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储罐检修安全规程DB45/T 1750-2018.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液化石油气储罐检修安全规程DB45/T 1750-201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液化石油气储罐检修安全规程DB45/T 1750-201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液化石油气储罐检修安全规程DB45/T 1750-201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液化石油气储罐检修安全规程DB45/T 1750-201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液化石油气储罐检修安全规程DB45/T 1750-201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27.0 60.30 J 98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7502018 液化石油气储罐检修安全规程 LPG tank inspection and repa ration safety regulation 2018-05-10 发布 2018-06-1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45/T 1 75 0 20 18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 义.1 4 基本要求.2 5 气体监测.2 6 监护.3 7 检修前的 安全检查和措施.3 8 检修作业.3 9 置换.5 10 投入运 行.5 附录 A(规范 性附录)余气处理方法.6 附录 B(规范 性附录)置换方法.7 附录 C(资料 性附录)检修安全作业证.8 DB 45/T 1 75 0 20 18 II DB 45/T 1 75 0 20 18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 B/T 1.12 0 09标准化 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 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进行制编。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凯、黄更平、岑树海、修杰、陈华林、郭方文、杨海堂、江村。DB 45/T 1 75 0 20 18 1 液化石油气储罐检修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化石油气储罐检修作业的术语和定义、一般安全要求和基本作业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固定式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检修作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 11 42 液化石油气供应工程设计规范 GB Z 2.1 工 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 学有害因素 GB Z 11 7 工 业X射线探伤 放射防护要求 HG 3 00 11 生产区域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NB/T 4 70 13 承压设备无 损检测 TS G 21 固 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TS G 21中界 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液化石油气 li qu ef ie d p et ro le um ga s(L PG)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经压缩或冷却后为液态的丙烷、丁烷及其混合物。3.2 液化石油气储罐 L PG ta nk 用于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压力容器。3.3 检修作业 in sp ec ti on an d re pa ir wo rk 为了保持和恢复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安全性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检验、检测和维修及其相关的 辅助作业。3.4 监护 m on ito r 检修作业时,对作业现场人员进行的监督和保护。DB 45/T 1 75 0 20 18 2 3.5 置换 r ep lac em en t 将储罐内的介质更换为另一种介质的 过 程。3.6 放散 d ra ini ng 对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安全 地 进行 排 放。4 基本要求 4.1 从事 液化石油气储罐检修的单位应 具 有 国家 规定的相应资质,并在 其相应的 许 可范围内 开展 检 修作业;检修人员必 须 经 过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持有特 殊 工种资 格 证,方可进行检修作业。4.2 检修前检修单位应对检修全 过 程进行 风险评估,制定检修方 案,并 应 办 理检修安全作业证(见 附录 C)等 相关 手续。4.3 检修方 案 的编制内容应包括检修 组织、检修人员、检修 项目、安全措施和应 急预案等。检修方 案 应 当征 求储罐 使 用单位 意见。4.4 检修 项目负责 人应按检修方 案 的要求,组织 现场检修,对检修安全工作 负 全 面责任。4.5 检修前应对 参加 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 教育。安全 教育 内容包括检修方 案、检修安全规 章 制 度、可能存 在 或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对 策、个 体防护用 具 及用 品 的 正确佩戴 和 使 用 等。4.6 检修现场应 配 备必要的 急救 用 品、通信、消 防和气体防护 等 设备。4.7 检修作业现场应设置 警戒 区域、警示 标 志 和 危险危 害 告知牌。4.8 临 时用 电 应按规定 装 设,线 路绝缘良好。4.9 检修 过 程中,不 宜交叉 作业。确需交叉 作业时,作业人员 之 间应相 互配 合,减 少 干扰,做好 安 全防护措施。垂直交叉 作业时应采取有 效 措施防 止层 间 落 物伤害作业人员。4.10 不 得在雷雨天 或 六级 以 上大风(含六级风)等恶劣天 气进行储罐检修作业。4.11 检修人员应 认真执 行 使 用单位有关 动火、用 电、封堵 作业、高 空作业、罐内作业、安全防护、安全监护 等 规定,作业前 办 理相应的作业 许 可 手续。5 气体监测 5.1 气体监测的范围包括:储罐内;距 储罐 外壁 4.5 m,至地面 以 上 的范围;罐区防护 墙 以内,防护 墙顶 部以下的空间。5.2 气体监测 项目 一般 指氧含 量、可 燃 气体 含 量、有 毒 气体 浓度。监测 点 应有 代表 性。气体监测应 注 意选择易 于 聚集 液化石油气的 低洼 部位和 死角。5.3 作业前 30 mi n 内,应进行 气体监测,监测合 格 后方可作业;工作中 断超过 30 mi n,再次 作业前 应 重 新监测。监测合 格 后,经有关 负责 人 在 检修安全作业证 上签字,检修人员方可作业。5.4 每隔两小 时 至 少监测一 次。一 旦发 现 异 常,及时 通知 作业人员 立即撤 出,待 采取措施 并重 新监 测合 格 后,方可 继续 作业。5.5 监测 点 液化石油气 含 量应 小 于0.2%(体 积比),氧含 量应 当在 18%21%之 间(体 积比),有 毒 气体 浓度 应 当小 于 GB Z 2.1 所规定的 浓度。DB 45/T 1 75 0 20 18 3 5.6 打磨、无损检测、涂漆、除垢及焊割等作业过程中应加强气体监测,并采取可靠通风措施。6 监护 6.1 使用单位压力容器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到现场协助检修工作,监督落实安全措施。6.2 检修时检修单位和使用单位双方应设专人监护,并且有可靠的联络措施。6.3 监护人应了解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毒性、急救、防护及火灾爆炸性等特性。6.4 监护人不得擅离岗位。6.5 发现罐内有异常时,监护人应立即召集人员设法营救,在没有其他监护人时,不得擅自入罐营 救。6.6 凡是进入罐内的抢救人员应戴好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安全带等防护器具,严禁冒险入罐。7 检修前的安全检查和措施 7.1 对检修作业中使用的吊装设备、电 气焊工具、手持电动工具、扳手、锤子、测厚仪、磁探机、超探机、射线机等各种工具仪器进行检查,确保满足作业安全要求。7.2 所用仪器仪表均应在有效检定或校准期内,方可使用。7.3 对检修现场所使用的临时用电设施进行检查,应一线一闸和配备漏电保护开关。7.4 罐内照明应符合安全要求,所用电压不得超过 24 V 且绝缘良 好,接 地可靠。在潮湿、狭小容器 内作业应使用小于等于1 2 V低 压防爆灯 具。7.5 应对检修现场的脚手架、轻便梯、离地面 2 m 以 上的脚手架设置的安全护栏等设施进行检查,保证安全可靠,挂上“允许使用”的安全标志。7.6 对检修用的盲板应逐个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7.7 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8 检修作业 8.1 排空置换 8.1.1 将罐内的液化石油气残液卸入其它储罐或槽罐车内,当罐内只剩下气相时,用液化石油气压缩 机抽气使压力降到 0.1 MP a 以下。8.1.2 将进水管与储罐排污管相连,开启水泵向罐内缓慢注水。8.1.3 开启液化石油气压缩机抽气,抽气直至压力约 0.1 MP a。抽气时 注 意观察液位,当液位上升到接 近气相管口时停止进水。8.1.4 余气处理可采用放散法或燃烧法(见附录 A)。对一般的液化气生产企业推荐使用放散法,对 库容量大、环境要求高的可采用燃烧法。8.2 清洗 8.2.1 余气处理完后,保持罐内满水浸泡 48 h,然后将 水排空,有条件的可通入蒸汽吹扫。8.2.2 对罐内气体进行取样检测,不合格则应注水继续浸泡或蒸汽吹扫,直至合格。8.3 开罐 DB 45/T 1 75 0 20 18 4 8.3.1 排 空、置换、清洗完成 后,打开 所有人 孔盖,进行自 然 通风,必要时,可采用 机 械 通风,对于 地 下储罐,应采用 机 械 通风。8.3.2 将所有 阀门 和安全附件 拆 除,用 盲板从 被 检储罐的第一 道 法 兰 处 隔断 所有 与 储罐相 连 的 管 线,同 时设置 明 显 的 隔离 标 志。8.4 打磨 8.4.1 打磨 前应 办 理 动火许 可 手续。8.4.2 打磨 人员进罐 打磨 作业时,监护人员应 在 人 孔 外 进行监护。8.4.3 对 焊 缝 及其 两 侧母材 进行 打磨除 锈,直至 露 出 金属光泽,以 满足 无损检测要求。罐内 清 理出的 残 渣 应 妥善 处理,不 得在 检修现场内 堆 放。8.5 无损检测 8.5.1 射线检测应 符 合下列要求:a)射线 卫 生防护应 符 合 G B Z 11 7 有 关 规定;b)射线检测时现场应按规定 划 定 控 制区和 管 理区、设置 警告 标 志;c)检测工作人员必 须配 备 个 人 剂 量计,并 携 带 剂 量 报 警仪;d)射线检测作业时,应 通知 现场有关 操 作人员、检修人员 避让,并 设 专 人监护。8.5.2 磁 粉 检测应 符 合下列要求:a)现场检测时应对 控 制器采取安全可 靠 的防 漏电 措施;b)使 用 水磁 悬 液检测时,应防 止绝缘 不 良 或 电 器 短 路;c)使 用 荧光 磁 粉 检测时,应 避免黑光 灯直 接照射人的 眼睛。8.5.3 渗透 检测现场应 确 保 通风良好,检测人员应 配 备 手 套、眼镜、口罩 等 必要的 劳动 防护用 品。8.5.4 其 他 无损检测方法应 满足 NB/T 4 70 1 3 有关安全要 求。8.6 焊割 8.6.1 作业时要注 意 防 火、防 爆 工作,严格 按有关规定 办 理 动火许 可 手续,并 采取有 效 的安全措施。8.6.2 焊 工 在 操 作中应 严格 遵守 安全 操 作规程。8.6.3 在 多 人作业或 交叉 作业场所 点焊 及 电焊 作业时应设有防护 遮 板。8.6.4 进行气 刨 作业时,应对作业人员采取 听 力保护措施。8.6.5 焊 接 电 缆 线不应 与 气体 胶 管 相 互 缠绕。8.7 封罐 检修 项目负责 人应 会同 有关检修人员及 使 用单位现场 负责 人,检查罐内全部作业 项目 是 否已 经 完 成,确认 罐内无 任 何遗留 工 具 和 材 料 等 物 品 后 才 能 封 罐,并做好 记 录。8.8 耐压试验或气密性试验 8.8.1 耐 压 试 验或气 密 性 试 验应 满足 TS G 2 1 有关要求。8.8.2 试 验现场应有可 靠 的安全防护设施,经 使 用单位有关部 门 检查 认 可,并办 理 书 面手续。8.8.3 试 验时不 得 进行 与 试 验无关的工作,无关人员不 得在 试 验现场 停留。8.8.4 现场的照 明 条 件应 满足 试 验要求。8.8.5 雨天 不应进行 试 验,晚 上 不 宜 进行 试 验。8.8.6 试 验前,储罐 各连 接部位的 紧 固 螺栓,应 装 备 齐 全,紧 固 妥 当。耐 压 试 验用 盲板、隔板、堵 头 厚度 应 满足 试 压 强度 要求。DB 45/T 1 75 0 20 18 5 8.8.7 试验人员应严格按检修方案拟定的试验介质、压力和温度进行试验,不得随意改变试验参数。8.8.8 试验过程中不得带压紧固螺栓或者进行维修工作。8.8.9 试验时相关人员不应站在或靠近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地方。8.8.10 试验结束后应缓慢泄压。9 置换 试验结束后,可采用充氮置换法或水置换法进行置换(见附录B)。1 0 投入运行 10.1 投运前应将检修所用的工具、脚手架、临时用电设施等撤离现场并清除检修后留下的垃圾、油污等废弃物。10.2 检查储罐的气相、液相管路阀门的开、关 情况,检查液位计、压力表、安 全 阀的根部阀是否开 启。10.3 确保储罐所有安全设施完全恢复正常状态后,储罐方可投入运行。DB 45/T 1 75 0 20 18 6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余气处理方法 A.1 放散法 A.1.1 打开 放空 阀,继续 注 水,通过 放 散 管 缓慢 放 散 少量余气。A.1.2 放 散 过 程中应注 意 周 围 火 源、风向、温 度等外 界不 利 因素。A.1.3 当异 常 情况 出现时,应 立即 停 止 放 散,必要时 启动 应 急预案。A.2 燃烧法 A.2.1 在 气相 阀 处接 上 导 管,将 导 管与 阻 火 器、燃 烧嘴 和 控 制 阀 等组 成 临 时 火 炬。通过 该 装 置将余 气 引 至 生产区 外 进行 点火燃 烧 处理。A.2.2 点火点 应处于生产区主导 向 的 上风向 或 侧 风向,且与 生产区保持安全防 火距离。A.2.3 点火燃 烧 时,当 罐内的 压力 降低至 接 近 常压,开启水泵 缓慢 注 水,直 至水从火 炬流 出 把 火 炬熄灭 为 止。DB 45/T 1 75 0 20 18 7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置换方法 B.1 充氮置换法 B.1.1 将进氮气管路与氮气源接通,向罐内加入氮气,同时打开储罐上部的放空阀,让气体排出。B.1.2 在放散出口设置测氧装置,当含氧 量小于2%时,关 闭放空 阀,使罐内 氮气压力升至0.05 MP a 0.10 MP a后停 止充氮。B.1.3 拆除氮气源,从气相管 充入液化石 油气体,待 罐内压力与 气源压力平 衡后,停止 充气,然后按充液操作程序向储罐内充装液化石油气。B.2 水置换法 B.2.1 从排污管进水,将罐内全部充满水,排出空气。B.2.2 从气相管充入液化石油气体,将水从排污管排出。随着水位下降,液化石油气体充入气相空间,直到水全部排尽。B.2.3 关闭排水阀,继续充入 液化石油气 体,待罐内 压力与气源 压力平衡后,停止充气,然后按充 液 操作程序 向储罐内充装液化石油气。DB 45/T 1 75 0 20 18 8 C C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检修安全作业证 检修安全作业证 见表 C.1。表C.1 检修安全作业证 储罐编号 监护者 检修起止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至 年 月 日 时 分 作业人员:安全措施 项目 检查情况 项目 检查情况 检修方案 检修工具、仪器 作业人员资格 气体监测和通风 检修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备 检修用电安全 现场监护人员 无损检测防护 现场应急安全防护用品配备 消防措施和器材 检修用的棚架、梯子、脚手架 现场安全教育 盲板封堵 高空作业 储罐使用单位意见:使用单位安全负责人:检修单位意见:项目负责人:气体监测 时间 氧含量(%)可燃气体含量(%)其他有害毒物名称、浓度(mg/m 3)检测人员 负责人 注:作业全过程中每隔两小时至少检测一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液化石油气储罐检修安全规程 DB45/T 1750 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