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 20.40 B 66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472 2018 代替 DB45/T 47 2 20 07 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mellia oleifera plantation 2018-06-01 发布 2018-07-01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45/T 4 72 20 18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 义.1 4 产地要求.1 5 栽培区域 划分及品种选择.2 6 造林地选 择.2 7 造林.2 8 抚育管理.3 9 果实采收 和处理.4 附录 A(资料 性附录)栽培区划及品种选择.5 附录 B(资料 性附录)病虫害防治方法.6 DB 45/T 4 72 20 18 II DB 45/T 4 72 20 18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 B/T 1.12 0 09给出的规 则起草。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 45/T 4 7 22 00 7。本标准与DB 4 5/T 47 22 0 07相比,主 要变化如下:-删除了原第5章“良 种要求”、第6章“苗木 培育技术”、第8章“低 产林改造和 更新”、第10 章“丰产林综合指标”、附录A“病 虫害防治方法”、附录B“生产无公害油茶禁止使用的农药”及附录 C“无公害油 茶生产中农药、重金属含留量限制”;-修订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 地要求”、“果实采收与处理”(见第2、3、4、9章);-对原标 准第 7 章的 内容和章条顺序作了较大的修订和调整(见第 5、6、7、8 章);-新增加 了附录A“栽培区划及品种选择”、附录B“病 虫害防治方法”。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莹莹、张乃燕、陈国臣、刘凯、王东雪、江泽鹏、曾雯珺、陈林强、叶航、梁国校、梁斌、郝丙青。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桂 Q/LY 11 19 88;-DB 45/T 47 22 00 7。DB 45/T 4 72 20 18 1 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茶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要求、栽培区域划分及品种选择、造林地选择、造 林、抚育管理、果实采收和处理等内容和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的油茶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 32 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 用准则 LY/T 1 67 8 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 LY/T 1 60 7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 2 03 4 油茶果采后处理技术规程 LY/T 2 75 0 20 16 油茶 施肥技术规程 DB 45/T 1 14 3 油茶容器 苗木质量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栽培区划r eg io na l d iv is io n of cu lt iv at ion 根据油茶不同品种的生态习性和适生环境条件及其生物学特性要求,对油茶栽培区域进行的划分。3.2 良种 imp ro ve d va rie ty 在一定的区域内,其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表现优于当前主栽品种的繁殖材料,经林木种子行政 管理部门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并向社会公布的品种。4 产地要求 应选择生态环境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区;林地的土壤、灌溉水、空气等环境质量指标应符合 LY/T 1 67 8的 规定。DB 45/T 4 72 20 18 2 5 栽培区域划分及品种选择 在每一个 栽培区域选择3 个以上 品种 配置 造林,具体参 见附录A。6 造林地选择 选择 海拔 60 0 m(桂中西 部、桂 北 等地区可选 80 0 m),相对 高度 20 0 m,坡度 25,土壤厚 度 60 cm,pH 值 4.5 6.5的 赤红壤、红壤、黄红壤,质地为 砂壤土至 中 壤土。7 造林 7.1 造林规划 按照 LY/T 16 07的规定 执行。7.2 造林密度 7.2.1 宜 采用 株行距 2 m 3 m、2.5 m 3.0 m、3 m 3 m,栽 植密度 为7 4 11 1 株/667 m 2;7.2.2 实 行间 种 或者 为 便 于 机械 作业,株行距宜 采用 2 m 4 m、2 m 5 m、3 m 4 m,栽 植密 度 为5 6 83 株/6 67 m 2。7.3 整地 7.3.1 造林前 1 个 月进行 整地。7.3.2 坡度 15 的 造林地,全垦或带状 整地,垦带深挖 20 cm 30 cm,坡面 较 长 的适 当保 留 山顶、山 脚 和 山沟 部位的 植被。7.3.3 坡度 15 25 的造林地,沿 等 高线进行带状全垦;或沿 等 高线水平梯带 整地,梯带外侧挖 定 植穴。带面宽 1.5 m 2.5 m,带间距 根据 行距而 定,带间保 留原生低 矮植被。7.4 挖穴 挖(长宽深)50 cm 50 cm 50 cm以上 的种 植穴。挖穴时,表、心土 分 开放,在回穴时将表土 回填。7.5 施基肥 具体 要求按照LY/T 2 75 0 20 16中 4.3.1的规定 执行。7.6 苗木选择 7.6.1 宜 采用 2 a 生 容器苗造林,苗木应 来源 于油茶定 点 苗 圃 培育的 嫁接 苗 或扦插 苗。7.6.2 苗木质量按照 DB 45/T 1 14 3 的规定 执行。7.7 栽植 7.7.1 栽植方法 容器苗栽 植 前应 浇透水,栽 植时将回填土挖开,穴 的大 小 应适 当 大于容器;去 除不 易降解 的容器,去 除容器 时 小心勿 使苗根 土块散开;然 后 将 苗木 放入穴 中 扶正、培 土压 实,嫁接口平 于 或略高 于地 面 0.5 cm 1.0 cm。DB 45/T 4 72 20 18 3 7.7.2 栽植季节 13月或雨 季栽植。7.7.3 补植 成活率95 时,选用相同品种的 2 a3 a 生容 器苗补植。8 抚育管理 8.1 幼林 8.1.1 松土除草 造林当年6 7 月 除草松土 1次;2 a4 a 生 每年夏、秋带状、块状松土除草各 1次,松土 深度5 cm 15 cm。造林 当年宜浅,以后逐年加深。8.1.2 施肥 按照LY/T 2 7 50 20 16中 4.3.2.1的规 定 执行。8.1.3 整形修剪 栽植后植株主干高 40 cm 60 cm 时断 顶定干,在主干四周选留 3 个 4 个强壮分支培养为主枝,逐 年培养形成侧枝群;要 求 枝条比例合理、分布均匀,使 树冠均衡发展,形成开心形(图 1)、圆头型(图 1)。开心形 圆头形 图1 树形图 8.1.4 间种 宜 选择收获 期 短、矮杆 的农作物、药 材、绿 肥作 间 种作物。间 种作物 距树冠外围 50 cm,当 油茶生长发育受影响时,及时把间作物清除。8.1.5 保湿、灌溉 在树盘周围盖上覆盖物,有条件的地方布设水肥一体化设施。DB 45/T 4 72 20 18 4 8.2 成林 8.2.1 垦复 每年 7 8 月 浅锄铲 草1次,深度 10 cm 15 cm;每隔 2 a 3 a 于 秋冬季垦复 1次,深度 20 cm 30 cm。坡度小 于15 采用 全垦,15 25 采用 带状轮垦。8.2.2 追肥 按照LY/T 2 7 50 20 16中 4.3.2.2的规 定 执行。8.2.3 修剪 修 剪时因树 制 宜,剪密 留 疏,去弱 留强,弱树 重 剪,强 树轻剪。每年 采果后 至春梢萌动 前修 剪,剪 除 枯枝、病虫 枝、寄 生 枝、交叉枝、细弱 内 膛枝、脚枝、徒长枝。8.3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的 预测预报,幼 林采 取以营 林技术为主,生 物 防治、物 理 机械 防治和化学防治相 结 合的 综合防治 措 施,成 林采 取营 林技术 为主、生 物 技术为 辅 的防 治 措 施。具体参 见GB/T 8 32 1(所有部分)和附录B。9 果实采收和处理 9.1 采收时间 9.1.1 果实 完全成熟 后采收。果实 成熟 标 志 为:果 皮光滑,色 泽变 亮;种 壳黑色或黄褐色、有 光 泽,种 子饱满,种 仁白 中 带黄、呈现 油 亮。9.1.2 岑溪软枝 油茶 宜 选择 1 1 月 中 旬 12 月 中 旬 采收;其 它 油茶 物 种 宜 选择 1 0 月 下 旬 11 月 中 旬 采 收。9.2 采收方法 以 人 工 采 摘 为主,不 宜敲打 和 折枝取 果,注 意保护 油茶 枝 条和 花蕾 不 受折断 与 损伤。9.3 果实处理 按照LY/T 2 0 34的规定 执行。DB 45/T 4 72 20 18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栽培区划及品种选择 栽培区划及主栽品种选择见表A.1。表 A.1 栽培区划及品种选择 品种 适宜栽培区域 气候特点 立地条件 岑 软3号 岑软 24 号 广西油茶适生区 年平均温度16.5 22.6,年日照时数1 218 h1 908 h;年 降雨 量1 086 mm2 61 6 mm 一般选择海拔600 m,桂西北地区 海拔800 m,宜选择阳坡且土层深 厚(60 cm)的山地、丘陵地带,坡度25。岑软 11 号 岑软 362 广西桂 中、桂 北油茶 适宜 种植区 年平均温度16.520.8,年日 照时数1 218 h 1 653 h;年 降雨量 1 086 mm2 017 mm 海拔800 m,宜选择阳坡且土层深 厚(60 cm)的山地、丘陵地带,坡度25。岑 软2号 广西桂 南、桂 中油茶 适宜 种植区 年平均温度19.1 22.6,年日照时数1 315 h1 908 h;年 降雨 量1 086 mm2 61 6 mm 一般选择海拔600 m,桂西北地区 海拔800 m,宜选择阳坡且土层深 厚(60 cm)的山地、丘陵地带,坡度25。岑软 ZJ24 广西桂中适宜种植区 年 平 均温 度 19.1 20.8,年日照时数1 315 h1 653 h;年 降雨 量1 086 mm2 01 7 mm 海拔800 m,宜选择阳坡且土层 深厚(60 cm)的山地、丘陵地带,坡度25。岑软 ZJ11 岑软 ZJ14 广西桂南适宜种植区 年 平 均温 度 20.6 22.6,年日照时数1 381 h1 908 h;年 降雨 量1 249 mm2 61 6 mm 海拔600 m,宜选择阳坡且土层 深厚(60 cm)的丘陵地带,坡度 25。湘林 210 号 广西桂北油茶适宜种植区 年 平 均温 度 16.5 19.0,年日照时数1 218 h1 556 h;年 降雨 量1 452 mm1 99 2 mm 海拔800 m,宜选择阳坡且土层深 厚(60 cm)的山地、丘陵地带,坡度25。长 林4号 长林 40 号 DB 45/T 4 72 20 18 6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病虫害防治方法 油茶主要病虫害 营 林 措 施防治方法见 表 B.1。表B.1 病虫害防治方法推荐表 防治对象 防治方法 一、主要病害(一)叶(梢、果)病害 油茶炭疽病(1)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和落果,并深埋。用2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清园处理减少 越冬菌源。(2)焚烧病叶、病果。(3)加强抚育管理,保证油茶林通风透光;追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不应偏施氮肥。油茶软腐病(1)合理修枝,促进林间通风透光。(2)焚烧或深埋病叶、病果。(3)在春梢展叶后喷施1 波尔 多液;在病害高峰期可再喷施12次,间 隔2 0 d25 d。油茶赤叶斑病 在油茶林间间种一些绿肥植物或较矮的灌木,降低地表辐射。油茶烟煤病(1)合理修枝,促进林间通风透光。(2)加强对蚜虫、介壳虫和木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3)在烟煤病发生严重的地方,用黄泥水喷洒在叶片上。油茶茶苞病(油茶叶肿病)(1)发病期及时摘除病叶和病果,并集中深埋。(2)对发病区冬季及时剪除凋萎的病果和病叶。(二)枝干病害 油茶桑寄生(1)每年果实成熟之前清除1次寄生植株。除将已成年的寄生植物砍去外,还应 除尽根出条和组织内部吸根延伸所及的枝条,同时应将油茶林周 围其他树 木上的 寄生一 起 清除。(2)加强抚育管理,增 强 树势。油茶 白朽 病(油茶 半边疯)(1)加强抚育管理,增 强 树势;减少机 械损伤。(2)砍除重病株,清除病株 残体,减少 传染 源。(3)初 病植株可 以 在病部 涂 波尔多液 浆 治 疗。DB 45/T 4 72 20 18 7 表B.1 病虫害防治方法推荐表(续)防治对象 防治方法(三)根部病害 油茶幼林根腐病(1)加强管理,提高幼林抗病能力。(2)广西从4月份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高峰期;可在病害发生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喷淋70 甲硫 福美双(白色甲托)WP 800倍 液。二、主要虫害(一)枝干害虫 油茶织蛾(油茶蛀茎虫)Casmarapatrona Meyrick(1)合理密植及修剪,保持通风透光良好。(2)8月间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烧毁。5月中旬6月中旬成虫羽化盛期用灯光诱杀。黑跗眼天牛(油茶蓝翅天牛)Chreonoma atritarsis(Pic.)(1)加强抚育管理,垦复中老年林。(2)冬季结 合油 茶修剪,将被害枝在结节下 方剪除,5月6 月锤击或 刀 刮 产卵刻槽处,杀死卵和初孵幼虫;发现枯萎枯死株后及时用斜面刀剖解,查找清除天牛幼虫、蛹及成虫,并及时伐除有虫株。(3)树干涂白,于4月中下旬成虫产卵前,用涂白剂涂刷枝干。茶天牛(茶褐天牛)Aeolesthes induta Newman(1)人工捕杀,于4月开始人工捕杀成虫。(2)树干涂白,于4月中下旬成虫产卵前,用涂白剂涂刷枝干。(3)把百部根切成4 cm6 cm长 或半夏的茎叶切碎后,塞进虫孔。(二)刺吸类害虫 油茶宽盾蝽(油茶蝽)Poecilocoris latus Dallas(1)加强抚育管理,合理修枝,清理杂灌。(2)人工捕杀成虫和若虫。(3)用80敌百虫1 0001 500 倍液喷杀。茶黄蓟马 Scirtothrips dosalis Hood(1)清除枯枝杂草。(2)发生初期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 0倍液或1.2 烟乳油1 000 倍液。假眼小绿叶蝉(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1)冬季清除枯枝杂草,消灭越冬成虫。(2)生长期清除植株周围的杂草。(3)发生初 期喷洒2 5扑 虱 灵 可 湿性粉剂1 00 0 倍 液或2 5 阿克泰水 分散粒剂5 000 倍液,每周1次,连续23次。C DB 45/T 4 72 20 18 8 表B.1 病虫害防治方法推荐表(续)防治对象 防治方法 茶蚜(茶二 叉 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1)应 注意如瓢 虫、草蛉、食 蚜 蝇 等 天敌 的保 护。(2)用 印楝素(0.3 乳 油)500 倍 液或 苦参碱(0.36 乳 油)500800 倍 液进 行喷 雾。(三)食 叶 类 害虫 油茶 毒蛾 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 d(1)结 合 铲 山抚育,在5 月 中 旬 6 月 上 旬、7 月下旬 8 月 上 旬、1 0 月 中 旬幼 虫 化蛹 期,培土 壅 根 把蛹 深埋在10 cm 下,阻止 成虫 羽化。(2)冬季或 早 春摘 卵。用 杀 虫 灯 或 黑 光 灯诱杀。(3)保 护 或 移放螳螂、步甲、蜘蛛、蛙类捕食 油茶 毒蛾。茶 蚕 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1)人工捕杀。(2)利 用 螳螂、姬蜂 等 天敌,将 采 集的虫 茧放入天敌 保 护 器或 纱笼 中,使天敌 羽化 后 飞 出。(3)用0.36 苦参碱乳 油1 000 1 500 倍 液进行 喷 雾 或施用茶 蚕颗粒体。(四)地 下 害虫 铜 绿 丽金龟子 Anomala corpulenta Mots ch ulsky(1)清除林 缘 周 围 的 杂草,施腐熟肥 料。(2)用 竹竿打 落 收 集处理或用 佳 多 杀 虫 灯 或 黑 光 灯诱杀。(3)林间 设置 土 洞,保 护 土 蜂 等 天敌。_ _ _ _ _ _ _ _ _ _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DB45/T 472 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