou rc e 用一组数字科学的代表种质资源库中保存的一份种质资源。4 编制原则 4.1 唯一性 一份种质资源材料只能有一个代码,即一个代码只能标识一份种质资源材料。4.2 科学性 代码的数列简洁明了,能直观的显示所保存种质资源的最本质属性或特征。4.3 稳定性 一旦给一份种质资源编制分配代码后,代码就与该份种质资源相统一,就应保持不变,即使经过一 段时间的保存后携带种质资源的载体死亡或完全出库,其代码仍保持不变。DB 45/T 1 86 0 20 18 2 4.4 可追溯性 通过一个代码可追溯这一份种质资源在保存过程中,从采集、登记、入库、质量检验到出库整个管 理流程的其他所有信息,代码可用于种质资源的来源、质量管理、去向追溯和监管。5 代码分层结构及含义 5.1 代码分层结构 药用植物种 质资源保存 代码采用层 次 编码 方法,每 一个完 整的代码由22位 阿拉伯 数字 组 成,分 成 3 层,其中 第 1 层为物种识 别 代码,第 2 层为来源信息识 别 码,第 3层为保存 类 型 识 别 码。5.2 代码分层含义 代码分为3层,代码分层结构 图见图 1:第 1 层:代 表该份种质资源所属的物种分类等 级,分为科、属、种、种下等 级 4个 基 本单 元;第 2 层:代 表该份种质资源的来源,分为采集时间或制 备 时间、采集 地点 2个 基 本单 元;第 3 层:代 表该份种质资源的实物保存 形式 和保存量。图1 代码分层结构图 6 编码规则 6.1 物种识别代码 物种识 别 代 码由12位数字组 成,其 中 第 1 3位数字为科代 码、第 4 6位为属代码、第 7 10位为种 代码、第 11 12位为种 下单位代码。无 种下等 级 分类的物种,第 11 1 2位用0 0表示。其他按GB/T 14 46 7执 行。示例:萝芙木、海南萝芙木、倒披针叶萝芙木和药用萝芙木的物种识别代码分别为 715036001000、715036001001、715036001002、715036001003,物种识别代码示例说明见图 2。科 属 种 种下 时间 地点 保存 保存 单位 形式 量 第 1 层:物 种识 别 代码 第 2 层:来 源信息识 别 码 第 3 层:保 存类 型 识 别 码 DB 45/T 1 86 0 20 18 3 图2 物种识别代码示例说明 6.2 来源信息识别码 来源信息识 别代码由6位 数字组成,其 中 第131 6位数字为种 质资源的采 集时间号、第1718位数字为种质资源的采集地点号,编制规则如下:采集时间号代表采集该份种质资源的年份,由 4 位数字表示;“00 00”代 表 未知该种质资源 的采集时间;原产地点号代表该份种质资源的来源省份,由 2 位数字表示,中国境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代码的编制方法按 G B/T 22 60 执行。“00”和“99”分别代表未知该种质资源的采 集地点和该物种的采集地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以外的地区。6.3 保存类型识别码 保存类型识 别码由4位数 字组成,其 中第19位数字为种质资 源的保存形式 代码,第2022位数字为 保存种质资源的保存量代码,编制规则如下:保存形式 代码由 1 位数 字表示:1.表示种子;2.表示组培材料;3.表示 基因材料;4.表示活体 材料;5.腊叶 标本;6.表示药材标本;7.表示 浸泡标本;8.表示其他形式 的与种质资源相关的 材料,如化学组分、单一化合物等;9 和 0.用 于将来新增保存形式的识别号使用;保存代码由 3 位数字表示,将相同物种的相同采集来源的种质材料按入库时间或采集时间的先 后顺序从“00 1”、“00 2”、“00 3”依次编码。7 实例 代码71 50 36 0 01 00 32 01 64 5 30 01表示保 存的一份药用 萝芙木的基因材料,该份材料是20 1 6 年从广西 采 集的第一份材料。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代码示例见图3。7 1 5 0 3 6 0 0 1 0 0 0 0 0:萝芙木 Ra uv ol fi a ver ti ci ll at a va r.ve rt ici ll at a 71 5 0 36 0 01 0 0 1 01:海南萝芙木 Ra uv ol fi a ver ti ci ll at a va r.ha in ane ns is 71 5 0 36 0 01 0 0 2 02:倒披针叶萝芙木 R au vo lfi a ve rt ic ill at a va r.ob la nc eo la ta 71 5 0 36 0 01 0 0 3 03:药 用 萝芙木 Ra uv ol fi a ver ti ci ll at a va r.of fi cin al is 71 5:夹竹桃 科 Ap oc yn ac e ae 03 6:萝芙木 属 Ra uv ol fi a 00 10:萝芙 木 R au vo lf ia ve rt ic il lat a DB 45/T 1 86 0 20 18 4 图3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代码示例说明 7 1 5 0 3 6 0 0 1 0 0 3 2 0 1 6 4 5 3 0 0 1 第 1 层:7 150 36 00 10 00 3 代表药用 萝芙木 第 2 层:2 016 代表采集时 间 2 016 年 45 代表采集 地点 广西 第 3 层:3 代表保存的类 型 是 基因 材料、00 1 代表 第 1 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编码规则 DB45/T 1860 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