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圆葫”系列品种生产技术规程DB3308/T 055-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西葫芦“圆葫”系列品种生产技术规程DB3308/T 055-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葫芦“圆葫”系列品种生产技术规程DB3308/T 055-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葫芦“圆葫”系列品种生产技术规程DB3308/T 055-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葫芦“圆葫”系列品种生产技术规程DB3308/T 055-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葫芦“圆葫”系列品种生产技术规程DB3308/T 055-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39 DB3308 浙 江 省 衢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8/T 055 2019 西葫芦“圆葫”系 列品种生 产技术规 程 2019-1-8 发布 2019-2-8 实施 衢 州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3308/T 055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 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衢 州市 农业 局提 出并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衢 州市 农业科 学研 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建 祥、张富仙、任韵、余文 慧、邵晓伟、徐水林、汪 成法、周爱珠、何润云、周彩 军、雷俊、李 诚永、李建 华、查波、胡 玉霞。本标准 为首 次发 布。DB3308/T 055 2019 1 西 葫芦“圆葫”系 列品种 生产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西葫芦“圆 葫”系列品种的术语和定 义、产地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生 产档 案等 要求。本标准 适用 于衢 州市 西葫 芦“圆 葫”系列 品种 设施 栽培。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 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 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文 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所 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文 件。GB 5084 农 田灌 溉水 质标 准 GB/T 8321(所 有部 分)农药合 理使 用准 则 NY/T 496 肥料 合理 使用 准 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 安全 施用 规范 总则 NY/T 5010 无公 害农 产品 种植 业产 地环 境条 件 NY/T 5220 无公 害食 品西 葫芦生 产技 术规 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的 定义 适用 于本 标准。3.1 西葫 芦“圆葫”系列 品种 采用 西 葫芦 与笋 瓜远 缘杂 交经定 向选 择育 成的 西葫 芦系列 品种,如“圆葫1号”、“圆葫2号”等。4 产地选 择 4.1 产地环 境 灌溉水 质量 应符 合GB 5084。产地 环境 应符合NY/T 5010 和NY/T 5220 的规 定。4.2 选地要 求 选择地 势高 燥、排灌 方便、土层 深厚、疏松 肥沃、中性或 微酸 性、保水 保肥 性好,2 年内 未种 过葫芦科 作物,或 经水 旱轮 作、短 期休 耕的 地块。5 栽培技 术 5.1 栽培方 式与 栽培 季节“圆葫”系 列品 种分 特早熟 栽培、早 春设 施栽 培、秋 延后 设施 栽培 等三 季,栽 培季 节见 表1。5.2 播种育 苗 DB3308/T 055 2019 2 5.2.1 苗床准 备 苗床宜 采用 在单 体大 棚或 连体大 棚内,低 温季 节育 苗苗床 按100 W/m2120 W/m2铺 设电 加温 线;高温季 节育 苗应 选配 有防 虫网 和 遮阳 网等 保护 地设 施。5.2.2 播种期 不同栽 培方 式的 播种 期见 表1。表1“圆 葫”系列 品种 不 同季节 栽培 方式 安排 栽培方式 栽培设施 播种育苗期 定植期 采收期 特早熟栽培 大棚+中棚+小拱棚+地膜 12 月上中旬 1 月中下旬 2 月下旬-5 月下旬 早春设施栽培 大棚+小拱棚+地膜 12 月下旬-1 月上旬 1 月下旬-2 月上旬 3 月中旬-5 月下旬 秋延后设施栽培 大棚+双色地膜 8 月下旬-9 月上旬 9 月上旬-中旬 10 月中下旬-12 月上中旬 5.2.3 育苗介 质 提倡使用商品育苗基质,或因地制宜自行配制营养 土。育苗营养土 配比:稻 田表土或3 年内未种过葫 芦科 作物 的田 园土65%75%、腐 熟有 机肥25%35%、N:P:K 为15:15:15 复合肥0.1%(重 量比)。配制的营养土宜用有益微 生物菌剂水剂1500倍,或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 液浇湿,再加盖透明塑料薄膜堆制30 d以上。要求基质或营养土含水量,以手捏成团、一触即散 为度,pH值6.57.0,疏松、保肥、保水、营养 全面,无病菌、虫卵、杂 草种子等。将配制好的基 质或营养土置于育苗容器中。5.2.4 育苗容 器 早熟栽 培和 早春 设施 栽培 宜采用50孔 育苗 穴盘;秋 延后设 施栽 培宜 采用 口径8 cm8 cm、10 cm10 cm 等 规格 黄营 养钵。5.2.5 种子消 毒 播种前 精选 种子、晒 种,并采用 温汤 浸种 或药 剂消 毒。5.2.5.1 温汤浸 种 将种子 置于55 60 温水中 浸泡15 min 20 min,自 然冷 却后 浸种 催芽。5.2.5.2 药剂消 毒 采用0.1%高 锰酸 钾溶 液浸 种15 min 20 min,清水 洗净后 再浸 种催 芽。5.2.6 浸种催 芽 种子经消毒后在室温下用 清水浸种4 h6 h,捞出洗净,置于28 30 恒温箱中催芽。挑选露白 的种 子分 批播 种。5.2.7 播种 DB3308/T 055 2019 3 露白种 子直 接播 于浇 足底 水的育 苗容 器中,营 养钵 育苗的 每钵1粒,覆 盖1.0 cm1.5 cm 厚营 养土;穴 盘育 苗的 每穴 播种1 粒,再 覆盖1.0 cm 1.5 cm 厚基质。播 种后 覆盖 新的 透明地 膜,低温 季节加盖小 拱棚 保温,高 温季 节覆盖2层 遮阳 网降 温。每667 m2大田 用种 量150 g 200 g。5.2.8 苗床管 理 5.2.8.1 温湿度 调控 播种后 苗床 温度25 30。幼苗 顶土 后立 即除 去 贴面的 薄膜。低 温季 节育 苗,50%以 上出 苗后白天应撤除所有覆盖物;高温季节育苗,幼苗顶 土后撤除全部苗床覆盖物。幼苗出土后,子叶带帽 的 秧 苗 应 于 清 晨 人 工 辅 助 脱 壳。苗 期 白 天 最 适 宜 温 度25 30,夜 晚 温 度 控 制 在15 20。棚 内相 对湿 度宜 保 持70%80%,注 意加 强通 风换气。5.2.8.2 水肥管 理 苗期适当控制浇水。低温 季节宜在晴天上午10时后 浇水,高温季节宜在早晨 浇水。根据秧苗长势,后 期浇 水可 结合 追肥,每50 kg 水 加尿 素75 g。定植前4 d 6 d,适当 通 风、控 温、控水、控 肥进行炼 苗。5.3 壮苗标 准 子叶完 好,下胚 轴粗 壮、叶色浓 绿、无病 虫害;穴 盘苗根 系将 基质 包裹;春 季苗龄30 d 35 d,秋季苗 龄10 d 15 d。5.4 定植前 准备 5.4.1 土壤消 毒 每年夏 天进 行闷 棚或 土壤 消毒。撒施 石灰 氮50 kg/667 m260 kg/667 m2或石 灰200 kg/667 m2250 kg/667 m2,密 闭大 棚5 d7 d 后 开棚。利 用石 灰氮消 毒的 时间 必须 在定 植前30 d 以 上。5.4.2 整地施 基肥 定植前15 d以上整地施基 肥,每667 m2施腐熟 有机 肥750 kg 1000 kg、15 N 15 P2O5 15 K2O复合肥50 kg 75 kg,或 商品有 机肥500 kg 750 kg、15 N 15 P2O5 15 K2O 复合肥30 kg 45 kg。深耕20 cm 30 cm。冬季 定植前10 d 15 d 整 畦铺 膜;夏 季定 植前1 d 2 d 作畦;8 m 宽大 棚筑6 畦,畦宽80 cm,沟 宽40 cm,每畦铺 滴灌 带1 条。5.5 定植 5.5.1 定植时 间 低温季 节选 择晴 暖天 定植;高温 季节 宜阴 天或 晴天 傍晚定 植。不同 栽培 方式 定植期 见表1。5.5.2 定植密 度 行距1.2 m,株距40 cm 45 cm,每667 m2栽1000株1300株。5.5.3 定植方 法 秧苗带土带药移栽,栽后 浇定根水,盖小棚膜或遮 阳网等控温控湿。将滴灌 管调整到距离秧苗基部5 cm 8 cm,用 泥土 将定植 孔密 封。5.6 田间管 理 5.6.1 温光管 理 定植后 适当 通风 增加 光照,夜温 不低 于12。通 过 通风、覆盖 薄膜 或其 它栽 培措施 调节 温度。“圆葫”系 列品 种不 同生 长期生 长适 宜温 度指 标见 表2。DB3308/T 055 2019 4 表2“圆 葫”系列 品种 不同生 长期 适宜 温度 生长期 白天()夜间()苗 期 20 30 1520 缓苗期 25 30 2025 营养生 长期 25 30 2025 开花结 果期 25 30 1520 5.6.2 摘除老 叶 生长前期原则上不摘叶;中期摘病叶不摘功能叶;后期重点摘老叶、黄叶、病叶。摘叶后选用80%代 森锰 锌可 湿性 粉剂600 倍液 等药 剂喷 雾保 护,预 防病害 发生。5.6.3 肥水管 理 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圆葫”系列品种需肥量较大,每采收1 2 次 需追施48%高钾低 氮硫 酸钾 型复 合肥1 次。每 次施 用16 N 6 P2O5 26 K2O高 钾低 氮硫 酸钾 型 复合肥7 kg/667 m210 kg/667 m2。春 季栽培施 肥掌 握前 控、促中 后期;秋季 栽培 施肥 掌握 重前期、促 中期、保 后期 的原则。6 病虫害 防治 6.1 主要病 虫害 主要虫 害有 蚜虫、烟 粉虱、潜叶 蝇等;主 要病 害有 白粉病、病 毒病、灰 霉病 等。6.2 防治原 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 治”的植保方针,采用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 为辅”的 治理 原则。6.3 防治方 法 春季栽 培,4月 底播 种育 苗,5月 上旬 定植;秋 季栽 培,8月 上中 旬直 播。6.3.1 农业防 治 与非瓜 类作 物轮 作2 年以 上,有 条件的 实行 水旱 轮作。控 制好大 棚内 的温 湿度 和土壤 含水 量;改善光照 和气 体条 件;及时 清理残 枝败 叶和 杂草,消 除和减 少侵 染性 病虫 害的 传染源。6.3.2 物理防 治 6.3.2.1 设施防 护 大棚放风口使用防虫网封 闭,覆盖塑料薄膜、防虫 网和遮阳网,进行避雨、防虫栽培,减轻病虫害的 发生。秋 延后 设施 栽培采 用22 目25目 防虫 网防护。6.3.2.2 黄板诱 杀 DB3308/T 055 2019 5 悬挂黄 板诱 杀蚜 虫、烟粉 虱等害 虫,每667 m2悬挂 规格25 cm 40 cm 的 黄板25 张30 张。6.3.3 化学防 治 加强病 虫害 发生 动态 的监 测,适 时科 学用药。农 药使 用应符 合GB/T 8321(所有 部分)和NY/T 1276的规定。推 荐农 药配 方等 详见附 录A.1。生产 过程 中 严禁使 用高 毒高 残留 农药。7 采收 7.1 采收标 准 鲜食嫩 瓜,一般 雌花 开放 后7 d 12 d、单瓜 重300 g 400 g 为 采收 适期。7.2 采收时 间 每天上 午9 点之 前采 摘。7.3 采收方 法 用手捏住嫩瓜柄底端与主 蔓交接处轻轻一拧,即可 摘下,留瓜柄1.5 cm2 cm。避免用剪刀等刀具采 收。8 生产档 案 8.1 建立田 间生 产档 案 对生产 技术、病 虫害 防治 及采收 中各 环节 所采 取的 措施进 行 详 细记 录。9“圆葫”系 列品 种标 准化 生产模 式图“圆葫”系 列品 种标 准化 生产模 式图 见附 录B。DB3308/T 055 2019 6 A A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圆葫 系列”品 种主 要病 虫害防 治 表A.1“圆葫”系 列品 种 主要病 虫害 防治 方法 防治对象 农药种 类 常用农药使用 稀释倍数 最多施用次数 防治方法 安全间隔期(d)白粉病 29%吡萘 嘧菌酯 SC 3000 倍 2 喷雾 3 20%呋虫胺 SG 1500 倍 2 喷雾 5 病毒病 5%盐酸吗啉胍 SP 400 倍 1 喷雾 5 灰霉病 50%腐霉利 WP 2000 1 喷雾 4 烟粉虱 99%矿物油 EW 200 400 倍 2 喷雾/22.4%螺虫乙酯 EC 3000 倍 2 喷雾 5 潜叶蝇 50%灭蝇胺 WP 500 倍 1 喷雾 5 蚜虫 0.3%苦参碱 AS 500 倍 1 喷雾 3 1.5%除虫菊素 EW 200 倍 1 喷雾 2 注:1、表中SG代表可溶粒 剂,SP代表可溶粉剂,WP 代表可湿性粉剂,EC 代表 乳油,AS代表水剂,EW 代表 水乳 剂。禁用农药 一、禁 用农 药:39种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 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 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 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 效磷、磷胺、苯 线 磷、地 虫硫 磷、甲 基硫 环 磷、磷 化钙、磷化 镁、磷 化锌、硫线 磷、蝇 毒磷、治螟磷、特 丁硫 磷、氯磺 隆、胺 苯磺 隆单 剂、甲磺 隆单剂、福 美胂、福 美甲 胂、百 草枯 水剂。胺苯磺 隆复 配制 剂、甲磺 隆复配 制剂 自2017 年7月1 日起在 国内 禁止 销售 和使 用。二、在 蔬菜、果 树、茶叶、中草 药材 上不 得使 用和 限制使 用的 农药:19 种 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 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氯唑磷(蔬菜、果树、茶树、中草药材)、水胺硫 磷(柑橘树)、灭多威(柑橘树、苹果树、茶树、十字花科蔬菜)、硫丹(苹果树、茶树)、溴甲 烷(草莓、黄瓜)、氧乐 果(甘蓝、柑橘树)、三 氯杀螨醇(茶树)、氰戊菊酯(茶树)、丁酰肼(比久)(花生)、氟虫 腈(除卫生用、玉米等部 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的其他用 途)、毒 死蜱、三 唑磷(禁止 在蔬 菜上 使用)。来源:2017 年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农药 管理 条例。B DB3308/T 055 2019 1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圆葫”系 列品 种标 准化 生产模 式图 表B.1“圆葫”系 列品 种 标准化 生产 模式 图 月份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物候期+特早熟栽培+秋延 后设施栽培 主要农 事 选地要 求 播种期 定植期 采收期 主 要 技 术 措 施 1、产地环 境条 件应 符 合 NY/T 5010和NY/T 5220 的 规定。2、选择地 势高 燥、排灌 方便、土层深 厚、疏松 肥沃、中 性或 微酸 性、保水保肥性 好,2 年内 未种 过葫 芦科 作物,或经水旱 轮作、短 期休 耕的 地块。3、土 壤 消毒 每 年夏 天进 行闷 棚或土壤消 毒。撒施 石灰 氮 50 kg/667 m260 kg/667 m2或石灰 200 kg/667 m2250 kg/667 m2,密闭 大棚5 d 7 d 后开 棚。1、播种 时间:特 早熟 栽 培 12 月 上中 旬,早春设施 栽培 12 月 下旬 至 1 月上 旬,秋延后 设施栽培8 月下 旬 至9 月 上旬。采用 穴盘 或营养 钵育苗;也 可干 籽打 空直 播。2、种子消毒:播种前精选种 子、晒种,采用温汤 浸种 或药 剂消 毒。3、浸种 催芽:挑 选露 白的 种子 分批播 种。4、播种:露白种子直接播于 浇 足底水的育苗容器中,营养钵育苗的每 钵 1 粒,盖籽基 质1.0 cm 1.5 cm;穴盘 育苗 的每 穴1 粒,再 覆盖盖籽基 质1.0 cm 1.5 cm。5、温 湿 度 调 控:播 种 后 苗 床 温 度 25 30。幼苗 顶土 后立 即除 去贴 面的 薄膜。6、水肥 管理:苗 期适当控 制浇水。低温季节宜在 晴天 上 午 10 时 后浇 水,高温 季节宜 在早晨浇水。根 据秧 苗长 势,后期 浇水 可 结合追 肥,7、壮苗标准:子叶完好,下 胚 轴粗壮、叶色浓绿、无病 虫害;穴 盘苗 根系 将基 质包裹;春季苗 龄30 d-35 d,秋季 苗龄10 d-15 d。1、定植 时间:春季1 月 下旬 至2 月上旬;秋延 后9月上、中旬。2、整地:定 植 前 15 d 以 上整 地 施基肥,每667 m2施腐熟 有机 肥750 kg 1000 kg、15 N 15 P2O5 15 K2O复合 肥50 kg 75 kg,或 商品 有机 肥500 kg 750 kg、15 N 15 P2O5 15 K2O 复合肥30 kg45 kg。深 耕20 cm30 cm。冬季 定植 前10 d-15 d 整 畦铺 膜;夏 季定 植 前1 d-2 d 作畦;8 m 宽 大棚 筑6 畦,畦 宽80 cm,沟 宽40 cm,每畦铺 滴灌 带1 条。3、定植 密度:行 距1.2 m,株距 40 cm 45 cm,每667 m2栽 1000 株1300 株。4、定植 方法:秧 苗带 土带 药移 栽,栽后 浇定 根水,盖小棚 膜或 遮阳 网等 控温 控湿。将 滴 灌管调 整到 距离 秧苗基 部5 cm 8 cm,用 泥土 将定 植孔 密封。5、查苗 补缺 直 播出 苗后 或定 植7d 后,及时 检查,如有缺 穴,及时 补苗;补 苗宜 选阴 雨 天或晴 天下 午16:00 后,并带 土 移 栽。6、温光管理:定植 后适当通 风增加光 照,夜温 不低于 12。通 过通 风、覆盖 薄膜 或 其它栽 培措 施调 节温度。1、摘 除老 叶:生长 前期 原则 上不 摘叶;中期摘 病叶不 摘功 能叶;后期重 点摘老 叶、黄叶、病叶。2、温 湿度 管理:一般 白天 保 持 20 30、夜间最 低不 低 于12。夜温 降 至 5 以下时 加盖中棚;低于 0 时可 再加 盖小 拱棚。开花结 瓜期湿度控 制 在70%85%。3、肥 水管 理:生长 期间 保持 土壤 湿润,避免积水。每 采 收1 次2 次 需追 施48%高 钾低氮 硫酸钾型复 合肥 1 次。春 季栽 培施 肥掌 握 前控、促中后期;秋季 掌握 重前 期、促 中期、保 后期的 原则。4、病虫 防治 重点 防治 白粉 病。5、采收 时间:第 天早 上9 点之 前采摘 为宜。6、采收 标准:鲜 食嫩 瓜,单 瓜 重300 g 400 g 为采 收适 期。商品 瓜须 及时 采收,7 采收方法:用手 捏住嫩瓜柄底端与主蔓 交接处轻 轻一 拧,即可 摘下,留 瓜 柄1.5 cm 2 cm。避免用 剪刀 等刀 具采 收。备注:“”表示 休闲期,“”表示播 种期,“”表示 定植 期,“+”表示采 收期 _ 早春设施栽培 休闲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