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13.100 C 50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 33/T 2241.5 2020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技术指南 第5 部分:工业企 业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art 5:Industrial enterprise 2020-02-28 发布 2020-02-29 实施 浙 江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33/T 2241.5 2020 I 前 言 DB33/T 2241 新 冠肺 炎疫 情 防控技 术指 南分 为10 个部 分:第1 部 分:公共 场所;第2 部 分:学校;第3 部 分:医疗 机构;第4 部 分:农贸 市场;第5 部 分:工业 企业;第6 部 分:社区;第7 部 分:餐饮 服务 提供者;第8 部 分:公共 厕所;第9 部 分:养老 机构;第10 部分:防 控人 员。本部分 为DB33/T 2241 的第 5 部 分。本部分 依 据GB/T 1.1 2009 给 出的 规则 起草。本部分 由 浙 江省 卫生 健康 委员会 提出 并归 口。本部分 起草 单位:浙 江省 疾病预 防控 制中 心、浙江 省标准 化研 究院、浙 江省 工商业 联合 会、传化 化学集团、台 州市 标准 化研 究院、温岭 市 亿 联园 区管 理有限 公司、浙 江中 天纺 检测有 限公 司、丽水 市 质 量协会 本部分 主要 起草 人:王桢、蒋建 平、陈直 平、陈璋、陈恩 富、葛雁、龚 震宇、吕晓 思、潘金 仁、万娟秀、周波、曹 伟、朱东 锋、张 小英、沈 国康、施 茜蓝、赵佳 杰。DB33/T 2241.5 2020 1 新 冠肺炎 疫情防控 技术指 南 第 5 部分:工业企 业 1 范围 本部分 规定 了工 业企 业新 冠肺炎 疫情 防控 的术 语和 定义、组织 保障、场 所物 资、人 员管 控、生产 运营、疫 情处 置技 术要 求。本部分 适用 于工 业企 业新 冠肺炎 疫 情 防控 管理,其 他传染 病疫 情适 用时 可参 照执行。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2626 呼吸 防护 用品 自吸过 滤式 防颗 粒物 呼吸 器 GB 14866 个人 用眼 护具 技术要 求 GB 19082 医用 一次 性防 护服技 术要 求 GB 19083 医用 防护 口罩 技术要 求 GB/T 19146 红 外人 体表 面温度 快速 筛检 仪 GB 19193 疫源 地消 毒总 则 GB/T 21417.1 医用 红外 体温计 第1 部分:耳 腔式 GB/T 26369 季 铵盐 类消 毒剂卫 生标 准 GB/T 26373 乙 醇消 毒剂 卫生标 准 GB 27950 手消 毒剂 卫生 要求 GB/T 34855 洗 手液 GB/T 36758 含 氯消 毒剂 卫生标 准 YY 0469 医用 外科 口罩 YY/T 0969 一 次性 使用 医 用口罩 DB33/T 2242 传染 病防 控 人员 健康 码管 理规 范 3 术语和 定义 DB33/T 2242 界 定的 术语 和 定义适 用于 本文 件。4 组织保 障 4.1 应在相 应政 府部 门的 组织 和领导 下开 展新 冠肺 炎疫 情防控 工作,并 接受 卫生 健康部 门以 及地 方疾控中心 的监 督和 技术 指导。4.2 应成立 主要 负责 人任 组长 的疫情 防控 工作 领导 小组,配备 专职 人员 负责 疫情 防控工 作计 划部 署和疫情报 告,各区 域、各岗 位人员 落实 到位、分 工明 确,责 任到 人。宜分 设专 业工作 小组,可 包括:DB33/T 2241.5 2020 2 a)员工回 流统 计组:负 责回 流返工 人数 和人 员变 动的 相关工 作;b)每日诊 断隔 离组:负 责每 日员工 体温 监测 和隔 离诊 断相关 工作;c)厂区宿 舍消 毒组:负 责环 境保洁 和消 毒杀 菌等 相关 工作;d)疫情宣 传辅 导组:负 责对 新冠肺 炎疫 情、相关 防护 知识及 信息 的宣 传与 员工 心理安 抚工 作;e)防护用 品筹 备组:负 责防 护用品 的采 购、管理 和分 发工作;f)生活物 资保 障组:负 责餐 饮等生 活物 质采 购、管理 和分发 等工 作。4.3 应建立 并执 行本 企业 新冠 肺炎疫 情防 控相 关制 度和 应急预 案,包括 应急 值班 制度、健康 筛查 制度、疫情专 项经 费管 理制 度、疫情控 制和 隔离 制 度、人 员管理 制度、防 护物 资管 理制度、疫 情监 测报 告 制 度等。5 场所物 资 5.1 场所设 置 5.1.1 厂区应 实施 闭环 管理,尽 量减少 出入 口数 量,仅保 留必要 的 出 入口。出 入口 应设置 测温 点,有条件的,宜 安排 人员 做好 进出车 辆防 疫检 查和 消毒 杀菌工 作。5.1.2 应设置 临时 隔离 室。临时 隔离室 设置 应满 足以 下要 求:a)应设置 在相 对独 立区 域,远离公 共通 道、通风 良好、有独 立卫 生间;b)有专人 负责 管理,做 好消 毒杀菌;c)配置医 用口 罩、医用 红外 温度计 等卫 生物 品;d)隔离点 垃圾 单独 存放、专 门处理。5.1.3 涉及外 来人 员往 来的,应 设置外 来人 员专 门接 待室。5.2 物资配 备 5.2.1 应配备 足够 的防 疫物 资,包括医 用口 罩、医用 红外 体温计 和消 毒药 剂等,选 用要求 如下:a)一次性使 用医 用口 罩 符合 YY/T 0969 的要求;医用 防护口 罩符合 GB 19083 的要求;医用 外科口罩 符合 YY 0469 的 要 求;b)护目镜 符合 GB 14866 的 要求;c)红外体 温计 符合 GB/T 21417 规 定的 安全要 求及 最大 允许误 差;红外 体表 温度 快速筛 选仪 符 合GB/T 19146 的 要求。d)乙醇消 毒剂 符合 GB/T 26373 要 求,含氯 消毒 剂符 合 GB/T 36758 要求,季 铵 盐类消 毒剂 符合GB/T 26369 要 求,速干 手 消毒剂 符 合 GB 27950 要求;e)洗手液 符合 GB/T 34855 要求;f)防护服 符 合GB 19082 的 要 求。5.2.2 应由专 人负 责防 疫物 资的 采购、管理、存 贮及 配发,并设立 专门 区域 存放。建 立防疫 物资 台账,每天统 计库 存量,核 查有 效期,及时 采购 补充 防护 物资。5.3 卫生整 治 5.3.1 应对各区 域进行 消毒和 杀 菌处理,包 括生 产区、办 公区、生活 区、公共 区、隔离区 等,完成 后在相关 区域 明示 消杀 情况,并填 写消 毒杀 菌记 录。对食堂、厂 区、车间、办 公用房、宿 舍、电梯、卫 生间等公 共活 动场 所(含地 面、桌 面)每日 进行 有效 消毒一 次以 上,每个 区域 使用的 保洁 用具 应分 开,避免混用,尽 量使 用喷 雾消 毒。重 点区 域防 控要 点可 参考附 录 A。DB33/T 2241.5 2020 3 5.3.2 工作场 所应 当加 强通 风换 气,保 持室 内空 气流 通,在工艺 允许 的情 况下 首选 自然通 风,在自 然通风不 能满 足要 求的 情况 下,辅 以机 械通 风。采用 机械通 风的 厂房,应 当保 证充足 的新 风输 入,人 均 新风量应 当不 小 于30 m3/h。使用中 央空 调通 风时,要 加强空 调系 统管 理,定期 对空调 系统 进行 清洗,对空调回 风口 过滤 网进 行消 毒。采 用全 新风 模式 时关 闭回风 系统。5.3.3 企业车 辆每 日进 行有 效消 毒,保 持通 风换 气。5.3.4 应承担 病媒 生物 防治 主体 责任,保证 场所 鼠、蚊、蝇、蟑 螂等 病媒 生物 控制 水平达 到国 家标 准要求,完善 病 媒 生物 防治 设施,做到 地面 硬化,沟 渠疏通,坑 洼地 面填 平,墙洞地 缝堵 抹,下水 道和 沟渠面密 闭,下水 道口 安装 防鼠设 施;加工、销售、存放直 接入 口食 品场 所的 房间应 配备 纱窗、纱 门、风帘机、纱罩、玻 璃柜 等防 蝇、防 蚊和 防蟑 设施;企 业内及 周边 按相 关要 求安 置毒饵 站(屋)。5.3.5 定期开 展病 媒生 物密 度监 测。每 个月 检查 一次 毒饵 站,清 除发 霉变 质的 饵料,补充 新饵 料,减少鼠密 度;每周 巡查 一次 清除各 类小 容器 积水,检 查企业 内积 水,减少 蚊虫 孳生;每天 清理 垃圾,减 少蝇类密 度。病媒 生物 密度 控制可 购买 专业 卫生 有害 生物防 治公 司服 务,重点 是清理 卫生 死角,消 除鼠、蝇、蚊、蟑 螂等 病媒 生物 孳生场 所。5.3.6 食品加 工、包装、贮 存等 场所环 境保 持整 洁,确保 食材不 受污 染。5.3.7 加强水 质卫 生管 理,确保 生活饮 用水 安全。5.3.8 应加强 垃圾 分类 管理,垃 圾运输车 等应密 闭存放、运输,设 置废弃 口罩专 用 垃圾桶。6 人员管 控 6.1 在岗人 员 6.1.1 应尽量减 少员 工 对外 接触,取消 非必 要的 出差、出 行。6.1.2 应减少 员工 相互 接触,要 求 人员之 间接 触警 示区 距离 为 1 米,宜 使用 电讯 设备 设施和 目标 看板,进行业 务沟 通。6.1.3 员工在 多人 办公 场所 或作 业场所 时,应通 过防 护穿 戴、操 作标 准、监督 提醒 等措施 加以 控制。个人防 护要 点参 见附 录B。6.1.4 多人操 作、共用 的设 备、工作台、办 公物 品,应对 人员接 触较 多的 物品 或部 件表面 进行 消毒。允许佩 戴手 套操 作的 人员,可佩 戴手 套进 行操 作。6.1.5 工作期 间保 持手 卫生,接 触公共 物品 后及 时洗 手,不应用 手直 接触 摸口 鼻眼,注意 咳嗽 和喷 嚏礼仪。6.2 返岗人 员 6.2.1 疫情持 续严 重时,应 安排 未返岗 员工 居家 办公,并 与回流 统计 组保 持联 系和 沟通。6.2.2 疫情趋 向好 转时,拟 定计 划返岗 人员 名单,全 面了 解员工 及其 家人/同 住人 员 的身体 健康 状况、周边有 无确 诊、疑似 病例 或被隔 离的 情况(一 般指 所在村 或小 区,或周 边1 km 以 内)、近 期生活 旅行轨迹记 录、发热 病人 密切 接触情 况及“人 员健 康码”状态 等,每日 督促 员工 做好健 康表 登记。6.2.3 返岗员 工应 为非 居家 观察 的人员 或已 经解 除居 家观 察及隔 离的 人员,且 符合 当 地政府 管控 规定。6.2.4 重点疫 区 员 工,不宜 返岗,对于 尚未 返程 的要 劝阻,已购 票的 督促 其退 票。6.2.5 排查发 现发 热、呼吸 道或 消化道 症状 者,应指 导员 工及时 到定 点医 院就 医,就医时 应佩 戴口 罩或采取 其他 有效 的防 护措 施。6.2.6 对即将 上岗 员 工 应做 好防 控知识 教育 培训。6.3 外来人 员 DB33/T 2241.5 2020 4 6.3.1 不宜接待 外来 人员 面谈。6.3.2 外来人 员应 佩戴 口罩 并进 行体温 检测,体 温正 常且 对相关 信息 进行 确认 排查 后方可 进入。6.3.3 外来人 员 接 待应 由本 单位 人员陪 同,在专 门接 待室 接待,不应 随意 走动。6.3.4 接待外 来人 员时,双 方均 应正确 佩戴 口罩,保 持一 定距离,不 应有 握手、拥 抱等肢 体接 触。6.4 人员出 入管 理 6.4.1 每日进 出厂 区应 按照 以下 步骤进 行:a)要求员 工出 示“人员 健康 码”,状态 为“绿码”方 可进入;b)测量体 温 并 进行 健康 询问,发现 有发 热、乏力、咳 嗽等疑 似症 状的,应 阻止 其进入,并 立即 向本单位 疫情 防控 工作 小组 报告;c)做好进 出人 员与 体温 等相 关信息 登记。6.4.2 每名员 工每 天体 温测 量不 少于二 次。上班 下班 高峰,宜 设 置多 个测 温点,做 好人群 疏散,避免交叉感 染。6.4.3 进出厂 人 员 应按 附 录C 的 要求正 确佩 戴口 罩。7 生产运 营 7.1 会议管 理 疫情期 间,宜不 开会、少 开会、开短 会,采取 电视 电话会 议或 视频 会议 的形 式。如 必须 现场 集中 开会,应 符合 以下 要求:a)选择可 开窗 通风 的会 议室,会议 期间 保持 通风 良好;a)参会人 员应 佩戴 口罩,进 入会议 室前 均应 洗手 消毒,人员 之间 应保 持 1 m 以 上的距 离;b)会议期 间使 用自 己的 水杯,若有 外单 位参 会人 员宜 使用瓶 装水;c)会议结 束后 场地、家 具应 进行消 毒。7.2 就餐管 理 应组织 员工 在厂 内就 餐,食堂设 置饭 菜隔 离保 护屏 障窗口,专 人负 责打 饭菜。延长 员工 就餐 时间,实行错 时分 餐制,有 条件 的可提 前打 包避 免接 触,不采取 桌餐,就 餐相 隔 1 m 以上,禁 止一 切聚 餐。7.3 宿舍管 理 7.3.1 宿舍 实 行封 闭式 管理,宜 减少员 工外 出,为员 工提 供必要 的生 活用 品。7.3.2 对在外 租住 的员 工,要求 员工及 其家 庭不 可串 门、聚会、聚餐,减 少员 工与 社会人 员接 触。7.4 物流快 递管 理 7.4.1 物流、快递 交接 宜设 置在 厂区入 口处,应 尽量 避免 人员 间 直接 接触 和 近 距离 接触。7.4.2 来自重 点疫 区的 快递 包裹、信件 等应 进行 外包 装消 毒和杀 菌处 理,来自 其他 地区的 宜进 行外 包装消毒 和杀 菌处 理。7.5 信息记 录 7.5.1 应记录 以下 的信 息内 容:a)人员变 动情 况和 员工 定期 体温测 试记 录;b)各区域 清洁、消 毒杀菌 记录;DB33/T 2241.5 2020 5 c)外来人 员到 访记录;d)防疫物 资 盘 点记 录。7.5.2 实行“一日 一报 告”,将 有关情 况汇 总后 报当 地政 府管理 部门。报 告内 容应 包括:企业 生产 情况、人 员变 动情 况、员工 体温测 量、消毒 杀菌 情况 等。7.6 宣传辅 导 7.6.1 完善企 业人 文关 怀,开展 员工心 理疏 导、辅导,消 除恐慌 情绪。7.6.2 定期开 展疫 情防 护知 识宣 传。7.7 检查督 查 应落实 专人 对复 工方 案及 各项制 度落 实情 况进 行检 查,重 点抽 取核 实体 温测 量及消 毒杀 菌情 况。及时对复 工和 疫情 防控 中出 现的问 题进 行纠 正和 处置。8 疫情处 置 8.1 发现 发现员 工 有 发热、乏 力、咳嗽等 症状 时,应及 时为 其戴上 口罩 转移 至临 时隔 离室,报告 当地 卫生 健康部门,按要 求安 排就 近 就医排 查。对 疑似 病例 工 作的场 所采 取临 时封 闭措 施,在卫 生健 康部 门的 指 导下根据 诊断 结果 作进 一步 处理。确 诊不 属于 疑似 病 例的,可 正常 复岗 和返 回 宿舍,应 加强 防护 和医 学 观察。8.2 报告 出现员 工疑 似病 例的,疫 情防控 工作 领导 小组 要落 实疫情 监测 报告 责任,及 时向属 地卫 生健 康或 疾控机构 报告。8.3 处置 8.3.1 依法依 规配 合卫 生健 康部 门,对 新型 冠状 病毒 肺炎 确诊病 例、疑似 病例 和无 症状感 染者 的密 切接触者 开展 排查,按 要求 采取集 中医 学观 察或 居家 隔离观 察。8.3.2 在当地 疾控 机构 指导 下,按照 GB 19193 要求,做 好 病例办 公室、会议 室、宿 舍等疫 点的 终末 消毒以及 密切 接触 者集 中隔 离消毒。8.3.3 根据疫 情波 及的 范围、发 展趋势 和当 地人 民政 府的 决定,采取 临时 停工 或暂 时关闭 措施。DB33/T 2241.5 2020 6 A A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重点预 期防 控要 点 A.1 办公场 所和 生产 现场 A.1.1 保持办 公场所、生产 现场 空气流 通。保 证空 调系统 或排气 扇运转 正常,即时 清洗空 调滤网,即时开窗 通风 换气。A.1.2 缩小岗 位人 员业 务活 动范 围,尽 量使 用电 讯设施 设 备和目 标看 板,进行 业务 沟通。A.1.3 建立各 部门、区 域业 务和 工作信 息中 心,统一 调度 传递指 令和 反馈 信息。A.1.4 物品定 置管 理按 消毒 时间 及频次 划分 区域。A.1.5 重点对 座机、电脑键 盘、各类门 把手、能源 设施启 动开关 等,人 员接 触性传 播区域 做好即 时消毒。A.1.6 要求人 员之间 接触 警示区 距离为1m,岗 位间尽 可能 避免员 工面对 面操 作。对 无法避 免的相 向操作的岗 位,要通 过防 护穿 戴、操 作标 准,以及 监督 提醒等 措施 加以 控制。A.1.7 取消办 公区域、生产 岗位 现场所 有生活 垃圾 暂存容 器,统 一规定 各类 垃圾暂 存场地,并即 时清理。A.2 食堂及 茶水 间 A.2.1 应统一 员工 就餐 方向,避 免圆桌 和 面 对面 就餐。A.2.2 所有餐 食饮 品独 立包 装,取消公 共区 域自 助添 盛。A.2.3 所有餐 具统 一由 专人 分发,取消 自行 领取。A.2.4 茶水间、食 堂准 备消 毒设 施,对 饮水 机、咖啡 机、电磁炉 等公 用设 施做 好随 时用,随时 消毒。A.2.5 有条件 企业可 考虑对 公用 福利设 施采取 影像 监控,也可采 取使用 登记 记录的 方法,便于紧 急 情况发生 时,采取 风险 隐患 排查。A.2.6 茶水间、食 品存 放区 不允 许有垃 圾暂 存,保持 与垃 圾隔断。食 堂内 垃圾 必须 随时清 净。A.3 员工更 衣室 及淋 浴室 A.3.1 员工更 衣及 淋浴 分批 分散,避免 产生 拥挤。A.3.2 更衣及 淋浴 室内 不得 留存 任何个 人遗 弃物 品。在员 工更衣 或淋 浴之 后进 行消 毒和通 风。A.3.3 要求员 工清 理更 衣箱 内多 年积沉 物品,予 以清 理,避免出 现发霉 和 腐蚀。A.3.4 员工工 装需 经实 施消 毒措 施后,入箱 内保 存。A.3.5 易腐性 物品,如 食物 不得 带入员 工更 衣室。A.4 洗手间 及水 房 A.4.1 确保洗 手间及 水房设 施完 好,针 对正在 修缮 的设施,以及 废弃下 水通 路排查 其是否 存在连 通,采取措 施后 加封。A.4.2 要 准备 足够 的洗 手液 及相 应的卫 生、消毒 用品,保 证水龙 头等 供水 设施 正常 工作。DB33/T 2241.5 2020 7 A.4.3 保持洗 手间 的通 风,保证 冲水设 施完 好,如厕 垃圾 及时清 理。增加 清扫 消毒 频次。A.5 员工休 息区 A.5.1 在疫情 防控期 内,员 工工 间休息 尽量避 免采 取集中 区域的 形式,要求 员工各 自独立 在本工 位休息,杜 绝随 意走 动、交流。A.5.2 如果条 件不允 许,可通过 分批分 散形式 休息,减少 区域内 人员密 度。员工间 接触至 少保持1m距离。避 免进 行礼 节性 接触,如握 手、递烟、倒 水等。A.5.3 确保员 工休息 区等共 用的 空间通 风良好,要 求员工 不得留 有个人 物品,并做 到即时 清扫,定时消毒。A.5.4 严禁易 腐蚀 和易 挥发 性物 品 进入 员工 共同 空间。A.6 其他员 工聚 集区 A.6.1 员工乘 坐班车 时 全程 佩戴 口罩,班车 在使 用后 宜使 用75%酒精 对车 内及 门把 手 擦拭消 毒。A.6.2 工厂内 部便利 售货点 应采 取窗口 方式售 货,禁止员 工入内 自主选 购。同时,便利购 货点内,卫生及消 毒措 施标 准符 合相 关食品 防疫 标准。A.6.3 自动售 货机 边应 备有 消毒 制剂,要求 员工 即时 消毒。A.6.4 控制吸 烟区人 群密度。厂 内吸烟 区须划 定周 围界限,禁止 将易燃 性消 毒制剂 带入吸 烟区,预防火情;出入 吸烟 区要 进行 消毒。DB33/T 2241.5 2020 8 B B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个人防 护要 点 B.1 途中 B.1.1 应正确 佩戴 医用 口罩。B.1.2 尽量不 乘坐公 共交通 工具,建议 步行、骑行 或乘坐 私 家车、班车 上班。如必 须乘坐 公共交 通工具时,应全 程佩 戴口 罩。B.1.3 途中应 尽量 避免 用手 触摸 车上物 品。B.2 进厂 B.2.1 进入厂 区前 应自 觉接 受体 温检测,体 温正 常方 可上 岗,推 荐采 用附 录D 的方 法 及时洗 手。B.2.2 原则上 不建 议乘 坐电 梯,必须乘 坐电 梯时,应 避免 人多乘 坐,且宜 用纸 巾挡 住再按 乘梯 按键。B.2.3 若体温 超过37.2,不应 上岗工 作,应回 家观 察休 息,必 要时 到医 院就 诊。B.2.4 上岗 B.2.5 应保持 工作 环境 清洁,办 公区宜 每日 通风3次,每 次20 分钟 30 分钟。B.2.6 人与人 之间 保持1m以 上距 离,多 人时 应佩 戴口 罩。B.2.7 应勤洗 手、多饮 水,坚持 在进食 前、如厕 后及 时洗 手。B.2.8 口罩 丢 弃应 投入 口罩 专用 垃圾桶 内,不得 随意 丢弃,不得 丢置 于办 公桌 上。B.3 下班 B.3.1 应洗手 后佩 戴一 次性 医用 口罩外 出,回到 家中 摘掉 口罩后,首 先洗 手消 毒。B.3.2 手机和 钥匙 使用 消毒 湿巾 或75%酒精 擦拭。B.3.3 居室应 保持 通风 和卫 生清 洁,避 免多 人聚 会。B.4 采购 B.4.1 应佩戴 口罩 出行,避 开密 集人群。B.4.2 与人接 触保持1m 以上 距离,避免 在公 共场 所长 时间 停留。B.5 运动 宜进 行适 当、适度 活动,保证身 体状 况良 好。避免 过度、过量 运动。DB33/T 2241.5 2020 9 C C 附 录 C(规范 性附 录)口罩选 用与 佩戴 C.1 口罩 的 选择 应正确 选用 医用 口罩,不 推荐使 用 棉 布口 罩、海绵 口罩,污染 或潮 湿后 应立 即更换。常 见适 用口 罩见表C.1。C.2 佩戴方 法 C.2.1 先将手 洗干 净,并确 定口 罩是否 选择 正确。C.2.2 分清楚 口罩 的正 面、反面、上端、下 端。C.2.3 口罩正 面朝 外,带有 金属 条的部 分应 在口 罩的 上方,C.2.4 将两端 的绳 子挂 在耳 朵上。C.2.5 用双手 压 紧 鼻梁 两侧 的金 属条,使 口罩 上端 紧贴 鼻 梁,然后 向下 拉伸 口罩,使口罩 不留 有褶 皱,覆盖住 鼻子 和嘴 巴。表C.1 表 C.1 常 见适 用口 罩 口罩类型 医用 一次性口罩 医用 外科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执行标准 YY/T 0969 YY 0469 GB 19083 GB 2626 常见样式 DB33/T 2241.5 2020 10 D D 附 录 D(资料 性附 录)七步洗 手法 D.1 洗手步 骤 在流动 水下,淋 湿双 手,取适量 洗手 液或 肥皂,均 匀涂抹 至整 个手 掌、手背、手指 和指 缝,按 以下步骤进 行洗 手:第一步(内):洗手 掌。流水湿 润双 手,涂抹 洗手 液(或 肥皂),掌心 相对,手指 并拢 相互 揉 搓;第二步(外):洗背 侧指 缝。手 心对 手背 沿指 缝相 互揉搓,双 手交 换进 行;第三步(夹):洗掌 侧指 缝。掌 心相 对,双手 交叉 沿指缝 相互 揉搓;第四步(弓):洗指 背。弯 曲各手 指关 节,半握 拳把 指背放 在另 一手 掌心 旋转 揉搓,双手 交换 进 行;第五步(大):洗拇 指。一手握 另一 手大 拇指 旋转 揉搓,双 手 交换 进行;第六步(立):洗指 尖。弯曲各 手指 关节,把 指尖 合拢在 另一 手掌 心旋 转揉 搓,双 手交 换进 行;第七步(腕):洗手 腕、手臂。揉搓 手腕、手 臂,双手交 换进 行。D.2 注意事 项 D.2.1 搓洗双 手至 少15 秒。D.2.2 重点清 洗戴 戒指、手 表和 其他装 饰品 的部 位,应先 摘下手 上的 饰物 再彻 底清 洁。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