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 农业产业布局与植物景观配置评价规范DB13/T 5198-2020.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田园综合体 农业产业布局与植物景观配置评价规范DB13/T 5198-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田园综合体 农业产业布局与植物景观配置评价规范DB13/T 5198-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田园综合体 农业产业布局与植物景观配置评价规范DB13/T 5198-20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田园综合体 农业产业布局与植物景观配置评价规范DB13/T 5198-20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田园综合体 农业产业布局与植物景观配置评价规范DB13/T 5198-202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99 B 04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1982020 田园综合 体农业产 业布局与 植物景观 配置评价规 范 2020-06-28 发布 2020-07-28 实施 河 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13/T 51982020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河 北省 农林 科学 院提出。本标准 起草 单位:河 北省 农林科 学院 农业 信息 与经 济研究 所。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牛细 婷、许 皓月、尚 丹、蔡宁、张利 娜、王莹、张 新仕、王红 宝。DB13/T 51982020 1 田 园综合 体农业产 业布局 与植物景 观配置 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田 园综 合体 农业产 业布 局与 植物 景观 配置评 价的 术语 和定 义、基本要 求、评价 指标、评价方 法、等级 标识 与划 分。本标准 适用 于田 园综 合体 农业产 业布 局与 植 物 景观 配置状 况的 评定。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注日 期的版 本适 用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14881 食品 安全 国家 标准食 品生 产通 用卫 生规 范 GB 16153 饭馆(餐 厅)卫生标 准 GB 18596 畜 禽养 殖业 污 染物排 放标 准 GB/T 50363 节 水灌 溉工 程技术 规范 HJ 555 化 肥使 用环 境安 全技术 导则 NY/T 1408 农 业机 械化 水 平评价 DB13/T 2860 河北 知名 品 牌评价 规范 产品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田园综 合体 rural complex 以农业 新型 经营 主体 为主 要载体,围 绕农 业增 效、农民增 收、农村 增绿,通 过加强 基础 设施、产业支撑、公 共服 务、环境 风貌等 建设 内容,以 实现 农村生 产生 活生 态“三生 同步”、一 二三 产业“三产融合”、农村 文化 旅游“三位 一体”为 目标,以“看得 见山,望 得见 水,记得住 乡愁”为 建设 方向,形成的 一种 集现 代农 业、休闲农 业、田园 社区 为一 体的乡 村综 合发 展模 式。3.2 农业产 业布 局 agricultural Industry layout 广义上 指农 业产 业在 一国 或一地 区范 围内 的空 间分 布和经 济组 成,狭义 上指 农业产 业部 门及 各 部门内部 生产 的种 类和 数量 的地域 分布 和组 合状 况。包括:农业 产业 地区 间的 分工、农业 产业 各部 门 的结合形 式和 比例 关系 在地 域空间 的安 排等,以 及农 业产业 集群 和农 业产 业与 其它产 业的 融合 等。3.3 植物景 观配 置 plant landscape matching DB13/T 51982020 2 按植物 生态 习性 和 园 林布 局 要求,合 理配 置园 林中 各种植 物(乔木、灌 木、花卉、草皮 和地被植物等),以 发挥 它们 的园 林功能 和观 赏特 性。4 基本建 设要 求 4.1 农田要 求 土地集 中连 片,道路 通达,水电 设施 完备,符 合国 家耕地 保护 政策 相关 要求。4.2 旅游基 本设 施要 求 田园综 合体 旅游 基本 设施 如停车 场、餐饮、公 厕、旅 游标识 指示 等基 本完 备,具有旅 游承 载能 力,无多发 性不 可规 避自 然灾 害。4.3 餐饮 卫 生要 求 卫生安 全,环境 整洁,无 污水、污物,无 乱堆、乱 放现象,餐 饮场 所及 食品 卫生达 到GB 16153 和 GB 14881 的 要求。4.4 其他要 求 各项设 施设 备符 合国 家关 于环境 保护 的要 求,不造 成环境 污 染 和其 他公 害。消防、救护 等安 全 保护设施 设备 齐全,运 行正 常,无 安全 隐患。建 立紧 急救援 机制,具 有必 备的 医疗条 件。5 评价指 标 5.1 评价指 标 评价田 园综 合体 中农 业产 业布局 与植 物景 观配 置状 况设置 三级 指标。一 级指 标包括6个 方面,二 级指标包 括14 个方 面,三级 指标包 括40 个方 面。评价指 标的 划分 及指 标的 说明见 附录A。5.2 取消评 定的 条件 有下列 情况 之一,应 取消 田园综 合体 农业 产业 布局 与植物 景观 配置 星级 评定:a)存在重 大安 全隐 患,如消 防安全、农 产品 质量 安全、生态 环境 安全、设 施安 全等;b)游客反 映强 烈、投诉 较多,并经 调查 取证 确认 的;c)其他严 重违 法违 规情 节。6 评价方 法 6.1 评审流 程 有关部 门组 建专 家组,对 田园综 合体 农业 产业 布局 与植物 景观 配置 进行 现场 考察,综合 评价,出具评审 意见。6.2 专家组 成 DB13/T 51982020 3 参加评 审的 专家 人数 根据 评审工 作需 要,以及 田园 综合体 规模 确定,一 般为3 5位。田 园综 合体农业产 业布 局与 植物 景观 配置的 评审 专家 应当 具备 以下条 件:熟练掌 握有 关法 律法 规、技术行 业标 准和 规程 规范;具备相 关专 业高 级职 称或 从事相 关专 业工 作满 五年,具有 同等 专业 水平;能够公 正、公平、认 真、诚实、廉洁 地履 行评 审职 责;符合回 避原 则。6.3 现场考 察 由田园 综合 体相 关人 员引 导路线、介 绍情 况、现场 考察、接受 专家 质询。6.4 综合评 定 星级评 定采 取分 项检 查评 分后计 算总 分的 方法 进行,根据 评价 指标 中各 个分 项的评 价因 子,以 及各因子 在该 等级 中的 权重 和分值。专 家根 据附 录B(评分表),采 取无 记名 打 分方式,最 后按 公式 计算最终得 分。6.5 结果计 算 结 果计 算按 式(1)进 行。i iniiP S A F 1(1)式中:F 多 项指 标综 合评 价值;Ai 第 i 项目 一级 指标 的 权重值;Si 第 i 项目 二级 指标 的 权重值;pi 第 i 项目三 级指 标的 得分值;n 指标 的项 数。7 等级标 识与 划分 7.1 标识方 法 运用公 式(1)计 算田 园综 合体得 分,四舍 五入 取整 数,将 得分 结果 对应 相应 星级。星级 以红 色五角星为 符号 来表 示,划分 为三级,由 高到 低分 别为 五星级、四 星级、三 星级,用五 角星 的数 量来 表 示级别。7.2 等级划 分 等级划 分按 表1 进行。表1 等级 划分 等级 表示方法 综合评价得分 五星级 801分及以上 四星级 601分至800 分 三星级 400分至600 分 DB13/T 51982020 4 A A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田园综 合体 农业 产业 布局 与植物 景观 配置 评价 指标 表A.1 给出 了田 园综 合体 农 业产业 布局 与植 物景 观配 置的一 级、二级 和三 级评 价指标 及指 标 说 明。表A.1 田 园综 合体 农业 产 业布局 与植 物景 观配 置评 价 指标 及指 标说 明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说明 产业布局 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 具有一、二、三产业架构,主导产业清晰 产业融合 主导产业能够延伸产业链,并实 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布局合理性 区位特性 具有发展主导产业的区 位优势 政策导向 具有发展主导产业的政策支持 科学布局功能分区 科学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区域,使功能布局合理、安全、宜居、美观、和谐 产业协调 内部协调 农业产业结构规模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 产业种类结构比例与规模平衡 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的创新性,具有的独特性 物质装备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灌溉条件(按照标准 GB/T 50363 执行)、耕种收综合机械 化水平(按照标准 NY/T1408 执行)可持续发展水平 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按 照标准 HJ 555执行);生产废弃物、秸秆综合 利用(按照标准 GB 18596 执行)完善的配套设施 优化种植、养殖、加工、仓储、物流、电商、居住、文旅等多种功能布局,提 升和完善配套设施 DB13/T 51982020 5 表A.1 田 园综 合体 农业 产 业布局 与植 物景 观配 置评 价 指标 及指 标说 明(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说明 产业协调 外部协调 科技水平对产业的渗透融合 生产机械化、品种优良化、加 工标准化、管理科学化、营销体系化,新型技术,如 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 文化、教育对产业的渗透融合 文化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联度,社会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农事体验 基地等建设 品牌对产业的渗透融合 各种认证(三品一标等)、品牌、商标等实施(按照标准 DB13/T 2860 执行)产业效益 经济效益 运行状况 整体经营收益 产业水平 产业的产出情况 市场辐射力 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辐射性 社会效益 解决就业人口 周边农民就业人口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 带动产业发展 对区域性产业发展的带动性 带动农民增收 周边农民增收的幅度 生态效益 环境保护功能 区域内大气、水、声、土壤环境 治理保护水平 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功能 区域内生态保护与污 染防治水平 适宜性 植物适应性 景观乡土性 乡土植物在群落物种总数中所占据的比例 生态适应性 引进外来植物的占比,以及对当 地环境的适生性 配置适宜性 地域特色 自身在本地区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格与特色 DB13/T 51982020 6 表 A.1 田 园综 合体 农业 产 业布局 与植 物景 观配 置评 价 指标 及指 标说 明(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说明 适宜性 配置适宜性 创新特色 景观植物与常规品类布局的差异性 景观结构合理 植物景观配置水平,自然景观与 人工景观配置和谐度 生态性 植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 植物数量和物种的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 生活型多样性 拥有生活型植物的种类,按照 乔木、灌木、藤本、草本这 4 种生活型进行归 类,计算植物生活型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景观生态系统类型的丰富性 群落稳定性 植物间的协调性 景观搭配注重 植物之间的协调,营造共生和谐的小环境 与生境的和谐性 景观搭配注重与周边的和谐、与 打造的小区域和谐 生态环保性 可持续性 景观恢复使其自然的再生能力 环境质量 综合体内环境质量指数 产品质量 综合体内景观植物产出品生态环保 观赏性 整体感官 视觉冲击力 景观具有较强的美感和视觉冲击力,有吸引力 总体风格协调度 与整个环境的景观协调统一,具 有适宜的尺度关系,景观环境舒适度及宜人性相融合,达到自然的过渡 季相变化 四季可观赏的植物景观水平 DB13/T 51982020 7 表A.1 田 园综 合体 农业 产 业布局 与植 物景 观配 置评 价 指标 及指 标说 明(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说明 观赏性 服务功能 空间可达性 空间开敞度适宜有多个方向引人进入,进入植物空间难易程度 视线控制性 植物景观与绿地开敞或私密空间性质的契合度 可停留性 植物景观观赏价值高或游憩空 间大小,促使人驻足因素多少 DB13/T 51982020 8 B B 附 录 B(规范 性附 录)田园综 合体 农业 产业 布局 与植物 景观 配置 评分 表 表B.1 给出 了田 园综 合体 评 价指标 的权 重和 分值。表B.1 田园 综合 体农 业产 业布局 与植 物景 观配 置评 分表 一级指标(权重值)二级指标(权重值)三级指标(最高分值)评价得分 产业布局(0.15)主导产业(0.5)产业结构(50)产业融合(50)布局合理性(0.5)区位特性(30)政策导向(30)科学布局功能分区(40)产业协调(0.15)内部协调(0.5)农业产业结构规模(20)运行机制(20)物质装备(20)可持续发展水平(20)完善的配套设施(20)外部协调(0.5)科技水平对产业的渗透融合(40)文化、教育对产业的渗透融合(30)品牌对产业的渗透融合(30)DB13/T 51982020 9 表B.1 田园 综合 体农 业产 业布局 与植 物景 观配 置评 分表(续)一级指标(权重值)二级指标(权重值)三级指标(最高分值)评价得分 产业效益(0.20)经济效益(0.4)运行状况(40)产业水平(30)市场辐射力(30)社会效益(0.3)解决就业人口(30)带动产业发展(30)带动农民增收(40)生态效益(0.3)环境保护功能(50)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功能(50)适宜性(0.15)植物适应性(0.5)景观乡土性(50)生态适应性(50)配置适宜性(0.5)地域特色(40)创新特色(30)景观结构合理(30)生态性(0.20)植物多样性(0.4)物种 多样性和丰富度(40)生活型多样性(30)生态系统多样性(30)群落稳定性(0.3)植物间的协调性(50)与生境的和谐性(50)DB13/T 51982020 10 表 B.1 田园 综合 体农 业产 业布局 与植 物景 观配 置评 分表(续)生态性(0.20)生态环保性(0.3)可持续性(40)环境质量(30)产品质量(30)观赏性(0.15)整体感官(0.5)视觉冲击力(40)总体风格协调度(30)季相变化(30)服务功能(0.5)空间可达性(40)视线控制性(30)可停留性(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