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6512020 叶菜用甘薯栽培技术规程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Sweetpotato Vine as Vegetable Using 文稿版次选择 2020-06-22发布 2020-07-22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651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阜阳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安徽瓦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辛县绿墅养殖专业合作社、临泉县陈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当涂县市场监督检验所、临泉县谭棚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界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颍州区农业农村局、临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太和县农技推广中心、怀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庆永强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晓璐、王秀梅、周永青、陈乃珍、刘新亮、李铭、朱玉灵、陈卫、宫栋材、胡子全、张晓慧、蒋立成、郜成杰、李伟、张秀、白鹏、郭大伟、尤耀军、金艳艳、李萍、史其湘、谢 智、邢凤武、陈伟、桑涛、汪敏、张瑜。DB34/T 36512020 1 叶菜用甘薯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叶菜用甘薯的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种薯质量、育苗、大田准备、栽插、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本标准适用于叶菜用甘薯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6 种薯 GB 7413 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00 甘薯脱毒种薯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4/T 185.1 脱毒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良种繁育规程 3 产地环境条件 3.1 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3.2 选择肥力较好、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通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4 品种选择、种薯质量 4.1 品种 选用已登记的适宜在安徽省种植的叶菜用甘薯品种。4.2 种薯 种薯应符合 GB 4406 的规定,脱毒种薯应符合 NY/T 1200 的规定。5 育苗 5.1 苗床选择 选择无病、无积水田块制作苗床。DB34/T 36512020 2 5.2 育苗方法 采用电热温床或太阳辐射增温,育苗方法应符合 DB34/T 185.1 的要求。排种头尾相接,浇透水后覆土厚 3 cm。5.3 苗床温湿度 早春育苗采用高温催芽,苗床地温(地下 3 cm5 cm 处)3538维持 3 天,后下降至 2528到齐苗期,床土保持持水量为 7080;采苗前 3 天5 天内,将苗床温湿度降至与栽培环境一致。5.4 苗床追肥 采苗次日,每次追施纯氮 30 g/m2,施后充分洒水。5.5 种苗检疫 按 GB 7413 的规定执行。5.6 剪苗 当薯苗长到 25 cm30 cm 时,在离地面 5 cm7 cm 处剪苗。6 大田准备 6.1 整地做畦 要求耕层上松下实,地表平整、细碎,疏通排水沟渠,开好畦沟、腰沟和围沟;畦高 20 cm,畦宽 100 cm,畦间距 35 cm40 cm。6.2 施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整地前每 667m2 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0 kg30 kg。7 栽插 7.1 时间 露地栽插,4 月下旬8 月下旬。7.2 方法 畦面松土后,直插法栽插,苗入土 2 节3 节、地上 2 个节,插后浇透水。7.3 密度 每 667m2 定植 11500 株12500 株。8 田间管理 8.1 查苗补缺 DB34/T 36512020 3 栽插后 1 周内,有死苗或漏栽,及时补栽;有明显异株、病株,立刻拔除补栽。8.2 人工除草 及时人工拔除杂草。8.3 控温控湿 8.3.1 生长适宜温度为 1830,冬天采用大棚生产。8.3.2 夏季高温时,以遮阳、喷雾降温等方式控温。8.3.3 采取小水勤浇的措施进行频繁补水,提倡采用喷灌,保持土壤湿度 8090。8.4 整枝 栽插成活后应及时摘心,每次采摘后应及时修剪,保留枝条基部 2 个3 个节间。8.5 追肥 修剪次日及时追肥,每次采摘后,按每 2 kg/667m2 尿素兑水稀释后喷洒。9 病虫害防治 9.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茎线虫、天蛾、斜纹夜蛾等。9.2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9.3 防治方法 9.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性品种,实行 2 年3 年轮作,深耕晒垡,精耕细作,培育壮苗,增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适量施用化肥,清洁田园。9.3.2 物理防治 粘虫板诱杀,人工捕杀,频振灯诱杀等。9.3.3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药剂。9.3.4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规定,使用药剂及方法参见附录A。10 收获 10.1 适时采摘 DB34/T 36512020 4 栽插后 40 天45 天,可采摘 2 叶 1 心至 3 叶 1 心的茎尖。10.2 采摘方法 手工采摘或剪割采摘。DB34/T 36512020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叶菜用甘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表A.1 叶菜用甘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种类 防治时期 建议使用的农药名称及方法 茎线虫病 栽插前 高剪苗;10溴磷颗粒剂,2000 g3000 g/667m2 沟施或穴施。病毒病 全生育期 拔除 天蛾 全生育期 16000 IU/mg 苏云金杆菌 100 g150 g/667m2 喷雾、灯光诱蛾等。斜纹夜蛾 幼虫期 黑光灯、糖醋液诱杀,200 g/L 氯虫苯甲酰胺 SC 7 ml13 ml/667m2,兑水叶面正反面均匀喷。黑斑病 全生育期 70甲基硫菌灵 WP 1600 倍2000 倍浸薯块或 80乙蒜素 EC 2000倍浸薯块。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