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茅草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DB45/T 1710-2018.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香茅草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DB45/T 1710-201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香茅草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DB45/T 1710-201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香茅草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DB45/T 1710-201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香茅草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DB45/T 1710-201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香茅草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DB45/T 1710-201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 5.02 0 B 61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1710 2018 香茅草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issue culture plantle t Production in Cymbopogon citratus 2018-04-20 发布 2018-05-2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45/T 1 71 0 20 18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外植体选 取和处理.1 4 初代培养.1 5 继代培养.2 6 生根培养.2 7 瓶苗移栽.2 8 苗木出圃.3 9 档案管理.4 附录 A(资料 性附录)培养基配方.5 DB 45/T 1 71 0 20 18 II DB 45/T 1 71 0 20 18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 B/T 1.12 0 09给出的规 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海龙、周丽珠、陈晓明、覃玉凤、覃子海、陈博雯、梁忠云、肖玉菲、谷 瑶。DB 45/T 1 71 0 20 18 1 香茅草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香茅草(C ym bo po go n c it ra tus)组 培苗生产技 术的外植体 选取和处理、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瓶苗移栽、苗木出圃、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香茅草组培苗的生产技术。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 57 76 造林技术规 程 3 外植体选取和处理 3.1 外植体选取 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香茅草植株;整株挖掘,去除根系取茎及茎以上部分。3.2 外植体处理 3.2.1 材料剪切 剪除外植体下部残留根系及茎上部叶片,保留茎和叶鞘,长度 3 c m8 cm。剥掉最 外面 1 2 层 叶 鞘。3.2.2 消毒 用去磷洗涤剂刷洗外植体,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在超净工作台上,用 7 5的酒精溶 液中浸泡外植 体1 0 s,用 无菌水冲洗 2 3 次,再 用 0.1升汞 或 2次氯酸 钠溶液浸泡外植体 8 mi n 1 2 mi n,用 无 菌水冲洗 3 5 次。4 初代培养 4.1 初代培养基 初代培养基配方参见附录 A.1。4.2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为 2 5 3。光照强度 2 00 0 Lx 8 00 0 Lx,光照时 间 12 h/d1 6 h/d。DB 45/T 1 71 0 20 18 2 4.3 外植体接种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 接种到 初代培养基上,茎 段 基部 插入 培养基,立稳。5 继代培养 5.1 继代培养基 继代培养基配方参见附录 A.2。5.2 培养条件 同 3.2。5.3 继代转接 待 初次培养的外植体茎 段 生长 至 5 cm 时,将其 转入 继代培养基上培养。接入 的茎 段经过 15 d 20 d 培养,将 增殖芽 分株为单 芽 或 小丛,继 续转入 继代培养基。转接 前 均需 剪 切 上部叶片,保 持芽 体 高 度3.0 cm 左右。继代 转接 代 数 不 宜 超 过 3 0 代。6 生根培养 6.1 生根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配方参见附录 A.3。6.2 培养条件 同 3.2。6.3 生根转接 将继代 增殖芽切 分 成 单 芽转入 生根培养基。转接 前应剪 切 上部叶片,保 持芽 体 高 度3.0 cm 左右。7 瓶苗移栽 7.1 移栽时间 宜 在3 9 月进行 移栽。7.2 炼苗 待 根系长 1.0 cm 时,移 到遮 光度 65 80的 大棚 内 炼 苗3 d7 d。7.3 容器 宜 选用无 纺布杯,规 格 为 直径 5 cm,高 10 c m。7.4 基质 育 苗用 经堆沤 的 椰糠。在移栽前 3 d内 用0.5 高锰 酸 钾(K 2 M n O 4)或 者甲 基 托布津 80 0 倍 溶液 淋透消毒,1 d后 再 用 清 水 淋洒 洗去 药 液。DB 45/T 1 71 0 20 18 3 7.5 洗苗 将培养基及组培苗倒出,轻轻挤压培养基,取出生根苗,放入清水中洗除残留培养基。7.6 移栽 用工具在容器杯的中心插一小孔,将苗放入孔中,轻轻压实容器杯,淋透水。7.7 移栽后管理 7.7.1 水分 每天喷(淋)水 1 2 次,保持基质湿润。7.7.2 光照 用遮阳网控 制光照。移 栽后一周内,透光度保 持在 30,一周后逐渐增 加 光照,一个月后透 光度 增至 60 8 0。7.7.3 施肥 组培苗恢复生长后,在傍晚 用0.2 复合 肥(N:P 2 O 5:K 2 O=15:15:1 5)水溶液或 者 0.1尿素 和0.2 过磷酸钙的混合水溶液喷施叶面,喷施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叶面,每月 1次。7.7.4 病虫害防治 6.7.4.1 主要病虫害 苗期主要病害有叶枯病等,主要害虫有麦二叉蚜等。6.7.4.2 防治方法 香茅草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1。表1 香茅草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防治方法 叶枯病 发病季节每隔 7 d10 d 喷 1:1:100 的波尔多液 1 次,连喷 3 次。麦二叉蚜 用 3啶虫脒乳油,每亩用量 15 mL20 m L,或用 48毒死蜱乳油,每亩用量 100 mL,每 隔5 d喷 药1次,连 喷2次。8 苗木出圃 8.1 苗木分级 苗木出圃应达到表 2中 级和级苗木的要求,苗木根系发达,长势好,苗干直,无 机械损伤,无病虫害。合格苗应达 80 以上。DB 45/T 1 71 0 20 18 4 表2 苗木等级表 苗木种类 苗龄 合格苗 综合控制条件、级苗 百分率 级苗 级苗 地径 苗高 地径 苗高 容器组培苗 6 个月 1.0 cm 50 cm 0.5 cm1.0 cm 20 cm50 cm 色泽正常、长势好 80 8.2 起苗 在起苗前 1 d 2 d 浇灌透 水。起苗时 间应 与 栽植 季节一致,起苗时保 持容器 内根 团完 整,不 得 用 手 提苗茎。8.3 包装运输 按GB/T 1 5776的规定 执行。9 档案管理 按GB/T 1 5776的规定 执行。DB 45/T 1 71 0 20 18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培养基配方 A.1 初代培养基配方 WP MBA 0.3 mg/L 1.0 m g/L白糖 3 琼脂 5.5 g/L,pH值为 5.8。A.2 继代培养基配方 WP MBA 2.0 mg/L 3.0 m g/LN AA 0.2 mg/L 0.5 m g/L白糖 3 琼脂 5.5 g/L,pH值为 5.8。A.3 生根培养基配方 1/2W PM IB A 0.8 g/L 1.0 mg/L IA A 1.2 m g/L1.5 m g/L 白糖 1.5 琼脂 6.0 g/L,pH值 为5.8。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香茅草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DB45/T 1710 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