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11.220 C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3058.32020 医学影像互认共享质量控制规范 第3部分:DR互认共享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control of medical image recognition and sharing part 3:DR mutual recognition and sharing 2020-05-28发布 2020-06-15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058.3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拟分为如下部分:第 1 部分:总则;第 2 部分:CT 互认共享;第 3 部分:DR 互认共享;第 4 部分:MRI 互认共享。本部分为 DB22/T 3058 的第 3 部分。本标准由吉林大学提出。本标准由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大学、吉林省标准研究院、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吉林省医学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景鑫、刘岩峰、柳林、张红杰、周振宇、王中山、刘师竺。DB22/T 3058.32020 1 医学影像互认共享质量控制规范 第3 部分:DR 互认共享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数字 X 射线摄影(DR)系统的互认检测、DR 检查及 DR 互认共享。本标准适用于使用中的医用数字 X 射线摄影(DR)系统的互认检测与应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JG 1078-2012 医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 WS/T 389 医学 X 线检查操作规程 WS 521 医用数字 X 射线摄影(DR)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DB22/T 3058.1 医学影像互认共享质量控制规范 第 1 部分: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WS 521、DB22/T 3058.1、JJG 107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WS 521、DB22/T 3058.1、JJG 1078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3.1 医用数字 X 射线摄影系统 medical digital radiography system 采用数字化 X 射线影像探测器技术实现 X 射线摄影的一种医学成像装置。它的影像直接从影像探测器读出,通常由 X 射线发生装置、数字化 X 射线探测器及数据接收系统、计算机和机械辅助装置组成。简称数字 X 射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改写,WS 5212017,定义 3.1 3.2 互认检测 mutual recognition test 为使影像达到互认要求而对影像设备进行的检测。DB22/T 3058.12019,定义 3.1 3.3 影像互认共享 imaging mutual recognition and sharing 在互认检测合格的医疗机构内,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使用互认检测合格的影像设备得到合格的数字影像,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之间相互认可、共同享用(以下简称互认共享)。DB22/T 3058.12019,定义 3.2 3.4 空间分辨力 spatial resolution 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用目视可分辨的规定线组图形或最小空间频率线对组,单位符号为 Lp/cm。JJG 10782012,定义 3.1.4 DB22/T 3058.32020 2 3.5 低对比度分辨力 low contrast resolution 可从一均匀背景中分辨出来的规定形状和面积的最低对比度,用百分比表示。JJG 10782012,定义 3.1.5 4 互认检测 4.1 检测方法 4.1.1 空间分辨力 4.1.1.1 常规检测方法 按 JJG 1078-2012 中 7.2.4 b)的有关规定执行。4.1.1.2 自动检测法 4.1.1.2.1 测试卡应符合 JJG 1078 中的要求。4.1.1.2.2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测试卡检测图像进行分析,以线对中心区域 60%范围内的图像作为分析对象,如图 1 所示。图1 测试卡线对分析范围示意图 4.1.1.2.3 按式(1)计算每组线对的调制度值,相应的参数如图 2 所示。100%2.2 2n1ip1 n nn 1 n n3 22 3 22 11 2 1 A AB A AA AB A AA AB A AD.(1)式中:DB22/T 3058.32020 3 Dip 调制度值;A1 相对基线第一个最小幅度值;A2 相对基线第二个最小幅度值;A3 相对基线第三个最小幅度值;B1 相对基线 A1 和 A2 之间的极小值对应的最小幅度值;B2 相对基线 A2 和 A3 之间的极小值对应的最小幅度值;An 相对基线第 n 个最小幅度值;An+1 相对基线第 n+1 个最小幅度值;Bn 相对基线 An 和 An+1 之间的极小值对应的最小幅度值。图2 调制度值计算示意图 4.1.1.2.4 通过曲线拟合获得调制度值与线径间的关系曲线,当调制度值为 20%时所对应的线径值为空间分辨力线径值,曲线拟合示意图如图 3 所示。图3 曲线拟合示意图 4.1.1.2.5 按式(2)计算空间分辨力线对数,公式如下所示。线径线对SRSR5.(2)式中:DB22/T 3058.32020 4 SR线对空间分辨力线对数,单位为线对每厘米(Lp/cm);SR线径空间分辨力线径值,单位为毫米(mm)。4.1.2 低对比度分辨力 4.1.2.1 常规检测方法 按 JJG 1078 有关规定执行。4.1.2.2 自动检测法 4.1.2.2.1 低对比度分辨力检测模体应符合 JJG 1078 中的要求。4.1.2.2.2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低对比度分辨力检测模体检测的图像进行分析,测量模体厚度的灰度值 d 和不同孔深圆孔的灰度值 d1,按式(3)计算低对比度分辨力。dd dddb11.(3)式中:ddb 低对比度分辨力;d 模体厚度的灰度值;d1 不同孔深圆孔的灰度值。4.2 互认检测项目及要求 DR 设备互认检测项目与要求见表 1。表1 DR 设备互认检测项目与要求 检测项目 检测要求 周期 空间分辨力 20 Lp/cm 6 个月 低对比度分辨力 2.2%6 个月 5 DR 检查 5.1 检查操作应按 WS/T 389 的要求进行。5.2 在不影响 X 线管负荷的原则下,在细节观察情况时,应优先采用小焦点。5.3 摄影时应使肢体贴近探测器,与探测器平行。5.4 受呼吸运动影响的部位应屏气曝光,摄影前应训练受检者。5.5 进行长骨摄影时应包括一个邻近关节。6 DR 互认共享 6.1 应符合 DB22/T 3058.1 的要求。6.2 互认共享流程见图 4。DB22/T 3058.32020 5 图4 DR 互认共享流程图 6.2.1 DR 互认检测应委托有能力的技术机构进行或者由经其培训合格后的医疗机构自行实施检测。医疗机构向技术机构提供 1 年内的设备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a)委托单位基本信息;b)设备信息;c)检测项目;d)检测要求;e)检测结果及其相应标准要求。6.2.2 检测报告不符合要求时不予互认,应进行整改,整改后重新提供 1 年内的设备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合格后进入下一流程,提供人员的相关资质。6.2.3 人员资质符合要求后进入下一流程,技术机构对医疗机构设备进行互认检测并评估患者影像。6.2.4 互认检测及影像评估合格后完成互认。6.2.5 互认检测到期前应重新进行互认检测及影像评估。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