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13.060.50 Z 09 DB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17112018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 安装技术规范 2018-09-01发布 2018-11-01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4/T 17112018 I 目 次 前言.2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4 4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组成.5 5 建设及安装要求.5 6 调试要求.8 7 质量控制方案编制要求.9 8 试运行要求.10 附录 A(资料性附录)监测站房布局图.11 附录 B(资料性附录)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报表.12 附录 C(资料性附录)企业排污及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情况表.15 附录 D(资料性附录)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调试报告.17 附录 E(资料性附录)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试运行报告.21 DB14/T 1711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环境监控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云、董轶茹、谢明、张利琴、王亮、赵钱垒。DB14/T 17112018 1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建设与安装、调试、质量控制方案编制及试运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以及所采用的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的安装、调试及试运行。本标准适用于废水铅(Pb)、镉(Cd)、砷(As)、六价铬(Cr6+)、总铬(Cr)、汞(Hg)、废水流量等监测因子的在线监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7214.1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工作条件 第1部分:气候条件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483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CJ/T 3008.1 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三角形薄壁堰 CJ/T 3008.2 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矩形薄壁堰 CJ/T 3008.3 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巴歇尔量水槽 HJ/T 15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 212 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T 353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 354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 35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 372 水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477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 HJ 609 六价铬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 HJ 762 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763 镉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764 砷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798 总铬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926 汞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DB14/T 17112018 2 JJF 1048 数据采集系统校准规范 JJG 711 明渠堰槽流量计试行检定规程 T/CAEPI 11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建设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 指由实现废水流量监测、废水重金属水样采集、分析及分析数据统计与上传等功能的软硬件设施组成的系统。3.2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 指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中用于在线连续监测重金属污染物浓度和流量的仪器设备。3.3 水质自动采样系统 指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中用于实现采集实时水样及混合水样、平行监测留样、比对监测留样、超标留样等功能的系统。3.4 数据控制系统 指实现控制整个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内部仪器设备联动,完成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的数据采集、存储、计算、统计、输出及上传至上位机等,接受上位机命令控制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运行等功能的系统。3.5 瞬时水样 指某个采样点某时刻一次采集到的样品。3.6 混合水样 指同一个采样点多次定量采集到的混合样品。4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组成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流量监测系统、水质自动采样系统、水质自动分析仪、数据控制系统等,见图1。DB14/T 17112018 3 水流方向 传输方向 图1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组成示意图 5 建设及安装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工作电压为单相(22022)VAC,频率为(500.5)Hz。5.1.2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中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表 1中所列的技术要求。表1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技术要求 序号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 技术要求 1 明渠堰槽流量计 HJ/T 15 2 铅(Pb)水质自动分析仪 HJ 762 3 镉(Cd)水质自动分析仪 HJ 763 4 砷(As)水质自动分析仪 HJ 764 5 六价铬(Cr6+)水质自动分析仪 HJ 609 6 总铬(Cr)水质分析仪 HJ 798 7 汞(Hg)水质分析仪 HJ 926 8 水质自动采样器 HJ/T 372 9 数据采集传输仪 HJ 477 5.2 流量监测系统建设及安装要求 5.2.1 安装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的排污单位,均应安装流量监测系统,包括流量计、计量堰(槽)。DB14/T 17112018 4 5.2.2 原则上使用明渠流量计,应按照JJG 711、CJ/T 3008.1、CJ/T 3008.2、CJ/T 3008.3等技术要求安装计量堰(槽)。5.2.3 排污单位应在其排放口上游能对全部污水束流的位置,根据地形和排水方式及排水量大小,修建一段特殊渠(管)道的测流段,以满足测量流量、流速的要求,渠道宽度应与安装的堰(槽)宽度相同,以保证废水匀速进入计量堰(槽)。5.2.4 一般可安装三角形薄壁堰、矩形薄壁堰、巴歇尔槽等标准化计量堰(槽)。堰(槽)宜选用具有防腐及易清洁,并不与铅、镉、砷、六价铬、总铬、汞发生化学反应的硬质材质。5.2.5 计量堰(槽)的建设应满足:能够清除堰板附近堆积物,能够进行明渠流量计比对工作。5.2.6 应根据测量流量范围选择合适的计量堰(槽),根据计量堰(槽)的类型确定明渠流量计探头的安装点位,具体要求如表2所示。表2 计量堰(槽)的选型及流量计安装点位 序号 堰槽类型 测量流量范围(m3/s)流量计探头安装点位 1 巴歇尔槽 0.110-393 应位于堰槽入口段(收缩段)1/3 处 2 三角形薄壁堰 0.210-31.8 应位于堰板上游(34)倍最大液位处 3 矩形薄壁堰 1.410-349 应位于堰板上游(34)倍最大液位处 5.2.7 流量计应安装牢固稳定,有必要的防震措施。仪器周围应留有足够空间,方便仪器维护与比对。5.3 水质自动采样系统建设及安装要求 5.3.1 采水口应尽量设在计量堰(槽)取水口头部的流路中央,采水口的前端设在下流的方向,减少采水部前端的堵塞。测量合流排水时,在合流后充分混合的场所采水。5.3.2 管材应采用优质的PVC硬管或PPR硬管。管路应在合适位置进行固定,保证采水口不能随意从计量堰(槽)内取出。5.3.3 采样泵应根据采样流量、水质自动采样系统的水头损失及水位差合理选择,建议采用可根据排水液位高度自适应启动的采样泵,以应对间歇性排水的工况环境。采样泵应对水质参数没有影响,并且使用寿命长、易维护,安装位置应便于采样泵的维护。5.3.4 应在水质自动采样器后端的送样管路上设置实际水样比对采样口。5.3.5 水质自动采样器具有采集瞬时水样、时间等比例采样、冷藏保存水样、自动清洗及排空混匀桶、保护水样不变质的功能。5.3.6 可实现远程启动采样和留样功能,可实现平行样监测功能,水质自动采样器将记录样品瓶号、时间、超标和平行监测等信息。5.3.7 水质自动采样器应设置A、B两个采样桶,交替用作采集混合水样,为水质自动分析仪供样及需要时进行留样。5.3.8 水质自动采样器应设置为每十分钟采集一次瞬时水样并进行混合,每小时供水质自动分析仪分析一次。5.4 水质自动分析仪安装要求 5.4.1 应根据企业废水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质自动分析仪。应根据企业实际排放废水浓度选择合适的水质自动分析仪工作量程,具体设置方法参照HJ/T 355。5.4.2 安装高温加热装置的水质自动分析仪,应避开可燃物和严禁烟火的场所。5.4.3 水质自动分析仪具有RS-485 通信接口,支持与数据控制系统通信,与数据控制系统的电缆连接应可靠稳定,并尽量缩短信号传输距离,减少信号损失。DB14/T 17112018 5 5.4.4 水质自动分析仪工作所必需的高压气体钢瓶,应稳固固定在气瓶柜内,并安装泄漏报警装置。5.4.5 需要进行过滤的水质自动分析仪可安装过滤装置,所安装的过滤装置应防止过度过滤,不应显著影响测试结果。5.4.6 分析后的废液容器需加装液位感应报警装置。5.5 数据控制系统建设及安装要求 5.5.1 数据控制系统可协调统一运行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采集、储存、显示监测数据,能够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上位机平台通信,具体要求按照HJ 212的规定,见图 2。5.5.2 数据控制系统可控制水质自动采样系统采样、输送样品、判断并触发平行监测、比对监测留样,见图 2。5.5.3 数据控制系统可控制水污染源重金属水质自动分析仪进行测量、标样核查、校准等操作。5.5.4 数据控制系统读取各个水污染源重金属水质自动分析仪的测量数据,实现实时数据、小时均值、日均值等项目的计算与显示,并上传至上位机平台。5.5.5 数据控制系统上传的污染源监测数据必须有数据状态标识。5.5.6 数据控制系统可生成、显示各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监测数据的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5.5.7 数据控制系统必须具备详细的系统日志、运行日志和管理日志,并提供日志的存储、显示及历史日志查询功能。5.5.8 数据控制系统应存储至少12 个月的历史数据和日志,同时应具备断电保护功能,保证断电后所存储数据不丢失。水流方向 数据方向 图2 数据控制系统示意图 5.6 相关建筑设施建设及安装要求 5.6.1 水污染源排放口建设要求 5.6.1.1 按照HJ/T 91 中的布设原则设置排放口,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采水点必须设置在车间、车间处理设施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放口。5.6.1.2 排放口依照GB 15562.1的要求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5.6.1.3 排放口建设施工可以按照T/CAEPI 11中的排放口设置要求,原则上不建议使用管道式排放口。5.6.1.4 排放口的设置应能满足5.4中水质自动采样系统建设相关要求。DB14/T 17112018 6 5.6.1.5 排放口建设应具有相应的应急池,当水样超标时能自动截流使水样进入应急池。应急池的具体设置可以参照GB50483的相关要求。5.6.2 监测站房建设要求 5.6.2.1 应有专用监测站房,站房的整体建设、结构、供电、通风采暖、给排水、布局要求、安全防护等可按照 T/CAEPI 11规定,保证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正常运转。5.6.2.2 监测站房应尽量靠近采样点,与采样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20m。5.6.2.3 应安装空调、冬季供暖设备,配备温湿度计,保证室内清洁,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等应符合 GB/T 17214.1的要求。5.6.2.4 监测站房内应配置安全合格的配电设备,能提供足够的电力负荷,功率不小于 10kW,站房内应配置稳压电源、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线路应符合GB 50303相关要求。有条件的,应配置双回路电源。5.6.2.5 监测站房内应配置合格的给、排水设施,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用水清洗仪器及有关装置。5.6.2.6 监测站房应配置完善规范的接地装置和避雷设施、防盗和防止人为破坏的设施。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应满足GB 50169的相关要求。建筑物防雷设计应满足 GB 50057的相关要求。5.6.2.7 监测站房应配备消防器材。监测站房地面应进行防渗处理。5.6.2.8 监测站房不能位于通讯盲区。5.6.2.9 监测站房的设置应避免对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造成影响。5.6.2.10 监测站房应根据本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安装智能门禁系统;有条件的监测站房,宜在站房门口、采样口等区域安装视频监控设备。6 调试要求 6.1 一般要求 6.1.1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完成后,需要对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水质自动分析仪进行调试,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6.1.2 调试完成后,各指标符合表3 的要求。6.1.3 编制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调试报告。6.1.4 一般调试方法及此处未提及的内容参照 HJ/T 353相关要求。6.2 各仪器设备调试项目 6.2.1 明渠流量计调试方法,参照HJ/T 15中的规定执行。6.2.2 水质自动采样器调试方法,采用HJ/T 354中规定的方法每天进行一次采样量相对误差和温度控制误差测试。6.2.3 水质自动分析仪应根据排污单位排放浓度选择量程,并在该量程下进行精密度、标样加入试验、零点漂移、量程漂移以及实际水样比对检测,铅(Pb)水质自动分析仪采用 HJ 76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镉(Cd)水质自动分析仪采用HJ 76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砷(As)水质自动分析仪采用 HJ 76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六价铬(Cr6+)水质自动分析仪采用HJ 609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总铬(Cr)水质自动分析仪采用 HJ 79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汞(Hg)水质自动分析仪采用HJ 926中规定的方法进行。6.2.4 数据控制系统应按照JJF 1048的要求进行调试(调整)、校准和验证,并对相关参数进行记录和保存。数据控制系统的显示结果应与测量仪表一致,可方便查阅本标准 5.5中规定的各种报表。DB14/T 17112018 7 表3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调试期性能指标 仪器类型 项目 性能指标限值 明渠流量计 液位比对误差 12mm 流量比对试验误差 5%水质自动采样器 采样量相对误差 10%温度控制误差 2 铅(Pb)水质自动分析仪 精密度 5%标样加入试验 75%125%零点漂移 5%F.S 量程漂移 10%F.S 实际水样比对检测 25%(质量浓度0.05 mg/L)0.02 mg/L(质量浓度0.05 mg/L)镉(Cd)水质自动分析仪 精密度 5%标样加入试验 75%125%零点漂移 5%F.S 量程漂移 10%F.S 实际水样比对检测 25%(质量浓度0.005 mg/L)0.002 mg/L(质量浓度0.005 mg/L)砷(As)水质自动分析仪 精密度 5%标样加入试验 75%125%零点漂移 5%F.S 量程漂移 10%F.S 实际水样比对检测 25%(质量浓度0.05 mg/L)0.02 mg/L(质量浓度0.05 mg/L)六价铬(Cr6+)水质自动分析仪 精密度 5%零点漂移 5%F.S 量程漂移 10%F.S 实际水样比对检测 25%(质量浓度0.05mg/L)0.02 mg/L(质量浓度0.05mg/L)总铬(Cr)水质自动分析仪 精密度 5%标样加入试验 80%120%零点漂移 5%F.S 量程漂移 5%F.S 实际水样比对检测 25%(质量浓度0.05mg/L)0.02 mg/L(质量浓度0.05mg/L)汞(Hg)水质自动分析仪 精密度 5%标样加入试验 75%125%零点漂移 2%F.S 量程漂移 10%F.S 实际水样比对检测 25%(质量浓度0.0005mg/L)0.00002 mg/L(质量浓度0.0005mg/L)DB14/T 17112018 8 7 质量控制方案编制要求 7.1 为了保证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稳定,数据有效可靠,应根据实际水污染源排放特点,编制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运行质量控制方案。7.2 质控方案的相关文件应包含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基本情况、质控制度、作业指导书及记录。7.3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基本情况应包含排污单位废水排放基本情况、各种仪器方法原理及选择量程。7.4 质控制度应参照 HJ/T 355中所规定的相关内容进行建立。8 试运行要求 8.1 试运行期间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应连续正常运行 30天,至少具备150 小时有效数据。8.2 试运行期间应按照所制定的质控方案及HJ/T 355相关要求进行作业。8.3 采用周期校正模式的水污染源重金属分析仪可自动调节零点和校准量程值,两次校准时间间隔不小于 24小时。8.4 因排放源故障或在线监测系统故障等造成运行中断,在排放源或在线监测系统恢复正常后,重新开始试运行。8.5 试运行期间数据传输率应不小于90%。8.6 数据控制系统已经和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正确连接,并开始向上位机发送数据。8.7 编制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试运行报告。8.8 此处未提及内容参照 HJ/T 353相关内容。DB14/T 17112018 9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监测站房布局图 图A.1 监测站房布局图(推荐)DB14/T 17112018 10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报表 B.1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日报表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日报表如表B.1所示。表B.1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日报表 污染源名称:污染源编号:年 月 日 参数 铅 镉 砷 六价铬 总铬 汞 小时流量 累计流量 备注 时间(mg/L)(mg/L)(mg/L)(mg/L)(mg/L)(mg/L)(L)(L)0001时 0102时 0203时 0304时 0405时 0506时 0607时 0708时 0809时 0910时 1011时 1112时 1213时 1314时 1415时 1516时 1617时 1718时 1819时 1920时 2021时 2122时 2223时 2324时 有效日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DB14/T 17112018 11 B.2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月报表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月报表如表B.2所示。表B.2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月报表 污染源名称:污染源编号:年 月 日 参数 铅 镉 砷 六价铬 总铬 汞 累计流量 备注 时间(mg/L)(mg/L)(mg/L)(mg/L)(mg/L)(mg/L)(L)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10日 11日 12日 13日 14日 15日 16日 17日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25日 26日 27日 28日 29日 30日 31日 有效月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DB14/T 17112018 12 B.3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年报表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年报表如表B.3所示。表B.3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年报表 污染源名称:污染源编号:年 月 日 参数 铅 镉 砷 六价铬 总铬 汞 累计流量 备注 时间(mg/L)(mg/L)(mg/L)(mg/L)(mg/L)(mg/L)(L)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DB14/T 17112018 13 C C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企业排污及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情况表 C.1 排污企业基本情况表 排污企业基本情况表如表C.1所示。表C.1 排污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主要产品情况 产品 设计生产能力 实际产量 企业生产状况(季度正常运行天数)废水重金属处理工艺 设计处理能力(t/d)实际处理能力(t/d)废水排放去向 纳污水体功能区类别 环评批复对在线设备要求及文号 C.2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基本情况表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基本情况表如表C.2所示。表C.2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基本情况 监测项目 铅 镉 砷 六价铬 总铬 汞 流量 其他 设备型号 出厂编号 生产商 集成商 适用性检测报告编号 方法原理 检出限(mg/L)测定量程(mg/L)运营单位 C.3 现场安装情况表 DB14/T 17112018 14 现场安装情况表如表C.3所示。表C.3 现场安装情况表 企业名称 排污口位置 东经:度 分 秒;北纬:度 分 秒 与边界距离 排污口规范化情况 形状 水面宽度 流量计类型 测流段长度 排污口处是否有环保图形标志 监控站房情况 与排污口距离 面积及高度 是否有防漏、防尘、通风、消防、接地、避雷等措施 电源电压 供电功率 是否照明电源 是否有UPS 是否有总开关 是否独立控制仪器 废液回收 是否回收 时间间隔 处理单位 DB14/T 17112018 15 D D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调试报告 D.1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零点漂移考核表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零点漂移考核表如表D.1所示。表D.1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零点漂移考核表 项目 铅 镉 砷 六价铬 总铬 汞 其他参数 零点校准(正)液浓度 测定时间 测定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初始值 最大值 零点漂移 是否合格 DB14/T 17112018 16 D.2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量程漂移考核表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量程漂移考核表如表D.2所示。表D.2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量程漂移考核表 项目 铅 镉 砷 六价铬 总铬 汞 其他参数 量程校准(正)液浓度 测定时间 测定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初始值 最大值 量程漂移 是否合格 DB14/T 17112018 17 D.3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重复性或重复性误差考核表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重复性或重复性误差考核表如表D.3所示。表D.3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重复性或重复性误差考核表 内容 铅 镉 砷 六价铬 总铬 汞 其他参数 校准(正)液浓度 测定时间 测定结果 1 2 3 4 5 6 平均值 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是否合格 D.4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实际水样比对考核表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实际水样比对考核表如表D.4所示。表D.4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实际水样比对考核表 内容 铅 镉 砷 六价铬 总铬 汞 其他参数 实验室标准方法测定值 测定时间 测定结果 1 2 3 4 5 6 平均值 误差 是否合格 D.5 明渠流量计比对考核表 明渠流量计比对考核表如表D.5所示。DB14/T 17112018 18 表D.5 明渠流量计比对考核表 内容 液位比对试验 流量比对试验 标准方法测定值 测定时间 测定结果 1 1 2 3 2 4 5 3 6 平均值 误差 是否合格 D.6 水质采样器比对考核表 水质采样器比对考核表如表D.6所示。表D.6 水质采样器比对考核表 内容 采样量误差 温度控制误差 测定结果 1 2 3 4 5 6 平均值 误差 是否合格 DB14/T 17112018 19 E E 附 录 E(资料性附录)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试运行报告 E.1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试运行情况记录表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试运行情况记录表如表E.1所示。表E.1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试运行情况记录表 设备名称:试运行天数:其中正常运行天数:序号 停机日期 停机原因简述 备注 签名 1 2 3 4 设备名称:试运行天数:其中正常运行天数:序号 停机日期 停机原因简述 备注 签名 1 2 3 4 E.2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故障记录表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故障记录表如表E.2所示。表E.2 水污染源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故障记录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故障出现时间 故障现象 故障排除时间 解决办法及处理结果 故障率 是否合格 1 2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